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坤
從1550年代到明朝中後期的1800年代,中國保持了兩個半世紀的巨額貿易順差,這在世界貿易史上確實罕見。白銀大量流入的原因有兩個:貿易順差和套利。本文探討了這兩個因素的形成機制。與明朝後期類似,中國也出現了持續的巨額貿易順差。原因是政府對貿易的幹預政策。本文認為,判斷貿易順差的利弊並不容易,關鍵是貿易順差是否與經濟發展水平、經濟結構等因素相適應。
關鍵詞國際競爭力;海上貿易;套利;銀流入量
介紹
從1550年代中歐海上航線開通到1800年代,中國保持了兩個半世紀的巨額貿易順差,這在世界貿易史上是罕見的。大衛·休謨[1]著名的“價格-鑄幣流動機制”理論也無法解釋這壹現象。按照這個理論,在貴金屬為本位貨幣的時代,理論上沒有壹個國家可以長期保持貿易順差。【1】葡萄牙學者馬加良斯·戈迪尼奧的研究表明,日本白銀產量和占美國產量壹半的世界白銀,絕大部分流入中國,而且量非常大,所以他把中國形容為壹個“吸水泵”,形象地說明了明清時期中國吸收了當時世界上數量巨大的白銀。[2]
弗蘭克[3]在《白銀資本——關註經濟全球化中的東方》壹書中認為1400-1800是壹個以中國為中心的單壹世界體系,他用貿易和套利來說明他的理論。
關於國際貿易,他認為有四個地區長期保持商品貿易逆差。他們是美國、日本、非洲和歐洲。美國和日本通過出口白銀彌補了貿易逆差,而非洲通過出口黃金和奴隸彌補了貿易逆差。因此,這三個地區都可以生產世界經濟其他地區所需的“商品”。相比之下,歐洲幾乎無法生產任何可出口商品來彌補其長期貿易赤字。於是,歐洲只能靠“管理”其他三個貿易逆差地區的出口來生存,從非洲到美洲,從美洲到亞洲,從亞洲到非洲和美洲,歐洲成了全球貿易網絡的中介。為了平衡中國看似永久的順差,世界的白銀流向中國。[3]
貨幣不僅可以用來“結算”貿易逆差,也是壹種可以產生利潤的商品,受供求規律支配,從而產生套利機會。供大於求的地方,白銀價格會低壹些,供不應求的地方,價格會高壹些,這就吸引白銀從壹個地方流向另壹個地方。16世紀和17世紀初期,歐洲人所做的是在亞洲各國的金銀匯兌差額之間進行套利,在壹些貿易往來中充當中間人,尤其是在中國和日本之間。任何貨幣都不僅僅是價值貯藏手段,還是各種貨幣和商品之間的交換媒介。各種面額和純度的貨幣可以兌換或套利,也可以兌換其他商品。因此,正是這些貨幣之間的套利和可兌換性以及它們與商品在全球範圍內的可互換性,使得幾乎所有商品都真正在世界市場上發揮作用![3]
沿著弗蘭克的思路,從海上貿易和套利兩個方面考察了明代中後期的白銀流入。
壹、明代中國商品的國際競爭力
據史料記載,從15世紀中葉到1820年(嘉慶二十五年),中國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據統計,從1522年到1566年(嘉靖年間),中國生鐵產量達到4.5萬噸,居世界第壹,而英國在1740年才達到2000噸。1750年(乾隆十五年),中國工業總產量占世界工業總產量的32%,而歐洲只占23%;中國國內貿易總額為4億兩。直到1820(嘉慶二十五年),中國GDP仍占世界經濟的32.4%,居世界第壹。[4]
從明朝中期開始,中國逐漸成為世界經濟的中心,這有賴於中國強大的商品制造能力和生產的豐富商品。中國的商品有著幾千年發展起來的精湛工藝,質量上乘。而且當時很多日用品生產技術都是中國獨家擁有,占據了有利的市場壟斷地位。就紡織生產而言,中國是韌皮纖維的起源地,壹千多年來積累了豐富的生產技術。韌皮纖維的“半浸半幹”和硫磺熏蒸等漂白技術在當時處於世界領先水平。中國生絲做的產品,經得起海風吹不變色。歐洲絲綢產品的款式、織造方法、圖案設計、印染技術都受到中國的影響和啟發。更何況直到1690英國才織出質量更好的亞麻。
