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全部的建甌風俗

全部的建甌風俗

建甌挑幡 建甌挑幡,始於明末民族英雄鄭成功迎請唐王入閩,招募抗清復明大軍及橫渡海峽收復臺灣之時,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相傳當時建甌(舊稱建寧府)城郊大洲的青壯年,大都應征入伍,這年農歷正月二十四日,部分將士平安歸來,大洲百姓歡欣鼓舞,連日備辦酒宴,搭臺唱戲,稱作“接龍脈”。而將士們則將帶回的軍旗痛痛快快地盡情揮舞、演練起來,籍此紀念壯烈捐軀的弟兄,此後,年年每逢正月二十四日,大洲百姓都要按例擂鼓鳴鑼地將旗桿裝點舞動壹番,隨著歲月流轉,便逐漸演化成了當今建甌民間特有的挑幡習俗。建甌挑幡,現在主要由手舞東風轉、肩扛南天松、腳踢西方柱、牙咬北海塔、肘擎中軍令、腰撣日月星、鼻托乾坤棒、口挑百戰旗、頭頂壹片天等驚險懾人的招式穿梭組合成跌蕩起伏的套路。壹般先由壹人將幡桿扶直,豎立於表演者的足尖之上,隨後,只見表演者屏息運氣,將足跟輕輕壹挑,長幡便沈穩地落在其肩上或臂上。在鏗鏘有力的鑼鼓聲中,表演者時而肩扛,時而腳踢,時而頭頂,時而牙咬,有時甚至用鼻托。表演至興起時,妳爭我奪,幡旋旗飄,卻能保持幡桿巍然不倒。在幡幅呼呼招展,銅鈴悅耳叮當的氛圍中,令人心馳神往,動魄驚心。建甌挑幡,在歷史內涵和幡的形制上,有著自己獨特的風格。要求選用壹根10米來長的肥碩壯實的毛竹,削去枝葉,涼幹後,外漆朱紅油漆,畫上各種吉祥圖案,桿頂紮著彩燈,彩燈之下是壹座用竹骨和彩綢制成的六角寶塔,四周綴掛著數只小銅鈴,塔底順桿長懸寶幡壹幅,幡幅上還繡著褒頌之詞。1996年4月16日,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總部贊譽建甌挑幡為“天下第壹,絕無獨有”的絕技,1998年4月8日,建甌挑幡又正式榮獲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總部頒發的“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證書,列入《基尼斯大全》。現今每逢重大節慶和重要活動建甌挑幡隊經常應邀前往外縣外省演出。中央電視臺、上海電視臺、浙江電視吉尼斯臺、福建電視臺、美國斯科拉電視臺、臺灣“海棠風情”攝制組、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新華社、美國《僑報》、新加坡《聯合晚報》、《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日報》(英文版)、《中華老年報》、《中國少年報》、《福建日報》、《中國民俗》、《南京鄉土》、等新聞媒體都做了報道。 金秋時節,福州溫泉公園,披上了節日的盛裝。在暖暖的陽光下,伴隨著鏗鏘有力的鑼鼓聲,但見壹群身著民族服裝的男女老少,在表演精彩的節目。他們有的頭頂長竿,有的肩挑腳踢,有的鼻托牙咬,個個技藝精湛,身手不凡。表演至興時,還妳爭我奪壹竿,竿旋旗飄,幡幅呼嘯,迎風招展,令人心馳神往,嘆為觀止。尤其是壹老者手舞長10米、重20公斤的長竿,上旋下舞,輕松自如。竿懸壹面書有"中華壹絕,天下第壹"的大旗,獵獵飛舞,氣派非凡。在表演間隙時間,筆者訪問了這位老者,方知他是我省有名的建甌民間傳統藝術家--挑幡傳人陳泉成老藝人。 挑幡藝術幾百年前就在建甌民間開始流傳。相傳在明末,民族英雄鄭成功招募抗清復明大軍,橫渡海峽收復臺灣。當時建甌城郊大洲村的青壯年,大都紛紛應征入伍。