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太極初學者為什麽要先站?

太極初學者為什麽要先站?

太極初學者為什麽要先站?

太極拳本質上是“活木樁”。正確的呼吸是真正太極的關鍵。靜樁時正確呼吸都不容易,更何況是“活樁”。呼吸涉及肩胛骨、胸椎、肋骨和尾椎骨的參與。壹不小心就會“緊張”。有點“緊張”就會“上手”。表面上看,太極拳的關鍵是“呼吸”好。以下是我收集的太極入門。妳為什麽先站著?歡迎閱讀。

-太極從站在樁上開始-

現代社會競爭激烈,大多數人急功近利,心態浮躁。這種狀態表現在太極拳的教與學中。

很多人壹旦下定決心學習太極拳,往往壹開始就跟老師或者拳友學拳,希望能學到盡可能多的東西。很多人認為,如果妳學會壹套或幾套拳架,然後不斷地熟練地移動它們,使它們連貫、靈活、美觀,那麽妳就能打太極拳。

說實話,以這樣的知識和方法走紅的太極拳,如果用於健身或者參加壹些表演,應該是沒有問題的。但這種認識和學習實踐,其實離太極大道還很遠。

太極從何而來?

史書上記載的很清楚,太極由無極而生,產生陰陽,而後生四象、八卦導致變化無窮。練太極之前壹定要練無桿樁。中國傳統武術也明確規定,壹套完整的太極拳由無桿樁(立樁)、拳架、推架組成。無桿樁(站立樁)壹直是很多學校秘而不宣的重要成果。

撐樁既是傳統武術,也是傳統太極拳的基礎。

太極拳以無桿樁為根,有“欲知拳之要義,先立於桿上”的記載。拳擊首先要站在“中間”。無桿樁的“三點壹線”,就是拳法所謂的“中定”。拳十三勢:伸、踏、擠、壓、挑、排、肘、靠、進、退、托、望、定,以定中為原則。沒有了“定心”拳架,妳也許還能鍛煉肌肉,達到壹定的健身目的,但這絕對是太極拳原則要求的損失。

這種“三點壹線”不是壹開始學拳擊就能做到的。相反,如果壹開始不練無桿樁,往往會得不償失。

因為很多人會不由自主的把自己日常的壹些習慣和對太極拳的誤解放到拳架裏,從而導致學拳容易改拳難的尷尬局面。要避免這種情況,需要老師和學生雙方共同努力。老師要講清道理,學生要靜下心來,從基礎開始練習,這樣可以少走彎路。要知道,歷經滄桑的太極拳,承載著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真的不是壹朝壹夕,三年五年就能學好的。壹旦下定決心學太極拳,就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

——練習無桿樁法——

正確掌握練習無桿樁的方法非常重要。俗話說:“學拳容易,改拳難。”練習無桿樁也是如此。壹定要壹心壹意,不能三心二意的練。有些人在初學者的自我訓練中,把不同的技巧互相混合,以為取其精華。這種學習方法往往容易誤入歧途。

無桿樁的練習要求身體直立,“三點”在壹條線上。這個看似簡單,其實很難輕松學會。如果妳想達到卓越,妳必須認真勤奮地練習。練習無桿樁有幾種方法:

1,雙腳平行分開,如肩寬,腳尖朝前,腳跟平齊,整個腳要平衡,腳跟不要飄起來發力。站立時,腳的重心約60%在前方,40%在腳跟,以保持身體重心不前傾或後傾。真正的秘密是“353氣”,即:

“五趾著地”,即中心在腳掌上,五趾要輕輕貼地,這樣既不會翹起來,也不會被夾住。

“五心壹意”,即兩腳在心中的湧泉穴、兩手在掌心的勞宮穴、頭頂的百會穴要刻意集中。

“五指並攏”,即雙手手指要均勻貫穿。

很多人初學的時候站的比較隨便,這是很明顯的錯誤。八字腳的重心落在背陰側的腳跟和腳尖,整個腳受力不均,力量向外,步伐不穩。當腳平行時,氣會落在腳的陽面,整個腳會穩定地發力,而氣的下降則順應自然,可以調理胃、肝、脾三經。站立時,腳要窄,要合適。如果它們太寬,就會散開。如果它們太窄,妳的站姿會不穩定。

當妳練習無桿樁時,妳的腳趾自然會貼得很緊,妳的腳會是空的,妳的力量會被彈簧吸收。這種現象被稱為“泉中氣息”(湧泉穴屬於腳的腎經,位於妳雙腳的凹陷處),這是妳在武術中必須掌握的基本功。

