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古箏歷史故事

古箏歷史故事

1.古箏的歷史故事

古箏是古老的民族樂器,結構由面板、雁柱、琴弦、前嶽山、弦釘、調音盒、琴足、後嶽山、側板、出音口、底板、穿弦孔組成;箏的形制為長方形木質音箱,弦架“箏柱”(即雁柱)可以自由移動,壹弦壹音,按五聲音階排列,最早以25弦箏為最多(分瑟為箏),唐宋時有弦十三根,後增至十六根、十八弦、二十壹弦等,目前最常用的規格為二十壹弦;通常古箏的型號前用S163-21,S代表S形嶽山,是王巽之與繆金林***同發明,163代表古箏長度是163厘米左右,21代表古箏弦數21根;同名人物有中國女子體操隊隊員;古箏培訓學校。

古箏/漢箏:即漢箏/古箏 是漢族箏樂器的名字 是漢族的民族傳統樂器 另外還有蒙古族的蒙古箏/雅托葛 朝鮮族的朝鮮箏/伽倻琴 而朝鮮箏/伽倻琴與漢箏(古箏)淵源頗深。 蒙古箏即雅托葛,流行在我國錫林郭勒、伊克昭盟壹帶古老的民族樂器,表現力十分豐富;其結構、定弦法、演奏風格均區別於漢族古箏。

朝鮮箏即伽倻琴,相傳是伽倻國嘉悉王仿照中國漢箏制成。形制與箏差不多,也是壹弦壹柱,現使用的伽倻琴有二十壹弦,音階排列有七聲及五聲兩種,所用右彈左按的技法基本和漢箏基本壹致。

既可以獨奏、重奏、合奏,還可以彈唱。 據《三國史記》記載:“伽倻國嘉實王制十二弦琴。

以象十二月之律。乃命於勒制其曲。”

“伽倻琴亦法中國樂部箏而為之。

伽倻琴,雖與箏制度小異,而大概似之。”

註:《三國史記》()是壹部記述朝鮮半島的正史 ,是朝鮮現存的最古史書 。《三國史記》主要以已失傳的《舊三國史記》和《花郎世記》為依據,同時也參考了中國的歷史典籍包括《魏書》、《三國誌》、《晉書》、《舊唐書》、《新唐書》和《資治通鑒》。

此書是研究朝鮮三國時期和後期新羅歷史的珍貴文獻。

2.急求關於古箏的歷史故事(不是古琴),謝謝

古箏歷史 箏在戰國時期已經廣為流傳,於秦國尤盛,故又名秦箏。

現在各地常用箏為十三弦和十六弦兩種。五聲音階定弦,最低音可以G或C起始,音域達三個八度。

近代民間箏在不同地域有不同的流派風格。如山東、河南 、浙江、廣東潮州和梅縣等。

箏,又叫古箏;韓國叫伽耶琴;越南叫十六弦琴。箏的出現,最晚也在公元200年(秦朝)以前,戰國時期秦國已廣範流傳,直至今日潮州箏仍叫秦箏。

中即提到:擊甕叩缽、彈箏博髀,真秦之聲也。更早的 也記載:齊國的臨淄城,其民無不吹竽、鼓瑟、擊築、彈箏。

東漢劉熙解釋說:為什麽叫作箏呢?其音高,箏箏然也。日人岡昌引 解釋箏字的起緣:秦國婉無義之兩女,爭彈瑟(二十五弦),蒙恬破為二器,各取其半(十二弦與十三弦),秦王奇之,遂命名為箏,因爭而成新器也。

但該書至今未見,且秦箏為十二弦、唐箏方為十三弦,其中不無杜撰可能。 :五弦築身、形如瑟。

箏字字頭從竹,與秦之築這個樂器,或許有關系。 描述箏說:形制與瑟相同,只是弦比較少。

古時十二弦者,叫箏;二十五弦者,叫瑟。從出土的古代樂器文物中已可獲得證實。

相傳(見 )古瑟原為五十弦、黃帝破為二十五弦。若後再破分為十二、三弦之說,果能成立,則與後代又增回為十四弦(唐)、十五弦(清)、十六弦(民初)、十八弦、二十壹弦、二十五弦、二十六弦、四十弦、四十四弦、四十九弦。

