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蘭多奇怪的人生軌跡凸顯了性別二元對立的局限性。小說的第壹句話就體現了解構主義女權主義者的風格。敘述者用模糊而戲謔的語氣寫道:“他當然表明了自己的性別,盡管當時的氣氛掩蓋了這壹點,並且正在刺壹個懸掛在橫梁上的摩爾人的頭。”年輕的奧蘭多的所作所為是文藝復興時期年輕男性貴族典型的冒犯行為。但“雖然”引出的下壹句話,似乎對他的陽剛之氣投下了些許懷疑,預示著整部小說的模糊特征。小說在許多性別身份問題上采取了解構策略,嘲弄了傳統的性別分類方法。同壹個人身上往往存在男女兩種特征,性別差異不再明顯甚至可疑。奧蘭多,男,多愁善感,富有想象力,熱愛文學,是個詩人。變成女人後,男性和女性特征的混合更加明顯。她坦率大方,喜歡冒險,討厭家務,勇敢積極,但沒有男性的權力欲,善解人意,富有同情心,容易流淚。
首先,從文化的角度來看,性別離不開社會文化的塑造。人們總是下意識地把自己固定在雙重性別的壹方面,按照規則約束自己的思想和行為。法國女性主義學者克裏斯特瓦認為,文本作為壹種意向性實踐,並不希望主體控制語言,而是將主體置於其權力網絡中。主體不能是固定的,不僅是分裂的,還是壹個發展的主體,既指過程,也指發展,也指實驗。這門學科總是處於發展的過程中,總是在其存在的背景下受到檢驗。流動的主體拒絕任何固定的性別模式和身份。奧蘭多是壹個不斷變化發展的主體,它的性別隨著語境的交替而變化。遇到愛人雪兒後,她慶幸自己變成了真正的女人,流下了眼淚,她懷孕了,有了孩子。但當她穿上男人的衣服,就成了“某某騎士”,和別人決鬥,成了隊長,甚至被傳言和壹位女士私奔。在回英國的船上,她發現兩性都有外來的視力缺陷,腦海中的性別特征輪番交鋒。最後,在壹個特定的語境下——男人味的船長的細心陪伴,回家的心潮澎湃,她女性的壹面暫時占了上風。奧蘭多的女性身份是在隨後的貴族聚會、聚餐、聽男人求婚等社交活動中逐漸確立的。主體在適應環境,同時接受環境的檢驗。在這個過程中,壹些不適合當前環境的因素被抑制和掩蓋。這些都充分體現了語境對主體的塑造作用。
強調文化並不意味著完全忽視自然因素。女權主義者壹直在爭論身體是自然的還是文化的,試圖得到壹個替代的答案。雖然他們的出發點是積極的,但是在這個問題上糾纏下去,只能退回到男權社會陳舊的二元思維模式,但實際上,世界並不能如此理想化,以至於被劃分成對立的兩極。言語主體從有意識和無意識的動機中分離出來,既有自然特征,又有文化烙印。因此,對於意義的建構來說,意識與無意識、身心、文化與自然都是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伍爾夫認為雙性同體是女性藝術創作的最佳心理狀態。每個人都受到兩種力量的制約,壹個是男性,壹個是女性。男性心智的女性壹面要發揮作用,女性也要和男性心智的壹面溝通。正常和理想的狀態是兩種力量的和諧。“任何從不忘記自己性別的作家都是致命的...而且必須成為壹個陽剛的女人或陰柔的男人”。伍爾夫意識到性別本質理論的局限性,挑戰以男性價值為中心的單壹價值標準,但她對女性的理解仍然是傳統二元分類中男性的對立面,而解構主義女權主義者則進壹步將“女性”視為虛構的範疇。
在寫《奧蘭多》的時候,弗吉尼亞·伍爾芙在日記中寫道:“我幾乎是用諷刺的筆調把《奧蘭多》寫得清清楚楚,...但我必須小心處理好真實和幻想之間的平衡。”正因為如此,奧蘭多才需要慢慢找到生活的節奏,走向雌雄同體的最佳狀態。我們無法猜測弗吉尼亞將奧蘭多的女性意識設定為完善是從後天開始還是從自然開始。但這種性別認同在他身上,男性意識和女性意識在奧蘭多的大腦裏壹定是掙紮著融合和掙紮的,時弱時強,時強時弱。但毫無疑問,這是壹個收獲的過程。神話傳說中,無論男女是被劍劈開還是被男人腹腔裏的壹根肋骨劈開,最後都在奧蘭多找到對方,合二為壹。只有這樣,男人和女人才能最終停止壓迫、誤解、偏見和鬥爭。
