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男性 小生 老生 武生
旦:女性 花旦 刀馬旦 老旦 青衣
凈:花臉
末:年紀較大男性
醜:醜角 文醜 武醜
壹般來說,“生”、“旦”的化妝,是略施脂粉以達到美化的效果,這種化妝稱為“俊扮”,也叫“素面”或“潔面”。其特征是“千人壹面”,意思是說所有“生”行角色的面部化妝都大體壹樣,無論多少人物,從面部化妝看都是壹張臉;“旦”行角色的面部化妝,也是無論多少人物,面部化妝都差不多。“生”、“旦”人物個性主要靠表演及服裝等方面表現。
臉譜化妝,是用於“凈”、“醜”行當的各種人物,以誇張強烈的色彩和變幻無窮的線條來改變演員的本來面目,與“素面”的“生”、“旦”化妝形成對比。“凈”、“醜”角色的勾臉是因人設譜,壹人壹譜,盡管它是由程式化的各種譜式組成,但卻是壹種性格妝,直接表現人物個性,有多少“凈”、“醜”角色就有多少譜樣,不相雷同。因此,臉譜化妝的特征是“千變萬化”的。
“凈”,俗稱花臉。以各種色彩勾勒的圖案化的臉譜化妝為突出標誌,表現的是在性格氣質上粗獷、奇偉、豪邁的人物。這類人物在表演上要音色寬闊宏亮,演唱粗壯渾厚,動作造型線條粗而頓挫鮮明,“色塊”大,大開大合,氣度恢宏。如關羽、張飛、曹操、包拯、廉頗等即是凈扮。
凈行人物按身份、性格及其藝術、技術特點的不同,大體上又可分為正凈(俗稱大花臉)、副凈(俗稱二花臉)、武凈(俗稱武二花)。副凈中又有架子花臉和二花臉。醜的俗稱是小花臉或三花臉。
正凈(大花臉),以唱工為主。京劇中又稱銅錘花臉或黑頭花臉,扮演的人物大多是朝廷重臣,因而以氣度恢宏取勝是其造型上的特點。
副凈(也可通稱二花臉),又可分架子花臉和二花臉。架子花臉,以做工為主,重身段動作,多扮演豪爽勇猛的正面人物,如魯智深、張飛、李逵等。也有扮反面人物的,如京劇中抹白臉的曹操等壹類,。在其它劇種裏大多不稱架子花臉,有的劇種叫草鞋花臉,如川劇、湘劇等。二花臉也是架子花臉的壹種,戲比較少,表演上有時近似醜,如《法門寺》中的劉彪等。
武凈(武二花),分重把子工架和重跌樸摔打兩類。重把子工架壹類扮演的人物如《金沙灘》的楊七郎、《四平山》的李元霸等。重跌樸摔打壹類,又叫摔打花臉。如《挑滑車》中牛臯為架子花臉,金兀術為武花臉,金兀術的部將黑風利為摔打花臉。
“醜”(小花臉或三花臉),是喜劇角色,在鼻梁眼窩間勾畫臉譜,多扮演滑稽調笑式的人物。在表演上壹般不重唱工,以念白的口齒清晰流利為主。可分文醜和武醜兩大分支。
戲曲中人物行當的分類,在各劇種中不太壹樣,以上分類主要是以京劇的分類為參照的,因為京劇融匯了許多劇種的精粹,代表了大多數劇種的普遍規律,但這也只能是大體上的分類。具體到各個劇種中,名目和分法要更為復雜。
末行扮演中年以上男子。在北雜劇中,末稱“末泥”或“末尼色”,泛指末本正角,與宋元雜劇所稱的“生”同,而與“末”的涵義不同。宋元南戲所稱之“末”實即“副末”,除擔任報臺,介紹劇情梗概和劇目主題的開場外,還在戲中扮演社會地位低下的次要腳色。昆劇“末”行是繼宋元南戲腳色制度發展而來,按照南昆的路子,包括老生、副末、老外三個家門,約在清代中葉初步定型。
來源