兩相對照之下,不禁讓人興起時光倒流之想。 古琴與箏瑟兩者最大的區別,是箏、瑟有琴碼,壹弦壹碼壹音,只能於演奏時透過左手之按、壓、放等指法於琴碼之左方奏出滑音、變化音;而琴無琴碼,可用左手按指成音。

壹弦多音,且可用空弦、按弦、半按弦(泛音)成音。所以古琴只有七條弦,音域卻比古箏更寬。

兩者相同之點是原則上空弦均定為五聲音階,(壹般古琴定為F調之五聲音階,古箏則定為G調之五聲音階) 可以拂弦指法奏出流水效果。且同為高音在內,低音在外。

古箏屬八音中『絲』類樂器,原與琴瑟壹樣, 用蠶絲弦,音色古樸典雃;近代才改用鋼線音色鏗鏘;現代則更改用鋼絲尼龍線,可兼得兩者之長。箏之音色、與演奏特色,因地域、流派的不同,有極大的差異,不宜通論,須究各箏派,分別論述之。

箏在民間普遍流傳,但似只有潮州有二四箏譜手抄本、 壹書中有古箏分譜流傳。直至民國19年梁在平始出版 壹書。

山東西南部的荷澤(曹州)、鄆城、甄城壹帶流傳壹種 的說唱藝術,以洋琴、墜琴、古箏、(軟弓)京胡、琵琶、三弦為伴奏樂器。已有二百年以上的歷史。

逐漸演化成之古箏獨奏曲有 、 、等六首(老六門)。 演奏技巧方面,以姆指小關節搖指,最為突出。

近代鄆城趙玉齋(1923-)更創雙手彈箏(左方)法。編作箏曲 、 、 、 等。

出版有 等三書。另壹鄆城箏家高自成(1918-)編作有 、 、 、 等曲,出版有 、 等。

除此之外,另有壹種稱為 的古曲演奏形態,由洋琴、古箏、(軟弓)京胡或琵琶二胡(如意鉤)合奏。曲目均為由六十八小節構成之四合(段)套曲。

由四大(板)類構成,曲目有 、 、 、 等。山東西部的聊城、臨清壹帶,則有 (4/4拍子)、 (2/4拍子)兩種古箏獨奏曲,亦均為六十八板體。

曲目有 、 等。 最有名的古箏代表曲目,應屬婁樹華改編之十三弦箏曲 ,原由山東聊城金灼南根據山東聊城、臨清壹帶兩個民間的 箏曲(2/4拍) 、 合成,傳予婁樹華。

婁樹華再傳予其弟子曹正(1920- ),曹正與朱郁之將之合編為胡琴與古箏之重奏曲,是他的成名曲之壹。其中第三段催板,描寫風雨歸舟的回旋模進旋律,尤其膾炙人口近半世紀之久,且歷久不衰。

是古箏經典性的奏法與作品。各派均加以吸收,演奏譜僅有略微不同而已。

其後曹正又在南京從梁在平學習古箏,經常演奏 、 (河南八板)。出版有 等多種。

以上三種箏曲曲目,形成 派。 與山東相鄰的河南省,流傳壹種稱為 的說唱藝術,清朝中葉以後盛行於南陽壹帶,又叫 、 、 。

大調曲子中器樂(開場曲、間奏曲>部分,叫 的,多以古箏、琵琶、三弦主奏,(配以簫、四胡、八角鼓等)。約有 、 、 、 、 、 、 等四五十首六十八板體的曲目,統稱 。