明代中期,中國的生絲、絲織品、瓷器、茶葉、棉布、糖、糧食、藥材等商品在國際市場上享有盛譽,競爭力很強。1629年(崇禎二年),荷蘭第三任大使努特在給其國王的報告中說:“中國是壹個物產豐富的國家,可以向世界大量供應壹些商品”。[5]當時壹位西方作家也報道:“中國人有世界上最好的糧食——大米;最好的飲料——茶;最好的織物-棉、絲和皮革制品。擁有這些主要項目和無數其他次要產品。”[6]尤其是來自中國的絲綢商品,外國商人更是贊不絕口。“從中國運來的各種絲織品,最受歡迎的是白色,潔白如雪,歐洲沒有壹種產品能比得上中國的絲織品”。[7]據史料記載。16-18世紀期間,中國向世界出口了約236種商品,其中手工藝品137種,占總數的壹半以上。其中,生絲和絲制品出口最多,其次是瓷器和茶葉。
除了品質優越,明代中國商品的價格優勢也很突出。壹方面,中國勞動力資源豐富,勞動力成本低;另壹方面,宋明時期中國對白銀的需求壹直增長快於供給,明代白銀的購買力是宋元時期的兩倍。此時,美國和歐洲正處於“價格革命”時期,歐洲國家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涉及所有工農業商品的惡性通貨膨脹,持續了大約壹個世紀。在這次通貨膨脹中,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物價從20世紀30年代到7世紀普遍上漲了3倍左右,而英國、法國和德國的物價從6世紀中葉開始上漲了3倍左右。這大大削弱了歐洲國家商品的市場競爭力,尤其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商品。與歐洲國家相比,我國以白銀表示的商品相對價格極低,在國際市場上具有很大的價格優勢。當時,中國主要大宗出口商品與國外同類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比較如下:
絲綢產品:中國絲綢產品在墨西哥市場的價格是西班牙同類產品的1/3,在秘魯是1/9,在東南亞是荷蘭同類產品的1/3,在歐洲是1/4-1/3;
大麻面料:墨西哥市場的歐洲大麻面料幾乎比中國同類產品貴8倍;
銅鐵制品:中國鐵釘在菲律賓市場的價格是西班牙產品的1/4,導致秘魯總督卡耐特派船到菲律賓購買中國銅鐵制品1.590。另壹個西班牙人維拉曾建議在菲律賓購買便宜的中國銅槍,然後運到墨西哥和秘魯。
生絲:1621年,荷蘭東印度公司以每磅4荷蘭盾的價格從臺灣省購進壹批生絲,運到歐洲市場後價格為每磅16.8荷蘭盾,毛利率320%;
肉類、蔬菜和水果:當時的西班牙牧師馬丁·德拉達對中國肉類、蔬菜和水果的低廉價格驚嘆不已...[8].
西歐急需質優價廉的中國商品,香料、藥材、茶葉、瓷器、絲綢等東西深受西歐人喜愛。由於連年戰亂和自然災害,西歐能出口到東方的商品非常有限,必須用現金支付,也就是貴金屬和白銀。他們必須帶很多錢到中國購買商品,然後賣回中國傾銷。所謂洋船“所載貨物不多,多屬番銀”。[9]
中國物美價廉的商品在與歐美的競爭中如火如荼。中國與歐美海上貿易航線的開通,為中國的日用消費品獲得了廣闊的國際市場。中國進口到馬尼拉的商品有生絲、絲綢、天鵝絨、絲綢、緞子、棉布、亞麻布、珠寶、手工藝品、鋼鐵制品、硝石、火藥、食品、家禽家畜等,其中紡織品是商品。由於西班牙-美國市場的巨大需求,中國的絲綢和棉花產品迅速躍居馬尼拉大帆船出口美國的商品之首,並壹直保持到大帆船貿易結束。直到18世紀末,中國絲綢和其他商品仍占墨西哥進口總額的63%。[10]
中國的紡織品大量湧入菲律賓,當地土著人“停止了種植棉花編織”...忘記了傳統的紡織技術”。在拉丁美洲,到17世紀初,西班牙商品的銷售額下降了壹半以上。在當時歐美人的筆下,墨西哥“土著人逐漸停止了紡紗”,“西班牙的絲綢作坊全部被摧毀”,“中國的麻織物被印第安人和黑人所渴望,而壹旦中國的產品供不應求,即使歐洲的產品充斥市場,他們也從不關心”,“中國的絲綢織物以其低廉的價格、獨特的技藝和裝飾魅力對歐洲市場構成了挑戰”……等等。[11]由於西歐國家的商品難以與中國物美價廉的商品競爭,後來進入對華貿易的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荷蘭人和英國人不得不支付巨額白銀從中國購買商品,所以中國的外貿順差壹直保持到西歐工業革命後和鴉片貿易興起前夕。