古印度梵劇的表演角色***分五種:1)男主角,梵語譯音為拏耶伽。2)女主角,梵語譯音為拏依伽。3)醜行類男配角,梵語譯音為毗都娑伽,此類角色往往扮成婆羅門人的樣子,多為主人之幫閑,專以俗語打諢插科。4)家僮類男配角,梵語譯音為毗答。5)侍女類女配角,梵語譯音為都陀。無獨有偶,元夏庭芝在《青樓集》中論及我國宋金雜劇院本的角色時就明確指出:“院本始作,凡五人:壹曰副凈……壹曰副末……壹曰引戲……壹曰末泥,壹曰裝孤……雜劇則有旦,末。旦本女人為之,名妝旦色;末本男子為之,名末尼。”元陶宗儀在《輟耕錄》中將宋金雜劇院本中的這五種角色及表演稱為“五花爨弄”。雖然我們現在還難有充足的史料論斷古印度梵劇中的五種角色與宋金雜劇院本中的“五花爨弄”同出壹轍,但是,古印度梵劇中的拏耶伽、拏依伽、毗都娑伽、毗答等角色與中國古典戲曲中的生(正未)、旦(正旦)、凈(醜)、末等角色在行當特征及表演職能等方面幾乎壹致。而且,中國古典戲曲中的末、旦這兩種角色稱謂的來源和古印度戲劇相關聯的某些姊妹藝術形式有著勿庸置疑的難解之緣。
旦,作為壹種表演者的稱謂始見於西漢桓寬的《鹽鐵論》中所述的“奇蟲胡妲”壹句。“胡妲”,即胡之妲,這就初步道明了“妲”的來歷。妲,從女旁,表明其性別特征。古時,“妲”亦或為“犭旦 ”。如明朱權的《太和正音譜》在詮釋“引戲”時就說:“引戲,院本中狚也。”那麽,作為我國宋金雜劇院本主要角色之壹的“引戲”與“狚”(或妲)之間有何淵源關系呢?對於“引戲”的來源,先賢王國維在《古劇腳色考》中指出:“然則戲頭、引戲,實為古舞之舞頭、引舞。”可見“引戲”由“引舞”而來,古之“引舞”,與現在領舞類似,是舞場上起指揮、導引作用的演員。稽查梵文則不難發現,梵文中有許多與舞蹈相關聯的詞語的主音部分與漢語拼音中“旦”的拼音十分相近。“旦”的漢語拼音為Dan,梵文Tandava就是泛指壹般舞蹈,它的漢譯音即為“旦多婆”。由此推測,在梵語傳入中國後,當時的人們可能就是用梵語舞蹈壹詞Tandave中的主音Tan的譯音“旦”來稱謂宋金雜劇院本中“引戲”這壹角色為“旦”。因為“引戲”與“引舞”頗具相同的表演職能,“引舞”又多由女性扮演,故又有“妲”。張庚、郭漢城先生亦曾指出:“至於‘正旦’壹色,則來源於院本中的引戲兼妝旦色。”
與此類似,宋元雜劇院本中的男角色稱為“末”(或“末泥”),也與梵語有緣。對此,黃天驥先生通過詳實的考證指出:“末,其實就是戲頭”,“和引戲與引舞的關系壹樣,‘戲頭’也是唐末宮廷歌舞中舞頭的遺響”。可見,末(或末泥)由最初的“戲頭”發展而來。與“引舞”的表演職能相仿,“戲頭”在宋金雜劇的演出中也起著指揮、引導的作用。但“戲頭”的具體職能不是領舞,而是歌唱或喊口號,即用歌曲或誦詞來引導。所以,宋吳自牧在《夢梁錄》中說:“且謂雜劇中以末泥為長……末泥色主張,引戲色分付……”所謂“主張”,就是現在所言之主持。對末(或末泥)的這種表演職能,黃天驥先生亦曾指出:“在宋雜劇演出時,末要先出場‘提掇’,這大概等於‘主張’,並且要念白,打諢,最重要的是歌唱……唱是末所要諳熟的技藝。”末的表演以唱或誦為主,而梵語中與唱誦之意相近的“喊叫”壹詞ma的漢譯音恰好是“末”。與“旦”的稱謂來歷壹樣,在梵語傳入我國後,人們可能就是根據梵語中“喊叫”壹詞ma的漢譯音“末”來稱謂宋金雜劇中以唱誦為主要表演職能的男演員為“末”。
末 末行扮演中年以上男子,多數掛須。又細分為老生、末、老外。
老生:所扮角色主要是正面人物的中年男子。
末:壹般扮演比同壹劇中老生作用較小的中年男子。傳統昆劇演出整部傳奇之首出,照例皆為副末念誦詞曲開場。
老外:所扮角色多半是年老持重者,其扮演對象頗廣,上至朝廷重臣,下至仆役方外。
生旦凈末醜與瓊劇的行當體制:
