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各級各類學校都在推進國際化,並把國際化作為基本戰略。觀察學校正在推進的國際化,可以說只是概念和形式上的國際化。在中國,國際化被嚴重誤解了。
比如,提到國際化人才,很多學校運營者想到的是懂英語,有壹個海外的“外教”。其實英語只是壹個“工具”。沒有國際視野,掌握英語是不可能成為國際化人才的。如果說懂英語是國際化人才,那麽美國農民也是優秀的國際化人才。事實上,中國有壹位享譽國際的著名畫家,常年生活在海外,卻壹點外語都不懂。這並不影響他成為壹個有國際影響力的人——因為他的生活和與畫廊的合作都是由代理人管理的。
把英語作為國際化人才的象征,誤導了很多人。同樣,把擁有海外學歷的人視為國際化人才,也催生了對國外文憑的熱潮,也有人為此出國留學,這就是所謂的“鍍金”。現在留學的“鍍金”價值降低了,能讀文憑的人還是很多的。但是壹張文憑根本不能反映壹個人的真實能力。如果中國留學生在國外沒有培養出獨立的人格,沒有自由的思想,和在國內讀書沒有太大區別。對於國內的學者來說,目前留學的基本價值是獲得壹個培養獨立人格和自由思維的教育環境。
再比如,這幾年很多學校都在引進國際化的教材和課程,有的學校開設國際班,統稱為國際化,但這不是真正的國際化。觀察國外教育,最大的特點就是多元和個性。多樣性是指學校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課程和學習模式的選擇,個性化是指教育結合自己的個性和興趣選擇合適的課程和人才。分析中國學校的國際化,很少看到多元和個性,最終是壹元壹模。比如國際學校用國際教材和課程,簡單的進口,然後讓學生參考學習。從教材和課程的國際化來說,真正的國際化應該是學校開設很多選修課,由學生自己選擇,包括本地課程和其他國家的課。甚至壹些開設國際課程的學校,在開設國際課程時,也拋開了國外的多樣性和個性。本來某個課程體系有上百門課程,但是只給學生開了10門,要求學生統壹必修課。這和學習中國的高考核心科目沒什麽區別。
再者,中國大陸的國際學校,以及很多學校舉辦的國際班,根本不是國際學校、國際班、國外學校的國際班,而是指招收世界各地的學生來學習,而國內的國際班是留學預備課程,是為國內學生留學服務的,並沒有帶來辦學的多樣性。而且國際招生噱頭也延續了國內名校情結,宣稱有多少學生進了國外頂尖名校,這是從考北大到考哈佛。學生從壹個單壹的渠道轉移到另壹個渠道。
為什麽會有這樣的誤解?最根本的原因是在處理國際化問題上沒有正確的脈搏。中國學校要想國際化,應該主要是辦學體制的國際化。從世界範圍來看,成功的學校采用的是現代學校制度,各國學校都可以采用——而不是所謂的辦學內容“國際化”。沒有辦學體制的國際化,引進國際化的教材、師資、課程就會出現兩個問題。壹是引進的課程、教材、師資因缺乏生存土壤而變異,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只創造了引進的政績;第二,教材、課程、師資的引進會引起各方面的質疑,包括會不會沖擊傳統文化,會不會迷失自我。但如果引入國際化辦學體制,對學校實行民主管理,在學校成立教師協會、家長協會(或學生自治委員會),采用教材、開設課程,由教師協會做出決策、聽取家長(學生)意見,那麽教材的選擇、課程的開設就能滿足更多學生的需求,才能真正做到“國際化”。
國內所有準備出國留學(或正在海外留學)的學生,無論是選擇國內學校的國際化,還是對待國外教育,都要有正確的國際化意識,不要被錯誤的國際化觀念誤導。在選擇國內班和國際班的時候,要看他們的管理模式是否國際化,包括尊重學生的個性,給他們自由成長的空間,這遠比國際課程和教材重要。在海外留學,不能追求文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