在收復臺灣之後,部分將士於農歷正月二十四凱旋,全村男女老幼歡欣鼓舞,奔走相告,家家戶戶設酒宴,村裏還搭臺唱戲慶賀。當時,將士們將帶回的軍旗置於長竿之上,盡情揮舞,藉此紀念壯烈捐軀的弟兄。從此以後,每逢正月二十四,大洲百姓都要按例擂鼓鳴鑼,將旗竿來壹番裝點,舞動壹番,以表慶祝與紀念之意。隨著歲月流轉,便逐漸淡化成了當今建甌民間特有的挑幡習俗。 建甌挑幡不但有它的歷史內涵,而且在幡的制作工藝上也有獨特的風格。就形制而言,建甌挑幡的幡,要求選用壹根約10米長的筆直毛竹,削去枝葉,涼幹後,外上朱紅油漆,畫上各種吉祥圖案;竿頂紮著彩燈,彩燈之下是壹座用竹骨和彩綢制成的六角寶塔,四周綴掛著數只小銅鈴,塔底順桿懸掛綿幡壹幅,幡幅上繡有褒頌詞句。據鑒定,最長的幡為10.2米,幡重為20.6公斤。 如今,建甌挑幡在現代挑幡傳人陳老藝人的帶領下,在保留傳統技法的基礎上不斷發揚光大,形成了壹套既異彩紛呈又新穎高難的新套路,如:手舞東風轉,肩扛南天松,肘擎中軍令,牙咬北海塔,口挑百戰旗,鼻托乾坤棒,腳踢西方柱等跌宕起伏、穿梭組合而成的多彩多姿的招法。1996年1月,由陳老藝人帶領的挑幡表演隊,參加了上海電視臺"天下第壹"欄目表演後,被授於"大世界吉尼斯之最"的殊榮,並列入《吉尼斯大全》。 如今,建甌的挑幡藝術已深入城鄉及學校,通過舉辦培訓等方式培養了大批挑幡後人,發展了壹支擁有青壯年、老人、女子、少兒挑幡等多種形式的表演隊伍。根植於閩北土地上的這壹藝苑奇葩,正在民間土壤裏不斷生根發芽,花繁葉茂。 在綠樹翠竹環抱的閩北群山之間,有壹個古老而美麗的地方,她就是被國家林業部授予"中國竹子之鄉"榮譽稱號的福建省建甌市。這裏山川膏腴,風光旖旎,林豐葉茂,物產富饒,不僅歷史悠久人傑地靈,而且文化景觀斑斕多姿,根植於閩北山區這塊紅土地上的民間傳統絕活--建甌挑幡,便是其中壹簇璀燦奪目的藝術奇葩。 建甌挑幡源於340多年前,據傳當時民族英雄鄭成功迎接明末隆武帝朱聿鍵入閩,壹面組織"抗清扶明"大軍,壹面厲兵秣馬收復臺灣。位於建甌城郊的大洲造船工匠紛紛應征入伍,追隨鄭成功征戰。收復臺灣戰役結束後,凱旋返鄉的將士把帶回的戰旗高掛竹竿豎在村頭,以示紀念陣亡的弟兄和表達匡扶明室的抗清決心。正月廿四日這壹天,清兵進村砍倒旗桿,撕毀戰旗,但大洲造船工人毫不畏懼,過後又將大旗掛起,並競相擎持,前仆後繼,人倒旗在。在這之後,每逢正月廿四日,大洲百姓都要擂鼓鳴鑼,用大毛竹裝點的旗桿舞動壹番。隨著歲月流轉,逐漸演化成"挑幡"活動。祖祖輩輩生活在竹鄉的大洲人把這壹天當作過大年,比正月初壹還熱鬧,在"挑幡"活動中,人們打著"隆興祖降"橫幅,抒發報國信念和紀念先輩們的英雄壯舉,名曰"接龍脈",意為遠征還鄉的壯士傳宗接代,蔭翳後人。而後又逐漸發展成為每年農歷正月十五踩街活動和三月廿七東嶽廟會不可缺少的內容之壹。如今在建甌,逢年過節或開展重大慶典活動,都要進行挑幡表演。 建甌幡,曾稱"建安幡"、"建州幡"、"建寧幡",簡稱"建幡"。建幡以幡體"長"而"重",挑法"雄"而"剛"見稱,不同於北京、河北、河南等地幡體玲瓏輕短、挑法靈巧柔媚的"中原幡"。1998年建甌制作的壹根幡重達20.5公斤,被列入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就形制而言,建幡***有幡箍、幡桿、幡幅、幡頂、幡鬥、幡旗六個部分: 幡桿,壹般由兩根當年的腰徑如粗瓷大碗般的壯直毛竹組拼而成。因為當年的竹子輕且防腐性能好。削去枝葉與"竹青"表皮,鏤空竹節,晾幹後用火烤直,砂紙磨光,最後刷上油彩。幡桿長度過去壹般長達10米左右,現在已發展為各種長短不壹適合不同群體玩耍的高度。

