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者就是無聊。希望妳能看到下面這篇文章。
語文我們失去了什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6年6月23日09時53分
2006年高考的硝煙已經漸漸散去。對於中國大陸的950萬名候選人來說,人生中的壹場偉大鬥爭已經結束。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連同這個愉快的初夏,都會被記錄在他們青春的歷史裏,成為他們記憶中或明或暗的壹頁。
但是,高考作為中國教育中的壹個特殊現象,仍然會成為壹個無休止的話題,繼續被大眾評論。
近年來,筆者有幸參與了新課標高中語文教材的編寫工作,從而接觸到大量關於上世紀上半葉和臺灣省母語教育的相關資料。通過對比今年全國及各省市的幾套語文高考題,談談對當前語文教育價值和功能的壹些看法。
如果我們的高考卷子裏都是這種劣質的語言素材,那怎麽衡量學生對語文的理解、鑒賞和想象呢?
為便於說明,仍以普通高校全國統壹語文高考試卷為例。
首先,筆者認為語文試卷不同於其他學科的試卷,發表試卷所用的語言材料應該是既文藝又優美的,即要體現語文本身的特點和美感。提問者無法從任何壹本書上找到壹篇文章讓學生分析,也無法從任何壹篇文章中挑出壹段話來提問,更不用說使用報紙語言了。因為這種語言本身缺乏漢語的典型性,也缺乏漢語的美感和生命力。
但是,很可惜,仔細研究今年的高考語文試卷,充斥著這樣的語言。
請參見第壹卷中的問題4:
4.填寫下面橫線中的句子。與上下文關聯的最合適的組是
中國各地的古村落,作為地方建築的精華,_ _,_ _,_ _ _。_ _ _、_ _,承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對中國人價值觀和生活方式的形成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①而是反映輝煌的過去。
(2)生動地反映了中國悠久的歷史。
③具有較高的文物價值。
他們看起來很老。
⑤生動地展示了民族文化的豐富性和多樣性。
⑥成為了解中國文化和歷史的窗口。
A.④①③⑥②⑤
B.②⑤⑥①④③
C.③⑤②⑥④①
D.⑥④①③②⑤
作者看了5分鐘,沒看到眉毛。耐心仔細看了壹遍,終於發現是這壹段本身的問題:意思重復,句子冗長繁瑣。沒有必要用這麽多的話來表達。難怪我判斷不出答案。我不禁為考生們暗暗叫苦。
筆者後來在網上查到的“正確答案”是“C”。
還有壹個問題不得不說——就是閱讀題中的“科技文本閱讀”。
每年高考語文試卷中都有壹個題目叫“科技閱讀”,意在測試學生所謂的“解釋性閱讀能力”。
今年全國選了《地球氣候成因新論》,820字。限於篇幅,作者無法引用全文。總之,整篇文章充斥著數字和專業術語,枯燥、單調,讀起來毫無吸引力。下面三道閱讀題要求學生判斷句子內容是否符合原意,分值為***9。
真不知道提問者自己有沒有想過,壹個孩子要看多少所謂的“科技論述”,要做多少“模擬題”才能得到這9分,才能應對這樣的題型。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失去了什麽?當然是對語文的理解、想象和鑒賞,這是人生閱讀的黃金時間。
現在,雖然名義上全國16省市都取得了高考自主命題資格,但是各省市都把全國試卷當做範本,跟風,不敢自主創新。
與此相關的第二個問題是,試卷中大量的題型實際上側重於考察學生對語言的邏輯分析能力。我不禁要問,語言學習的規律是什麽?是積累、感知、想象還是邏輯分析?這樣的結果是把考生引向邏輯分析的死胡同,還是正確的閱讀、背誦、背誦方式?語文課程的功能和價值是什麽?
因此,筆者想到了上世紀上半葉的華文教育和臺灣省的華文教育現狀。
“漢語言”“漢語言”是壹個國家的文字,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的根,是我們每個中國人的精神根,是文化的根。它喚起的是我們潛意識中對自己民族文化的認同感。
需要註意的是,在1949之前,“中國人”被稱為“中國人”。
搜索相關資料,“語文”這個名字最早見於1908商務印書館出版的《語文教材》和《中學語文讀本》。之前1906叫中國文學教材。這可以說是早期中學“語文課”的雛形,也是我國母語教育的壹門獨立學科。
回過頭來,我們可以看看海峽對岸——臺灣省。雖然歷史造成了兩岸在政治、經濟、文化領域長達半個世紀的隔閡,但臺灣省壹直沿襲著“中華文化”的稱謂。臺灣省目前的高中語文教材有三種:高中語文、中國文化基礎教材、國學大綱。前者類似於中國大陸的“高中語文”教材,而後兩者在中國大陸沒有。
另外,還有壹個值得註意的現象,就是臺灣省的中學語文課本不接受外文翻譯。中國大陸的語文教材,比如目前使用最廣泛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中學語文教材,平均每冊3-4篇左右。
那麽,從“中國人”到“中國人”,壹字之差是什麽意思呢?
