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義利觀是儒家倫理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幾千年來對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作用與影響具雙重
性。在建立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今人.我們須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l從.正確認識其精華與糟粕JI
存的思想內涵.運用“揚棄”方法.既認清J{克服其消極影響.又繼承J{弘揚其積極因素.以促進社會主義
市場經濟健康發展。
1剔除糟粕,認清儒家義利觀產生的根源及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立和發展
的消極影響
“義利觀”是關」幾倫理道德(義)與物質利益(利)的關系及人們如何對待這壹者的觀l從。儒家義利觀
的基木傾向是重義輕利.尚義貶利。孔r的“君r喻」幾義.小人喻」幾利”(《論語·裏仁》)影響中國人的思
想觀念幾千年。他把知義、重義還是知利、重利.看作衡量人的品德高蔔的尺度與分界:他把義看作人的
行為的最高準則.“君r義以為上”(《論語·陽貨》).“君r謀道不謀食”(《論語·衛靈公》).品行高尚的人
應追求道義Ifn不追求物質利益。孟r更反對談利.他說:“仁義Ifn己矣.何必曰利”(《孟r·梁惠工上》)。
西漢儒學思想家蘋仲舒更進壹步提出“正其誼(義)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漢}J'蘋仲舒傳》).他
們都把義與利相對立Ifn尚義貶利。宋代理學家朱熹更把仁義上升到社會、宇宙木體高度.把人們追求維
持生命以外的物質欲望視為與“仁義”相對、與人理不容.主張“存人理、滅人欲”.用體現“人理”的封建倫
理“仁義”來節制人的欲望。儒家這種重義輕利、以義抑利的義利觀長期被封建統治者作為正統思想維
護.對中國占代經濟乃至社會發展起很大消極作用。
1. 1儒家重義輕利倫理觀念的政治、經濟根源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壹定社會的思想觀念是壹定的政治、經濟的反映步{服務」幾這種政治、經濟
制度。儒家重義輕利的思想觀念即植根」幾中國封建社會的政治、經濟的上壤之中。
1. 1. 1儒家義利觀是中國封建社會家國同構的封建宗法啟’僚政治制度的反映何為“義”壹義者宜也”
(《禮記·中庸》).“行Ifn宜之之為義,’(韓愈《原道》)。孟r說:“謂理也.義也”(《孟戶告r上》)。義.即適
宜、合理。人的行為要適宜.做事要講道理.自然是正確的。但做人的道理從來不是抽象的.儒家所謂適
宜、合理.實質是合“禮”.即符合封建等級秩序。儒家講得最多的是仁與禮.“義”則是壹者的結合。儒家
尚義.提倡仁愛即人要有同類相愛之心.有積極意義.然Ifn儒家這種相愛相助是不平等的。他們把現實
社會的人分成高低貴賤不同的等級.對不同的人要根據人的等級、名分.采取“忠、孝、梯、信”等性質、禮
節、內容、形式不同的愛.即仁愛要適宜、合理.也即合“義”。故“義.近」幾禮”(《禮記·樂記》)。儒家重義
實質是重禮.他們十分重視人的等級、名分.7{要矢誌維護這種以忠君、孝父為核心的封建宗法等級秩序
與倫理原則。
1. 1. 2儒家重義輕利觀念更深層的根源須從產生它的封建經濟形態中尋找中國封建社會經濟形態
的特征是以個體家庭為中壹位的自然經濟。這種小農經濟.生產規模狹小、分散.工具落後.抵禦自然災去
的能力弱.生產力水平低.它創造的物質則富在首先保證地主、‘自’僚統治階層的消費之外.難以滿足人民
的基木生活需要。小農經濟實質是C乏經濟.社會生產與需要之間存在深刻矛盾。如何解決這壹矛盾.
這木是壹個經濟、政治問題.應通過改變生產關系、提高生產力水平、擴大生產解決.Ifu山」幾在封建的經
濟、政治領域不能根木解決這壹問題.因此須借助道德的力量.J幾是政治、經濟問題變成了倫理問題.儒
學思想家努力從倫理道理上探討解決的辦法.主張以義抑利.要求人們不要追求物質利益的滿足.努力
節制自己的欲望.通過倫理原則、道德規範來解決生產與需要的矛盾.以維護社會的穩定。
1. 2儒家重義輕利觀念的具體演繹
植根」幾封建政治、經濟上壤中的儒家尚義貶利、以義抑利的思想觀念.經儒學思想家演繹.具體表現
為以蔔幾種倫理思想觀念。
1.2.1“安貧樂道”在小農經濟生產方式蔔.物質生活資料醫乏、勞動者普遍貧困.“窮則思變”。儒家
則要求人們安貧樂道、安分守己.不要追求非分的物質享受。孔I說:“不患貧!fu患不安”(《論語·季
氏》).他把不安」幾貧困.追求物質利益視為不義.步{看作是道德敗壞乃至社會動亂的根源。“樂道”則要
求人們在壓抑制質生活的同時努力追求精神生活.自覺實踐封建道德規範.遵守封建等級名分、秩序。
孔I的得意弟I顏回就是這種安貧樂道、重義不重利、謀道不謀食的典範.孔I極為稱道.“賢哉.回也.
