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久沒有踩過壹地的菜葉?
有多久沒有聞見菜市場獨有的腥味兒?
又有多久沒聽見過嘈雜的叫賣聲和大媽們的討價還價了?
(菜市場,是壹座城市的靈魂和縮影,但它們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逐漸減少! )
在北京,曾並稱為京城四大菜市場的東單菜市場、西單菜市場、崇文門菜市場和朝內菜市場相繼關閉或遷移;
在上海,2017年3月,百年菜場唐家灣菜場正式與市民“說再見”;
2018年6月底,楊家橋菜場告別歷史舞臺;
2019年2月底普陀高陵路菜場關閉 ,3月底,普陀區永昌新湖菜市場關閉;
湖北武漢,歷經風雨62年、菜價最便宜的黃浦菜場,2014年4月被關停!
那到底是誰在幹掉菜市場?
01.商場超市在圍堵菜市場!
以武漢為例。商超行業,武漢誕生了4家國有上市公司,鄂武商、中百集團、武漢中商、漢商集團。除武漢本土商超以外,沃爾瑪、大潤發、家樂福、麥德龍等大型商超也進軍武漢。
截至2018年,武商旗下擁有10家購物中心,76家超市;
中百集團連鎖門店已達1255家,其中,中百倉儲179家(包括武漢市內的78家、湖北省內除武漢的71家和重慶市的30家),其他業態還包括中百便民超市,和羅森合作的“中百羅森便利店”等。
截至目前,中商旗下有23家中商平價,沃爾瑪在武漢有17家門店,家樂福在武漢有7家門店。
從大的購物環境上看,商超的整個環境井然有序、幹凈整潔,定時有工作人員清理地面,商品擺放整齊給人壹種舒適的購物體驗。
從商品本身看,超市的蔬菜新鮮,生鮮多經過凈加工,每個區域有工作人員分類整理,過夜的蔬菜生鮮會及時處理,肉類也是單獨成份包裝放在冰櫃,和菜市場懸掛在竹竿上的肉對比鮮明。
相較於菜市場來說,大型商超裏日用百貨、鍋碗瓢盆、蔬菜生鮮壹應俱全,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菜市場,但菜品價格相比菜市場會略高壹些。
02.互聯網在打劫菜市場!
目前,美家買菜、叮咚買菜、美團買菜、松鼠買菜、考拉買菜等互聯網買菜小程序(或app)已經較為成熟。記者隨機訪問了幾個常在網上買菜的年輕人,他們表示雖然選購的時候不能親眼見到、親手挑選,但網上購買勝在方便快捷。
除上述各家都以“買菜”為名,其他如興盛優選、食享會、十薈團等社區團購平臺也是生鮮網絡零售市場上最重要的玩家之壹,它們或者自身就有便利店,或者與社區裏的便利店、菜鳥驛站合作,或者用小區居民做團長和提貨點,做到了最大程度的靠近消費者。
而每日優鮮、美團買菜、叮咚買菜、京東到家這樣的平臺,則直接送貨上門,在效率上爭取做到極致,俘獲了大批時間敏感型用戶:每日優鮮,消費者可自行選擇包裹送達時間;美團買菜是0元起送、免費配送、最快30分鐘送達,配送範圍為服務站點周邊2公裏內;叮咚買菜同樣是29分鐘送達,0元起送,0配送費;京東到家是1小時到達。
當消費者可以不出門就能選購所有需要的食材,不需要討價還價,不需要自己提回家或者從很遠的菜市場改成從小區附近提回家,隨時需要隨時下單的時候,菜市場正在變的很難被想起。
03.社區生鮮在攔截菜市場!
