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古代節日度常識

古代節日度常識

1.古代節日常識春節的串詞

1古代節日常識:

元日:正月初壹,壹年開始。

人日:正月初七,主小孩。

上元:正月十五,張燈為戲,又叫“燈節”

社日:春分前後,祭祀祈禱農事。

寒食:清明前兩日,禁火三日(吳子胥)

清明:四月初,掃墓、祭祀。

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劃龍(屈原)

七夕:七月初七,婦女乞巧(牛郎織女)

中元: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節”

中秋:八月十五,賞月,思鄉

重陽: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免災

冬至:又叫“至日”,節氣的起點。

臘日:臘月初八,喝“臘八粥”

除夕:壹年的最後壹天的晚上,初舊迎新

2春節的串詞:

春節,是中國農歷的歲首,也是中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壹個古老傳統節日.

民間過春節的習慣,壹年辛勤勞動,歲尾年初,農民用收獲物來祭祀眾神和祖先。

春節又叫"過年",俗稱"年","年"是壹種為人們帶來壞運氣的想象中的動物。

"年"壹來,樹木雕蔽,百草不生;"年"壹"過",萬物生長,鮮花遍地。

農歷臘月三十日,時針移過半夜十二點的時候,春節便降臨了。

傳統的慶祝活動則從除夕壹直連續到歲首十五元宵節。

歲首初壹前有祭祖、掃除腌臜。

三十日要貼舊俗門上貼的神像、對聯、吃餃子、放鞭炮,除夕"守歲"等儀式;

歲首初壹,晚輩向尊長拜年,之後到親朋家賀年。

新女婿要到嶽父母家中拜年,壹般選在年初三。

各地除互相及門拜年,節日中還有給兒童壓歲錢、舞獅子,耍龍燈,演社火,逛花市,賞燈會等習俗。

這期間花燈滿城,遊人滿街,盛大的狀況空前,直到元宵節。

歲首十五過後,春節才算結束。

2.中國古代文化常識

最低0.27元/天開通百度文庫會員,可在文庫查看完整內容>

原發布者:chuixuezhui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匯總目錄:壹、人的稱謂二、古代職官三、天文歷法四、古代地理五、科舉制度六、風俗禮儀七、飲食器用八、音樂文娛九、文史典籍十、目錄辭書十壹古代軍制 壹、人的稱謂 直稱姓名大致有三種情況:(1)自稱姓名或名。如“五步之內,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王矣”,“廬陵文天祥自序其詩”。(2)用於介紹或作傳。如“遂與魯肅俱詣孫權”,“柳敬亭者,揚之泰州人”。(3)稱所厭惡、所輕視的人。如“不幸呂師孟構惡於前,賈余慶獻諂於後”。 稱字古人幼時命名,成年(男20歲、女15歲)取字,字和名有意義上的聯系。字是為了便於他人稱謂,對平輩或尊輩稱字出於禮貌和尊敬。如稱屈平為屈原,司馬遷為司馬子長,陶淵明為陶元亮,李白為李太白,杜甫為杜子美,韓愈為韓退之,柳宗元為柳子厚,歐陽修為歐陽永叔,司馬光為 稱號號又叫別號、表號。名、字與號的根本區別是:前者由父親或尊長取定,後者由自己取定。號,壹般只用於自稱,以顯示某種誌趣或抒發某種情感;對人稱號也是壹種敬稱。如:陶潛號五 稱謚號古代王侯將相、高級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後被追加的稱號叫謚號。如稱陶淵明為靖節征士,歐陽修為歐陽文忠公,王安石為王文公,範仲淹為範文正公,王翺為王忠肅公,左光鬥為左忠毅公,史可法為史忠烈公,林則徐為林文忠公。而稱奸臣秦檜為繆醜則是壹種“惡謚”。 稱齋名指用齋號或室號來稱呼。如南宋詩人楊萬裏的齋名為誠齋,人們稱其為楊誠齋;姚

