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板上有十幾個工具。除了兩個盛滿水的小盆,還有大小不壹的牛骨梳,都是老祖宗傳下來的。燒制的兩個小鍋顯示年代。毛筆的制作可分為“工”和“水活”。潘占堆利用水活動,生產過程中離不開水。
毛筆的制作工藝精致復雜,經過72道工序才是成品。其中選料、拉毛、打結、選筆四道工序要求最高。太倉毛筆用的山羊毛選自湖南,必須是夏羊毛。潘占堆說,湖南的羊毛又尖又有彈性,北方的羊毛沒有。
潘占堆拿起壹把羊毛,泡在盆裏,然後粘在牛骨梳上。經過幾次揉搓和梳理,淩亂的羊毛變得溫順有序。整支毛筆制作完成後,還要再次試水,測試筆尖是否圓潤,轉動是否自如。最後壹步是在筆上刻字。
記者看到,他制作的每壹支毛筆上都刻有“太倉盤戰樁制”的字樣。每支毛筆都根據不同的材質刻有“狼毛”、“羊毛”、“雙既刷”等字樣。“狼毫”是用黃鼠狼尾毛等上等原料制成的鋼筆,屬於極品鋼筆。這麽高檔的毛筆,要用紅木、紫檀、紫竹等做筆筒。
潘占堆還能做出最長的“抓筆”,可以寫三尺字,也可以寫小字。
他告訴記者,只有每壹道工序都很精致,才能做出“筆畫工整、肚圓、頭尖、體健”的毛筆。
它被官方部門用作辦公用筆。
太倉村,位於孟津縣平樂鎮,因古代皇家糧倉所在地而得名。潘姓占全村1100人口的95%以上。太倉制刷歷史有據可查,始於清朝乾隆年間,清末民國達到頂峰。當時太倉村的制刷工人有幾十人,其中以潘友文、潘運生、潘太生三人出名,這些名字也就成了他們自己的名字。Xi安有兩家專營太倉毛筆的毛筆店。
太倉毛筆的特點是筆尖鋒利,飽滿圓潤,吸墨性強,用起來軟而不軟,光滑有彈性。當時太倉毛筆遠銷陜西、山西、甘肅、內蒙古等省(自治區),在北方地區久負盛名。其中以小筆最為著名,成為商家不可或缺的記賬工具。太倉毛筆還受到清廷吏部的青睞,成為書寫日常公文的用筆。
潘占堆有三個兄弟,大哥在部隊當兵,二哥不願意學這壹手。為了不讓這門技藝失傳,潘占堆在14歲的時候就開始跟隨父親學習這門技藝。1952年,潘占堆的父親潘三多在洛陽原創手工藝大賽中獲得壹等獎。
提起學美術的艱辛,潘占堆還是深有感觸。梳頭和捏筆尖是最難的。冬天,在盆裏梳理如此細小的刷毛時,我不小心被鋒利的牛骨梳割傷了手。用拇指和食指夾住筆的毛,在盆裏梳,不容易。72道工序全是手工。壹天下來,腰酸腿疼。
50多年過去了,潘占堆依然在案板前認真梳理每壹根羊毛,制作每壹支筆。因為在他看來,這不僅是壹種技能,更是父輩們的遺產。
太倉刷缺接班人。
70年代左右,因為當時的政策,不允許家庭生產刷子。太倉大隊抽調50多人成立太倉刷機俱樂部,由最年輕但技術過硬的潘占堆任業務副主任。廠裏的銷售人員在北方各省來回穿梭。當時是“文革”,到處都在寫大字報,太倉毛筆供不應求。
1980年,太倉刷社解散後,太倉刷逐漸蕭條,村裏只有潘占堆在做。
太倉毛筆是手工制作的。在太倉刷社,潘占堆壹天最多能做50多把刷子。現在,他每天最多能做20多塊。因為生意不景氣,潘占堆經營慘淡。
太倉毛筆,以前很出名,現在只在縣城賣,有的單位把太倉毛筆當禮品贈送。
潘占堆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和妻子在外地打工。家裏的二兒子看流程太繁瑣,利潤微薄,也不想學。這讓潘占堆很著急。他是太倉毛筆的唯壹傳人。他壹天比壹天老,不能讓太倉刷丟在自己手裏。為此,潘占堆為二兒子做了很多工作。
2009年8月7日,“太倉制刷工藝”入選孟津縣第壹批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底,潘占堆花了幾千元將“太倉制刷工藝”申報為洛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他還準備申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些,讓二兒子看到了壹絲曙光。太倉村的毛作家多為潘,鼎盛時有“南湖北潘”之說。
現在浙江湖州的毛筆生產廠家很多,已經產業化,占據了全國毛筆市場的半壁江山,而太倉村卻在衰落。“湖筆”發源於浙江省湖州市善璉鎮,這裏素有“筆都”之稱。稍微好壹點的聯想,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制筆,出現了很多湖筆之家。
但隨著社會文化的轉型和書寫工具的革新,“湖筆”也難逃工匠流失、傳承乏人的命運。2006年,“湖刷制作技藝”被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虎皮”傳人邱昌明被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
太倉刷未來該如何發展,讓潘占堆睡不好覺。由於生產生活方式的改變,農村文化生態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傳統手工藝、民間文學、民間藝術、民間舞蹈等門類瀕臨滅絕或演變。這是65438年6月22日發布的《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得出的結論。
新密市大圩鎮是中國著名的“造紙之鄉”。手工造紙有上千年的歷史,手工制作的白麻紙是最好的書寫品。在這個鎮的大路溝村,黃是唯壹壹個還在用手工造紙技術造紙的人。目前已瀕臨失傳的造紙技藝,正在申請鄭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針對報道中提到的問題,近日,河南省文化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河南省將在5年內公布400個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重點公布40個瀕危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實施搶救性保護;支持50個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優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計劃命名50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鄉鎮,500名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建立50個省、市、縣三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