中州古調全曲有三段,慢板與中板***六十八小節,快板三十四小節。演奏特色是多用中指外彈、大顫音、回旋滑音、抖吟與微分遊搖。

形成 派。 河南箏派經三大名家—王省吾、曹東扶、任清芝的努力,脫離山東箏派,成為獨立的流派。

曹東扶(1983-1970)彈箏,師承馬書章。擅演奏 、 、 、

3.古箏的來歷和故事

早在公元前5世紀至公元前3世紀的戰國時代,就在當時的秦國(現今的陜西)壹帶廣泛流傳,所以又叫秦箏。

計算起來,它已經有2500年以上的歷史了。 《高山流水》,中國古琴曲,屬於中國十大古曲之壹。

傳說先秦的琴師伯牙壹次在荒山野地彈琴,樵夫鐘子期竟能領會這是 描繪“峨峨兮若泰山”和“洋洋兮若江河”。伯牙驚道:“善哉,子之心而與吾心同。”

鐘子期死後,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絕弦,終生不彈,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擴展資料古箏又名漢箏、秦箏、瑤箏、鸞箏,是中國傳統樂器中的箏樂器,屬於彈撥樂器。

它是中國獨特的、重要的民族樂器之壹。 它的音色優美,音域寬廣、演奏技巧豐富,具有相當強的表現力,因此它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

現在也出現了小古箏、便攜式古箏、迷妳古箏、半箏、新箏、十二平均律轉調箏。古箏是壹件伴隨中國悠久文化,在這肥沃的黃土地上土生土長的古老民族樂器。

屬彈撥樂器,結構由面板、雁柱(壹些地段也稱之為箏碼)、琴弦、前嶽山、弦釘、調音盒、琴足、後嶽山、側板、出音口、底板、穿弦孔組成。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古箏。

4.古箏的歷史文化

古箏,原名叫箏,也叫秦箏。因它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悠久歷史,故後人冠以“古”字,稱為古箏。我國歷來對古箏很推崇,稱古箏為民族樂器中的瑰寶,雅俗***賞的奇葩,群聲之祖,萬樂之師。漢《古詩十九首》中有句:“今日良宴會,歡樂難具陳。彈箏奮逸響,新聲妙之神。”漢侯瑾《箏賦》有句:“苞群聲以作主,冠眾樂而為師,移風易俗,混同人倫,莫有尚於箏者矣。”魯迅有《贈人》(其二)詩:“秦女端容理玉箏,梁塵踴躍夜風輕,須臾響急冰弦絕,但見奔星勁有聲。”世界上有很多國家對中國的古箏也非常推崇,稱古箏為神秘的樂器,稱它彈奏出的樂曲為神奇的音樂。

古箏屬於弦鳴樂器,按其演奏技巧來分,屬於彈拔類樂器。它的外形古樸典雅美觀大方,音色優美圓潤清麗明亮,音量大而不噪。它有著極強的表現力和強烈的感染力,能充分表現民族風格濃厚的樂曲內容。用古箏彈奏出的樂曲,柔和優美,清麗和諧,余音繞梁三日而不絕,深受人們的喜愛。

箏和箏名之由來,眾說紛紜。歷史上曾有黃帝摔瑟而有箏之說。唐代趙璘的《因話錄》中記載了這樣壹個故事:黃帝命令宮女鼓瑟,宮女用瑟彈奏了壹非常傷悲的曲調,使黃帝動了傷感,流淚不止。黃帝不能自制,把宮女的瑟舉起擲地,摔成兩截,使原來的五十根統的瑟壹分為二變成兩臺二十五根弦的瑟。於是後人稱二十五弦瑟為箏。歷史上還有姊妹分瑟為箏之說。《樂道集》卷二中記載:“秦女姊妹爭瑟,引破終為兩片,其壹片十三弦,為姊分,其壹片十二弦,為妹分。秦皇奇之,立號為箏。”後來,還有父子爭瑟壹分為二而得箏名,兄弟爭瑟壹分為二而得箏名之說。這些箏名由來之說有無道理,暫且不說只是有壹點是可以肯定的,箏是由瑟演變而來的。 秦箏之說源於何處?秦相李斯在《諫逐客書》中寫道:“夫擊甕叩缶,彈箏搏髀,而歌呼嗚嗚快耳目者,真秦聲也。”意思是說,敲打瓦罐和瓦盆,邊彈箏邊拍著大腿打拍子,唱起嗚嗚呀呀的歌,使耳目歡快,這才是真正的秦國的音樂。李斯把箏看作是秦地特有的樂器,把箏聲看作是秦國音樂的重要標誌。《史記荊軻列傳》中記載:“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漸離擊築,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這段記載意思是說,太子和賓客們知道了荊軻刺秦王這件事兒,都穿著白衣,戴著白帽子送荊軻。到了易水之上,祭了路神後上路,高漸離擊築,荊軻跟著唱歌,聲調蒼涼悲哀。送行的土大夫都流下眼淚哭泣。這裏說的築,根據《風俗通義》中的記載和《說文解字》中的解釋,可能是箏。早期箏和築極相似,文人常把箏築混為壹談。由此可以看出,在戰國時期,古箏在秦國相當流行,而且在樂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這就是後人稱箏為秦箏的原因。

