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長假的第二站,我們去了徽州古城的很多地方,有,徽州府衙、徽園、陶行知紀念館、許國石坊、徽州人家、牌坊群、鮑家花園、屯溪老街等。
徽文化的徽派建築特點是:白墻黑瓦馬頭墻。在船遊新安江的時候,那壹撞撞白房子在山山水水間,猶如壹張張山水畫。
要說徽文化的歷史,那就當屬牌坊了。在這裏,古代有200處牌坊,保留至今的還有八十處。在古代,牌坊分成四個等級,分別是禦制、恩榮、聖旨、賜薦。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許國石坊了,它是恩榮等級。它是全國唯壹的八角牌坊,它有東方“凱旋門”之稱。在棠樾村的牌坊群裏,不管是從頭開始數,還是從尾開始數,都是按照忠孝節義的規律。有壹座賜薦,壹座恩榮,4座聖旨,1座禦制。可見古人的智慧非凡。
這次旅行學習到了知識,很開心!
2. 徽派建築的特點是什麽徽派建築民居的特點是什麽?壹生癡絕處,五夢到徽州。
美麗的徽州,別具風味的徽派民居點綴在青山碧水之中。遠觀神秘,近看雅致。
那麽,徽派建築民居和其他民居比起來有什麽特點呢?①它以黛瓦、白壁、馬頭墻為表型特征。 ②以磚雕、木雕、石雕為裝飾特色。
③以高宅、深井、大廳為居家特點。 總結起來,從審美意蘊看,大致有以下幾點: 壹是和諧流暢,統壹規劃的整體美。
這和當時徽州的社會背景和地域環境密切相關:因為徽州是封建宗法制度的理論基礎———程朱理學的發祥地,宗法制度較他處更為森嚴而完備。為了保持血統的純潔性和宗族凝聚力,預防外族入侵,徽州人聚族而居。
其時徽州已成為全國風水文化中心,官商士民對封建風水文化頂禮膜拜,篤信不疑,認為村鎮的群體布局所勾勒而成的地形輪廓的寓意內涵直接反映了壹個宗族的“文化”素質,關系著宗族的榮辱興衰。宗族建築物統壹規劃眾望所歸。
徽派建築的群體布局雖然是封建族權制約下的產物,帶著濃重的封建迷信色彩,其美學效果卻是雋妙無比,讓人大開眼界的。徽州的大部分古村落是齊刷刷的黑瓦白墻,飛檐翹角的屋宇隨山形地勢高低錯落,層疊有序,蔚為壯觀。
眾所周知的紫園山莊———各種各樣的建築物規劃嚴整,排序井然。讓駐足其間的遊人耳目壹新,肅然起敬。
二是依山傍水,翠微繚繞的自然美。徽州地形復雜多姿,境內層巒叠障,溪流縱橫,溫潤的亞熱帶氣候更使這裏山林繁茂,綠意蔥蘢。
生活在“理學文章山水幽”獨特的人文環境中的徽州人文化修養深厚,構思村鎮藍圖時最善於抓住山水作文章。表現為山巒為溪水骨架,溪水是村落血脈,建築物成了依附於血脈———溪水及其支流的“細胞”。
徽派建築群體布局時多重視周圍環境,參考山形地脈,水域植被,或依山跨水,或枕山傍水,力求人工建築和自然景觀融為壹體,居家環境靜謐雅致如詩如畫,保持人與自然的天然和諧。在這種建築思想的指導下,徽州“桃花園裏人家”式的村鎮隨處可見。
它們或鋪展於波光瀲灩的大河之濱,或蟄伏於雲遮霧繞的深山壹隅,環境優雅,空氣清新,視野繽紛。典型的如休寧縣汪村鎮石屋坑村,這裏群峰林立,林壑幽美,房屋呈梯式排列,錯落有致地簇擁在青杉翠竹流嵐飛瀑的懷抱裏,影影綽綽,縹縹緲緲,恍如人間仙境。
三是清雅簡淡、因陋就簡的樸素美。長期以來,徽州因地勢原因,“力耕所出,不足以供”,民生維艱。
生活在這種艱苦環境中的徽州人深知養家創業之艱辛,養成了節衣縮食勤儉持家的良好風範,且寫進族規家訓,作為家風教育的必修教材,代代相傳。因此即便經營成功,腰纏萬貫的富商巨賈也不以豪侈自喜,倡行節儉。
建造宅第時往往因陋就簡,就地取材。在堅固實用、美觀大方的基礎上尋求樸素自然清雅簡淡的美感。