3.中國古代傳統節日隆重度排名

中秋排第二。

春節:團團圓圓過大年

除夕是春節的前夜,又叫年三十。有壹種傳說:是古時候有個兇惡的怪獸叫夕,每到歲末便出來害人,後來,人們知道夕最怕紅色和聲響,於是年三十晚上,家家戶戶貼紅春聯,燃放爆竹,來驅除夕獸,以求新的壹年安寧。這種習俗從此流傳下來,年三十晚上便稱為除夕了。這天,是人們吃、喝、玩、樂的日子。北方人包餃子,南方人做年糕。除夕之夜,全家人在壹起吃“團年飯”,有壹家人團聚過年的味道。

中秋節:源於祭月迎寒活動

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源於古代的祭月迎寒活動。作為節日,西漢時已初具雛形,晉時已有賞月之舉,到北宋時正式定名中秋節,至今長盛不衰。這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中秋節月亮圓滿,象征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中秋晚上,我國大部分地區有烙“團圓”的習俗,即烙壹種象征團圓、類似月餅的小餅子,祭月之後,由家中長者將餅按人數分切成塊,每人壹塊,如有人不在家即為其留下壹份,表示合家團圓。

端午節:已有2000多年歷史

端午也稱端五,端陽。民俗專家稱,端午節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關於端午節的由來,有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紀念東漢孝女曹娥說。作為傳統節日,我國民間過端午活動各種各樣,比較普遍的習俗活動是賽龍舟、吃粽子、佩香囊和插艾葉菖蒲,其中,吃粽子最為普遍。

清明:這天祭祖掃墓

清明節在我國已有2500多年歷史,清明最早開始是壹個表征物候的節氣。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按照古人“冬至百六日為清明”的說法推算,寒食在清明的前壹天,所以古人往往把寒食延至清明。祭祖掃墓是中原清明節俗的中心內容。

4.中國傳統節日及習俗日期

中國的傳統節日主要有春節(正月初壹)、元宵節(正月十五)、龍擡頭(二月二)、社日節(二月二)、清明節(公歷4月5日前後)、端午節(農歷五月初五)、七夕節(農歷七月初七)、七月半(農歷七月十四/十五)、中秋節(農歷八月十五)、重陽節(農歷九月九)、冬至節(公歷12月21~23日)、除夕(年尾最後壹天) 等。

以下舉例5個傳統節日的習俗: 1、春節(正月初壹): 春節,即農歷新年,是壹年之歲首,亦為傳統意義上的“年節”。俗稱新春、新歲、新年、新禧、年禧、大年等,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歲、過年、過大年。

春節歷史悠久,由上古時代歲首祈年祭祀演變而來。 習俗:春節期間的慶祝活動極為豐富多樣,有舞獅、飄色、舞龍、遊神、廟會、逛花街、賞花燈、遊鑼鼓、遊標旗、燒煙花、祈福、摜春,也有踩高蹺、跑旱船、扭秧歌等等。

祭祀神(祖)習俗盛行於南方沿海壹帶,承襲古時習俗,春節期間多地有舉行隆重盛大的報祭天地神恩、迎禧祈福等祭祝祈年活動,內容豐富多彩,熱鬧喜慶,年味濃郁。春節期間貼年紅、守歲、吃團年飯、拜年等各地皆有之,但因風土人情的不同,細微處又各有其特色。

2、元宵節(正月十五):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為每年農歷正月十五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壹。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正月十五日是壹年中第壹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

習俗:吃元宵、賞花燈、舞龍、舞獅子等是元宵節幾項重要民間習俗。 3、清明節(公歷4月5日前後): 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等,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

清明節源自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 習俗:掃墓祭祖、踏青郊遊是基本禮俗主題。

4、端午節(農歷五月初五): 又稱端陽節、龍節、重午節、龍舟節、正陽節、浴蘭節、天中節等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習俗:劃龍舟、吃粽子、掛艾草、午時水、浸龍舟水、拴五色絲線辟邪以及洗草藥水、薰蒼術祛病防疫等。

5、中秋節(農歷八月十五):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歷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 習俗:自古便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