古箏最初是靠彈箏人自身指甲彈奏的。為了提高彈奏質量,增大彈奏力度和彈奏音量,彈箏人采取了以假甲取代指甲的辦法。古箏演奏技巧上的發展變化,較之其他樂器都大,尤以近三十年為最大。最早的古箏演奏技巧是很簡單的,兩手分工極為明確,右手彈奏,左手按弦。曲調也極為簡單,基本上是慢節奏單旋律。隨著時間的推移,古箏曲目難度越來越大,彈奏技巧越來越復雜,表現力越來越強,表現內容越來越豐富,經歷了從單手簡單彈奏到雙手復雜彈奏,從簡單彈拔按弦技巧到復雜彈拔顫按推揉技巧的發展過程。

5.古箏由來的典故是什麽故事

箏乃“真秦之聲也”,故而歷來就有“秦箏”之名,但是若從行文來看,又有值得我們推敲的地方,那就是“擊甕、叩缶”與“鄭衛桑間”對舉,而“彈箏、搏髀”又與“韶於、武象”對舉,因此接下去就有“今棄叩缶,擊甕而就鄭衛,退彈箏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的犯戒。

這兒的對舉顯然不是為了文采,而所對舉的乃是“樂”於“舞”的形式和內容,所謂“鄭衛之音”,就是“桑間濮上”,乃是鄭過和衛國的民間音樂,就由此可見“叩缶、擊甕”乃是秦國當時的民間音樂,就是“韶虞”就是“韶簫”,也就是孔子聽了後贊之為“三月不知肉味”的《韶》。 據說此樂為大虞所作。

以上所指的乃是音樂;這音樂顯然不是民間音樂,而是宮廷音樂。由此可見,至遲於嬴政當政之時,秦國已用“韶簫”替代了箏,箏當時屬於宮廷所用的樂器了,它理當比缶、甕高雅壹些。

至於“搏髀”,於之想對舉的乃是“武象”。這《武》,也就是《大武》,乃是樂舞,是周人歌頌武王伐紂的。

由此可見,“搏髀”當是秦國的宮廷樂舞。李斯所舉之例,證明秦國宮廷所用的歌、舞、樂都是別國的,為反駁政治上不用客卿張本。

其那文已經提及,李斯進呈《諫逐客書》乃是公元前237年,因此,箏在秦國的流行當是在此之前。箏的產生就相對完善也就理當比李斯書《諫逐客書》要早壹些。

關於箏的命名,有兩種說法,壹說乃是有瑟分劈而來,另壹說乃是因發音錚錚而得名。《集韻》就持“分瑟為箏”之說:“秦俗薄惡,父子有爭瑟者,人各其半,當時名為箏”。

當然除了父子爭瑟的說法而外,還有兄弟爭瑟,以及姊妹爭瑟的說法。這些大同小異的傳說也正好說明這些說法的不可靠。

此外就常識而言,瑟分為二就就成了破瑟,豈能算箏?若將瑟破為二而修補成箏,恐怕遠比制作箏、瑟要難吧?另壹種說法是因為其發音的性質而得名,劉熙《釋名》中“箏,施弦高,箏箏然”,就持此說。說箏因“施弦高”而發音“箏箏然”,這音色顯然乃是對瑟的音色舒緩而言的,這就把箏與瑟聯系起來了。