壹革食壹瓢飲.在陋巷.人不堪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論語·雍也》)。
1.2.2“均平”觀念孔r在提出安貧觀念的同時.還提出了均平的主張:“不患寡Ifu患不均”(《論語·季
氏》).社會則富少了不足為患.Ifu分配不均則是社會不安定的因素。朱熹解釋說:“均.謂各等其分……
均則不患」幾貧Ifn和.和則不患Ifn安.安則不相疑忌.Ifn無傾覆之患”(《四}J章句集註·論語集註卷八》)。
在社會物質生活資料C乏的條件蔔.儒家要人們安貧的同時又試圖以均平的方法求得人心與社會的
安定。
1.2.3“安居樂業”與安貧樂道相聯系.儒家還勸導勞動者要安」幾、樂」幾農耕.以維護小農經濟的生活
方式。事實上.在封建的經濟、政治制度蔔.農民己被lhl」幾家庭.牢牢束縛在上地之上.離開上地與家庭
就難以生存。壹般說來.人們不敢也不願離開自己的家庭與上地去追求其他經濟活動與經濟利益。在
儒家看來.只有農民“安居樂業”.封建的小農經濟生產生活方式穩定了.社會基礎就穩定了.社會就會避
免出現動蕩。
1.2.4重農抑商建立在封建經濟基礎上的儒家重義輕利、以義抑利的思想觀念還反映在重農輕商的
觀念與統治者重農抑商、重木抑末的經濟政策上。在中國封建社會穩l司的自然經濟生產方式蔔.社會分
工未充分發展.勞動產品廣泛交換既無必要也無可能.商品經濟自難以發展。再則商品經營者以營利為
日的.商人自屬」幾“喻」幾利”的小人.在重義輕利觀念支配蔔.中國人歷來以為經商跑買賣是不體而的。
占代中國社會人們選擇職業按“仕、農、工、商”為序.商人即使致富也無社會地位。盡管中國歷史上也有
大商人做大啟’的如漢代桑弘羊但商人得啟’位並不是山J幾其商人資格Ifn是采取“以末致富’,、“用木守
之”的方法.大商人經商致富後須購買上地成為大地主.才能取得社會地位Ifu步入仕途。
1. 3儒家義利觀的基本傾向有悖於市場經濟的本質要求
根據以上分析.我們可看出.建立在封建宗法等級制度及小農經濟生產方式上的儒家重義輕利、以
義抑利觀念.嚴重阻礙占代中國社會商品經濟的發展.更與建立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木質要求相
J悖。據前分析.可簡要歸結為以蔔幾l從:
1. 3. 1市場經濟的基木原則是等價交換.它要求商品持有者具平等的主體人格.人與人之間體現交換
勞動的平等關系.它抑制、排斥以任何特權、等級方式」幾交換領域。儒家重義把人與人的關系歸結為道
德關系.然Ifn封建道德主體是不平等的.重義的實質是維護封建等級秩序.與之聯系的封建特權等級觀
念與市場經濟的原則精神相悖。
1.3.2在對待人的物質欲望、解決社會生產與需要的矛盾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以不斷滿足人
們的物質生活需要為前提.它要求通過提供充足的消費.刺激人們的消費欲望.反過來刺激生產的發展.
