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國際經濟格局,其核心內容是大國或國家集團之間的經濟力量對比關系和主導他國經濟乃至世界經濟的力量配置,包括經濟發展、國際貿易和國際金融的對比關系。從地理上講,世界可分為六大經濟區域:亞洲、歐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非洲。
1.亞洲率先崛起。
亞洲約占世界陸地面積的三分之壹,人口約占世界總人口的五分之三。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洲,在世界經濟發展史上有過自己的輝煌。從197年到2007年的10年間,亞洲國家和地區克服了金融危機的負面影響,成為世界經濟發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區。亞洲新興經濟體GDP年均增長率超過9%,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日益提高。日本《富士產經新聞》2008年4月4日報道稱,2007年,中國、日本、韓國、臺灣省、香港、東盟10國家等亞洲主要國家和地區的名義GDP達到11.7萬億美元,是1980的6倍。中國、印度等新興經濟體已經取代日本成為亞洲經濟發展的引擎,以日本為領頭雁的“雁行模式”早已不復存在。約翰?奈斯比特在他的《亞洲大趨勢》壹書中指出,在過去的150年裏,西方享受著進步和繁榮,而亞洲卻飽受貧窮和饑餓之苦。現在,亞洲正走在經濟復興的道路上,這將使他們重新獲得他們以前的文明所擁有的輝煌和榮耀。
第二,新興大國的騰飛和“超高速”發展
2007年,美國高盛集團引入了“鉆石十壹國”(菲律賓、孟加拉國、埃及、印度尼西亞、伊朗、韓國、墨西哥、尼日利亞、巴基斯坦、土耳其和越南)的概念,指出在2004年至2007年的四年間,十壹國的平均經濟增長率約為5.9%,是歐洲國家平均增長率的兩倍多。新興市場或新興經濟體已經遍布亞洲、非洲、南美洲、東歐和中東,形成了“新興經濟集團”。
美國的盎格魯-撒克遜發展模式、美國的金融創新體系、美國的新自由主義以及國際金融機構的作用都受到了廣泛的質疑。匹茲堡二十國集團峰會弱化了八國集團的作用,將包括10個新興經濟體在內的二十國集團視為“最重要的國際經濟合作論壇”和“世界經濟新協調小組”,標誌著引領世界經濟的前三名不再能夠單獨解決全球性問題,標誌著影響力日益增長的大型新興經濟體在全球經濟體系中的地位提高,話語權擴大,標誌著世界經濟格局發生了新的變化。
3.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仍有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2009年,世界經濟陷入二戰以來最嚴重的衰退。雖然二、三季度發達經濟體經濟收縮有所減少,但世界經濟和發達經濟體衰退的大趨勢已成定局,不會逆轉。在經濟全球化的影響下,發達國家的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慢慢延伸到發展中國家,受到拖累和影響。俄羅斯、巴西、墨西哥和南非等大型新興經濟體都經歷了不同程度的經濟萎縮。然而,發展中國家的整體經濟表現仍然好於發達國家。根據世界銀行的預測,2009年發展中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將增長約2.1%,與發達國家超過負3%的經濟表現形成鮮明對比。
面對世界經濟逆境,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速高於發達國家的趨勢沒有改變,發展前景依然可持續。2010年,發展中國家整體將以5.1%的速度增長,其中新興經濟體的經濟增長率約為6%,而發達國家僅為1.75%左右(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預測值為1.3%)。因此,新興經濟體追趕發達經濟體的空間仍然巨大,並將在全球經濟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世界經濟發展的重心正在向亞洲轉移。在亞洲的指引下,預計2020年左右,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總量將占全球GDP的50%。
第四,經濟實力是經濟權力分配和世界經濟格局變化的基礎。
世界經濟發展的新趨勢必然導致國際經濟關系的連鎖反應、世界格局的變化和國際經濟政治秩序的調整。正如法國《青年非洲》所指出的,“危機就像風暴或龍卷風,到處都是場景變換。當危機過去後,我們會發現壹個不同的世界,世界格局自然發生了變化。”事實表明,美國在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中遭受了多重挑戰,具體表現為:美國第壹經濟大國的地位受到挑戰;美國治理世界的能力受到挑戰;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受到挑戰;美元的特權地位受到挑戰,等等。
