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這個古城很值得玩壹玩,即有明孝陵這樣的古代痕跡,也有民國的時尚感,同時也是個文藝氣氛十足的現代都市。
當然,在吃東西方面,我比較喜歡的是接地氣的小吃,就是尋常街頭老南京人們吃的那些東西。
南京,不只是鴨血粉絲湯。
李記七家灣鍋貼
老式的國營風格,午飯時間,端著餐盤到各處的窗口取餐,裏面的座位還算充裕。
制作鍋貼是個大大鍋,鍋貼細長著轉圈擺在裏面,用滿滿的菜籽油煎的金黃。
煎好後把油倒出,師傅嫻熟的數著個數根據小票上的數量給排隊的人們裝到盤子裏。
把鍋貼的壹頭咬開口,吸吮湯汁,再蘸取醋和辣椒來享用。和湯包的吃法相似,可味道卻別具壹格,濃香的湯汁先把味蕾的期待調動起來,再嘗到煎的硬硬的面皮和紮實的肉餡,滿口都是牛肉香。
店裏的煎包也很驚艷,Q彈的大肉餡,很多汁水,鹹中帶甜,我壹個北方人都愛上這種味道。底下煎的很香脆,感覺可以再來十個。
小鄭燒餅
小鄭燒餅在老門東南京味道那條街上,永遠排隊,永遠熱淚盈眶。很多人都是壹次買壹大塑料袋。
來南京壹定不能放過的就是鴨油酥燒餅!
鴨油做的燒餅,趁熱吃,那種香味讓人欲罷不能。最喜歡吃蔥油味的,蔥花和鴨油的香氣相互交織,外面的酥皮咬壹口掉的滿身都是,白芝麻烤的香噴噴的。吃在嘴裏各種香都齊全了。
韓復興
南京的百年老店,專門賣板鴨的,很多人都在這裏買鹽水鴨帶回去做手信。
不過我在這裏要推薦的還是,鴨油酥燒餅!
壹層壹層又壹層,鹹香的蔥花完美的和面粉糅合在壹起。
民間智慧怎麽會如此的強大。
當時買了壹個熱乎乎的剛出爐,站在店門口的都吃完了。
鴨油酥燒餅還有白糖餡、豆沙、黑芝麻、鮮肉、梅幹菜等等多種口味選擇呢~
老門東藍老大糖藕粥
南京其實很多店鋪售賣赤豆酒釀元宵,算得上是很傳統的街頭甜食。走的累了,坐上喝壹碗,無論冬夏,都甜蜜蜜的舒服著。
紅豆被煮的軟爛,白色小元宵吃到嘴裏覺得勁道彈滑,濃稠的酒釀裏還有桂花的味道。甜蜜的壹大碗下肚,覺得飽了。
南京第壹冰糖蜜汁藕
冰糖蜜汁藕絕對是在南京必吃餐點之壹。
蒸的軟爛的藕裏灌著糯米,撒上桂花蜜汁,切片來吃,很是爽口。
這家店在南京有三兩家分店,每日售賣的有限,去的晚了就買不到了。午飯點更是要排長隊的。
有大有小,選好了稱重,服務員也可以給切片。醬汁單獨裝袋。我拎著休息時在公園裏吃了。
芳婆糕團店
新街口好幾年的爆款店鋪,每天從六點半就開始排隊。裏面的阿姨手腳很是麻利。
當紅的明星單品是糍飯團,油條還有正常款和老油條可選,紫米包上老油條,再加上肉松,壹口下去口感帶著軟的硬的老的嫩的,到午飯都不餓。
我是端午節前去的,剛好趕上能吃到栗子肉粽。肉有點臘肉的口感,帶著濃郁香味的鹹。
面對粽子的鹹甜戰爭,我覺得自己出賣了家鄉的甜粽子。
喝壹碗赤豆酒釀圓子,完美!