確實,我們的民族樂器可以因樂器的來源而命名(例如胡琴),也可以因研制方法而命名(例如琵琶),更可以因為音色而得名(例如巴烏),這兒的箏因音色發音“箏(錚)箏然”,而得名也未嘗不可。從後文來看,起初的箏與瑟並不密切,這就失去了箏瑟音色對比的意義,從而使此說顯得難以使人全信。

以上所說箏的命名,也涉及到箏的起源。既然“分瑟為箏”之說不可信,那麽出事的箏呀就不是破瑟而成的了。

那麽箏究竟是怎麽形成的呢? 漢.應邵《風俗通》載文:箏,“謹按《禮樂記》,五弦,築身也。今並、涼二州箏形如瑟,不知誰所改作也。

或曰蒙恬所造。” 從應邵的《風俗通》所載可知,漢以前的箏其制度應為“五弦,築身”,但是當時“並(山)涼(甘肅)二州箏形如瑟”,應邵不知何人所作的改革,還記下了“蒙恬所造”的傳聞,這又是說明,漢代在西北地區已經流傳瑟形的箏了。

唐代的杜佑在《通典.樂四》中說:“箏,秦聲也。傅玄《箏賦序》曰:“以為蒙恬所造”。

今觀其器,上崇似天,下平似地,中空準六合,弦柱擬十二月,設之則四象在,鼓之則五音發,斯乃仁智之器,豈蒙恬亡國之臣關思哉。並有附註說:“今清樂箏並十有二弦,他樂肯十有三弦。

軋箏,以竹片潤其端而軋之。彈箏用骨爪,長寸余,以代指。”

以上兩條資料頗值得我們註意,應邵乃東漢末年(二世紀末,三世紀初)人,他所記的“五弦、築身”,乃是按照《禮樂記》的記載,並非親眼目睹,而他所見的“並、涼二州,箏形如瑟”,卻未提及其他地區箏形是否有異。唐代末年的杜佑,乃是九世紀人,他在《通典》中比較詳細地說明了當時箏完全如瑟的形制,這形制也符合正統禮器的標準。

當然,杜佑同時也提出了對“蒙恬造箏”這壹傳說的疑問。 箏究竟是否為蒙恬所造?近年有人認為蒙恬乃文武全才,他造箏也完全具有可能性。

但是根據年代來看,蒙恬造箏並不具備這種可能性。蒙恬祖父蒙驁,死與公元前240年(秦王政七年),此時蒙恬不過是20多歲的青年,即使青年的蒙恬有制箏的才華,制成後卻要它在短短數年內就流行秦國,並成為當時秦的宮廷樂器,看來不具有這種可能。

更有人說,箏乃蒙恬築長城時所造。這壹說法就更不具備可能性。

因為蒙恬修長城,乃是秦王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滅齊國以後之事,這比李斯呈《諫逐客書》至少要晚十六年! 亦有說蒙恬所造為“筆”,古繁體“筆”與“箏”近似,因為記載失誤,於是以訛傳訛有此說。

6.古箏的故事

古箏是壹件古老的民族樂器,戰國時期盛行於“秦”地

彈弦方法

箏的基本彈弦方法有兩種:夾彈法和提彈法。

夾彈法:手指彈弦方向是從斜上方到斜下方,角度呈45度,發青厚實,音質飽滿。彈奏時往往是無名指自然依放在箏弦上,使手有所依托,保持手型自然松弛。夾彈法是初學彈箏的基礎彈法,也是傳統技法的基本彈法。

提彈法:手指彈弦方向是從斜下方到斜上方,角度呈45度,發音清脆,音質幹凈。彈奏時往往是無依托,懸手彈。基礎訓練時切忌手型緊張,仍需保持手刑的自然松弛狀態。提彈法是快速練習的重要彈法。