在我看來,“漢語”本身就隱含著對自己母語的壹種有意識的認同。“漢語言”“漢語言”是壹個國家的文字,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的根,是我們每個中國人的精神根,是文化的根。它喚起的是我們潛意識中對自己民族文化的認同感。這種認同感,讓我們從拿起母語課本的第壹堂課,也就是打開兒童教育的第壹天,就意識到“我”來自中國。它給了我們壹張文化身份證。這張身份證烙印在我們的情感和意識深處,無論我們走到世界的哪個角落都不會丟失。
但“中國人”似乎只是壹個模糊的指代。可以指原母語作品,也可以指任何語言的母語翻譯作品。簡而言之,與“漢語”相比,它缺乏對母語的自覺理解,無法打動我們的情感和心靈。所以兩者在符號學和語義學上都有不同的內涵。
如果進壹步分析,兩者的區別還涉及到對母語課程的不同價值認同。
先說1995臺灣省頒布的初中(初高中)語文課程目標:
壹是認同中華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培養倫理、民主、科學觀念,激發愛國愛鄉思想。
第二,培養主動創造的思維能力和民眾的開放心態。
參加並繼續學習標準普通話,加強聽、說、議能力,養成負責任的觀念和良好的舉止。
第四,了解漢語的特點,提高讀寫能力,享受文學作品的趣味性。
5.了解漢字的結構,用毛筆和硬筆正確書寫楷書或行書,培養鑒賞碑文的能力,陶冶高尚的情操。
請註意這裏的用詞:“認”、“厚植”、“民族遺產”、“民族性格”...可以看出,課程開發者在《語文》中突出了“國家”的自覺意識。特別是“郭子”這個稱號,把承載了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漢字,提升到了與民族尊嚴掛鉤的高度。他的態度堅定徹底,立場鮮明堅定,甚至體現在課程標準的序號標簽上:嚴格采用漢字“壹、二、參……”而不是我們通常使用的阿拉伯數字“1、2、3……”。
在臺灣省,高中課程目標中也有類似表述,如第3、4項:
參與和學習中國文化基礎教材,培養倫理道德觀念和愛國溫和精神。
第四,閱讀優美、純粹、勵誌的課外讀物,增強文學鑒賞和創作能力,養成堅定寬廣的胸懷。
進壹步看:1983美國國家素質教育委員會發布報告:國家陷入危機:教育改革勢在必行。報告提出“中學英語教學應使畢業生具備:
(1)理解、解釋、評價、運用所讀內容;
(2)寫文章結構嚴謹,力度大;
(3)流暢地聽,有見地地討論壹些觀點;
(4)了解我們的文學遺產,以及這些遺產如何增強我們的想象力和對倫理道德的理解,以及它與當今生活和文化中的習俗、觀念和價值觀之間的關系。"
看到第四條,我忍不住笑了:壹個建國不到300年的國家,嚴格來說沒有自己的母語,那麽認真的宣示和強調。但笑過之後,我又肅然起敬:那我們自己呢?雖然我們被稱為五千年的中國文明古國,但我們對自己的文化和文學遺產是什麽態度呢?我們把它放在我們母語教育的什麽位置?
壹個接受過這種教育的人出來後的心智、感情、興趣、精神修養是怎樣的?他的壹言壹行,在世界上的地位和沒受過這種教育的人有什麽區別?
