汨羅自然資源豐富。生態資源豐富,亞熱帶濕潤氣候帶來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有115條河流在東南高西北低的丘陵中流淌,水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到41.8%,保存樹木218.3萬立方米。全市分布著砂金、高嶺土、花崗巖等20多種礦產,其中汨羅江砂金、砂儲量居江南之首。團山再生資源市場在中南五省中排名第壹,位列全國前三。農業經濟歷史悠久,基礎雄厚,農產品門類齊全,優質高產。作為國家商品糧基地縣(市),水稻、玉米、紅薯品質優良,市場廣闊;龍船茶、名優水果、大棚蔬菜享譽省內外,花苗四季鮮;魚蟹蝦都是各種水產,雞鴨鵝爭肥,豬牛羊興旺。具有良好的工業基礎,形成了比較完整的化工、機電、建材、冶金等工業體系。松菊漆、嘉華肉牛暢銷全國,龍舟動力、龍舟收割機暢銷中南,尤其是汨羅江。
汨羅地理位置優越,交通發達。東鄰幕府,西接洞庭,南接長沙,北接嶽陽。京廣鐵路和京珠高速公路。65438+S308縱貫南北,古洛河縱貫東西,通鄉公路、通村公路交織成網,電力、通訊連接村村通戶,物流、人流、資金流四通八達。
龍舟意外破浪,土層千百年來煥然壹新。改革發展之時,汨羅實現了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協調發展,率先進入全省小康縣(市)行列。2004年,全市完成國內生產總值52.4億元,實現財政收入2.6億元,農民人均收入達到3612元。鄉鎮企業連續八年名列全省10強,農業綜合開發、科技、土地、社會綜合管理位居全國先進。目前,全市人民正以飽滿的熱情,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以構建和諧汨羅為目標,全力推進“農村工業化、工業園區工業化、園區城鎮化等”。
行政區劃
北宋元豐年間(1078-1085),置故鄉方、李。汨羅有四個鄉,分別是長樂、永寧、歸正、大邑,歸壹、新市坊。到了元代,故裏改為都城,內地改為地圖。後來因為城市地圖集劃入了內地,所以作為首都轉移到了內地。明初恢復了鄉、坊的設置,都城設在農村。清朝攻明制,鄉與城相附。清鹹豐五年(1855),改局組。汨羅有19局,206團。民國二年(1913),實行地方自治,局改為鄉。在農村,有保障,就有保障。到民國三十八年(1949)七月,全國共設4區,17鄉,223保,2347A。
1949年8月,汨羅有17個鄉,3個鎮。1950年9月,農村規劃政治建設結束,設6區84鄉2鎮。此後,區和鄉的規模經常改變。1956五月和31鄉鎮。1958建立人民公社,16公社,120大隊,1126生產隊。1961年末調整到33個公社。汨羅縣1966年2月成立,33個公社調整為25個和1個縣城。1984撤銷公社,大隊、生產隊改為村、村民小組。後來有的鄉撤鄉建鎮。
2002年底,汨羅下轄17個鎮:城關鎮、汨羅鎮、新市鎮、古培鎮、白水鎮、穿山坪鎮、高家坊鎮、比什鎮、李家屯鎮、沙溪鎮、黃白鎮、長樂鎮、三江鎮、大井鎮。12鄉鎮:城郊、紅花、黃石、魚池、天井、古倫、芝峰、八井、火田、新塘、白塘、石勒。6個農場:原種場、範家園茶場、石勒漁場、桃林林場、魚池林場、白水苗圃。1辦公室:應天辦公室。轄413個村(居)委會,6189個村(居)民小組。
全市土地總面積193.92萬畝,其中耕地511600畝。市區面積近10平方公裏。
全市有15個少數民族,漢族人口占99.95%。根據2000年6月165438+10月1時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全市總戶數19400戶,總人口658900人。其中,非農業戶口人口88300人。男女比例為107.6: 100。2002年出生率為9.6‰,凈增長率為3.3‰。
人類歷史
壹.歷史演變