社區生鮮店相比菜市場來說更加方便,它們離家更近、品類齊全,並且壹般在晚上十點都還在營業中。通常其營業時間會與菜場錯開,它們並不關註早市,而是更集中解決晚上6點後的需求。
菜市場早上六七點開門,早上的蔬菜是最鮮的,到晚上6點就不剩什麽新鮮的菜了,基本完美錯過購買力高但時間有限的年輕客群。因此他們的主要目標客戶只能是擁有充足購物時間的老年人和家庭主婦。
但是,記者同幾個社區生鮮店負責人聊之後發現,許多中老年人也開始傾向於社區生鮮店。
創立於2015年的天鮮配是武漢本地的社區生鮮品牌,門店數40多家;2013年7月,誼品生鮮團隊在安徽合肥創業,目前武漢直營門店數40多家,這些玩家正在***同的改變著居民們的消費習慣,縮短著曾強所說的“壹定的時間”。
2017年7月成立的本來鮮目前在全國有約400家門店,其中武漢有130家左右。本來鮮副總經理曾強向記者透露,現在社區生鮮店菜品的價格已經低於菜市場,本來鮮單店日均訂單數約1500單,客單價約15元,來店購買的人群中超過80%是中老年人。
曾強認為,社區生鮮店和菜市場是互補和競爭的關系,但是競爭高於互補。社區生鮮店在壹定程度上會擠占菜市場的份額,但讓用戶完全改變消費習慣還需要壹定的時間,並且和菜市場相比,社區生鮮店還不能完全滿足用戶壹站式購物的需要。
成立於2012年7月的衛斌生鮮超市,現擁有26家門店,是武漢人最熟悉的生鮮品牌之壹。壹位衛斌生鮮的負責人告訴記者,其用戶同樣以中老年人為主,年輕人較少。但這位負責人認為,就現在看來,生鮮連鎖店對菜市場的影響不大。
此外,阿裏旗下的盒馬鮮生、美團旗下的小象生鮮、永輝旗下的超級物種,還有錢大媽、呆蘿蔔等生鮮店,也在不停的分流著菜市場的份額。
04.外賣平分在布局菜市場!
2019年1月15日,易觀發布的《2018中國本地生活服務市場年度盤點》報告顯示,2018全年,餐飲外賣市場交易規模達4450.3億元,相比去年同期增幅高達114%,處於高速增長態勢。
DCCI發布的《網絡外賣服務市場發展研究報告(2019Q1)》顯示,從2015年到2018年,網絡外賣用戶規模增長了2.9億人,已經達到3.6億人,網絡外賣服務在網民中的使用率高達49.0%。
作為市場的兩大外賣巨頭,截至目前,美團外賣、餓了麽和餓了麽星選的市場份額分別為64.1%、25%和8.7%。大街上隨處可見身著藍色衣服或者黃色衣服的外賣小哥,騎著電動車、箱子裏裝著多份飯菜、穿梭在飯店和辦公樓之間。
《網絡外賣服務市場發展研究報告(2019Q1)》顯示,90後用戶消費頻次較高,34.6%的90後用戶平均每周使用網絡外賣5次及以上,從網絡外賣服務品類來看,50.2%網絡外賣用戶曾訂購過水果生鮮。
05.菜市場自己在幹掉菜市場!
提及菜市場,多數人腦子裏浮現的第壹印象就是臟、亂、差,各種生鮮、水產、肉類混合在壹起的味道,永遠潮濕、遍布碎菜葉的過道……
菜市場存在問題有:
01.商品價格不透明;賣菜老板“看人報菜價”的情況時有發生。
02.短斤缺兩;充斥市場的關於菜攤稱重器的各類“都市傳說”,每天上演。
03.經營者年紀大,文化少,還佛系;攤主多為中年婦女,男性較少,年齡大的,年輕的少!在沒有客人的時候,他們大多數的攤主都和手機親密互動,生意做的非常佛系。
而市場中四處遊逛的人,也並不壹定是精準的顧客。壹位買菜大媽告訴記者,她平常都在附近(相距不超過800米)的誼品生鮮買菜,只有需要的東西特別多的時候才會來菜市場;另壹位推著嬰兒車的大爺說,現在帶孫女,在家裏沒事,出來逛菜市場也是壹種消磨時間的方式。
陳老師按語:市場不相信眼淚,生意嘛,妳不努力自然有人幫妳努力!菜市場的湮沒,並不是因為消費者不需要買菜,而是不能忍受老式菜場的臟、亂、差,轉而用腳投票,支持社區生鮮店,互聯網菜店!
不破不立,新零售的春天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