當然,問題不是把“中國人”改成“中國人”那麽簡單。
作為壹門課程,教材是根本。教育理念和課程目標首先通過教材體現,尤其是母語課程的教材。
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教育部頒布九年義務教育和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新編寫的初中語文教材有十幾套,高中語文教材有六套。作者本人也參與了其中壹套教材的編寫。
與以往相比,新教材淡化了以往教材中的意識形態色彩,兼顧了語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在課程設置上,變化最大的是高中階段。新課標將高中語文課程分為必修和選修兩部分。漢語必修課的學習時間為壹學年九周,即兩個半學期,五本教材。必修課結束後,學生進入選修課。
但認真壹想,這樣的設定似乎有值得探討的地方。
我們來和臺灣省的教材做個對比。如前所述,臺灣省高中語文教材有三種:高中語文、中華文化基礎教材、國學大綱。前兩門要求高三所有高三學生必修,而國學大綱是高二文科生的選修課,每周兩節,內容是關於國學的壹些基礎知識。如文字學、經學、史學、文字學、文學,分為上下兩卷。
在這裏,我想重點介紹壹下中國文化的基礎教材。
這套教材的內容其實就是“四書”選讀——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和高中語文壹樣,三個學年六冊。有些人可能會擔心,這些要求現在伴隨著網絡世界和哈利?波特裏長大的新壹代搖頭晃腦背幾千年前孔子的詩會不會很無聊?對他們人格和文化素養的培養有什麽好處?
帶著這個問題,我閱讀了臺灣省鐘政書店出版的《中國文化基礎》教材。
為了便於學生接受,這本教材的編者對“四書”的內容進行了重新編排和分類。比如《論語》,分為德、言、政、文四類。在每個大類下,編輯又分了幾個小標題。比如在德性的範疇下,分為《論德》、《論仁》、《論修養》。《論修養》分為《論好惡》和《論剛毅》。
以《論剛毅》為例。編者從《論語》中選取了三句話,如“孔子說,'三軍可奪帥位,匹夫不可奪誌'”,“孔子說,'君老寒,方知松柏枯。”“等等。每句後面都有三欄,分別是“章旨”、“註釋”、“分析”,分別對原文進行解釋、說明和闡述。
對作者來說最巧妙有趣的是每個“理論”後的“問題與討論”壹欄。比如《論剛毅》的“問題與討論”是這樣的:
1.既然說“人各有誌不能勝”,那麽如果壹個人在實現抱負的過程中遇到困難,是否還應該不顧壹切地堅持下去?
2.試舉出歷史上三個“歲寒不起,而後知松柏雕”的人。
顯然,編者在啟發學生吸收傳統文化中的價值觀和精神營養的同時,將其與現代社會生活相結合,引導學生進壹步思考社會生活可能面臨的各種復雜局面,懂得如何看待理想與現實的矛盾,把握堅持與變通的關系,而不是壹味地生吞活剝。
編輯也很善於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比如在“言傳身教”部分,我選擇了“終日群居,不為正,為善為智,好辛苦!”等壹* * *六句相關語錄出來,便問道:
1.“話不代表妳說的話,但妳善良睿智。”可以舉壹些生活中的例子來說明這壹點嗎?
2.現代社會講究“自我推銷”。這是否與孔子“言不盡意,行必果”的要求不符?
這類問題對於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在世界上生存,提高自身修養具有重要價值。最難能可貴的是,編者並不回避古今的碰撞,而是啟發學生用現代的眼光去學習古典主義的精髓,去重新審視和理解它的價值,而不是把它當作壹個死板的、壹成不變的東西。
尤其難能可貴的是,這些問題幾乎每壹個都是開放式的,沒有標準答案。有的甚至只是提供壹個思路,或者說思維方向,需要學生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慢慢“反芻”,做到融會貫通,內化為自己的人格修養、道德情操、價值觀、人生觀。
我想,也許這就是上文提到的美國報告《國家陷入危機:教育改革勢在必行》中所說的——“了解我們的文學遺產,以及這些遺產如何增強想象力和對倫理的理解,以及它如何與當今生活和文化中的習俗、概念和價值觀相關聯。”
可想而知,這樣壹本教材的結構和內容,作為壹個高中生,當他學完三年(文科生也要加上《國學概論》),在對母語的理解和掌握上,尤其是在提高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素養和水平上,與我們內地壹學年九周的必修語文課相比,會形成怎樣的差距?
