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秉承著孩子成長的每壹個時期都很關鍵這壹核心思想,各種針對孩子的教育啟蒙遊戲產品不斷湧現,比如遊戲化編程、針對2-4歲孩子的教育遊戲、號稱可以學習古詩、外語等。,都成了很多家長的熱捧對象。
父母不在乎孩子通過網絡接觸到的內容,不分國籍。壹些遊戲廠商也瞄準了這個市場,推出了很多產品。最近,已經推出阿爾托的《奧德賽》和蘋果街機遊戲《滑板城》的雪人工作室也發布了壹款名為Pok Pok Playroom(以下簡稱Pok Pok)的兒童遊戲。
以下是Pok Pok的宣傳視頻:
數字玩具的開放世界
Pok Pok將於5月20日在App Store發布。與各種目的性很強的教育遊戲不同,Pok Pok更像是壹種數字玩具,其中的畫板、棋盤等很多內容都來自於現實世界的玩具,遊戲針對的是2-6歲的學齡前兒童。目前,Pok Pok已經成為Yeti公司旗下的獨立工作室。
Pok Pok的創意來自兩個小男孩的母親和Pok Pok的創意總監。她說,“當我們開始尋找遊戲時,我們對自己想要的東西有很高的標準。我們不想要任何令人上癮的內容,或者任何太嘈雜、太刺激的內容。我們真的找不到符合我們標準的軟件,所以我們決定自己開發壹些東西。”
值得壹提的是,韋伯·盧茨壹家就是宣傳片中的那壹家,而Pok Pok這個名字就是寶寶戳寶寶臉頰時聲音的擬聲詞。
遊戲的創作者不僅是開發者,也是家長,這也導致了Pok Pok的設計,充滿了針對幼兒的獨特設計,其核心是開放遊戲的思想。Pok Pok中所有的玩法和遊戲都沒有輸贏的概念,也沒有預先設計好的低分或高分,而是旨在讓孩子充分代入遊戲中,獲得成就感。
“當孩子們進入Pok Pok,他們可以自由探索,走出他們的舒適區,跳出框框思考,做實驗,而不用擔心失敗。”Pok Pok的首席執行官梅麗莎·卡什(Melissa Cash)評論道,“我們不會告訴他們該怎麽做。做什麽,怎麽玩,由他們自己決定。”
目前,Pok Pok采用訂閱制付費。家長可以以每月3.99美元或每年29.99美元的價格訂閱遊戲,享受14天的免費試用期。工作室也表示會不斷更新遊戲中的玩具內容,保證遊戲的新鮮度。
有利有弊的數碼玩具
Pok Pok,擺脫遊戲的競爭,追求自由發揮的成就感的選擇,也是GameLook稱之為數字玩具的原因之壹。為了方便幼兒操作,遊戲還去掉了所有的文字和不必要的菜單,這也讓家長不要隨時盯著孩子,幫助孩子操作,讓孩子盡可能自娛自樂。
既然Pok Pok本質上更偏向於玩具,那麽家長們為什麽不選擇傳統的註重創意和自由的樂高實體玩具呢?畢竟教育部最近發文說“建議3歲以下兒童不要使用手機、電腦等視頻電子產品,3-6歲兒童盡量避免接觸和使用”。
相信在Pok Pok的宣傳片中,兩個小男孩把眼睛湊在12.9寸IPad Pro上的那壹幕,足以讓國內外很多家長搖頭。
的確,像樂高這樣的實體玩具沒有時間限制,不會傷眼睛,也有讓孩子自由創造的空間,所以是很好的兒童玩具。但是像Pok Pok這樣的數字玩具也不是壹無是處。
最直接的就是價格。像Pok Pok這樣的訂閱遊戲產品,售價4美元,30元人民幣還不到壹個月的價格,隨時可以取消。對於很多沒有那麽多閑錢,定期給孩子買更新玩具的家庭來說,無疑是減輕了負擔。以前文已經提到的樂高為例。相信熟悉的人都知道,想要有壹個高質量的遊戲體驗,光買壹個主體是不夠的,前期需要花在內容上的資金其實是比較高的。
這個2299只是壹個開始。
其次,在自由度上,畢竟Pok Pok這種數字玩具還是遊戲。沒有現實,必然比現實中的玩具更有創意和延展性。雖然現在的遊戲中很多內容都來自於現實中已有的玩具,但是沒有現實,玩具設計自由發揮的空間必然會更大。
而且在環境問題越來越重要的今天,有這樣壹款遊戲可以在壹定程度上替代各種塑料和毛絨玩具,這也是遊戲行業環保壹面的體現。
最後,對於家長來說,妳要知道,幼兒的嘴巴是他們探索世界的重要工具之壹,所以即使是壹些產生安全感的玩具,也幾乎是需要家長陪伴的。除了盡可能的放手,讓孩子自娛自樂,痛苦程度可以和赤腳踩在孩子亂丟的樂高積木上媲美,摔倒在孩子的玩具車上就是其中之壹。
忽視的聚寶盆。
雖然Pok Pok在設計上很獨特,但其實也有很多針對幼兒的遊戲產品,比如在美國App Store付費榜TOP100中占據11席位的Papa's系列,以及印度第壹家上市遊戲公司Nazara開發的教育遊戲Kidd。
甚至還包括壹個家裏的孩子基本都會知道的名字:寶貝巴士,他們開發的兒童遊戲是國外暢銷榜上的常客。
根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發布的報告,早在2017年,全球每天有超過17.5萬兒童首次上網,平均每半秒鐘就會增加壹名兒童網民。現在這個數據只會更快。國內《青少年藍皮書:中國未成年人互聯網使用報告(2020)》中的數據也顯示,我國未成年人互聯網普及率已達99.2%,上網年齡呈逐年下降趨勢。
然而,與兒童網民的巨大市場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國內開發商對這壹畝三分地並不感興趣,國內除了嬰兒巴士,似乎鮮有後來者。同樣,在國際市場上,進入這壹領域並取得優異成績的廠商也不多。
當然,GameLook也理解中國特殊的國情和文化,使得很多家長對遊戲有壹種與生俱來的偏見。即使他們選擇兒童遊戲,壹年學會300首唐詩,也可能比Pok Pok這種激發孩子創造力、寓教於樂的數碼玩具更受歡迎。
而且從產品的商業角度來看,除了孩子自身缺乏主動消費能力,第壹是孩子的需求難以揣摩,第二是兒童遊戲高昂的推廣成本和購買成本與有限的盈利方式之間存在天然的矛盾。這些都導致了目前兒童遊戲市場“地廣人稀”的局面。
獲得家長的信任是孩子遊戲的關鍵。
無論是寶貝巴士還是爸爸的,這些第壹次的廠商都已經邁出了第壹步,產品中的交叉推廣和引流也逐漸在家長心中站穩了腳跟。對於後來者來說,如何邁出第壹步,獲得父母的認可和信任將是關鍵,但壹旦第壹步成功,就會有榜樣可循。
在其他年齡段遊戲競爭日益激烈的未來,這個很少有人涉足的小區域,也可能成為兵家必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