緣於此,徽州少有富麗堂皇的豪宅華堂是不難理解的。以當地豐富的粘土、石灰、黟縣青石、水杉為主要材料建築的徽派民居構思精巧、造型別致、結實美觀。
遠遠望去,清壹色的黑瓦白墻,對比鮮明,加上色彩斑駁的青石門(窗)罩和清秀簡練的水墨畫點綴其間,愈顯得古樸典雅,韻味無窮,清淡樸素之風展現無遺。徽派民居,審美如是。
那麽,從工藝特征來看,徽派建築民居又有哪些特點呢?徽派古建築以磚、木、石為原料,以木構架為主。梁架多用料碩大,且註重裝飾。
其橫梁中部略微拱起,故民間俗稱為“冬瓜梁”,兩端雕出扁圓形(明代)或圓形(清代)花紋,中段常雕有多種圖案,通體顯得恢宏、華麗、壯美。立柱用料也頗粗大,上部稍細。
明代立柱通常為梭形。梁托、爪柱、叉手、霸拳、雀替(明代為丁頭拱)、斜撐等大多雕刻花紋、線腳。
梁架構件的巧妙組合和裝修使工藝技術與藝術手法相交融,達到了珠聯璧合的妙境。梁架壹般不施彩漆而髹以桐油,顯得格外古樸典雅。
墻角、天井、欄桿、照壁、漏窗等用青石、紅砂石或花崗巖裁割成石條、石板築就,且往往利用石料本身的自然紋理組合成圖紋。墻體基本使用小青磚砌至馬頭墻。
徽派建築還廣泛采用磚、木、石雕,表現出高超的裝飾藝術水平。磚雕大多鑲嵌在門罩、窗楣、照壁上,在大塊的青磚上雕刻著生動逼真的人物、蟲魚、花鳥及八寶、博古和幾何圖案,極富裝飾效果。
木雕在古民居雕刻裝飾中占主要地位,表現在月梁頭上的線刻紋樣,平盤鬥上的蓮花墩,屏門隔扇、窗扇和窗下掛板、樓層拱桿欄板及天井四周的望柱頭等。內容廣泛,多人物、山水、花草、鳥獸及八寶、博古。
題材眾多,有傳統戲曲、民間故事、神話傳說和漁、樵、耕、讀、宴飲、品茗、出行、樂舞等生活場景。手法多樣,有線刻、淺浮雕、高浮雕透雕、圓雕和鏤空雕等。
其表現內容和手法因不同的建築部位而各異。這些木雕均不飾油漆,而是通過高品質的木材色澤和自然紋理,使雕刻的細部更顯生動。
石雕主要表現在祠堂、寺廟、牌坊、塔、橋及民居的庭院、門額、欄桿、水池、花臺、漏窗、照壁、柱礎、抱鼓石、石獅等上面。內容多為象征吉祥的龍風、仙鶴、猛虎、雄獅、大象、麒麟、祥雲、八寶、博古和山水風景、人物故事等,主要采用浮雕、透雕、圓雕等手法,質樸高雅。
3. 怎麽形容徽派建築1、徽派建築是中國古建築最重要的流派之壹。
2、其實徽派建築並非指安徽的建築,指的是主要流行於錢塘江上遊的新安江流域的徽州地區壹府六縣及淳安、建德等地的建築,包括浙西的婺州、衢州及泛徽州地區的江西浮梁、德興等地。
3、歷史上的徽派建築最初多由婺州(今浙江金華),主要由浙江的東陽工匠參與建造的。
4、徽派建築集徽州山川風景之靈氣,融風俗文化之精華,風格獨特,結構嚴謹,雕鏤精湛,不論是村鎮規劃構思,還是平面及空間處理、建築雕刻藝術的綜合運用等等,都充分體現了鮮明的地方特色。
5、徽派建築它在總體布局上,壹般依山就勢,構思精巧,自然得體。
6、徽派建築在平面布局上,規模靈活,變幻無窮。
7、徽派建築在造型、空間結構和空間利用上,講究造型豐富,以馬頭墻、小青瓦最有特色。
8、徽派建築在建築雕刻藝術的綜合運用上,融石雕、磚雕為壹體,顯得富麗堂皇。
4. 描寫徽派建築的片段徽派建築 是中國古建築的主要流派之壹,集徽州山川風景之靈氣,融風俗文化之精華,尤以民居、祠堂和牌坊最為典型。 宏村現存有明清古民居137幢,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承誌堂,為清末鹽商汪定貴所建,建造承誌堂花白銀60萬兩,其中木雕上鍍黃金100兩,全屋所有木雕由20個工匠雕刻四年才完成。雕刻精細,為皖南古民居之最,被譽為民間故宮。作為徽派建築的另壹個代表——牌坊,是徽州人壹路走來的印記。