2、身體要直立,頭頸直立,眼睛直視,下頜微縮,舌尖自然觸及上顎。

身體正氣,內氣容易啟動,也起到攻防作用。直視眼睛也很重要。在家可以選擇窗位,在戶外練習可以選擇舒適的遠視。開始工作前,慢慢把眼睛收回到眼前,然後閉上眼睛,閉上眼睛後仍然保持擡頭。擡頭則氣定神閑,氣降則歸元。不宜往下看心會降,往上看心會升。

下頜後縮與頭的虛領相壹致。這樣“百會”才能上天,有的人練的時候拉著頭或者往後靠,這樣百會就會偏離“三點壹線”。

督脈氣上升時,頸後自然會垂直,頭頸部會感到腫脹、緊張,氣從大椎穴微微上升,經過俞正關(頸部枕突,即風府穴,為督脈,為足膀胱經與陽萎脈的交匯處),到達頂部,氣到達頭頸部,在太極拳中稱為“虛領勁”。

虛領頂力是引導任督二脈,打通督脈大椎穴的壹把鑰匙。大椎穴在第七椎之下,很重要。裏面有細細的筋,叫做田童路。當行氣機不在後腦勺,或頭暈目眩時,外氣引導能開導大椎,緩解癥狀,從長強經到百會的整個督脈都容易出現氣感。

舌抵腭起著橋梁作用,使氣落回氣海,進而將腎氣引向田單。

3、沈肩垂肘,手臂自然下垂。雙臂不要開得太大,雙手不要伸直,手指要放松,中指輕貼“風池穴”(屬於足少陽膽經),即雙手中指貼在大腿褲縫處。中指貼風池穴是為了讓內氣相通。沈肩就是放松肩膀,可以讓氣沈入腹部,穩定重心。保持虛腋窩,因為腋窩下有心包通道。新手可以把手放在最舒服的位置,不要強行貼“風池穴”。

4、胸被拉出來,腰也松了。挺胸就是放松胸部,胸部自然能拉出背部。背拉的時候氣粘在背上,力量很容易通過。太極拳十大要領之壹就是挺胸拔背。腰部要松直,臀部要微收,臀部不要擡高。收胯是很重要的壹點,就是胯部向內松,這樣上下之氣才能通過。臀部就像壹個水閘。如果松了,就會沈入腹部,松到腳底。腰臀放松時容易通過陽經通“天柱”(頸後兩筋,術語叫“天柱”;頭是所有陽的會議,所有的靜脈都是相連的。

5.保持上下點在壹條直線上。站立後,全身感覺舒適、平穩、放松、自然,從腳跟到頭部,全身微微前傾,膝蓋微微彎曲,使身體重心的投影落在腳底前兩腳“湧泉穴”連線的中點上。也就是說,膝蓋可能與彈簧對齊。此時,可以從腳部畫壹條直線與銀輝點對齊。以上兩點對準頭頂百會穴(在頭頂,兩耳尖連線與頭中線的交點處)放松壹側,保持身體直立。

“三點壹線”是無桿樁的精髓,它不僅可以使無桿樁穩定,也是引導內部氣體順暢流動的重要因素。這條線壹旦調整到位,很多人都能感覺到內部氣體充盈。“三點壹線”體現了傳統武術的精髓,成為楊式太極拳秘傳的練習關鍵。

“三點壹線”既簡單又難以捉摸。這條線壹開始可以理解為比較粗的虛線,隨著技巧的提高會逐漸變細。開始時,老師必須經常檢查並及時糾正學生的姿勢。也有人討論過“三點壹線”,比如用函數表測算人體“三點壹線”時的姿態,就是整個身體前傾兩度的角度。但是單純的前傾來規範姿勢和指導練習是不夠的,還要根據練習者的體形和病竈的情況來調整。

從實踐中可以看出,身材好的人在外貌上容易出現“三點壹線”,而身材特別的人很難堅持這個標準,他們有獨特的訓練姿勢。由此也可以看出,“三點壹線”不是簡單的直線和機械傾斜,其本質是形與內形的積極統壹,是形與意的平衡。

就像運動員在平衡木上做壹個動作。由於技術嫻熟,他無論怎麽鍛煉都能保持身體平衡。對於壹個沒有技術經驗的人來說,即使他在平衡木上走得很慢,也很難保持身體穩定。

  • 上一篇:大便出血,尿在底部滴血,但是肚子不疼。怎麽回事?
  • 下一篇:如何在中學英語教學中滲透文化意識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