鴨血粉絲湯
想吃壹碗理想的鴨血粉絲湯,它的裏面內容首先要包羅萬象——鴨血細膩而嫩滑,鴨肫肉質緊密,滋味悠長,鴨腸富有韌性,緊韌耐嚼,鴨肝質細嫩,味鮮美,有鵝肝的影子。單單是這壹條,許多小攤就做不到,即便有這麽全,也舍不得物料放多壹塊。而這些七七八八的東西,好吃起來只有壹個要求——就是新鮮,只有新鮮的內臟才能釋放出最豐富的韻味
南京的鴨血粉絲湯在全國的知名度最高。最好吃的,壹定要選在老巷子裏破破舊舊的老店。那種充滿了本地人說著南京話的氛圍,盛湯的大嬸溫和又實在的笑容。壹口下去美味的湯底和吃了沒夠的鴨血和豆腐泡,配個鴨油酥燒餅,堪比黃金搭檔。
上面這個是清湯的鴨血粉絲湯。
鴨德堡鴨血粉絲湯
鴨德堡的鴨血粉絲湯是另外壹種風格,是濃湯的白湯底,喝起來更濃厚壹些。
街邊很多家連鎖店,店裏有各種套餐,自己搭配很實惠的。
麻團
請不要嘲笑我第壹次在南京吃到鹹味的麻團~
這個肉松餡的剛做出來,熱乎乎的,外面的糯米面皮非常的薄,外焦裏嫩,壹口咬下去就露出了軟蓬蓬的肉松,壹口能吃到外殼金黃的脆,糯米的軟,肉松的香。
老鹵面
坦白說,南京的面食在外面並沒有太多知名度。但是走在街頭還是能看到不少頗有人氣的面館。
比如說老鹵面。
面條像是堿水面,硬度比較高,老鹵的湯底顏色很重,味道非常濃,口感渾厚。
當時正好是深夜,路過壹家24小時營業的,吃上這麽壹碗,面條有勁道,還有幾塊小排燉的入味,搭配了雪菜和油菜,渾身暢快。
王府面館-皮肚面
皮肚,是將鮮豬肉皮曬幹之後炸成的東西。好的色澤黃白、質地脆酥,孔狀均勻,塊形完整,口感鮮美,由於香酥多孔,放入面湯中常常能飽吸湯料,發脹開來。所謂的皮肚面,其實只是放了皮肚而已,真以流派論,這種南京人最常見的面條應該叫做小煮面,這種面條不放醬油,味道偏清淡,功夫全在料和湯裏。其中的配料包羅萬象,綠的青菜葉,白的鵪鶉蛋,黑的木耳,粉的香腸片,紅的熏魚,灰的豬肝有其中六樣的就算是六鮮,配上白面紅油煞是好看,至於究竟是哪六鮮,不壹而論。牛雜、牛肉、大排、小排、熏魚、扣肉、皮肚等等各自也各唱主角,如果有點了諸如“全家福”這樣的品種,那真是澆頭比面條還多,要吃得人死撐活脹了。小煮面的面條普遍細細的,且筋道十足,但如果堿水過多,筋道就成了堅硬。也許是這樣復雜豐富的配料,且用料足實,碗大如缸。
店裏主打的是六鮮皮肚面。我理解的六鮮大概是有六種配菜,特別豐富而且特別好吃。
用近乎和臉盆大小的白瓷碗端上來。熏魚是用鮁魚做的,甜口,在湯裏燉過,入口酥爛。皮肚嚼起來勁道,其實是豬皮炸過起了泡,像是肚的感覺,所以叫皮肚,香香的回味十足。
尹氏雞汁湯包莫愁路總店
尹氏雞汁湯包是江蘇省南京市的特色小吃。尹氏雞汁湯包皮很薄,但夾起來不容易破。慢慢提起來,放入可口,包子裏醇厚的雞汁就順勢湧入嘴裏,味道鮮美回甜。
店裏的桌子上有兩種口味的辣椒,聽說是壹種用來吃湯包,壹種用來喝鴨血粉絲湯,分的很是細
致。
經過品嘗後,壹種是香味的油潑辣子,另壹種是偏酸的泡椒口味。
湯包的收口在底端,包子表面上看著圓鼓鼓的像個蒸熟的大元宵。皮子薄薄的,半透明看著著實怦然心動。