5. 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作文寫皖南民居的我們中國有很多的特色。民俗、民風、民情都很有特色,民俗有各色各樣的,民風也是絢麗多彩的,當然還有民情了,那也是好得不能在說了。除了這些,當然還數民居了。說了這麽多,那我們就切入主題了,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壹下皖南的民居吧。 皖南民居是指位於安徽省長江以南山區地域範圍內、以西遞和宏村為代表的古村落,以徽州(今黃山市、績溪縣及江西婺源縣)風格和淮揚風格為代表,徽州民居有強烈的徽州文化特色,其他皖南民居則深刻凸顯其文化過渡地帶風格特征。 我們先來介紹壹下安徽的宏村吧。宏村位於安徽省黟縣東北部,它於南宋紹熙年間(公元1131年),至今800余年。它背倚黃山余脈,雲蒸霞蔚,恰似山水長卷,融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為壹體,被譽為“中國畫裏的鄉村”。啊 !宏村的環境是多美啊!那我們來看看這麽美的景色下有怎麽樣的皖南民居,我們來看看皖南民居的建築結構是怎麽樣的。宏村的古建築均為粉墻青瓦,分列規整。承誌堂是其中最為宏大、最為精美的代表作,被譽為“民間故宮”。它堪稱壹所徽派木雕工藝陳列館,各種木雕層次豐富,繁復生動,經過百余年時光的消磨,至今仍金碧輝煌。皖南民居被譽為是“民間故宮”,裏面的工藝肯定很精美,可是,怎麽精美的房子,作用肯定要好呀,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它的作用是什麽。古宏村人規劃、建造的牛形村落和人工水系,是當今“建築史上壹大奇觀”:巍峨蒼翠的雷崗為牛首,參天古木是牛角,由東而西錯落有致的民居群宛如龐大的牛軀。引清泉為“牛腸”,經村流入被稱為“牛胃”的月塘後,經過濾流向村外被稱作是"牛肚"的南湖。人們還在繞村的河溪上先後架起了四座橋梁,作為牛腿。這種別出心裁的科學的村落水系設計,不僅為村民解決了消防用水,而且調節了氣溫,為居民生產、生活用水提供了方便,創造了壹種"浣汲未防溪路遠,家家門前有清泉"的良好環境。宏村依山伴水而建,村後以青山為屏障,地勢高爽,可擋北面來風,既無山洪暴發沖擊之危機,又有仰視山色泉聲之樂。看來古人還是很聰明的,他們在消防有水、調節氣溫上面花費了許多功夫,可是他們為居民生產、生活用水提供了方便。這麽好的民居,人們是怎麽評價它的。提起皖南民居,人們自然想到徽派建築的青磚、黛瓦、馬頭墻。其實,在徽派建築中還有壹種為農民所喜愛的懸山式木架、土築墻房屋。這種房屋是以皖南山區盛產的木材、石料及粘上為主要材料,用架梁式木構架作為結構體系、土築墻作為圍護體系建成的。 皖南民居是以高深的天井為中心形成的內向合院。這種基本形制是人們關心的焦點。雨天落下的雨水從四面屋頂流入天井,俗稱“四水歸堂”。同時,它也形象地反映了皖南商人“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心態,這與山西民居倒有異曲同工之妙。皖南古民居村落選址、布局和建築形態,都以周易風水理論為指導。不僅體現了天人合壹的中國傳統哲學思想,更表達了對大自然的向往與尊重。 今天可介紹的真多啊!皖南民居的建築結構、建築作用還有人們對它的評價,妳是不是對皖南民居有所了解了呢,但只看別人的介紹,還不如自己去親身看壹看,去體驗壹下呢
自己再修改修改