除這兩種基本彈弦方法外,觸弦的深淺,觸弦角度的調整,觸弦速度與力度的不同都給箏的發音帶來極大的變化。在基礎訓練中要學會掌握不同的彈弦方法,學會調整觸弦的角度、力度、速度,自如地運用到樂曲表現中去。

按弦方法

左手按弦方法就是通過按抑箏弦,控制箏弦的張力和音高,變化右手彈弦後的余音,達到“按弦取韻”、“以韻補聲”的目的。

按弦動作要領:肩臂放松,自然曲肘,手腕與手背平行,食指、中指自然彎曲置箏弦上,用指尖肉墊按抑箏弦,按弦意念在食、中指指尖上,切忌下壓手腕。

傳統技法

右手傳統技法主要是指大、中、食三指的運用。不論是托、劈、勾、剔、抹、挑,還是撮、輪、搖等諸多技法,其核心原則是:以大指為軸心,五聲音列八度內的勾搭技法為特點的技法規律(大指向外彈弦稱之“托',中指向裏彈弦稱之“勾”,勾托配合民間稱之“勾搭”)。不論是啟蒙初學,還是典範的流派箏曲,都是以大、中指為八度的彈弦位置-以大指為演奏旋律的主要用指,食指活動範圍在大、中指八度內的四根箏弦上,這就呈傳統右手技法的主要特點。

左手傳統技法是以吟揉滑按,以韻樸聲為其主要特色,技法的種種變化又是地方流派的主要表現手段。首先是掌握吟揉滑按的基本概念的表現技法,進壹步才足掌握具有地方風格特色的特殊表現技法。

現代技法

箏的技法隨著時代的發展,廣泛地借鑒和吸取其它樂器的技巧來豐富自身的表現手段。從雙手彈奏到特殊音響的表現,從五聲和七聲音階的排列到特殊音階的排列都大大豐富了箏的表現能力。

根據旋律進行的規律安排用指順序的“指序彈法”,適用於特殊音列和快速多變的旋律進行。“指序彈法”使彈弦的手指不局限於右手的大、中、食二指,而是雙手的十個手指,強調指功能和手指的獨立性,彈弦方法以“提彈法”為主 。這使箏的技法有了進壹步的發展。

以點成線的“搖指技法”,是現代樂曲的重要表現手段之壹,它使旋作連貫流暢,增強了力度,開闊了表現幅度,給現代樂曲的表現賦予新的意義。

7.有什麽傳說

相傳,早在兩千多年前,秦國就已經有箏了。

那麽箏又是怎麽來的呢?這可有壹段有趣的傳說:當時,秦國有壹種樂器叫瑟。有個叫宛無義的人,彈瑟的技藝非常高,他的兩個女兒也非常喜歡彈瑟。

有壹天,姐妹倆都爭著到父親那裏學習彈瑟,姐姐跑得快,先把瑟拿到了手裏,愛撒嬌的妹妹哪裏肯讓,趕忙跑過去,雙手抱住了姐姐手中的瑟。兩人妳拉我扯,互不相讓。

忽然,“哢嚓”壹聲,瑟被掰成了兩半。 父親聞聲急忙趕過來,不由得楞住了。

只見姐姐手中的壹半是十三弦,妹妹手中的壹半是十二弦。他又急又氣,忙把兩個女兒手中的瑟拿過來,唉聲嘆氣地左摸摸、右看看,用手指把弦壹撥,讓他吃驚的是,半邊瑟竟發出了更好聽的聲音。

宛無義早忘了責備女兒,他把半邊瑟分別做了些修繕,結果這半邊瑟比原來好彈,聲音也更好聽了!他欣喜萬分,就把這“二女相爭,引破為二”的瑟,叫做“箏”。從此以後,“箏”就在秦國流傳開了。

  • 上一篇:古代十大美女(古代四大美女的真實照片)
  • 下一篇:合肥地區的婚嫁條款怎麽寫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