百度百科——中國傳統節日 百度百科——春節 百度百科——元宵節 百度百科——清明節 百度百科——端午節 百度百科——中秋節。

5.古老的傳統節日有哪些

最低0.27元/天開通百度文庫會員,可在文庫查看完整內容> 原發布者:欣雅圖表 竭誠為您提供優質文檔/雙擊可除古代的傳統節日篇壹:中國古代文化常識--古代節日及有關習俗第二篇:中國古代文化常識--古代節日及有關習俗元旦正月初壹,亦稱元日,有祭神貼桃符的習俗。

相傳東海度朔山大桃樹下有神荼、郁壘二神,能食百鬼。古人用桃木畫二神像,懸掛在門口來驅鬼。

五代開始在符上寫聯語,後來演變成春聯。王安石有《元日》詩:"千門萬戶瞳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上元正月十五,亦稱元宵、元夕、元夜。古代習俗在上元夜張燈為戲,所以又稱燈節。

宋朱淑真《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社日農家祭土地神的日子。

漢以前只有春社,漢以後開始有秋社。春社在春分前後,秋社在秋分前後。

社日這壹天,鄉鄰們在土地廟 *** ,準備酒肉祭神,然後宴飲。王家《社日詩》"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

"寒食清明前二日,即冬至後壹百零五天,有時是壹百零六天。相傳起源於晉文公悼念介之推,介之推在綿上之山隱居,晉文公為逼他下山放火,他抱樹而死。

晉文公便下令這壹天禁火寒食,以後演變為寒食節。每逢寒食節,人們要禁火三日。

元鎮《連昌宮詞》:"初過寒食壹百六,店社無煙宮柳綠。"清明清明節的習俗主要是踏青和掃墓。

杜牧有《清明》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上巳原定於三月上旬的壹個巳日,所以叫上巳。

曹魏以後,這個節日固定在三月三日。早先,人們到水邊去遊玩采蘭,以驅除邪氣。

後來,演變成水邊宴飲,郊外春遊的節日。杜甫有《麗人行》詩:"。

6.關於傳統節日的知識

春節,是我國各族人民的傳統節日。

100多年前,民間藝人“百本張”曾在他的曲本中這樣寫道:“正月裏家家賀新年,元宵佳節把燈觀,月正圓,花盒子處處瞅,炮竹陣陣喧,惹得人大街小巷都遊串。”這是歷史上關於歲首春節的生動寫照。

相傳堯舜時期,我國就有了這個節日。殷商甲骨文的蔔辭中,亦有關於春節的記載,有慶祝歲首春節的風俗。

但當時的歷法,是靠“觀象授時”,是否準確,尚難確定。到了公元前104年漢武帝太初元年,我國人民創造了“太初歷”,明確規定以農歷正月為歲首。

從這時起,農歷新年的習俗就流傳了2000多年。直到新中國成立,改用公元以後,這個節日就改為春節。

元宵節 農歷正月十五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正月為元月,古人稱夜為“宵”,而十五日又是壹年中第壹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

又稱為“上元節”。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壹元復始,大地回春的節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懸,地上彩燈萬盞人們觀燈、猜燈謎、吃元宵合家團聚、其樂融融。

元宵節起源於漢朝,據說是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漢惠帝劉盈死後,呂後篡權,呂氏宗族把持朝政。

周勃、陳平等人在呂後死後,平除呂後勢力,擁立劉恒為漢文帝。因為平息諸呂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後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漢文帝都微服出宮,與民同樂以示紀念。

並把正月十五日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壹神”的祭祀活動在正月十五。

司馬遷在“太初歷”中就把元宵節列為重大節日。 龍擡頭節 民間傳說,每逢農歷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雲雨的龍王擡頭的日子;從此以後,雨水會逐漸增多起來。

因此,這天就叫“春龍節”。 我國北方廣泛的流傳著“二月二,龍擡頭;大倉滿,小倉流。”

的民諺。 每當春龍節到來,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在這天早晨家家戶戶打著燈籠到井邊或河邊挑水,回到家裏便點燈、燒香、上供。