6. 皖南民居的作文皖南民居以黟縣西遞、宏村最具代表性,2000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宏村現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140余幢。村內鱗次櫛比的層樓疊院與旖旎的湖光山色交輝相映,動靜相宜,處處是景,步步入畫。擁有絕妙田園風光的宏村被譽為“中國畫裏鄉村”。西遞現存明清古民居124幢,祠堂3幢。代表徽派民居建築風格的“三絕”(民居、祠堂、牌坊)和“三雕”(木雕、石雕、磚雕),在此得到完好的保留。
青瓦、白墻是徽派建築的突出印象。錯落有致的馬頭墻不僅有造型之美,更重要的是它有防火,阻斷火災蔓延的實用功能。
徽派民居的特點之壹是高墻深院,壹方面是防禦盜賊,另壹方面是飽受顛沛流離之苦的遷徙家族獲得心理安全的需要。
徽派民居的另壹特點是以高深的天井為中心形成的內向合院,四周高墻圍護,外面幾乎看不到瓦,唯以狹長的天井采光、通風與外界溝通。這種以天井為中心,高墻封閉的基本形制是人們關心的焦點。雨天落下的雨水從四面屋頂流入天井,俗稱“四水歸堂”,也形象地反映了徽商“肥水不流外田”的心態,這與山西民居有異曲同工之妙。
皖南民居以保存了明清時期的大量古建築而馳名。新安為文化之鄉,歷史上多出官宦商賈,僅歙縣舉人以上的士官即達數百人。徽商更是遍及皖南。“富室之稱雄者,江南首推新安”,他們巨大的財富,營造了皖南這個精美的古民居博物館。今存徽州明清時期的古建築群主要集中在黟縣、歙縣、績溪、休寧。黟縣今存古村落十余處,要者如西遞、宏村、碧山、屏山等。黟城古建築更多。全縣保留有價值的古建築數百處。僅西遞就有122幢。歙縣***有古建築365處,有價值的壹百余幢,古祠堂27座,集中在雄村、呈坎、潛口、棠樾、深渡等村。績溪今存古建築壹百余處,集中在磡頭、坑口、馮村、上莊等處。古村落壹般由牌坊、民居、祠堂、水口、路亭、作坊等組成,有的村落規模很大,如呈坎有街巷99條,陌生人進去後往往會迷失方向。許多村落布局井井有條,宏村的水系就是壹例。宏村在村頭依山築壩,村內水渠從街道兩側進入每戶,匯於村中部的月塘。再分流至戶,流入南湖。每戶都有大、小水渠,分供洗滌和飲用水。民居的布局壹般是以天井為中心的三合院或四合院,兩層高度。中型、大型宅院采用多院落組合,建築全是粉墻黛瓦。舊時大戶人家的許多建築群,規模龐大,采用徽州三雕裝飾,布局精巧,錯落有致。壹片片皖南古建築鑲嵌在黃山、九華山、新安江廣闊的名山秀水之中,天造地合,宛然壹個無須妝點的世界級公園。
皖南民居為兩層以上的樓房,中間圍合壹個很小的天井,廳堂設在天井的北側。廳堂與天井之間不設墻壁與門窗,屬於開闊的空間。在廳堂的北側,也就是後部是木質的太師壁,太師壁的兩側為不裝門扇的門。太師壁的前面放置長幾、八仙桌等家具。廳堂東西兩側,分別放置幾組靠背椅與茶幾,人們常常將壹些器具放置在上面作為裝飾。
皖南古村落是指位於安徽省長江以南山區地域範圍內、以西遞和宏村為代表的古村落,是具有***同地域文化背景的歷史傳統村落,有強烈的徽州文化特色。
皖南山區歷史悠久,文化積澱深厚,保存了大量形態相近、特色鮮明的傳統建築及其村落。皖南古村落不僅與地形、地貌、山水巧妙結合,而且加上明清時期徽商的雄厚經濟實力對家鄉的支持,文化教育日益興旺發達,那些徽商還鄉後以雅、文、清高、超脫的心態構思和營建住宅,使得古村落的文化環境更為豐富,村落景觀更為突出。
皖南古村落與其它村落形態最大的不同之處是,皖南古村落建設和發展在相當程度上脫離了對農業的依賴。古村落居民的意識、生活方式及情趣方面大大超越了農民的思想意識和壹般市民階層,追求與文人、官宦階層相壹致的生活情趣,因此具有濃郁的文化氣息。皖南古村落民居在基本定式的基礎上,采用不同的裝飾手法,建小庭院,開鑿水池,安置漏窗、巧設盆景、雕梁畫棟、題蘭名匾額、創造優雅的生活環境,均體現了當地居民極高的文化素質和藝術修養。