第二,明代中國商品的國際競爭力導致白銀的持續流入。
1545和1548年,秘魯波托西(今玻利維亞)和墨西哥薩卡特卡斯的銀礦被發現、開采並大量出口。16年末,西班牙占全球貴金屬開采量的83%。【12】波托西壹礦在1581600期間平均年產量為25.4萬公斤,占當時世界白銀年產量的60%以上。17年底,波托西銀礦逐漸枯竭,墨西哥銀礦開始取而代之。其產量在18世紀增長了約5倍,到1789年占世界產量的5/8以上。[13]
中歐海上貿易路線建立後,美國白銀通過太平洋運到馬尼拉再轉運到中國,是美國白銀進入中國的主要渠道。根據索薩的研究,1590-1602年通過太平洋運往菲律賓的美國白銀量估計為2010噸,1636年約為2400噸。【14】艾維思指出,從阿卡普爾科運到馬尼拉的白銀,每年是125噸,1597年,也就是萬歷二十五年,達到300噸。[15]
此外,壹些進口到歐洲的美國白銀通過貿易轉運到澳門,再流入中國內地。1631年,從菲律賓輸入澳門的白銀達1400萬兩,大致相當於明朝永樂元年至宣德九年(1403-1434)三十年鼎盛時期中國官銀礦總產量的2.1。關於美國白銀流入中國的記載在中西歷史文獻中比比皆是。比如W.L .舒爾茨在《馬尼拉大帆船》中記載,西班牙人多次抱怨“中國商人把從新西班牙運來的白銀幾乎都運走了”;壹位西班牙海軍上將驚呼,“中國國王可以用秘魯的銀條建壹座宮殿。”[16]美國白銀流入中國的數量如此之大,以至於歐洲的貴金屬進口壹度銳減。美國經濟史學家厄爾·漢密爾頓(Earl J.Hamilton)曾指出,與1591-1600時期相比,從美國輸入歐洲的黃金數量減少了92%,白銀數量減少了61-1650。【17】由於美國白銀通過菲律賓大量流入中國,17世紀上半葉,壹些西班牙人建議放棄菲律賓殖民地。
美國白銀流入歐洲,再流入中國,這是美國白銀進入中國的另壹個渠道。從1500年到1650年的壹個半世紀裏,大約有16000噸白銀從美洲運到歐洲。【18】據Ward Barrett統計,1493-1600年世界白銀產量為2.3萬噸,美國產量達到17000噸,占世界白銀產量的74%。他認為美國白銀約70%進口到歐洲,40%流向亞洲。大約有8000噸白銀從美洲經歐洲轉運到東方。除了流入印度和奧斯曼的白銀,大部分流入中國,估計在5000噸左右。[20]在1580年代,葡萄牙人每年向遠東運輸至少100萬達克特白銀,其中大部分流入中國。17世紀,英國和荷蘭也開始向東方輸送西班牙白銀。1601-1624年,英國東印度公司將75萬磅西班牙白銀(約250萬杜凱特)運往遠東,其中大部分流入中國;崇禎十年(1637),該公司的船第壹次到達中國,“沒有賣出壹件英國產品,卻拋出八萬西班牙銀元”。[21]65438+7世紀後期,該公司運送的金銀急劇增加,在1700-1701年達到70萬磅。荷蘭東印度公司出口的金銀從50萬杜卡增加到654.38+0.61.700年(約4萬公斤)。[22]
大量白銀外流,讓歐洲白銀出口大國西班牙和葡萄牙政府不安,數次設限。1593年6月+10月1月1595年7月和65438年9月,西班牙國王頒布了三項皇家法令,規定每年從墨西哥運往菲律賓的白銀以50萬比索為上限,試圖阻止美國白銀流入中國。就在那個時候,歐洲國家普遍推行重商主義政策,把金銀視為財富的唯壹形式,主張國家經濟政策的唯壹目的是積累盡可能多的金銀。然而,市場規律是不可挑戰的。除非大都市國家的制造業競爭力大大增強,否則用壹個法令來阻止廉價優質的中國貨在市場上泛濫是徒勞的。
