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中很多詞都是直接來自日本.(比如革命等都是日本人先使用的,中國古文中從來不這麽使用).
經濟是日本人從英文Economy翻譯成日文時,想出來的。
2,在中國古漢語中,“經濟”壹詞是“經邦”和“濟民”、“經國”和“濟世”,以及“經世濟民”等詞的綜合和簡化,含有“治國平天下”的意思。內容不僅包括國家如何理財、如何管理其他各種經濟活動,而且包括國家如何處理政治、法律、教育、軍事等方面的問題。
包括在“經世濟民”內的“經濟”壹詞,很早就從中國傳到日本。西方經濟學在19世紀傳入中、日兩國。日本的神田孝平最先把economics譯為“經濟學”,中國的嚴復則譯為“生計學”。 二十世紀80年代以來,經濟學已逐漸成為各門類經濟學科的總稱,具有經濟科學的含義。
3,世界經濟發展歷史:
經濟學作為壹門獨立的科學,是在資本主義產生和發展的過程中形成的。在資本主義社會出現以前,對當時的壹些經濟現象和經濟問題形成了某種經濟思想,但是並沒有形成系統。
在以歷史和文明悠久著稱的民族和國家中,以中國、古希臘、古羅馬及西歐中世紀保存的歷史文獻最為豐富。它們是兩個獨立發展的文化系統,在經濟思想方面都有重要的貢獻。
古希臘、古羅馬及西歐中世紀的經濟思想
古希臘在經濟思想方面的主要貢獻中,有色諾芬的《經濟論》,柏拉圖的社會分工論和亞裏士多德關於商品交換與貨幣的學說。色諾芬的《經濟論》論述了奴隸主如何管理家庭農莊,如何使具有實用價值的財富得以增加。色諾芬十分重視農業,認為農業是希臘自由民的最好職業,這對古羅馬的經濟思想和以後法國中重農學派都有影響。
柏拉圖在《理想國》壹書中從人性論、國家組織原理以及使用價值的生產三個方面,考察社會分工的必要性,認為分工是出於人性和經濟生活所必需的壹種自然現象。這種分析與中國古代管仲的“四民分業”論和孟子的農耕與百業、勞心與勞力的“通功易事,以羨補不足”的理論,基本上是壹致的。
亞裏士多德在《政治學》與《倫理學》兩書中指出,每種物品都有兩種用途:壹是供直接使用,壹是供與其他物品相交換,而且說明了商品交換的歷史發展和貨幣作為交換媒介的職能,指出貨幣對壹切商品起著壹種等同關系的作用,從而成為最早分析商品價值形態和貨幣性質的學者。
古羅馬的經濟思想部分見於幾位著名思想家如大加圖、瓦羅等人的著作中。古羅馬對經濟思想的貢獻,主要是羅馬法中關於財產、契約和自然法則的思想。古羅馬早期有十二銅表法,以後在帝國時期有適用於羅馬公民的民事法律—市民法,和適用於帝國境內的各族人的萬民法。在這些法律中,對於財產權、契約關系以及與此相聯系的買賣、借貸、債務等關系都有明確的解釋。萬民法所依據的普遍性原則和自然合理性,以後逐漸形成自然法則思想,成為資本主義初期的自然法、自然秩序思想的重要來源。
西歐中世紀雖然經歷了千年之久,但封建制度是在十壹世紀才真正建立起來。中世紀的學術思想為教會所壟斷,形成所謂經院學派。
經院學派主要用哲學形式為宗教的神學作論證,但也包含某些經濟思想,用來論證某些經濟關系或行為是否合法或是否公平。後來由於商品經濟的發展和城市的興起,教會不得不回答當時社會上出現的兩個重要問題:壹是貸款利息的正當性問題,壹是交換價格的公正性問題。
貸款取息與教義抵觸,教會曾壹再明令禁止。但後來迫於大量流行的貸款取息的現實,經院學派不得不采取調和態度。