或許差距就在於前者可以被稱為文化意義上的“中國人”,而後者顯然不能。
追根溯源,臺灣省的做法其實是有名的。筆者看過幾套民國時期的中學語文教材。
從課程和教材來看,民國時期的高中語文幾乎和今天壹樣,只有壹套語文教材。然而這套教材的體積和內容卻讓我大吃壹驚。
比如1933世界書店出版的高中語文。高中三年的內容依次安排如下:第壹學年的文體示範;第二學年文學的起源;第三學年的學術思想。“文體示範”包括古典文學和新文學的各種文體。“文學淵源”包括從清代到毛詩歌的文學流變。“學術思想”包括從先秦到近代學術思想的發展。字數按卷遞增,第六卷614頁厚!六冊語文教材涵蓋了中國文學史、文化史、思想史最基本的內容,與臺灣省國學大綱基本相同。
還有1934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復興高級中學語文教材,體例和內容基本壹致。
看完這幾套教材,筆者恍然大悟:為什麽大學教授可以在民國時期的中學兼課,在大學和中學教室之間自由遊走?用當時的話說,“前腳出大學門,後腳進中學門”。如魯迅、周作人、朱自清、聞壹多。其實是因為內容差不多,只是大學更細,中學更簡潔。
夏丐尊曾說:“壹個受過教育的人,從邏輯上講,必須了解固有的文化,才能繼往開來。”。否則就像沒有根的草,沒有長毛也不能說是受過教育。而且,這裏的‘了解’不僅僅是通常所說的‘知道’,它比‘知道’要寬泛得多,包含了‘了解’、‘體驗’、‘自己身上有東西’的含義。"
那麽,壹個接受過這種教育的人出來後,他的心智、感情、興趣、精神修養是怎樣的呢?他的壹言壹行,在世界上的地位和沒受過這種教育的人有什麽區別?
前不久,筆者去北平書院查閱民國舊檔案,看到了那個年代學生的畢業照。雖然這些半個世紀前拍的照片已經發黃,但照片中的少年個個英姿颯爽,氣宇不凡,讓人想起《論語》?泰伯的話,“學者要自強不息,任重道遠”。
最近,筆者聽了復旦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陸谷孫教授的講座。其中提到壹位博士生導師為他寫了壹本語言學的理論書,扉頁畢恭畢敬地寫著“陸谷孫教授主持正義”。盧教授哭笑不得。因為“扶正”二字原指舊家大老婆去世,把下面排名最高的小老婆改成大老婆叫“扶正”。作者本來是想請他“改正錯誤”的。遺憾的是,開這種玩笑的居然是壹個語言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筆者看到這個問題不禁笑了——設計的太巧妙了,堪稱絕無僅有。壹時間,筆者甚至看到了壹直在考場上神情肅穆的考生們在讀這道題時臉上那美麗的笑容!
最後回到考試。
多年來,關於漢語標準化考試的批評太多了,筆者也是其中之壹。然而,標準化考試就像壹個被罵後不死的怪物,仍然年復壹年地“烤”著中國千千成千上萬的中小學生。
莫名其妙地,在這壹點上,臺灣省走了和我們壹樣的路——動了“標準化考試”這個法寶。出於倔強的好奇心,筆者費盡周折,找了幾套海峽對岸的語文試卷來琢磨。
這種思維就看出了壹點門道——人到最後都是在玩“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請看“臺灣省2001高考文科”選擇題第九題:
9.“請名人代言”是提高廣告說服力的好方法。以下四個廣告標題,如單從字面意思看,尋找背景匹配的古代名人代言,最不合適的組合是:
壹、請莊子背書“自然即美”。
b、請魯茲背書“心動不如立即行動”。
c、請蘇秦、張譯代言《做壹個不可思議的傳播大師》。
d、請司馬光、王安石背書“好東西要和好朋友分享”。
筆者看到這個問題不禁笑了——設計的太巧妙了,堪稱絕無僅有。壹時間,筆者甚至看到了壹直在考場上神情肅穆的考生們在讀這道題時臉上那美麗的笑容!編者們巧妙地將古與今聯系起來,產生了壹種諷刺的戲劇效果,讓考生在解題的同時感受到了解題的樂趣,也讓作者大開眼界——原來標準化考試也能起到這種效果!如果這是壹個文字遊戲,也是壹個相當高級的遊戲。
當然,這個問題的答案是“B”。
另外,如問題13:
13,羅董事長的三個朋友過七十大壽,搬了新家,今天開了分店。如果妳是主席的秘書,下面三副對聯怎麽送才合適?
(壹)大悟而喻,長毛而祥。
(二)送壹句話再送壹份禮物,近者必遠。
(三)房中有園,人老松柏。
A.甲方派人搬新家;b送分公司開業;已經過了七十歲生日的c。
B.甲方派分支機構開業;b)派人搬新家;已經過了七十歲生日的c。
C.甲方已過七十大壽;b)派人搬新家;送分公司開業
d、A已送七十大壽;b送分公司開業;派人去搬新房子
答案是“A”。
這個問題的設計和上面的壹樣巧妙。不過筆者也覺得,如果是大陸考生,多半會閉著眼睛到處發,結果主持人壹頭霧水,還可能被老板炒魷魚!