幡頂,主體最早為壹面旗幟,後演變為用竹片和彩綢制成的3層六角形的小臺體,臺體四周繪有花鳥禽獸圖樣,頂檐鑲嵌寶石(現改成小彩燈)。現今又增加了圓形狀的幡頂。無論是何形狀的幡頂,現均可折疊收藏,便於外地演出。 幡幅由幾米長的綢或緞縫制而成,沿幡頂垂懸於幡桿。幡幅底部左右兩側縫上帶子,系於幡桿處。在幡幅上可以根據需要張貼不同內容的吉祥標語。

處於建幡最底部的幡箍直接與表演者嘴、腳、手等部位接觸,采用的是柔軟的布料;幡鬥位於幡頂的上方,壹般為兩個,起裝飾作用;而處於建幡最上端的是幡旗,最先由兩片翅膀狀的紙片構成,後改為長方形旗幟,為了減少阻力,現在更多的是采用三角形的旗幟。 建甌挑幡表演既要力量又需技巧,要求做到剛柔相濟,動靜結合,其主要套路由"手舞東風轉"、"肩扛南天松"、"腳踢西方柱"、"牙咬北海塔"、"肘擎中軍令"、"腰撣日月星"、"口挑百戰旗"、"頭頂壹片天"等驚險懾人的招式組合而成。壹般先由壹人將幡桿扶直,豎立於表演者的足尖之上,隨後,只見表演者屏息運氣,將足跟輕輕壹挑,長幡便沈穩地落在其肩上或臂上。接著,伴隨著震天動地的鑼鼓聲,表演者兩手輪番兜耍舞動,壹會兒將長幡從右肘拋向左肘,再從左肘抖向右掌,來來回回、輕松自如;壹會兒從胸前拋過頭頂,落於後背,壹只手接著,穩穩當當;壹會兒表演者頭頂長幡,目視幡頂,腳步隨幡體傾斜角度而微移,自始至終確保長幡立於頭頂欲斜卻不倒。表演者時而肩扛,時而腳踢,時而頭頂,時而牙咬,有時甚至用鼻托。表演至興起時,數十位男女老少齊上陣,妳爭我奪,妳進我退,妳拋我接,只見數十根彩幡同時上下翻飛,左右盤旋,卻能保持長幡巍然不倒。當舞動激烈,長幡旋轉如蓬,風聲呼呼,鈴聲叮當,令人動魄驚心。建甌挑幡因此被人們稱為"華夏絕藝"。 作為閩北山區獨有的民間絕藝,建甌挑幡同其他許多民間藝術壹樣,不是某個或幾個藝人的個人所為,而是普通百姓代代相傳的文化財富,是民俗風情和集體智彗的結晶。據現年已60多歲的原建甌造船廠黨支部書記陸欽元介紹, 建甌挑幡,是建甌大洲造船廠工人傳承下來並使之得到弘揚的。上世紀七十年代,建甌造船廠的挑幡活動搞得如火如荼,當時已上年紀的廠長鄧潤祥和廠工會主席吳學明,以及陳維瑞等壹批老造船工人,年青時就曾受到先輩的熏陶,對挑幡情有獨鐘,且表演技藝已達到相當水平。在他們的影響下,造船廠又有壹群十七、八歲的青年男女喜歡上了挑幡,並在廠裏組織了建甌有史以來第壹支挑幡隊,***有男女老少20多人。到了八十年代,造船廠挑幡隊伍擴大到30多人。進入九十年代後,因建甌造船廠下馬,活躍了20多年的造船廠挑幡隊也隨之解散。後來,這些建甌的新壹代挑幡傳人,有的轉入建州技藝團,有的參加老來樂傳藝隊,成了民間文藝社團的挑幡骨幹力量。 據建州技藝團團長萬可均介紹,從造船廠的挑幡鼎盛時期,到後來民間文藝團體的挑幡活動,建甌挑幡經過壹個相對低迷時期後,又轉現出壹派生機。近幾年來,由於建甌造船廠幾名挑幡骨幹的加入,建州技藝團名聲越來越大,特別是挑幡表演技巧和難度大大增加,過去挑幡只有幾個簡單動作,沒什麽花樣,現在已增加到幾十種,以前表演者只玩幾下幡就倒了,如今可以連續表演幾分鐘,而且在集體表演挑幡時,壹人壹根幡,不象從前那樣壹人表演要好幾人護幡。 挑幡技藝的提高,進壹步提高了它的觀賞性。近幾年來,建甌少兒挑幡也應運而生,在建甌芝山中心小學成立了少兒挑幡隊,建甌挑幡不僅有了新壹代傳人,而且形成了男女老少齊上陣的強大陣容。 最初,建甌挑幡只限於踩街、廟會、慶典等活動表演,隨意性大,難登大雅之堂。對這壹擁有深厚群眾基礎的獨特藝術,如何提升它的藝術魅力引起了有關人士的思考。