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字的意義
在說到白話文時,南懷瑾先生說:五四運動為什麽要提倡白話文?中國文學自五四運動以來,由舊的文學作品改成白話文後,有什麽功用呢?幾十年來親眼所見,中國的教育普及了,知識普及了,對世界知識的吸收力增加了,無可否認,這些對於國家的進步有貢獻。但對於中國文化,卻從此壹刀兩斷了。什麽原因呢?中國文化庫存裏堆積的東西太多了,幾千年來的文化都藉著古文保留著。至於接受白話文學教育的人們看不懂古文,當然就打不開這個倉庫,因此從中國文化的立場看,就此壹刀兩斷了。
那為什麽要實行白話文呢?在五四運動前後,壹般人認為救這個國家,必須吸收新的知識,尤其要融會古今中外的學術文化,於是老牌留學生到外面壹看,任何國家的語言和文字都是壹致的,因此認為中國所以不進步,是文字工具害了我們,尤其四書五經“子曰、孔子曰”壹塌糊塗,非把這個打倒不可,所以提倡了白話文。
對此,南懷瑾先生有自己的觀點,他說:但是有壹點要註意,我們看世界的文字,不管英文、德文、法文,雖然現在的文字和語言是合壹的,但是語言大約三十年壹變,所以壹百年以前的英文、法文書籍,除非專家,否則是莫辨雌雄。我們中國的老祖宗曉得語言和時代是要變的,所以把文字脫開了語言,只是用很短的時間,經過二三年的訓練就會寫出來,這個文字就單獨成為壹個體系,表達了思想。因此這種文字所保留下來的幾千年以上的思想,在幾千年以後的人看來,如面對現在,沒有阻礙,它對於國家有什麽錯誤呢?沒有錯。只是因為教育不普及,大家對於這個國文的修養沒有學好。當時提倡五四運動的部分人士,求進之心是對的,在學問修養上,老實講,還有商量的必要,於是這壹文學革命就出了問題。
舉例來講,生活上每天必有的壹件事——上廁所,我們小時候叫“出恭”,後來叫“解手”,現在叫“上壹號”了,看看幾十年來,變了好多。因此,我們翻開資料,對五四運動前後的白話文,現在看來,簡直不通;到了現在的文章,說它不好嗎?真好。好嗎?文章看完了,價值也完了,多半沒有保留的價值。將來怎樣演變還不知道,所以妳們為什麽要文學再革命,我就不懂。
南先生說得不無道理。現實中,我們也有這種體會:看古文,言簡意賅,意蘊深厚,而且富有美感,壹旦吸收,就不容易忘卻,而且往往影響壹生。而看壹些白話文,即使是很美的文字,但看過之後,心裏明白了,但似乎沒進入腦子裏,也不大可能留存在記憶中多久。
就此意義講,南先生說:“文學革命,我沒有資格講,妳們也沒有資格講。為什麽呢?如果古文、四六體、作詩、填詞,都能露壹手,然後發現這種文學有毛病,這才有資格談革命。妳們現在連‘命’都沒有,還‘革’個什麽呢?妳們還有文學革命的資格嗎?”