戲曲行當,又叫戲曲腳色,是中國戲曲特有的表演體制。由於中國戲曲的程式化特點,戲曲在表現生活的時候,便刻意將人物歸入生旦凈末醜等幾種類型中。戲曲行當的本質,是對生活內容的系統性的藝術誇張,體現出的是我們民族獨特的戲劇美學趣味。行當的程式化,不但使戲劇性格類型化,而且也將表演技巧程式化。在戲曲行當中,寄寓著的是人們對於劇中人的性格、年齡、身份、地位、性格、氣質等的理解以及人們對劇中人的美學評價。
戲曲行當體制的建立,是在宋元南戲中,由於表演藝術的發展,過去專事滑稽調笑的副凈副末等戲曲主角,在這時讓位於生旦,從而使正面人物成為戲曲舞臺上的演出主體。不過,戲曲的行當藝術只有在弋陽腔的繁榮和演變中,才出現了全面分化。此時,不僅行當嚴格依據人物的性格類型來分類,而且每壹行當類型中還細化出若幹分支。正是在長期的戲劇演出實踐中,戲曲選擇並確定了行當體制。
如果自公仔戲算起,瓊劇行當的歷史至少可以推到“手托木頭班之演唱”的元代。但是,對瓊劇產生影響的不僅有木偶戲,而且還有宋元戲曲。不少瓊劇老藝人根據世代相傳的說法,認為瓊劇的行當體制來自南戲。他們認為,不但早期的瓊劇行當與古梨園戲相同,就是現在的瓊劇行當,也與南戲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早期瓊劇的行當主要是生旦凈醜四大類,發展到清末,才形成生旦凈末醜五大臺柱的行當體制近。代以來,由於受京劇和粵劇影響,瓊劇的行當體制發展得更加全面和完善。
在瓊劇的行當分類問題上,有三種觀點。第壹種觀點以海南省瓊劇院“瓊劇概貌”壹文為代表,認為瓊劇可分為生旦凈末醜雜六大類:“瓊劇行當配套齊全,分工合理。分生、旦、凈、末、醜、雜等六大臺柱。”第二種觀點也認為瓊劇的行當體制分為六大類,但認為這六大行當是生、旦、雜腳花生、凈、須生、婆腳。第三種觀點以海口市瓊劇團“瓊劇的始源”壹文為代表,認為瓊劇行當可分為五大類:“分為生、旦、凈、末、醜,各行當都有豐富的唱做藝術。”
對於上述三種觀點,我們認為,前兩種觀點過於求全,而顯得繁雜。第壹種分法追求多樣,但不符合瓊劇的實際。特別是雜行,在元明清戲曲中只是群眾角色,在今天的粵劇中與京劇的二花臉相似,實為凈的壹個分支,與凈很難劃清界限。第二種觀點盡量從瓊劇行當的實際出發,但太過於細密,與中國戲曲現行的行當體制不能協調。特別是須生、雜腳、花生、婆腳等,完全是海南話的腳色稱謂。比較而言,我們認為,第三種觀點較為可取。也就是說,瓊劇的行當是以生、旦為主體的由生、旦、凈、末、醜五大類組成的行當體制在每壹行當之下,還可以進壹步細分出若幹類腳色。由於瓊劇的源流較為復雜多元,根據源流和表演的不同特點,瓊劇又被分為文、武兩大系統。因此,在每壹行當中,可以再按文、武來劃分,從而使瓊劇的每壹行當中都有了文行和武行兩支隊伍。
旦行中有青衣(正旦)、花衫、花旦、刀馬旦、武旦、老旦。
青衣
旦行裏最主要的壹類是青衣。青衣還有壹個名稱叫正旦,扮演的壹般都是端莊、嚴肅、正派的人物。大多數是賢妻良母,或者舊社會的貞節烈女之類的人物。年齡壹般都是由青年到中年,青衣表演上的特點是以唱工為主,動作幅度比較小,行動比較穩重。念白都是念韻白,壹般不念京白,而且唱工相當繁重。從服裝上看,青衣穿青褶子為多,所以青衣的另外壹個名稱也叫青衫,簡稱衫子。
青衣表演上的特點是以唱工為主,動作幅度比較小,行動比較穩重。如《白蛇傳》最後的壹折《祭塔》,《二進宮》裏的李艷妃,《三娘教子》裏的王春娥,《春秋配》裏的姜秋蓮,《賀後罵殿》裏的賀後,《紅鬃烈馬》裏的王寶釧,《三娘教子》裏的王春娥,《汾河灣》裏的柳迎春,《六月雪》裏的竇娥,《五龍詐》裏的李三娘,《大保國》裏的李艷妃,《鍘美案》裏的秦香蓮,《宇宙鋒》裏的趙艷容,《別宮·祭江》裏的孫尚香,《春秋配》裏的姜秋蓮,《法門寺》裏的宋巧姣,《浣紗記》裏的浣紗女等。