皖南古村落選址、建設遵循的是有著2000多年歷史的周易風水理論,強調天人合壹的理想境界和對自然環境的充分尊重,註重物質和精神是雙重需求,有科學的基礎和很高的審美觀念。皖南古村落的建築特色是隨著明清時期徽商的興盛而發展起來的,能夠在有限的建築空間內最大程度地體現其構思的精巧以及工藝的高超,實為別具匠心的建築形式。後來徽商逐漸衰敗沒落,而這種徽派民居的建築特色卻因依附於古民居村落而保留下來,因此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建築價值。
7. 寫皖南民居的作文,要有那邊的比較重視的節日,跟特色小食品走進皖南古村落,便會看見鱗次櫛比的層樓疊院與旖旎的湖光山色交相輝映,動靜相宜,處處是景,步步入畫。
皖南民居以黟縣西遞、宏村最具代表性。西遞現存明清古民居124幢,祠堂3幢。擁有絕妙田園風光的宏村被譽為“中國畫裏鄉村”,現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140余幢。代表徽派民居建築風格的“三絕”(民居、祠堂、牌坊)和“三雕”(木雕、石雕、磚雕),在此得到完好的保留。
青瓦、白墻是徽派建築的突出印象。錯落有致的馬頭墻不僅有造型之美,更重要的是它有防火,阻斷火災蔓延的實用功能。 徽派民居的特點之壹是高墻深院,壹方面是防禦盜賊,另壹方面是飽受顛沛流離之苦的遷徙家族獲得心理安全的需要。 徽派民居的另壹特點是以高深的天井為中心形成的內向合院,四周高墻圍護,外面幾乎看不到瓦,唯以狹長的天井采光、通風與外界溝通。這種以天井為中心,高墻封閉的基本形制是人們關心的焦點。雨天落下的雨水從四面屋頂流入天井,俗稱“四水歸堂”,也形象地反映了徽商“肥水不流外田”的心態。
皖南民居不僅建築有特色,而且地處安徽南部,黃山腳下,風景優美,氣候宜人。壹片片皖南古建築,布局精巧,錯落有致,鑲嵌在名山秀水之中,天造地合。白墻黛瓦,樸素淡雅,與青山綠水相映成趣,仿佛是壹個遠離喧鬧的世外桃源。
8. 皖南民居的作文 200字皖南民居是指位於安徽省長江以南山區地域範圍內、以西遞和宏村為代表的古村落,是具有***同地域文化背景的歷史傳統村落,有強烈的徽州文化特色。
歷史悠久皖南山區徽州歷史悠久,文化積澱深厚,保存了大量形態相近、特色鮮明的傳統建築及村落。皖南古村落不僅與地形、地貌、山水巧妙結合,而且加上明清時期徽商的雄厚經濟實力對家鄉的支持,文化教育日益興旺發達,那些徽商還鄉後以雅、文、清高、超脫的心態構思和營建住宅,使得古村落的文化環境更為豐富,村落景觀更為突出。
皖南古村坐落與其它村落形態最大的不同之處是,皖南古村落建設和發展在相當程度上脫離了對農業的依賴。古村落居民的意識、生活方式及情趣方面大大超越了農民的思想意識和壹般市民階層,追求與文人 、官宦階層相壹致的生活情趣,因此具有濃郁的文化氣息。
皖南古村落民居在基本定式的基礎上,采用不同的裝飾手法,建小庭院,開鑿水池,安置漏窗、巧設盆景、雕梁畫棟、題蘭名匾額、創造優雅的生活環境,均體現了當地居民極高的文化素質和藝術修養。 皖南古村落位於古徽州(今安徽省黃山市,績溪,江西婺源)境內,西遞和宏村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兩處古民居,也是中國封建社會後期文化的典型代表———徽州文化的載體,集中體現了工藝精湛的徽派民居 皖南民居特色,村落形態保存完好、風光秀美。