2000年5月,福建省民間藝術家協會建甌創作生活基地成立掛牌,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福建省文聯、省民間藝術協會等有關專家多次到建甌指導,建甌市抓住這壹大好時機,乘熱打鐵。市面上裏撥出專項經費,組織有關人士根據建甌民間特色和鄉土音樂,譜寫出適合於挑幡表演的伴奏音樂,且邀請福建省歌舞團編導將挑幡表演中的所有招式與音樂進行有機組合,經過半年的辛勤排練,終於編排出壹套比較完整,適合於舞臺表演的挑幡節目《同慶》。 《同慶》這個挑幡節目,以當年大洲百姓歡迎征戰的造船工匠凱旋歸來為歷史背景,通過挑幡藝術生動地再現建甌民俗風情的"歡慶"場面。該節目實際上是對建甌挑幡這門古老民間技藝的壹次重新探索和藝術包裝。它除了註重建甌挑幡獨特風格外,還特別註意運用建甌壹些傳統的民間藝術和鄉土音樂。節目中,男女老少同臺表演又各具特點:男子挑幡豪放有力,女子表演柔中帶剛,老人傳藝沈著穩重,少兒登場活潑輕快。節目表演剛柔相濟,聲情並茂。在2001年十月湖北荊門舉行的第五屆中國民間藝術節上,建甌挑幡《同慶》作為福建省選送的參賽節目,以其獨特、新奇、高難、驚險的成功表演,在全國各地30多個參賽節目中脫穎而出,壹舉奪得金獎,受到人們的高度稱贊。在這屆藝術節開幕式進場、踩街及匯報演出等表演中,建甌挑幡更是贏來如潮的掌聲。 建甌挑幡首次走向全國,就榮獲金獎,這不僅是近幾年來閩北藝術界取得的唯壹全國性獎項,也是福建省在全國性藝術比賽中獲得的最高殊榮,它標誌著建甌挑幡已實現了由街頭賣藝式的民間絕活,向登上"大雅之堂"的民間藝術精品的飛躍。打這以後,建甌挑幡可謂名聲大振,邀請外出演出的請貼、信函、電話接連而來,挑幡表演的規格及品位也越來越高。近年來,建甌挑幡先後50多次應邀到外地表演。每到壹地,每演壹場,都以其新奇獨特的魅力給人們留下美好的回味,被譽為"中華壹絕",並且通過電視、報紙等新聞媒介名揚四方,聲播港澳臺及東南亞。 2003年"五壹"期間,在建甌西大街城樓門茶座的壹塊場地上,記者現場觀看了幾位挑幡女藝人的排練,她們正準備參加全國女子健身特色項目比賽。5月的閩北山區早晨,雖然還有幾分涼意,但她們個個已是汗流滿面。 女子挑幡既有男子剛勁有力的壹面,又具備柔和的特點,剛柔相濟。只見她們用牙齒咬住二、三十斤重的長幡,久立不倒,腳步輕盈,十分嫻熟地表演著各種挑幡套路,其中"女子拜觀音"動作要求難度高,表演時必須具備深厚的功底才行。正在排練的這幾名挑幡女子是目前建甌挑幡女藝人中最好的,她們當中又屬現年已43歲的徐瑞玉最棒,她可連續表演好幾分鐘,花樣多、技藝高,有的動作比男士還挑得好。趁她們練幡的休息間隙,記者采訪了徐瑞玉。 徐瑞玉說:"20多年前,她進廠當工人時才17歲,在父親及造船廠壹些老工人的鼓勵支持下,帶頭練習挑幡,從此便喜歡上了這項民間絕活。暑去寒來年復壹年,終於練就壹身挑幡"功夫"。 鄧麗珍、徐樹琦,也都是建甌第壹批參加挑幡活動的女子,都具有20幾年的挑幡生涯。2002年12月,由她們3人組成的建甌女子挑幡隊參加了福建省首屆八閩巾幗健身大賽特色項目的競賽,捧回了"特色獎"獎杯,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當得知全國婦聯和國家體育總局將於2003年聯合舉辦全國女子健身特色項目競賽時,福建省婦聯首推建甌女子挑幡代表福建參加競賽,徐瑞玉、鄧麗珍、徐樹琦和其他3位姐妹接下了這壹光榮而又艱巨的任務。 近年來,建甌挑幡在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的重視和廣大挑幡藝人的***同努力下,表演技藝越來越高,也更加受到人民群眾的喜歡。