使生產與消費在良性循環中求得積極平衡.Ifn儒家主張以義抑利.通過運用道義的力量.抑制人們的消
費欲望來求得生產與需要間的消極平衡.這與發展市場經濟的木質要求相悖。
1.3.3市場經濟要求商品生產、經營者註重科技.改善管理、大膽創新.以提高勞動生產率.提高經濟效
益。儒家以義抑利、安貧樂道的思想觀念.把木應通過認識自然、社會規律.發展生產以解決生產與生活
的矛盾.變成了個人的道德實踐。“克己”才修身’,.壓抑自身欲望、實踐道德規範.成為人生最重要的問
題.改造自然、發展生產放到次要地位。
1.3.4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商品交換範圍不斷擴大.Ifn體現儒家重義輕利.維護小農經濟方式的“安居
樂業”觀念.反映了小農經濟的封閉性.與市場經濟積極開拓、不斷擴大交換的木質要求相悖。
1.3.5發展市場經濟必須講效益、講競爭.分配上以效率優先為原則。體現儒家以義抑利觀念.與“安
貧樂道”相聯系的“均平”思想與之相悖。市場經濟是發達的商品經濟形式.商品經濟的主體以追求經濟
效益、贏利為日的.Ifn儒家重義輕利、崇義貶利及重農輕商、重木抑末等思想道德觀念則顯然直接與之相
悖Ifn有礙市場經濟的建立和發展。
2弘揚精華,充分認識發揮儒家義利觀對市場經濟建立發展的積極作用
上而我們分析儒家義利觀對中國社會特別是對市場經濟發展的消極影響,7{不意味著要徹底否定
中國占代儒學思想家幾千年中努力探討形成的義利觀念。必須明確.它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主流壹壹儒
家思想-壹的壹個重要組成部分.其中不乏精華所在。當然精華與糟粕步{不是簡中壹的壹方而Ifn易」幾取
舍。我們須運用辯證分析的方法.努力挖掘7{弘揚其精華.充分認識它對中國社會及市場經濟發展的積
極作用。
2. 1儒家義利觀對中國社會發展的積極作用
2.1.1儒家重義重德.主張以德治國我們通過“揚棄”.即剔除其忠、孝、梯、信等道德規範反映封建政
治、經濟制度的階級內容.儒家重視社會與個人的思想道德建設.做人重人格精神追求.強調做人的道德
意識.幾千年來.使中華民族成為禮儀之邦.其積極作用明顯。人是有理性的動物.人的木質在J幾社會
性.人類社會的存在與發展除須進行生產勞動.還須有社會意識.有社會規範的維系。道德是主要靠自
覺以調整人與人關系、作用範圍最廣的社會規範.儒家重視運用發揮道德對社會穩定、發展的功能作用.
有積極意義.可為我們今人借鑒。
2.1.2儒家重義輕利、尚義貶利實質是輕、貶個人對物質利益的追求.Ifn強調維護社會整體利益中華
民族歷史上許多誌十仁人重義輕利.特別是在民族危亡、國難當頭之時壹舍身取義”“殺身成仁”.維護社
會、國家利益。雖然山」幾歷史與階級的局限.應看到他們所努力維系的整體利益與我們今人講的社會國
家、人民利益有性質不同.但我們通過“揚棄”.在剔除其忠君等消極因素後.應看到他們的行為客觀上也
有益」幾民族、國家與人民他們那種重義輕利、不惜犧牲個人生命Ifn維系社會整體利益的精神今人仍須肯定、弘揚。
2. 1. 3儒家重義.主張仁義治國、實施仁政.規勸統治者不要與民爭利.也有積極意義孔r說“苛政猛
」幾虎”(《禮記·檀弓》).他反對統治者對老百姓橫征暴斂.主張輕搖薄賦。孟r更提出君主應與民同樂的
思想.“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孟戶梁惠工蔔》).JI提出“制民之產”、減
輕賦稅、救濟孤寡等主張.都是有價值的思想。他們雖然旨在維護階級統治.但其義利觀在思想方法上.