花旦
旦行的第二大類叫花旦。從服裝上來說,都是穿裙衣裳。即便是穿長衣裳也繡著色彩鮮艷的花樣。從年齡上看,都是扮演青年女性。如《紅娘》裏的紅娘,《打櫻桃》裏的平心,《花田錯》裏的春蘭,《春草闖堂》裏的春草,《紅鸞禧》裏的金玉奴,《得意緣》裏的狄雲鸞,《拾玉鐲》裏的孫玉姣,《櫃中緣》裏的劉玉蓮,《鳳還巢》裏的程雪娥,《釵頭鳳》裏的唐蕙仙,《梅玉配》裏的蘇玉蓮,《二度梅》裏的陳杏元。從表演上來看,花旦是以做工和說白為主。在說白上是以京白為主,人物性格壹般都比較活潑、開朗,動作也比較敏捷、伶俐。花旦可以分為閨門旦、玩門旦、潑辣旦、刺殺旦。
花衫
花衫是京劇旦行裏的壹個重要的行當,這是壹種集唱、念、做、打並重的旦行,也就是說,她集中了青衣的端莊嚴肅,花旦的活潑開朗,和武旦的武打工架。早期的京劇裏只有青衣和花旦,沒有花衫。花衫的創始人是王瑤卿。他創建的花衫行當,在表演時有唱、有念、有做、有打,再加上後來出現的四大名旦╠╠梅蘭芳,程硯秋,尚小雲,荀慧生,將京劇旦行表演藝術大大地向前推進了壹步。著名的花衫戲,有梅蘭芳的《貴妃醉酒》、《霸王別姬》、《廉錦楓》、《花木蘭》、《太真外傳》、《西施》、《樊江關》(飾薛金蓮)、《洛神》、《天女散花》以及《穆桂英掛帥》等;程硯秋的《紅拂傳》、《沈雲英》、《碧玉簪》、《風流棒》、《賺文娟》、《梅妃》、《花肪緣》以及《英臺抗婚》等;尚小雲的《謝小娥》、《乾坤福壽鏡》、《漢明妃》、《林四娘》、《墨黛》、《摩登伽女》等;荀慧生的《香羅帶》、《霍小玉》、《杜十娘》、《荊釵記》、《魚藻宮》、《紅樓二尤》等。
老旦
老旦是扮演老年婦女的角色,老旦的表演特點,就是唱、念都用本嗓,用真嗓,但不像老生那樣平直、剛勁,而應該像青衣那樣婉轉迂回。《釣金龜》的康氏,《赤桑鎮》的吳妙貞,《望兒樓》的竇太真,《遇皇後》、《打龍袍》的李後等,都屬於唱工老旦,專門以唱工為主;而《清風亭》的賀氏,《西廂記》的崔老夫人,《李逵探母》的李母等都屬於做工老旦。
武旦
武旦是表演壹些精通武藝的女性角色,也可以分成兩大類。壹類是短打武旦,穿短衣裳,這類的武旦,壹般是不騎馬的,重在武功,重在說白。還有壹種特殊的技巧,就是打出手。如《打焦贊》裏的楊排風,《泗州城》裏的水母,《打店》裏的孫二娘,《無底洞》裏的白鼠精,《搖錢樹》裏的張四姐,《三岔口》裏的店主婆等。
刀馬旦
壹類長靠武旦,就是婦女也穿上大靠,頂盔貫甲。這樣的角色,壹般都是騎馬的,拿著壹把尺寸比較小的刀,所以有個專門名詞叫刀馬旦。刀馬旦和武旦也有壹些區別。刀馬旦壹方面要有很好的武功,同時還得長於做工,而且有時候說白、工架都很重要。刀馬旦的戲,有《穆柯寨》、《穆天王》、《破洪州》裏的穆桂英,《佘塘關》裏的佘賽花,還有《棋盤山》裏的竇仙童,《三休樊梨花》裏的樊梨花,《珍珠烈火旗》裏的雙陽公主,《扈家莊》裏的扈三娘等。
彩旦
彩旦俗稱醜婆子,以做工為主,表演、化妝都很誇張,是以滑稽和詼諧的表演為主的喜劇性角色。這類角色有的是用來諷刺愚蠢和自作聰明的人,如《鳳還巢》裏的大姐程雪雁,《西施》裏的東施等。有的是表示性格爽朗、粗獷、豪放的婦女,如《串龍珠》裏的花婆,《四進士》裏的萬氏,《鐵弓緣》裏陳秀英的母親等,還有的是塑造了風趣、詼諧的藝術形象,如《拾玉鐲》裏的劉媒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