新興經濟體的崛起和世界經濟格局的轉變,歸根結底是經濟發展不平衡規律的結果。《生產黨宣言》發表150多年來,世界格局大體經歷了英國主導,英法德主導,美國作為救世主主導。從世界體系理論來看,大國興衰的本質是壹些國家從世界的“中心”滑向“邊緣”,另壹些國家從“邊緣”滑向“中心”。大型新興經濟體特別是中國和印度的崛起是“歷史的回歸”,將逐漸改變世界經濟的現有版圖和格局,對亞洲的振興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當今新時代,新興大國的崛起不能再走近代以來的大國爭霸的歷史,走依靠發動侵略戰爭、實施對外擴張的道路。而是只能走和平發展的道路,即爭取和平的國際環境來發展自己,以自己的發展維護世界和平。
但是,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盡管南北差距趨於縮小,但仍然巨大。發展中國家要想擺脫欠發達,中國、印度等大型新興經濟體要想得到國際社會的重視和尊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國際關系的重心正從大西洋轉向太平洋,這可能是近400年來國際關系最大的變化。盡管這壹轉移過程遠未結束,但2009年標誌著亞太地區正在成為新的全球格局中的壹個關鍵地區。這不是小事,因為在過去的幾百年裏,世界的中心壹直在歐美,亞太地區長期被邊緣化。今天,情況已經逐漸改變,亞太地區在世界上的地位正在上升。
亞太地區的重要性已經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東亞經濟壹體化的勢頭日益增強。
新舊格局交替的時候,總會有壹些國家的地位會相對下降。歐洲曾經和美國壹起是世界的中心。過去的幾個世紀壹般都是西方主導,歐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然而,隨著國際關系的重心從大西洋轉移到太平洋,歐洲的重要性明顯相對下降。這也是今天歐洲人感到失落的根本原因。歐盟由27個國家組成,歐洲人自己也承認他們沒有相同的外交政策或相同的國防政策,因此歐盟很難在國際關系中發揮統壹行動者的作用。歐盟本身也意識到了這壹弱點。《裏斯本條約》生效後,他們選了赫爾曼?範龍佩是歐盟理事會常任主席(俗稱“歐盟主席”),凱瑟琳?阿什頓是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俗稱“歐盟外長”)。但這兩位都不是歐洲重量級人物,能起到多大作用還有待觀察。當然,必須看到,歐盟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2008年,歐盟占全球GDP的18萬億美元。歐盟仍然是國際關系中的重要力量,其重要性的下降只是相對的。
中國突然來到了國際舞臺的中心。說實話,我們毫無準備。正是因為缺乏思想準備,我們中國人可能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去思考,處在國際舞臺中心的國家應該預防什麽,做什麽,註意什麽。
去年爆發的國際金融危機使全球經濟陷入嚴重衰退。世界各國普遍采取了大規模經濟刺激措施,初見成效,但世界經濟形勢好轉的基礎並不牢固,不確定因素仍然很多。與此同時,這場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遠遠超出了經濟和金融領域,正在對國際力量對比、國際格局演變和大國關系產生長期而深刻的影響,主要有四個特點。
第壹,新興大國崛起成為當今世界最重要的發展趨勢之壹,世界多極化前景更加明朗。國際金融危機加速了新興大國的崛起。在這次國際金融危機中,新興大國雖然也受到了明顯沖擊,但總體上仍能保持較快的經濟增長,好於發達國家。新興大國和傳統大國在全球國內生產總值(GDP)中的比重進壹步加強。全球投資、貿易格局和經濟增長方式正在發生重大變化,逐步向發達經濟體和新興經濟體雙向平衡的格局轉變。國際力量對比繼續朝著相對平衡和多極化的方向發展。
第二,國際經濟金融體系改革取得突破,國際經濟體系進入轉型期。國際金融危機暴露了現行國際經濟金融體系的諸多弊端,引發國際體系深刻變革,率先在經濟金融領域取得突破。G20峰會在危機中應運而生,並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匹茲堡峰會決定將二十國集團峰會機制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治理結構改革邁出重要步伐,為進壹步增加發展中國家在國際金融體系中的代表性和發言權,促進全球經濟金融領域的對話與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礎。
第三,大國加緊調整內外政策,影響了大國關系的發展演變。國際金融危機引發了世界主要國家的深刻反思。各方普遍調整發展戰略和外交政策,搶占危機後的戰略制高點。奧巴馬政府上臺後,對內振興經濟,對外倡導“巧實力”外交,主張建立“多夥伴世界”,加強與大國的協調合作。俄羅斯在國內積極化解危機影響,調整經濟結構,整頓經濟秩序,並致力於加強和改善與國外各方的關系。在歐盟內部,《裏斯本條約》的批準程序已經完成,歐盟積極參與國際議程和國際規則的制定。日本民主黨第壹次上臺,主張“友好外交”,建設“東亞”。新興大國努力保持經濟增長,團結自強勢頭加強。總體上看,大國間合作與協調的廣度和深度在不斷拓展。
第四,全球性問題更加突出,相關多邊外交日益活躍。氣候變化問題日益升溫,低碳經濟和綠色發展逐漸成為國際經濟競爭的核心內容。核安全問題更加突出,核不擴散成為國際社會關註的新焦點。恐怖主義、能源、食品以及公共衛生和安全的緊迫性和關聯性增加了。朝核、伊朗核等熱點問題在曲折中發展。圍繞各種全球性問題,國際社會進行了前所未有的密集溝通、協調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