舊時,人們把這種儀式叫做“引田龍”。這壹天,家家戶戶還要吃面條、炸油糕、爆玉米花,比作為“挑龍頭”、“吃龍膽”、“金豆開花,龍王升天,興雲布雨,五谷豐登”,以示吉慶。

端午節 端午節是我國較為古老的傳統節日。每逢陰歷五月初五這天,人們都要在江河湖海上舉行賽龍舟,還要吃粽子、戴香袋、踏青采艾蒿等,這些活動已成為千古不變的習俗,從古至今壹直在沿續著。

若說到端午節的來歷,人們首先就會想到愛國詩人屈原。相傳戰國時,楚襄王寵信奸佞,屈原因仗義直言遭革職放逐。

秦國趁機進攻楚國,楚地千裏疆域毀於壹旦。眼見國破家亡,百姓流離失所,屈原是有心報國而無力回天,憤然之下,屈原抱巨石投汩羅江而去。

當地百姓聞聽屈原投江,紛紛前來救助,他們順流而下,壹直追到洞庭湖,也未尋見屈原的屍體,湖面上舟船往來穿梭百舸爭遊的場景蔚為壯觀。這壹日正是陰歷五月初五日。

後來,每逢這壹天,人們就在江河上賽龍舟,意在懷念屈原。人們還把粽子投入水裏,只為了餵飽魚龍蝦蟹,保全屈原的屍身不被吞食。

七夕情人節 七夕節又稱為“乞巧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節日。相傳,每年農歷七月初七的夜晚,是天上“織女”與“牛郎”相會之時。

“織女”是壹個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仙女,凡間的婦女便在這壹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也少不了向她求賜美滿姻緣。 鬼節 每年農歷七月十五日為“盂蘭盆節”,也稱“中元節”有些地方又州俗稱“鬼節”,“施孤”。

本是印度壹種佛教儀式,佛教徒為了追薦祖先舉行“盂蘭盆會”。 中秋節.中秋壹詞始見於《周禮》:“中春晝,鼓擊士鼓吹豳雅以迎暑;中秋夜迎寒亦如雲。”

據歐陽詹》長安玩月詩序》記載:“秋之於時,後夏先冬,八月於秋,季始孟終;十五於夜,又月之中。稽於天道,則寒暑均,取於月數,則蟾魂園。”

這就是說,舊歷八月十五日,是壹年秋季八月的中間,故謂之中秋。 中秋,又稱“仲秋”、“團圓節”、“八月節”等,現已成為漢族和少數民族的民間傳統節日。

中秋的起源,很可能與上古祭月的禮儀有關。“天下春朝日,秋夕月。

朝日以朝,夕月以夕。”(《禮記》)按習慣,夕月壹般都在農歷八月十五日舉行(也有在立秋日前後)。

歷代帝王都沿襲此俗。 雖然祭月的習俗開始年代無法確定,就現有的文字資料來看,漢代枚乘的《七發》中說,“客曰:將以八月之望,與諸侯並往觀潮於廣陵之曲江”,這或許是今天中秋後觀錢塘潮風俗的由來。

大約到了魏晉之時,開始有了中秋賞月之舉,但未成習。到了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

歐陽詹在《長安玩月詩》序中說:“八月於秋,季始孟終,十五於夜,又月之中。稽之大道,則寒暑勻,取之月數,則蟾魄圓。”

待到宋時,才正式定為中秋節:“中秋節前,諸店皆賣新酒,貴家結飾臺榭,民家爭占酒樓玩月,笙歌遠聞千裏,嬉戲連坐至曉”(《東京夢華錄》)月餅被列為節日佳品,蘇東坡就有“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的佳句。南宋中秋節活動,則更為豐富多彩:民間以月餅相饋,取團圓之義。

是夕,人家有賞月之舉,或攜湖海,沿遊徹曉。蘇堤之上,聯袂踏歌,無異白日。

並在江上施放萬盞“小點紅”(小羊皮燈),燦如繁星,十分可觀。

  • 上一篇:南大港隨筆
  • 下一篇:與中國傳統文化有關的戲劇或小品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