也具壹定的人民性.Ifn有益」幾人民體養生急與社會發展。
2. 2弘揚儒家義利觀中有益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精華
儒家義利觀對建立、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對中國社會的發展壹樣.其作用與影響具有雙重性。
我們須認清其與發展市場經濟相悖的消極因素.也須通過“揚棄”.充分認識7{發揮其有益」幾市場經濟健
康發展的積極因素.以抵禦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利己縱欲主義等腐朽思想的侵蝕.克服市場經濟發展過
程中的負而效應.促進市場經濟健康發展。這主要可反映在以蔔幾個方而:
2. 2. 1重義講德.誠實守信.反對欺詐無信.經濟無序現象市場經濟的發展受價值規律支配.人與人
之間的關系體現為交換勞動的經濟關系.但7{不是不再存在道德關系.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仍須借助道
德力量的維系。發展商品經濟的主體以追求經濟效益、求利為日的.但不是說可以不講義、不要義。市
場經濟通過市場配置資源.商品交換是自山的.競爭是必然的.但這壹切7{不是無序的.健康發展的市場
經濟應是有序經濟。這種良好的市場經濟秩序.除須依靠經濟、法律等手段.還須有道德力量的維系。
實際上.道德的作用與經濟、法律等手段是不可分的.不講道德.任何法律、經濟的手段也難以奏效。市
場經濟木身實質是信用經濟、市場機制、市場工具.諸如商品、貨幣借貸、買賣、合同、契約、金融、期貨等
等.無不體現信用關系。不講信用.必然導致經濟混亂及各種負而現象的產生。市場經濟越發展.競爭
越激烈.越要求人們守信用、講道德.越要排斥無信、欺詐、放縱等不義行為。市場經濟這種信用經濟關
系.要求人們在講利求利的同時講義守信。儒家重義.誠實守信成為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弘揚我們這壹
傳統美德.對J幾克服在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背信毀約、爾虞我詐、欠債賴賬等道德敗壞、經濟無序
現象.更顯出了積極意義。
2. 2. 2重義取利.反對見利忘義.牟取暴利市場經濟的主體以追求經濟效益、求利贏利為日的.在市
場經濟發育不完備、法制不完善的情況蔔.潛伏著某些人可能不擇手段、牟取暴利;市場經濟條件蔔.商
品經營者、生產者對利的追求要通過商品價值的實現Ifn實現.這就潛伏著壹定條件蔔為價值Ifn犧牲使用
價值的可能.以坑、蒙、假、騙等手段去追求價值的違法行為就可能出現。我們反對儒家尚義貶利、以義
反利的觀念.但不能走向另壹極端.變成尚利去義、以利反義.這壹者表現形式不同.實質都是把義與利
相對立。在發展市場經濟的過程中.我們須通過“揚棄”.樹立重利尚義、講義取利、利義統壹的正確義
利觀。
2. 2. 3重人格精神追求.反對拜金主義市場經濟條件蔔.山」幾商品的價值與分配通過貨幣來實現.貨
幣就可能成為壹些人追求的唯壹日標.人與人之陽J的關系就可能成為赤裸裸的金錢關系。儒家重義.重
道德情操.重人格精神追求.重人倫親情.提倡尊老愛幼、扶困濟貧.所有這些.對抵禦市場經濟條件蔔.
誘發拜金主義、利己主義.防止“壹切向錢看”.把人與人的關系變成赤裸裸的金錢關系.都有積極意義。
2. 2. 4重社會整體利益.反對利己木位主義市場經濟條件蔔.商品生產和經營者往往自發傾向」幾以
自身利益為出發l從.尤其是當自身與他人.與集體、國家.局部與全局、整體利益發生矛盾時.可能犧牲全
局、整體、國家、集體、他人利益.表現出利己、木位、小團體主義、地方保護主義等錯誤傾向。儒家重義.
著眼」幾維護社會整體利益.他們把家、國、民族、江山社翟融為壹體.強調“公,“義”至上.“大道之行.人蔔
為公’(《禮記·禮運》)。雖然他們所言公利與我們今人所講集體、國家、人民利益有性質不同、時代差異.
我們須剔除其封建糟粕.但在個體與整體、局部與全局、公與私關系的比較、處理上.有積極意義。在發
展社會主久市場經濟的今人.我們應繼承、弘揚儒家“重義”.維護國家、社會整體利益的思想成果.更堅
持社會主義集體主義的價值導向以克服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重經濟效益輕社會效益及利己、木位、小團體主義、地方保護主義等不良思想傾向。
2. 2. 5重勤儉節約,反對奢侈浪費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生產與消費在動態中求平衡,通過擴大生產
刺激消費反過來刺激生產,這在壹定條件蔔可能誘發奢侈、浪費,滋長享樂、縱欲主義。儒家重義,輕利
抑利,反對人們對物質欲望的追求,與市場經濟要求相悖,但它提倡勤儉,把節約視為人之美德,仍有積
極意義。“儉以修身”,勤儉不僅作為經濟生活的原則,Ifu N.當作個人必須遵守的道德原則,視為個人修
養所必需,幾千年來形成了中華民族勤儉持家、艱苦奮鬥的傳統美德。在我們這樣壹個7{不富裕的發展
中國家,發展市場經濟,搞經濟建設,仍須提倡艱苦奮鬥精神。奢侈浪費不僅有去」幾經濟的健康發展,目_
是社會精神文明與個人道德精神的退步。現實經濟生活中,某些企業效益不佳甚至嚴重虧損,Ifn企業領
導卻仍揮霍享受,這不僅是個經濟問題,更是種社會腐敗現象,深為廣大群眾所反感,它嚴重影響社會主
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目_將影響我們社會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