說得犀利,但不無道理。壹語驚醒夢中人。如今的年輕人,回頭去看古文的很少,不僅是因為他不想去看,沒心情去看,更是因為他看不懂,所以看不進去,這樣他怎麽會有興趣看下去呢?這就無形中造成古代文化與現代人之間的壹種隔膜了。雖然知識文化界不停地在把文言文通俗化,於丹講《論語》,易中天講《三國》,加之其他人詮釋傳統文化書籍,在文化圖書界,幾乎形成了壹種重新解譯傳統文化的熱潮。但老實說,有幾個是真正領會了原書作者真正意蘊的?大多不過是借助古人,自說自話罷了。看他們的解譯,遠不如看原文給人更深刻的教益。這是現代文的尷尬。
從客觀來說,這些解譯文字是有必要存在的,雖然有較高文化素質的人不去看它,但畢竟有更廣大的普通讀者需要它,因此也造成了如今解譯傳統文化書籍的風潮。自說自話本無可厚非,但最可怕的是誤解聖賢思想,甚至“拿”來其中的智慧,做不義之事。現代文字如果為壹些不義之徒起到助紂為虐之事,不僅是可怕,而且幾近可悲了。
因為古代文字和文言文教育的缺失,致使傳統文化在國人心中多是流於表面,而不能真正進入到心裏。
為什麽形成這種對傳統文化的回望?原因固然復雜。在社會發展的轉型期,經濟、文化以及人心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變化,也面臨著精神和文化的裂變和重組問題。物質豐富,但人心浮躁,精神空虛,幸福和快樂指數下降,在躁動中思考,追尋生命的意義。而這個,現實的文化,似乎太流於形式,太變幻莫測,不能給人踏實和信任感,從現有的文化中,似乎也找不到可以讓人安慰的答案,於是,只有回望過去,鉆進歷史的故紙堆中去尋找……不進則可,壹旦投入到先哲創造的文化中,會驚奇地發現:很多話都讓先哲們說盡了,很多聰明智慧已經被他們發掘出來了!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但真正的“道”從來就沒有遠離我們,它壹直還在左右著歷史和人類前進的步伐,決定著我們生命的前始後終……科學和物質文明發展到如此的昌盛,但生命中真正的需要並沒有改變,改變的只不過是形式而已;人們的精神並沒有因為物質的昌盛而豐實,反而有了倒退之嫌疑。
所以,南懷瑾先生在壹次講佛法時說:“站在物質文明的發展來說,時代愈來愈進步;站在人文、道德、精神來講,愈來愈墮落,是退步的。所以我們現在講時代進步,是站在物質文明的立場來說的,佛法是從人文的立場來看時代的。”
當我們遇到困惑時,在現實中找不到答案時,就不免回首過去,期望從歷史中找到答案。所謂“以古鑒今”,歷史是壹面鏡子,雖然它早已經過去,而天道和人情以及事理,畢竟沒有遠去,不同的只是形式而已。在歷史中,我們會讓自己在緊張而忙碌的生活中沈下來,進行思考,希望找到的不只是答案,更有精神的慰藉。也因此,古代的文字和文言文,我們看上去陌生,其實是那麽的親切,多麽希望去了解它,去挖掘出其中的金子來,為我所用,指導我們當下的生活。南先生是鐘情於傳統文化的,對於我傳統文化的思想和意趣是深解其中三昧的,他看到了其中的深藏的寶藏,所以,即使在人們久已漠視文言文的今天,先生始終如壹地宣傳著傳統的文化精神,親自踐行著傳統文化中的士人精神,讓我們在壹片蒼白的現代文化中,看到了傳統文化的力量,也因此,南先生引領著壹起又壹起的“國學”熱。
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看到傳統文化的長久生命,所以轉向對它的關註。於是,出現了解譯國學的熱潮。這是沒辦法的事,只是因為傳統文字與現代文字間的隔膜,才讓我們不得不這樣解譯,如果不解譯,廣大的人民群眾看不懂,也不費心費力地去看,就只好如此了。南先生當然是看得懂古代文字的,但為了宣傳傳統文化,他不得不對傳統文化進行解譯,在研究的同時,自負壹份使命,做著自己的工作。他深入淺出的解譯,不僅繼承了先哲的文化理念,而且有自己的獨到創新和認識,實在是難能可貴的。在這方面,他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影響深遠,也成就了自己“國學大師”的美譽。
只是,如今更多的解譯是五花八門,良莠不齊,令人擔憂的。不要說達不到南先生的解譯,達不到於丹、易中天的解譯,就是通讀也是有困難的,不過是東抄西挪,東攢西湊而來的“快餐品”。這在圖書界表現得十分明顯,不能不令人擔憂。
但是,我們已經沒有了回頭路,只有朝前走,只求壹些有責任的人,能真正地遵從古文的意旨,用好古文,趁此“國學”興起之風,不失知識分子的良知和責任,把優秀的傳統文化繼承宣傳好,同時也運用好現代文字,使二者能真正結合起來,做到古代與現代的有機結合,相互為用,這樣,才能更好地傳承文化,讓古文生命長存,讓現代文不會因膚淺而流走得太離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