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寧市位於湖北省東南部,長江中遊南岸,湘鄂贛三省交界處。它是由南向北的主要通道,被稱為“湖北的南大門”。東與陽新縣接壤,南與江西省修水縣、湖南省平江縣接壤,西與湖南省臨湘市接壤,北與洪湖市隔江相望,與武漢市江夏區、鄂州市、大冶市毗鄰。全市面積約9861平方公裏。鹹寧市人民政府駐鹹安區溫泉辦事處。
2003年,鹹寧市轄嘉魚縣、通城縣、崇陽縣、銅山縣、赤壁市、鹹安區,轄11個鄉,51個鎮,6個辦事處,1271個村民委員會和區。
其中,鹹安區轄汀泗橋、官埠橋、雙溪橋、馬橋、高橋、橫溝橋、和盛橋、向陽湖、桂花9個鎮,浮山、永安、溫泉3個辦事處,達木1個鄉鎮。嘉魚縣轄蘆溪、高鐵嶺、官橋、於越、新街、杜浦、潘家灣、簰洲灣8個鎮。赤壁市轄趙李橋、新店、中火鋪、官塘驛、茶庵嶺、赤壁、劉山湖、神山、車埠等9個鎮,赤馬崗、普印、瀘水湖等3個辦事處。通城縣轄麥石、棠湖、官道、五裏、馬崗、涓水、沙堆、石南、北崗9個鎮,寺莊、大坪2個鄉。崇陽縣轄沙坪、石城、桂花泉、天成、青山、祿口、白坭、金堂等8個鎮和孝陵、銅鐘、港口、高建等4個鄉鎮。銅山縣轄楊桐、南林橋、黃沙鋪、霞浦、王闖、紅崗、大畈、九宮山8個鎮,大路、楊芳林、慈口、夏衍4個鄉。
鹹寧市是武漢城市圈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簡稱‘兩型社會’)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編輯此段]人口和宗教
人口自然增長率仍然很低。2006年末,全市總人口282萬人,比上年末增加5.03萬人。出生人口27112,死亡人口7264。人口自然增長率為7.165,438+0 ‰。
鹹寧市屬於雜居散居的少數民族地區。據最新統計,全市共有34個少數民族雜居,常住人口14233人,外來商人和外來人口2000余人,少數民族總人口16233人,占全市總人口的0.58%。溫泉市408人,鹹安區2410人,赤壁市7252人,崇陽縣1179人,通城縣2280人,嘉魚縣204人,銅山縣500人。少數民族主要有回族、滿族、壯族、土家族和苗族。主要分布在赤壁市春川辦事處,赤壁鎮東風、同心、八八道三個自然村,鹹安區官埠橋胡昶村,崇陽縣天城鎮。此外,在本市經商的少數民族流動商人主要分布在溫泉、鹹安、赤壁市。
全市有1所少數民族學校——赤壁鎮同心回民小學。全市少數民族定點企業3家——趙李橋磚茶廠、鹹寧華福公司、市毛巾廠(全省少數民族定點企業38家,市壟斷磚茶廠2家)。這三家企業都是中國少數民族特需用品定點生產企業,生產磚茶、面巾、包頭巾等少數民族特需用品。其中,趙李橋磚茶場為1980少數民族特需定點企業,華福公司和市毛巾廠分別為1998和2002年少數民族特需定點企業。
鹹寧的宗教工作是全省重點城市之壹。嘉魚、赤壁、桐城、崇陽、鹹安是全省基督教工作的重點縣市。鹹安、銅山是全省佛教工作的重點縣區,“無量壽寺”是全省最壯觀的寺廟,九宮山“瑞慶宮”是中國五大道場之壹,“太乙觀”是全國著名的旅遊景點。普賢教區是鄂東南的壹個教區,管轄鹹寧、黃岡、黃石、鄂州等地的天主教教務,赤壁天主教堂是該教區天主教教務委員會的臨時辦公地。伊斯蘭赤壁市也是全省重點。
該市有五大宗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和基督教。全市共有宗教活動場所485處,教職員工665人,信眾121000人(其中嘉魚9725人,鹹安24510人)。按宗教劃分,佛教徒43851,道教徒6110,伊斯蘭教徒14000,天主教徒5077,基督教徒51962。教職工665人(其中嘉魚118,鹹安130,赤壁11,崇陽59,桐城115)。按宗教分,佛教徒287人,道教徒55人,伊斯蘭教徒1人,天主教徒8人,基督教徒314人)。宗教活動場所485處(其中嘉魚60處、鹹安70處、赤壁市104處、崇陽86處、桐城90處、銅山83處、溫泉市5處);按宗教分:佛教145,道教57,伊斯蘭教3,天主教30,基督教255)。
