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古代學堂有什麽名字

古代學堂有什麽名字

古代學堂有:私塾、書院、國子監等教育機構。每種教育機構的職能不同,招收的學生也不同。

壹、私塾

私塾是我國古代社會壹種開設於家庭、宗族或鄉村內部的民間幼兒教育機構。它是舊時私人所辦的學校,以儒家思想為中心,它是私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私塾是私學的壹種,清代地方儒學有名無實,青少年真正讀書受教育的場所,除義學外,壹般都在地方或私人所辦的學塾裏。因此清代學塾發達,遍布城鄉。

以經費來源區分,壹為富貴之家聘師在家教讀子弟,稱坐館或家塾;二為地方(村)、宗族捐助錢財、學田,聘師設塾以教貧寒子弟,稱村塾、族塾(宗塾);三為塾師私人設館收費教授生徒的,稱門館、教館、學館、書屋或私塾。

塾師多為落第秀才或老童生,學生入學年齡不限。自五六歲至二十歲左右的都有,其中以十二三歲以下的居多。學生少則壹二人,多則可達三四十人。

私塾產生於春秋時期,作為私學的壹種,在漫長的封建社會,除秦朝曾短暫停廢外,2000余年延綿不衰,作為人才培養的搖籃,它與官學相輔相成,並駕齊驅,***同為傳遞中華傳統文化,培養人才,勤苦耕耘,不懈奮鬥,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二、書院

書院是中國古代民間教育機構。開始只是地方教育組織,最早出現在唐朝,正式的教育制度則是由朱熹創立,發展於宋代。當時,由富商、學者自行籌款,於山林僻靜之處建學舍,或置學田收租,以充經費。

宋代,著名的書院有河南商丘的應天書院、湖南長沙的嶽麓書院、江西廬山的白鹿洞書院、河南登封太室山的嵩陽書院、湖南衡陽石鼓山的石鼓書院、江西上饒的鵝湖書院。粵秀書院是康熙四十九年清廷禦批的官辦學院,為清代四大書院之首。

書院大多是自籌經費,建造校舍。教學采取自學、***同講習和教師指導相結合的形式進行,以自學為主。它的特點就是為了教育、培養人的學問和德性,而不是為了應試獲取功名。

明代書院發展到壹千兩百多所,但其中有些是官辦書院。壹些私立書院自由講學,抨擊時弊,成為思想輿論和政治活動場所。最著名的有江蘇無錫東林書院。明朝統制階級曾先後4次毀禁書院,然而書院有著頑強的生命力,多次毀而不絕,在嚴酷的政治壓迫下,書院師生寧死不屈。東林書院的對聯寫道:“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清代書院達2000余所,但官學化也達到了極點,大部分書院與官學無異,如張之洞在武昌建立的兩湖書院、廣州越秀書院等等。到了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詔令各省的書院改為大學堂,各府、廳、直隸州的書院改為中學堂,各州縣的書院改為小學堂。至此,書院退出了歷史舞臺。

三、國子監

國子監是元、明、清三代國家設立的最高學府和教育行政管理機構,又稱“太學”“國學”。

古代在國子監讀書的學生稱為“監生”。國子監不僅接納全國各族學生,還接待外國留學生,為培養國內各民族人才,促進中外文化交流,曾起到積極的作用。

國子學或國子監,是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教育管理機關和最高學府,其具備了兩種功能,壹是國家管理機關的功能,二是國家最高學府的功能。國子學的設立相對於“太學”而言,除了是國家傳授經義的最高學府外,更多的承擔了國家教育管理的職能;但同時,國子監與太學也可互稱,經常用太學來指代國子監。

“國子監”出現後,“學”與“監”不同的含義說明了二者在承擔兩種功能上的不同分工,“學”是傳授知識,指向教育和最高學府的功能;“監”是督查監管,指向國家教育管理的功能。

明國子監學習《四書》《五經》,兼習《性理大全》以及律令、書數等,此外,國子監對教職員的職務、待遇及對監生的管理、待遇等方面,都有十分明確的規定。

擴展資料

壹、國子監職務設置:

祭酒壹人,從三品;司業二人,從四品下。掌儒學訓導之政,總國子、太學、廣文、四門、律、書、算凡七學。丞壹人,從六品下,掌判監事。每歲,七學生業成,與司業、祭酒蒞試,登第者上於禮部。主簿壹人,從七品下。掌印,句督監事。

二、國子學職務設置:

博士五人,正五品上。掌教三品以上及國公子孫、從二品以上曾孫為生者。助教五人,從六品上。掌佐博士分經教授。直講四人,掌佐博士、助教以經術講授。五經博士各二人,正五品上。掌以其經之學教國子。《周易》、《尚書》、《毛詩》、《左氏春秋》、《禮記》為五經,《論語》、《孝經》、《爾雅》不立學官,附中經而已。

三、太學職務設置:

博士六人,正六品上;助教六人,從七品上。掌教五品以上及郡縣公子孫、從三品曾孫為生者,五分其經以為業,每經百人。有學生七十人,典學四人,掌固六人,東都學生十五人。

四、廣文館職務設置:

博士四人,助教二人。掌領國子學生業進士者。有學生六十人,東都十人。天寶九載,置廣文館,有知進士助教,後罷知進士之名。

五、四門館職務設置:

博士六人,正七品上;助教六人,從八品上;直講四人。掌教七品以上、侯伯子男子為生及庶人子為俊士生者。有學生三百人,典學四人,掌固六人;東都學生五十人。

六、律學職務設置:

博士三人,從八品下;助教壹人,從九品下。掌教八品以下及庶人子為生者。律令為顓業,兼習格式法例。隋,律學隸大理寺,博士八人。武德初,隸國子監,尋廢;貞觀六年復置,顯慶三年又廢,以博士以下隸大理寺;龍朔二年復置。有學生二十人,典學二人。元和初,東都置學生五人。

七、書學職務設置:

博士二人,從九品下;助教壹人。掌教八品以下及庶人子為生者。石經、《說文》、《字林》為顓業,兼習余書。武德初,廢書學,貞觀二年復置,顯慶三年又廢,以博士以下隸秘書省,龍朔二年復。有學生十人,典學二人,東都學生三人。

八、算學職務設置:

博士二人,從九品下;助教壹人,掌教八品以下及庶人子為生者。

百度百科-私塾

百度百科-義學

百度百科-書院 (傳統教育機構)

百度百科-國子監 (元明清時期教育機構)

百度百科-翰林院

  • 上一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管理方法
  • 下一篇:商洛的著名特產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