咬開口喝掉湯汁,鹹中帶甜,但是是讓我覺得舒服的甜味。沾了醋吃剛剛好,肉餡鮮美。
西北橋頭拉面大王
在南京無意間發現了壹家如此正宗的西北菜。
不僅僅有金黃的牛肉鍋貼,最大的亮點是這個紅色炒釀皮,原本以為只能在西北才能吃到了。
紅色的釀皮比普通的白色的那種更勁道壹些,倒上陳醋和油潑辣子吃別有韻味。
奇芳閣
奇芳閣始創於清朝末葉。1917年,由當時的社會名流和商界要人李仰超、朱壽仁、劉海如、禹子寬等人合股集資,在當時的奇望街(今建康路)上承思寺附近,開設了“奇芳閣”清真茶社。
當時社會上特別是茶客中曾流傳壹諺語雲:“六朝居的樓堂大,得月臺的座炊(燉開水的大水壺)大,奇芳閣的勢力大”。新奇芳閣的地位顯赫,由此可見壹斑。
在張恨水的小說裏反復的看到的著名老牌館子,占有著秦淮八絕的多個小吃,買了麻油素什錦包子,果然味道絕佳。
店家根據時令選購鮮嫩的菠菜或青菜,先用沸水燙至八成熟剁碎,再摻和芝麻屑、豆腐幹、木耳、面筋,拌以糖鹽、麻油,即成清香爽口的素餡。
縐紗小餛飩
縐紗小餛燉基本都在居民區裏面,幾塊錢壹小碗,老板現做了用高湯壹煮,坐在路邊吃完就走。
小餛飩的皮子很通透,能看見裏面同指甲蓋壹般大的餡,大概這是南派餛飩特別的地方了。
湯底裏有紫菜蝦米雞蛋皮和蔥花,餛飩吃完湯也喝的差不多了。
安樂園
是南京市單體最大的清真菜館,被稱之“江南清真第壹家”。
安樂園的歷史要追溯到1920年,南京籍回民蔡繼恒在評事街64號(原水巷口),租用楊姓人家的房屋,開設了壹家清真飯店,取名“安樂居”,源於《後漢書?仲長統傳》“安居樂業,長養子孫,天下晏然”,後遷至評事街19號的江西會館。
當年南京新聞界著名的“三張”之壹,有“副刊聖手”之稱的張慧劍,經常自掏腰包,請文友來安樂居小聚,文友偶有佳作,立被攫去。
早餐的薺菜蒸餃,薺菜新鮮爽口,很鮮。
豆沙包的餡不過分的甜,紅豆密密的好吃。外皮蓬發的到位,又宣又軟和。
小米銀杏粥,潤嗓子,喝著胃舒服。
草橋牛肉鍋貼扁食店
店鋪入選了舌尖上的中國2,剛播出節目那會,每天門口都排了長長長長長長的隊伍。
平時盡量錯過飯店,不然人也夠多的,很多住在附近小區的爺爺奶奶來這裏吃飯。
這種大鐵盤做鍋貼,師傅每次掀開蓋子都是壹股子熱氣卷著香味鋪過來。交錢拿著小票來取,都是熱乎乎的,喝湯的時候小心燙嘴。
壹個人吃的話最好的搭配就是壹個水煎包配著壹輛牛肉鍋貼。
牛肉鍋貼的外皮脆脆的。裏面的餡很多汁。
煎包大部分比較柔軟,餡料是個紮實的肉丸,沾著醋吃就不膩了。
左師傅梅花糕
梅花糕其實算是江蘇的甜品小吃,現在越來越少見了,在南京大學附近的小路上還有售賣的。
最傳統的是紅豆餡的,還有紫薯什麽的。
最上面是果仁和糯米小圓子,下面像個冰激淩甜筒那種外皮,中間包著餡料。
做出來很熱,就算用個紙杯裝著也容易燙手,特別容易燙到舌頭,因為外面的吃完溫度正好,但是連的餡還很熱,壹個不小心就燙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