據城郊鄉耀州福山園遺址出土文物考證,先民最遲在距今9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在汨羅江畔繁衍生息,屬於大西龍山文化範疇。在出土的石斧、石矛、碗、罐、穿孔器蓋等文物中,陶器以帶砂紅陶為主,也有灰陶和黑紅陶。主要裝飾有繩紋、幾何版畫、彩陶、壓紋、刻紋等。,以及江南大堤遺址出土的漁網掛件,足以代表當時生產力的發展水平。
東周莊王七年(公元前690年),楚武王滅洛子國,把遺民從翼城(今湖北翼城)遷到丹陽(今湖北秭歸)附近的枝江。次年,楚文王遷都郢(今湖北江陵西北)。由於枝江靠近郫都,“榻之側,他人不得鼾睡”,於是將洛子國遺民遷到湘江流域,在汨羅江南岸(今汨羅城西4公裏)建城,故名洛城。其版圖包括湘陰、汨羅、平江三縣(市)、嶽陽縣南部和沅江市東部。
春秋戰國時期,歷史上社會變遷頻繁,中國人口繁盛,經濟發展迅速。汨羅江北岸的大量戰國墓葬和汨羅山戰國墓葬出土的青銅劍、刀、箭頭,以及青銅鼎、青銅斧、銅鏡、尺子、馬銜的收藏,都是有力的證明。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以洛子移民疆域設立羅縣,設立羅城,隸屬長沙縣。西漢高祖5年(前202年),衡山王吳主遷長沙,長沙縣改為長沙國,羅縣劃歸國家。東漢建武七年(公元31年),長沙郡恢復,劃歸荊州,羅縣仍劃歸長沙郡。東漢西平年間(172-178),漢昌郡(平江縣)位於羅縣東部。建安13(公元208年)12,荊州牧劉備,羅縣隨。建安二十年(215),五月,劉備與孫權媾和,將湘江分為荊州,羅縣歸吳國,直至三國末年。晉太康元年(208),西晉滅吳,羅縣仍劃歸荊州長沙縣。
南朝宋二年(474年),在羅縣、宜陽縣、湘西縣沿江沿湖地區設立湘陰縣。境內分為羅麗縣和湘陰縣。
梁大同二年(528)至太平元年(556),建立洛州。州屬嘉城(今汨羅鎮嘉城村)。解析羅縣南部的向斌縣,縣內的澄江城(今四川山坪鎮長弓村);析嶽陽縣東有羅縣,西有五常縣,縣治(今長樂鎮新村);玉山縣位於羅縣北部,玉山市位於該縣(今曲子祠鎮農業村育才山)。嶽陽建縣,縣治設在長樂市長南村。嶽陽縣轄羅縣、湘陰、向斌、玉山、嶽陽、五常六縣。全縣分為五個縣:羅麗、湘陰、向斌、玉山和嶽陽。
隋開帝九年(589),廢嶽陽郡,置禹州,州位於曲子祠鎮農業村於謙山。武昌縣和縣合並為羅縣。湘陰縣並入嶽陽縣。羅麗縣、玉山縣、嶽陽縣境內,三縣同為鯉魚洲。11年(公元591年),嶽陽縣改為湘陰縣,玉山縣並入湘陰縣(今長樂鎮長樂街)。境內分為羅麗縣和湘陰縣。次年,禹州改為越州,羅縣、湘陰縣改為越州。大業三年(607),越州改洛州,後改巴陵縣(現嶽陽市所在地)。羅縣、湘陰縣先後劃歸羅州、巴陵縣。大業13 (617)年,羅縣知府蕭憲據巴陵起兵反隋,史稱梁王,羅縣、湘陰兩縣屬梁。
唐武德(621)4年,11,行軍總管李靖攻降蕭縣後,設霸州。兩年後,巴州改為越州,羅、湘陰兩縣相繼劃歸。武德八年(625年),羅先並入湘陰縣(今船山坪鎮澄江村),劃歸越州。從此時起,歷經五代、宋代、元代、清代、民國,歷時1341年至1966年,汨羅屬湘陰縣。
1966年2月,根據國務院和省人民委員會的通知,汨羅縣位於湘陰縣東部,縣城建在高銓山。汨羅縣劃歸嶽陽地區。1986 1撤地建嶽陽市,汨羅縣劃歸綏裏。1987年9月,經國務院批準,撤銷汨羅縣,設立汨羅市(縣級),仍劃歸嶽陽市。
第二,人文學科蓬勃發展
■曲子廟門口屈原雕像龍舟賽
汨羅是世界文化名人、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晚年生活、寫作和死於這條河的地方。戰國時期,楚國左弟子屈原被漢奸陷害,流放到江南,後遷居到汨羅江北岸的南陽裏和於謙山居住了九年。他創作了《田文》、《離騷》、《九歌》、《傷逝》和《懷沙》等輝煌的詩篇,這些詩篇集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於壹身。公元前278年農歷五月初五,屈原投水汨羅江自盡,壯烈犧牲。當時,村民和長輩們爭先恐後地在汨羅江裏劃船,或把大米裝在竹筒裏放進河裏,以祭奠屈原的亡靈,表達他們無限的崇敬和懷念。這種習俗代代相傳,並被解釋為汨羅江上的龍舟比賽,祭祀逐漸形成了種類繁多的竹葉包裹粽子。兩千多年來,汨羅江邊流傳著“上天”“五月落霞”“明月當空”“汨羅江倒灌”“仙匠鑄金頭”“十二疑冢”等數十個民間故事。屈原“路漫漫其修遠兮修遠即Xi,吾將上下而求索”的求索精神,壹直激勵著海內外中華兒女奮發圖強,自強不息。