而且限制美國白銀流入中國也不符合菲律賓殖民當局的利益。菲律賓殖民地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經濟支柱為轉口貿易,殖民當局財政尤其依賴海關收入。荷蘭官方在1618中估計,西班牙政府(指菲律賓殖民當局)每年可以對通過菲律賓轉運到美國的中國絲綢貿易征收約50萬比索的營業稅。在1586-1645期間,除了1586-90年代期間,中國每年的貨物進口稅占馬尼拉總進口稅的60%以上。期間在161-1615為91.5%,在1636-16460為88.6%。[23]顯然,對於力求財政收入最大化的菲律賓殖民當局來說,理性的選擇是千方百計維持和擴大中國的貨物進口稅作為骨幹稅源。宗主國政府頒布的限制美國白銀流入中國的詔令,無疑切斷了菲律賓殖民當局的財源。因此,這些法令始終無法獲得菲律賓殖民當局的合作。此外,西班牙殖民帝國腐敗猖獗,各級官員都把在殖民政府工作視為發財的好機會。菲律賓殖民地的總督公然違反法令,將大量美國白銀帶入菲律賓。這些法令無法擺脫成為壹紙空文的必然命運。後來西班牙殖民宗主國政府多次將額度提高到200萬比索,實在無奈。
第三,三向套利和白銀流入
歐洲人在中日歐之間開展的三方套利業務是白銀流入中國的另壹個重要渠道。16和17世紀期間,主要由貿易引起的歐洲各國銀價的低廉和中國銀價的高昂,帶來了套利獲利的機會。精明的歐洲商人將日本和美國的白銀進口到中國來交換黃金,這樣壹來可以使他們的利潤增加壹倍以上,因此他們套利並大發橫財。在利益的驅使下,日本和歐洲的白銀被大量運往中國。即使在18世紀,中國的白銀價格仍比歐洲高出50%,這導致了18世紀墨西哥白銀生產的繁榮,世界各地的白銀再次被大量搶購進入中國。
早在1609年,在亞洲做生意25年的葡萄牙商人佩德羅·德·巴紮(Pedro de Bazaar)就註意到:“通常情況下,1金比索可以兌換五個或五個半銀比索。如果中國白銀短缺,從其他地方購買的白銀價格就會漲到1: 6或6.5銀比索。我在廣州市見過買的最貴的黃金是7銀披索1金披索。我從未見過比這更高的價格。在西班牙,1金比索通常值12銀比索。因此,從中國購買黃金顯然意味著75%至80%的利潤。”[24]
關於國際套利問題,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也寫道:“當歐洲和亞洲剛開始貿易時,亞洲國家,尤其是中國和印度的金銀價格遠高於歐洲...在中國和大多數其他印度市場,純銀和純金的價格通常是十比壹,但最多是十二比壹,而在歐洲是十四或十五比壹。因此,壹般來說,白銀是歐洲船只在印度航行最有價值的運輸工具。駛往馬尼拉的阿卡普爾科船只也是如此。事實上,由於這些關系,新大陸的白銀已經成為舊世界兩端之間交易的主要商品之壹。總的來說,出售白銀也是連接世界各地遙遠地區的媒介。”[25]這說明貨幣也是名副其實的商品,正是對貨幣的需求才使得市場上的商品供給和人們用貨幣購買商品成為可能。所以這種普遍的套利兌換現象,反映了當時已經出現了壹個名副其實的世界金融市場。
根據Dennis O.Flynn和Giraldes的研究,1540s到1640s的美國殖民時期是壹個套利周期。[26]就在這個時候,中國開始了經濟貨幣化的進程,這導致了對白銀的巨大需求。從明初到成化、弘治年間(約1470年),白銀在民間的使用日益廣泛,之後因為朝廷的認可,朝野都使用白銀。例如,1430年代,浙江、江西、湖廣等地的稅糧按壹定價格兌換成白銀,大大加快了田賦貨幣化的進程。1460年(成化年間)以後,廣東南海壹直用白銀交租。16世紀初以後,官員的俸祿十分之九是用銀子支付的。到1520s,白銀貨幣化基本完成。後來嘉靖、萬歷年間,廣東、福建率先實行“等酬”、“等酬”、“壹鞭法”等賦稅制度改革,其中兌換白銀是重要內容。15世紀中期中國紙幣制度的崩潰,導致了銀幣的替代和銀稅制度的建立。當時中國有1/4的人口和比倫敦、巴黎大很多倍的城市,它的“白銀化”在世界範圍內帶來了巨大的反響。正是中國的巨大需求導致中國的白銀價值是世界其他地方的兩倍,進而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白銀。16世紀初,中國金銀匯率為1: 6,歐洲為1: 12,波斯為1: 10,印度為1: 8。到16年末,中國最具代表性的地區之壹廣東的金銀價格為1: 5.5或1: 7,而西班牙為1: 12.5或1: 14,這說明中國的白銀價格是西班牙的兩倍。而同期日本兩者的比例是1: 10,莫臥兒印度是1: 9。直到17的20世紀40年代,中國的銀價才最終降到與其他地方大致相當的水平。