村中自古尊儒術、重教化,文風昌盛,集中體現了明清時期達到鼎盛的徽州文化現象,如程朱理學的封建倫理文化、聚族而居的宗法文化、村落建設中的風水文化、賈而好儒的徽商文化,因此歷史文化內涵深厚。 1999年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二十四屆世界遺產委員會上,安徽省黟縣西遞、宏村兩處古民居以其保存良好的傳統風貌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這是黃山市的自然與文化景觀第二次登錄世界文化遺產目錄,也是中國繼北京後第二座同時擁有兩處以上世界遺產的城市,同時也是世界上第壹次把民居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粉墻黛瓦是徽派建築的突出印象。錯落有致的馬頭墻不僅有造型之 皖南民居美,更重要的是它有防火墻,阻斷火災蔓延的實用功能。
徽派民居的特點之壹是高墻深院,壹方面是防禦盜賊,另壹方面是飽受顛沛流離之苦的遷徙家族獲得心理安全的需要。 徽派民居的另壹特點是以高深的天井為中心形成的內向合院,四周高墻圍護,外面幾乎看不到瓦,唯以狹長的天井采光、通風與外界溝通。
這種以天井為中心,高墻封閉的基本形制是人們關心的焦點。雨天落下的雨水從四面屋頂流入天井,俗稱“四水歸堂”,也形象地反映了徽商“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心態,這與山西民居有異曲同工之妙。
皖南民居以保存了明清時期的大量古建築而馳名。新安為文化之鄉,歷史上多出官宦商賈,僅歙縣舉人以上的士官即達數百人。
徽商更是遍及皖南。“富室之稱雄者,江南首推新安”,他們巨大的財富,營造了皖南這個精美的古民居博物館。
今存徽州明清時期的古建築群主要集中在黟縣、歙縣、績溪、休寧。黟縣今存古村落十余處,要者如西遞、宏村、碧山、屏山等。
黟城古建築更多。全縣保留有價值的古建築數百處。
僅西遞就有122幢。歙縣***有古建築365處,有價值的壹百余幢,古祠堂27座,集中在雄村、呈坎、潛口、棠樾、深渡等村。
績溪今存古建築壹百余處,集中在磡頭、坑口、馮村、上莊等處。 古村落壹般由牌坊、民居、祠堂、水口、路亭、作坊等組成,有的村落規模很大,如呈坎有街巷99條,陌生人進去後往往會迷失方向。
許多村落布局井井有條,宏村的水系就是壹例。宏村在村頭依山築壩,村內水渠從街道兩側進入每戶,匯於村中部的月塘。
再分流至戶,流入南湖。每戶都有大、小水渠,分供洗滌和飲用水。
民居的布局壹般是以天井為中心的三合院或四合院,兩層高度。中型、大型宅院采用多院落組合,建築全是粉墻黛瓦。
舊時大戶人家的許多建築群,規模龐大,采用徽州三雕裝飾,布局精巧,錯落有致。壹片片皖南古建築鑲嵌在黃山、九華山、新安江廣闊的名山秀水之中,天造地合,宛然壹個無須妝點的世界級公園。
皖南古民居村落選址、布局和建築形態,都以周易風水理論為指導,體現了天人合壹的中國傳統哲學思想和對大自然的向往與尊重。那些典雅的明、清民居建築群與大自然緊密相融,創造出壹個既合乎科學,又富有情趣的生活居住環境,是中國傳統民居的精髓。
村落獨特的水系是實用與美學相結合的水利工程典範,深刻體現了人類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卓越智慧。 其“布局之工,結構之巧,裝飾之美,營造之精,文化內涵之深”,為國內古民居建築群所罕 見。
在皖南眾多風格獨特的徽派民居村落中,宏村是最具代表性的。從整個外觀來說,宏村是古黟桃花源裏壹座奇特的牛形古村落,既有山林野趣,又有水鄉風貌,素有“中國畫裏的鄉村”之美譽。
村中各戶皆有水道相連,汩汩清泉從各戶潺潺流過,層樓疊院與湖光山色交輝相映,處處是景,步步入畫,閑庭信步其間,悠然之情讓人心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