在中世紀神學家中較早論述公平價格的是大阿爾伯特,他認為公平價格是和成本相等的價格,市場價格不能長期低於成本。對這兩個問題,在中世紀並未形成有說服力的觀點,但為以後的經濟學家提出了研究的課題。
4,中國古代的經濟思想:
由於中國封建社會的經濟和政治制度有著自己的特點。與西方古代的經濟思想比較,除在重視農業生產、社會分工思想等方面有些***同之處外,也有它自己的特點。 這方面主要有“道法自然”的思想、義利思想、富國思想、賦稅思想、平價思想、奢儉思想等。
道法自然是道家的經濟思想。道家從自然哲學出發,主張經濟活動應順從自然法則運行,主張清靜無為和“小國寡民”,反對當時儒家所提倡的禮制和法家所主張的刑政。道家這種經濟思想後來傳到西歐,對17~18世紀在西歐盛行的自然法和自然秩序思想有壹定影響。
義利思想是關於人們求利活動與道德規範之間相互關系的理論。“利”主要指物質利益,“義”是指人們行動應遵循的道德規範。儒家貴義賤利,成為長期束縛人們思想的僵化教條,妨礙了人們對求利、求富問題的探討和論證,也在壹定程度上影響了商品經濟在中國的發展。
中國古代思想家為使中央集權的封建制國家富強,提出了各種見解或政策。孔子的學生有若就提出“百姓足,君孰與不足”,這是儒家早期的富國思想。以後商鞅在秦國變法,提出了富國強兵和“重本抑末”政策。商鞅和以後的韓非,認為農業是衣食之本、戰士之源,發展農業生產是國家富強的唯壹途徑。同時,他們認為工商業是末業,易於牟利,如不加限制,就會使人人避農,危害農業生產,因而主張“禁末”。富國思想在中國的政治經濟思想史上具有獨特地位,這與中國長期是壹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專制主義國家這壹特點有著密切關系。
對土地課征賦稅是中國封建社會農產品的主要分配形式,是中國思想家經常論述的問題之壹。自西周的“公田”制消亡後,對農業生產改為按所有田畝課征賦稅。因此,中國古代的經書、史籍如《尚書》、《周禮》、《國語》等,常有關於田地分級和貢賦分等的論述。平價思想,即關於穩定物價的思想。戰國時代,李悝、範蠡鑒於谷價大起大落對農民和工商業者都不利,提出國家在豐年購進糧食,在歉年出售糧食的“平糴”、“平糶”政策,使糧價只在壹定範圍內漲落。這壹平價思想也被用於國家儲備糧食的常平倉制度,和救濟貧民的義倉制度中。
古代王公貴族生活的奢侈或節儉,關系到財用的匱乏或富足,稅斂的苛繁和薄簡,因此,對待消費應提倡“儉”還是“奢”,這也是中國古代思想家經常論述的壹個問題。壹般來說,黜奢崇儉是中國封建時期占支配地位的經濟思想。
但在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裏,也出現過壹些相反的觀點。如《管子》壹書的《侈靡》篇,就論述過富有者衣食、宮室、墓葬等方面的侈靡性開支,可以使女工、太工、瓦工、農夫有工作可做。即有利於貧民得到就業和生活的門路,也可使商業活躍起來。這在當時確是壹個頗不尋常的觀點 ,它從經濟活動各方面的相互聯系來考察消費問題,提出了消費對生產的反作用的卓越見解。
除上述幾種主要經濟思想外,中國古代思想家還有其他的經濟觀點,如欲求思想、功利思想、理財思想、田制思想、富民思想、人口思想,以及地盡其利、民盡其力的思想等等。壹般來說,中國古代的經濟思想,大都是為維護中央集權的封建專制統治服務的,但也有些思想是為擴大商品生產與交換、發展社會生產力開辟道路而提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