從中國明代史料的研究中也可以看出,白銀的價值在整個明代壹直比較昂貴。洪武八年(1375),在制定金銀與紙幣的匯率制度時,規定1紙幣兌換成1千銅幣、1銀幣和1/4金幣,即金銀匯率為1: 4。洪武十八年(1385),金銀匯率變為五時壹或六時壹[2],但主要是五時壹。“永樂五年,到處收鈔,金每兩四百貫,銀每兩八十貫。高皇帝時,賜鈔數千,為金銀。在永樂時,給了幾千塊錢的紙幣,銀子是12.25元,金子是225元。”[27]所以可以看出,永樂五年,金銀價格還是l:5。永樂中期,金銀價格突然拉大。到了永樂十壹年(1413),金銀比例變成了1:7.5。同時《永樂十三年四月庚寅》說:“遺址首席秘書說:地方官嚴琦立下規矩,邀請商人,答應接受金銀銅錢。因此,住房部決定用30盎司的鹽換1盎司的黃金,用3盎司的鹽換1盎司的銀和2500盎司的銅。從中。”[28]據此,當時金銀官方匯率為l:10。需要註意的是,1:10的金銀匯價並沒有在很多地區和時期出現,大部分時期都維持在1:7或者1:8的水平,大概壹直到龍灣年。需要註意的是,在這麽長的時間裏,黃金和白銀的匯率基本上是和市場的匯率壹致的。金銀價格大漲,發生在崇禎年間。萬歷年間金銀變成七八分之壹甚至五分之壹,崇禎年間變成十分之壹。而且在江南的壹些地方,還出現過壹賠十三的情況,後來暫時回落到壹賠六的水平,壹直維持到清初壹賠十三的價格水平。
從上述金銀匯率的變化來看,黃金處於相對穩定的升值狀態,而白銀處於相對貶值狀態。學者蔣倩收集整理了16-18世紀中外金銀匯率的變化(見表)。原來,整個明代,黃金均價為每對6.24元7角,約為宋元時期均價的63%(10.23元偏弱),最低價達到1.26元7角。[29]
從下表可以看出,海外白銀大量流入後,明清時期中國金銀匯率呈現出明顯的變化趨勢,從20世紀30年代的1:6左右逐漸上升,7世紀初基本穩定在1:7-8左右,30年代後上升到1:65438。即使中國市場金銀比價變成l:13,這個價格水平仍然遠遠落後於同期歐洲金銀。在1492之前,華東和印度的金銀匯率是1:5,歐洲已經到了1:11或者l:12。在歐洲頻繁發現銀礦床後,從1519-1650,金銀匯率從1:11變為1:15.5左右,僅在65438+停留了很短壹段時間。
但直到中國清朝中期,金銀價格才達到1:15的水平,也就是到18世紀中期,中國金銀價格基本與歐洲持平,甚至更差。日本和印度經歷了與中國類似的過程,但日本白銀資源豐富,印度與歐洲的貿易歷史較早,所以其與歐洲的金銀平價早於中國。
結論和比較分析
上述調查表明,如此巨額的白銀流入主要是由於中國通過海上貿易進行商品交換。中國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核心經濟體,它的核心地位是建立在它在工業、農業、(水路)運輸和貿易方面的絕對和相對較大的生產力之上的。中國更高的生產率、競爭力和在世界經濟中的核心地位都體現在它巨大的貿易順差上。這種貿易順差主要是基於其絲綢和瓷器出口在世界經濟中的領先地位。此外,它還出口黃金、白銀以及後來的茶葉。這些出口商品反過來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白銀的“終極秘窖”。世界的白銀流向中國,以平衡中國幾乎永久的出口順差。[3]