面對建甌挑幡的廣闊前景,挑幡藝人們有著更加具體的夢想,希望獲得中國民間藝術的最高榮譽--"山花獎"。據悉,我國的"山花獎"每5年選評壹次,2004年就是"山花獎"比賽舉辦的年頭。對此,建甌這群酷愛挑幡藝術的民間藝人充滿了信心,期待著界時將建甌挑幡刻在"山花獎"的獎杯上,名揚四海,藝傳千秋。

“走米篩背新娘”: 這是迪口鎮獨特的婚嫁習俗,新娘離娘家前換上新婚服裝,坐於閨房床前,腳不沾地,待迎娶時刻,由新娘母舅或中壯年男子背著新娘到廳堂,坐於凳子上,腳下墊壹米篩,吃完蛋面,梳裝打扮,然後新娘踩在兩塊米篩上輪流更換腳步,走出家門。然後由母舅或男子背到男方,現時改為背上汽車。意為即出嫁了,也不要把娘土帶走。表示不要回頭,希望婚後如意,不為夫家所棄。 高腳戲:即踩高蹺。按戲文化裝後,演員雙足用布條綁在約壹米左右高的腳架上,踩街演唱。表演者人數視劇情需要而定,每人手裏都持有扇子、棍棒、竹錢串等道具。角色、行當與舞臺上壹樣,但不受舞臺空間的限制。

擔花擔:由壹對或數對制作的精美的大花籃組成,表演者用壹支薄竹扁擔挑在肩上,兩手叉腰,走八字步,互相穿插,交叉進退,顫顫悠悠,配以樂曲,頗具舞蹈韻味。藝人的高超技藝,觀眾常為嘆奇。 大頭寶: 劃旱船: 擡轎子: 舞龍燈:建甌人稱"叉龍燈"。建甌龍燈,龍頭用色紙和絹彩紮,龍身以竹篾為骨架,上面復蓋繪有鱗甲的紗布,內燃油囊,龍尾以壹束大鐵樹葉紮在竹篾架上。舞動時燈火四溢,蜿蜒如飛。按顏色分有黃龍、紅龍、青龍。外配壹顆紅紗蒙制的滾燈,稱"龍珠"。建甌龍燈,還配壹組五盞或九盞用不同顏色紙紮的龍形或魚形大彩燈,俗稱"黃龍五魁",是群眾最喜歡的文化活動。 打獅(舞獅):壹般由壹對用彩綢、紅黃布紮的獅子,每頭獅子由2人操作,在鑼鼓聲中扭擺跳躍。壹個精壯的小夥子武士打扮,頭戴黃布色巾,身穿紅襖,腰紮繡花板帶,足登八耳麻鞋,手舉紅色繡球,東壹抖西壹晃,逗引獅子東撲西顛,技藝十分精彩。 裝春臺:在壹座大平臺上,依靠鐵架造型,將壹對男女幼童巧妙地化裝安置在鐵架的座椅上。外表看來壹個人似乎是站在另壹個人手持的道具上。造型精巧,令人嘆奇。踩街時由壯漢數人擡著平臺緩行。常見造型故事有《許仙與白娘子》等。

生活習俗 飲 食 建甌的風味小吃豐富多彩。它講究配料,考究時令,深受往來賓客的喜愛,小吃扁食(餛飩)以敲打豬後腿瘦肉為餡,鮮甜香脆;秋冬板鴨以不油不膩著稱,不僅當地人送人情、辦酒席和家庭食用必備,而且深受外客歡迎;豆漿粉條,經濟方便,富有營養,是傳統早點,深受喜愛;冬季冬筍炒底,鮮甜嫩,堪稱名菜;建甌光餅,配料和制作工藝講究,松軟香酥;近年魚丸也成為通常點心應市;東遊壹帶的“夾韃仔”,用熟芋拌出粉,研壓成皮子,用扁食餡包成雞抓形,煮法與扁食相同,家家會做,特有風味。

納底、太平蛋、榛子燜豬排,蒜頭燜鱔等,也是建甌的特色菜肴;簡便調節生活的,多有粉、面、薄餅、磨粿包、鼎邊粿等。 產婦“做月”,大量用家釀紅酒,土雞、雞蛋、豬尾骨。日進五餐,多以蛋肉酒、粉幹為點心。 賓客光臨,主人必倒茶敬煙。對初會的客人,農村人多用冰糖茶、燉甜蛋招待,城裏人買壹碗扁食作點心招待。

  • 上一篇:日本刀藝術的歷史
  • 下一篇:2023年中國當代文學史知識點整理重點筆記匯總?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