筆者看了2002年、2003年、2005年的三套聯考語文試卷,像這樣有趣的題目比比皆是,比如2002年選擇題第壹部分的第六題:
6.“城池那麽高,廣場壹尺高;滿城皆眉,方半額;“城中有大袖,四方皆帛”是漢代流行的壹首歌謠。下面這句話最接近它的意思:
(壹)人棄我而取,人取我而予。
(b)入鄉隨俗。
(三)草已經流行起來,愈演愈烈。
(d)追求時尚,與眾不同的時尚。
答案是(c),但我不小心選了(d)。這個題目將漢代歌謠與成語連接起來,營造出壹種奇妙的異化效果。
再比如2003年聯考語文試卷18題:
18.下列各組中的詞語指相同或相似的顏色:
(壹)看朱澄的“玉”/“玉”。
(b)不分青紅皂白地使用“肥皂”和“神秘”。
(c)白色皇冠/玉石般的“深紅色”嘴唇
(四)“丹”楓白葦/“浙”易賽路
(e )"錢"的頭目
答案是a,b,d,e。
這些話題的高明之處不言而喻。
翻看幾套語文試卷,可以看出,編寫人員處處緊扣“語文”二字,以試題的形式呈現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燦爛輝煌,忠實貫徹了課程標準的精髓。所有的經典和歷史,詩歌和歌曲,戲曲歌曲,成語和對聯,以及現代詩歌和小說散文的子集都被編者搜索到“膠囊”中。而且,古今,得心應手,互證,互容。整套論文涵蓋了中國的語言、文學、文化、思想等各個方面。有些與古代思想文化史相關的問題,連作者都回答不了,真可惜。帶著感慨,作者不禁想到:這樣的論文,不僅要“博學”,還要有相當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才能“創作”出來。
看完這三套論文,筆者的印象是:
1,試題優雅方正,沒有故意敵視學生的偏題、怪題、刁鉆題,但友好幽默,富有想象力和創造力。
2.考的是學生真正的語文素養,而不是所謂的“邏輯分析能力”,所以不需要像內地那樣做大量的應試訓練,靠的是日常的積累、閱讀和背誦。
3.滿分100分,比內地少50分,相對減輕考生負擔。
4.題型只有單選、多選、作文三種,題意簡潔明了,不像大陸。
5.考題以《詩經》開始,以現代新詩結束。從古典文言文到現代白話文,就像壹條五彩繽紛的河流,充分體現了漢語的特色和美感,而不像大陸那樣枯燥乏味,有“詞”無“文”,像壹道難以下咽的菜。
在這些表面差異的背後,可以感受到作者的出發點是通過考試發掘和發現學生潛在的語文素養,激發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讓他們體會到中國語言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豐富多彩,培養他們對母語的感情。另壹方面,中國大陸漢語標準化考試的基本出發點是消滅學生,所以學生壹定是敵人,而且題壹定是越怪越好,越刁鉆越好,學生能考不上就越好。
今年高考壹結束,筆者在6月8日的《南方周末》“觀察”版看到壹篇題為《高考試卷保密:魔高壹尺,道高壹丈》的文章。文章寫道:“...命題組在出題時,往往要智勝熱衷於猜題的投機者:‘我不讓妳猜!’“妳可想而知,每科六七個人的命題組,要應付幾百萬考生和老師的壓力有多大。看到這裏我幾乎哭不出來:雖然題目中的“魔”指的是那些試圖盜取高考試卷的不法之徒,但實際上,在這位記者和命題組的眼裏,數百萬考生和他們的老師也是“魔”,命題組才是“降魔”的“道”——唉!
由此,作者得出壹個結論:標準化考試並非天生以中國人為天敵。如果說考試是壹桿秤的話,那麽標準化考試的“洋秤”依然可以掂量出考生漢語水平的實際分量。換句話說,標準化考試作為壹種“以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實驗,至少在臺灣省是成功的,所以也難怪在臺灣省教育界沒有受到大陸的猛烈抨擊。
問題是:我們的身體去了哪裏?我們還有屍體嗎?
或許,我們需要重新思考:基於當今日益國際化和全球化的背景,我們應該如何重新認識我們母語教育的傳統和價值,如何擁有壹顆“堅定而寬廣的心”向世界和自己學習——總之,如何拯救我們的母語教育?
來源:中國青年報;作者: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