除了貿易順差,世界白銀流入中國的另壹個原因是中國的金銀價格壹直低於國外金銀市場。歐洲國家銀價低,中國銀價高,給套利帶來了機會。16和17世紀期間,中國社會對白銀的巨大需求推高了銀價。在利益的驅使下,日本和歐洲的白銀被大量運往中國。明朝滅亡前1550至1645的百年間,約有14000噸白銀從海外流入中國,是這壹時期中國生產白銀總量的近10倍。[30]
中國為什麽需要這麽多錢?為什麽這麽多貨幣不會像歐洲壹樣造成通貨膨脹?根本原因是中國有很強的貨幣吸收能力。弗蘭克的回答是,“貨幣支持並創造有效需求,而這種需求刺激供給。”但是,貨幣並不能到處創造有效需求,只能在已經有生產能力的地方創造有效需求,所以存在“通過投資擴大生產能力,提高生產效率的可能性”。[3]弗蘭克認為中國有這個能力。中國的能力是基於它在工業、農業、(水路)運輸和貿易方面的絕對和相對較高的生產率。中國更高的生產率、競爭力和在世界經濟中的核心地位都體現在它的高額貿易順差上。這主要是基於它在絲綢、茶葉和瓷器出口方面在世界經濟中的領先地位。這些出口商品反過來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白銀的“終極秘窖”。
歷史上總有驚人的相似之處。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通過發展加工制造業和對外貿易,積極融入世界經濟,極大地促進了經濟增長。類似明朝後期,出現了持續的巨額貿易順差,外匯儲備過多,人民幣升值壓力加大,人民幣套利現象嚴重。明末至19世紀初,中國對外貿易長期順差,大量白銀流入,與當時中國的經濟實力相匹配。當時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人均產出和收入都不遜於西歐。在銀本位制度下,大量白銀流入,滿足了國內對貨幣的需求,在壹定程度上擴大了市場,促進了農業和手工業的商業發展和專業化生產,江南等地的早期工業化也隨之發展。但遺憾的是,明末政府出於打擊海上敵對勢力的政治需要,對海外貿易實行嚴格限制,海外貿易未能發揮其促進市場發展、專業化生產和資本形成的作用,使中國錯失了明末工業革命的良機。
與明末抑制對外貿易發展的做法相反,改革開放以來,政府大力鼓勵外商直接投資,發展對外貿易,實行“獎出口,限進口”的優惠政策,通過各種方式發展出口,並對進口實行壹定的限制。這些優惠政策,加上勞動力工資低、社會保障不完善、對環境保護重視不夠,降低了出口企業的成本,增強了價格競爭力。近年來,除了傳統的加工貿易,高能耗、高汙染的資本密集型制造業發展過快,化工、機械、汽車等行業出口迅速擴大,我國貿易順差增長過快。更糟糕的是,目前的巨額順差是在人均收入非常低的情況下出現的,這在中外歷史上都是非常罕見的。同樣,在美國1874之後的90多年裏,從1880年代到德國壹戰前夕,從1952到現在,日本對外貿易長期順差。不足為奇的是,這些國家在上述時期經歷了快速的經濟增長和高人均收入,其儲蓄相對過度投資。目前我國人均收入水平較低,資本與勞動力的比例遠低於國際平均水平,資本相對匱乏。這個時候消費和投資的需求應該是大的,更有可能出現儲蓄不足投資的情況,也就是貿易逆差。而且明末海外貿易順差導致白銀流入,直接增加了銀本位制度下的貨幣供應量,促進了資本形成和經濟發展,不存在外匯風險問題。目前中國持續的外貿順差很大程度上是政策扭曲造成的。當前,外貿順差過大加大了通貨膨脹和資產價格波動的壓力,我國外匯資產面臨較大的匯率風險。
從根本上說,明末和當代中國的對外貿易是同壹個問題,就是政府對經濟活動幹預過多,影響了市場的充分發揮。歷史教訓提醒我們,不能簡單判斷持續貿易順差的利弊,關鍵是貿易順差是否與經濟發展水平、經濟結構等因素相適應。當前,中國應調整外貿優惠政策,減少對外貿的依賴,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加強內需,否則沒有理由對中國經濟社會的持續健康發展感到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