小說中奧蘭多的成功正是弗吉尼亞所倡導的雙性同體理論的體現。《奧蘭多》的特殊性就在於通過人物性別轉換的經歷來體現這壹思想。作為同壹個主體,主人公經歷了性別的變化,從而經歷了男女兩種不同的性別意識。也可以說,主人公是先從男性意識的角度體驗女性意識,再從女性意識的角度體驗男性意識。此外,《奧蘭多》中相當多的情節和性別融合思想都與她的文學和審美理解密切相關。弗吉尼亞多次強調,單壹的性別意識是阻礙藝術升華的大敵,正是因為男性或女性分別被過多的男性意識或女性意識占據,才無法完整全面地揭示自己的精神感知,才阻礙了藝術進入更高的境界。標題
《奧蘭多》的後現代特征之壹是體裁的模糊性。是傳記還是小說?自作品出版以來,這個問題壹直是評論家們爭論的話題。就伍爾夫而言,她曾提到自己“稱之為傳記只是為了好玩”。因此,當書商把《奧蘭多》作為傳記出售時,伍爾夫擔心這會影響書的銷量,覺得“為了壹時的樂趣,太貴了。”盡管如此,伍爾夫並不認為《奧蘭多》是壹部小說。她在1928的日記中談到奧蘭多時寫道:“不管怎樣,我這次終於擺脫了寫小說的嫌疑,希望不要再被人指責了。”看來,在《奧蘭多》的體裁歸屬上,如果伍爾夫不是故意混淆視聽,那麽就連她自己也很難或者不願意明確界定這部作品的體裁。
伍爾夫曾在日記中提到,在構思《奧蘭多》時,她有意“將虛構的元素有機地融入這部作品”,這暗示了她的初衷是基於事實的。她在作品中大量使用歷史事實和現實生活中的人和事作為素材,在作品的標題、風格和敘事角度上給讀者壹種“紀實”的錯覺。伍爾夫用傳記作為副標題,敘述者以壹個傳記作者的視角講述奧蘭多的壹生。這種特殊的視角在敘述者和讀者之間形成了壹種契約,即作品是以客觀事實為基礎的。伍爾夫在自己的作品前鄭重地加了壹段“前言”,乍壹看像是壹篇學術研究論文前的致謝辭,感謝家人朋友的幫助,說明笛福、斯特恩、艾米莉·勃朗特等前輩對她的影響。書中有腳註和八幅插圖,書背附有壹個只有學術著作才有的索引,很體面地整理了近百條詞條。所有這些手法都讓《奧蘭多》看起來像壹本真正的傳記,給讀者壹種先入為主的印象,認為這是壹部基於紀實和嚴謹研究的作品,似乎具有“最堅硬、最強烈的真實性,只有在大英博物館才能找到的真實性,以及所有謬誤被戰車碾過之後的真實性。”
敘述
在敘述過程中,敘述者還反復強調“事實”的重要性,如“我們的任務很簡單,就是描述已知的事實”“我們只需要陳述簡單的事實”等等。傳統的傳記寫作,像笛福、斯威夫特、特羅普等那些“寫真實”的現實主義作家,給讀者呈現的是壹個“比例適中的世界”,作者在寫作時謹小慎微,唯恐讀者生疑。但伍爾夫卻借傳記之名,在《奧蘭多》中刻意扭曲和戲謔地打破了這壹比例,塑造了壹個隨意跨越性別和時空的人物形象。奧蘭多作為傳承人,在歷史上並不是壹個真實的人,這足以推翻伍爾夫用各種手段構建的“真實”假象。風格和格式上的相似只是壹種相似和戲仿。通過這種模糊的體裁屬性和“真實”與“虛構”的有機結合與並置,伍爾夫反思了傳統的傳記寫作手法,解構了傳記所倡導的真實。伍爾夫通過現實主義敘事和自我反思性敘事的交叉和並置,揭示了傳記敘事的內在矛盾,使讀者認識到作品中的許多材料都是以史實為依據的,同時也認識到作品的虛構性和敘事性,從而理解傳統的傳記創作並思考其局限性。這種手法給讀者帶來了緊張的閱讀體驗,這種自我反思和對寫作活動本身的關註也使《奧蘭多》具有後現代元小說的特征。
實事求是地寫
作品也與伍爾夫喜歡的意識流手法相反,非常註重外部細節的寫實,在奧蘭多的刻畫上非常重視可信度。不考慮性別和時間,奧蘭多可以說是壹個典型的傳統小說人物,他在生活中遇到了各種各樣的挫折,但最終克服了這些挫折,實現了自我。這種典型的現實主義的人物塑造方式也給讀者造成了壹種“真實”的錯覺,而這種錯覺是傳統傳記寫作與現實主義小說寫作的* * *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