市級宗教團體除伊斯蘭教外,都成立了相應的組織。其中,市佛教協會成立於2001,市基督教“兩會”成立於2004年,市道教協會、市天主教愛國會成立於2005年,市伊斯蘭教協會成立於2007年。各縣市區根據宗教不同成立了宗教團體;五大宗教精英大多在市人大和CPPCC安排了職位。其中,天主教神父、伊斯蘭教劉從彬阿訇為常委,基督教張五典會長、佛教方丈、道教陳、道士蔡雅婷為委員。
近年來,全市民族宗教工作越來越受到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視,列入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黨和國家的民族宗教政策進壹步落實,依法加強民族宗教事務管理,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工作逐步加強,為全市經濟建設創造了良好和諧的社會環境。
鹹寧屬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氣候溫和,降水充足,日照充足,四季分明,無霜期長。冬季盛行偏北風,寒冷幹燥;夏季盛行偏南風,高溫多雨。年平均氣溫16.8℃,極端最高氣溫41.4℃,極端最低氣溫-15.4℃。年平均降水量1577.4毫米,年平均日照時間1754.5小時,年平均無霜期245~258天。主要災害性天氣有倒春寒、暴雨、洪澇、洪澇、伏旱和伏旱。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鹹寧市(地級市)建立較晚,但境內縣市歷史悠久。夏商屬荊楚,秦屬南郡,漢屬江夏郡,屬東漢末年。吳二年(公元223年),設濮陰縣(今赤壁市)。永安鎮建立於唐代宗大理三年(公元768年),永安縣提升於南唐寶大十三年(公元955年),宋太祖永安陵禁忌於宋真宗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幹象“天下鹹寧”與“永安”意思相近,遂取名鹹寧郡(今鹹安區)。南唐寶達十壹年(公元953年),設嘉魚縣。北宋幹德二年(公元964年),設立銅山縣。北宋開寶八年(公元975年),設在崇陽縣。北宋熙寧五年(公元1072年),設立通城縣。元代,該城屬湖廣省武昌路;明清時期屬武昌府。民國時期先屬江漢路,後屬湖北省第壹行政監察區。新中國成立後,先後隸屬於大冶區和孝感區。鹹寧區成立於1965年8月,轄鹹寧、嘉魚、浦陰、銅山、桐城、崇陽、陽新、孫藝程、武昌。1970鹹寧地區更名為鹹寧地區。在1975和1979年,武昌縣和孫藝程縣分別屬於武漢和黃岡。1983年8月,撤銷鹹寧縣,設立鹹寧市(縣級市)。1986年6月,撤銷浦陰縣,設立浦陰市(縣級市)。1998年6月,普銀市更名為赤壁市。1997陽新縣隸屬黃石市。
1998 12國務院批準撤銷鹹寧地區,設立地級鹹寧市,撤銷原鹹寧市(縣級市),設立鹹安區。截至2003年底,鹹寧市共有11個鄉、51個鎮、6個辦事處,有1271個村民委員會、1585個村民小組。
[編輯此段]自然資源
土地礦產資源
該市地處幕府山向江漢平原的過渡地帶,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它既有山,又有丘陵,又有丘陵和平原,素有“六山壹水分兩田,壹地為家”的美譽。全市土地總面積9861平方公裏,其中耕地總面積291.7萬畝,人均耕地僅為1.05畝(統計數據為0.79畝),低於全國平均水平1.55畝和全省平均水平1.25畝。本市土地市場情況是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合理利用土地,特別是保護耕地尤為重要。
本市礦產資源以非金屬礦產為主,金屬礦產次之,能源和水汽礦產較少。已發現礦產37種,其中已查明資源儲量的礦產18種,其中能源礦產2種,金屬礦產8種,非金屬礦產7種,礦泉水1種。全市礦產資源11種,居全省前五位。其中,鎂、銻、獨居石、鉭、地熱等5種礦產居第壹位,冶金用金、鈮、白雲石等3種礦產居第二位,煤、釩、錳等3種礦產居第四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