在屈原求索精神的激勵下,汨羅人才輩出。明代有輔佐四帝的戶部尚書夏元吉,有鎮守西北邊疆的兵部尚書彭澤。清朝有平定少數民族叛亂功績卓著的兵部尚書李興元。在舊民主主義革命中,早期在日本參加同盟會的有、邱傲、何生創、王存度、、任克南、江海宗、彭、戴學岑等人。回國後積極參加辛亥革命,隨後“討袁”、“護法”。梁丘被任命為中國同盟會湖南分會公使兼南京臨時政府戰爭部部長。1914年被袁世凱逮捕,屢受折磨,不屈不撓。他在獄中被賦予了“六章絕望詩”,慷慨赴死。
■任故居全景任紀念館
汨羅還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人民和我國國父任同誌的故鄉。1904年4月30日,任出生在樹堂鄉(今鎮)唐家橋,並在這裏度過了童年。4歲時,他和洪妙壹起畫畫,7歲時,他開始學習。曾就讀於徐賢、湖南第壹師範等學校。1920歲,16歲,帶著“壹生求幸福,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敢為人先”的誌向走上了革命道路。1921年春,進入莫斯科東方生產勞動大學學習。留學期間,我參加了* * *國際代表大會,參加了列寧的榮譽守靈。1942年回國,任上海大學俄語教授,次年任共青團中央總書記。1927年“馬日事變”之後,革命形勢急劇惡化。在關鍵時刻,代表團中央提交了壹份政治意見書,批評黨內的錯誤思想。在“八七”會議上當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臨時委員。中國共產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後,任兩次被捕,遭受非人的電刑,並從監獄中被解救出來。1930後,參加第二、三、四、五次“圍剿”戰爭,投身蘇區政權建設。1934年7月,為實現中央紅軍新的戰略轉移,任奉命率紅六軍團,與蕭克、壹起,開始長征。65438年10月24日,在貴州印江黃木與賀龍領導的紅三軍團勝利會師後,靈活機動到湘、桂、川、黔幾個省,開辟了湘、鄂、川、黔、滇兩個革命根據地。1936年7月,紅二、六軍團(後改稱紅二軍團)在西康甘孜與紅四方面軍成功會師。很快,他就非常敏銳地察覺到張揚言要更換兩軍領導人、召開兩軍聯絡會議的險惡用心。與賀龍、、蕭克、吳、朱德、劉伯承等人壹道,抗擊張,最終避免了二次分裂,使紅軍順利到達革命聖地延安。抗日戰爭爆發後,任出任八路軍總政治部主任。與朱德、彭、等壹起轉戰太行山,指揮作戰,取得了舉世聞名的平型關勝利。1938年3月,任回到延安,進入中央委員會,主持起草《關於若幹歷史問題的決議》,主持召開黨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他代表中央負責領導西北局的工作,並全力協助毛澤東領導延安整風運動。解放戰爭時期,任同、壹起轉戰南北,成功指揮了著名的遼沈、淮海、平金“三大戰役”,為推翻國民黨統治、建立新中國奠定了堅實基礎。1949年3月隨中央從西柏坡轉戰北平後,參加西苑機場檢閱部隊。在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第壹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他代表中央作了長篇政治報告;他因病沒有參加開國大典。在蘇聯半年後回國,因突發腦溢血於1950年10月27日不幸逝世,享年46歲。葉劍英在悼詞中說,他是我們黨的駱駝,也是中國人民的駱駝,肩負著重擔,走著漫長而艱辛的道路,沒有休息,沒有享受,沒有個人的關懷。他是壹個優秀的* * *制作人,是我們黨的最佳黨員,是我們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