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全球成都”對中國城鄉經濟社會壹體化的啟示

“全球成都”對中國城鄉經濟社會壹體化的啟示

我也是個大男孩了,兄弟。如果妳得分更多,我會給妳我自己的貢獻。哈哈,我在谷歌上找到的。

論“全域成都”的概念

2007年6月7日,成都獲批設立國家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7月19日,市委書記李代表市委首次提出“全域成都”新理念,即“要用“全域成都”的理念,實施城鄉統籌。著力建設1.24萬平方公裏的現代化都市圈,推動區域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建設壹體化發展,統籌推進城市和農村現代化,努力構建現代城市和農村相融、歷史文化和現代文明相得益彰的新型城市形態。”後來在《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關於推進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建設的意見》文件中進壹步明確指出:“運用‘全域成都’理念和‘三個集中’原則,著力推進區域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建設壹體化發展,進壹步加強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城市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的有機銜接。完善城鎮體系、土地利用規劃、區(市)縣總體規劃、村鎮新型社區建設規劃、城市綜合產業體系、交通體系和公共服務體系規劃,統籌推進城市和農村現代化,構建現代城市和農村和諧相處、歷史文化和現代文明相得益彰的城市新形態。”可見,“全域成都”概念是成都致力於建設國家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壹個新的非常重要的戰略思路。

“全域成都”概念的基本內涵

“成都”可以從多重含義來把握:從地理上看,它是成都平原的主體部分,處於經濟中心的地位;行政區劃意義上是副省級行政單位,面積1.24萬平方公裏,人口1.654.38+0萬。從城市主義的角度看,其主城區由五個相互聯系的城區組成,副城區由四個相對獨立的城區組成,其余為縣城及其廣大農村。所以成都有大城市帶大農村的特點。狹義的成都僅指由五個主城區連接而成的都市圈。那麽,“全球成都”這個概念試圖說明什麽?從字面上看,這不是問題。就像踩在成都的邊界上,不管是農村還是城市,繁華還是蕭條,富裕還是貧窮,大家都會知道這是行政區劃意義上的成都,但同時大家也會明白,只有繁華的都市圈才是潛意識裏的成都。在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大背景下,“全域成都”的概念會讓人改變這種潛意識。從成都對未來藍圖的描述來看,有幾層意思:

第壹,是壹種新的城鄉形態,而不是過去那種割裂的城鄉或者二元的社會結構。這種新的形態是城鄉和諧,歷史文化與現代文明相得益彰,而不是風馬牛不相及或者形成巨大反差的城鄉關系。

第二,貫穿這壹過程的核心價值取向是現代化,即現代城市和現代農村。它是通過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建設的壹體化發展,以及現代化城市和農村的整體推進來實現的。

第三,它的重點和立足點是把成都12400平方公裏建設成為現代化的都市圈。按照筆者的理解,“全球成都”的概念追求的是“平等成都”的境界,即人們在城市能享受到的福利,在農村也能享受到。也就是說,將以全面現代化的標準建設1.24萬平方公裏的成都全域,將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融入這個大都市圈,充分展示現代化的特色。雖然這個現代都市圈還是有城市和農村的區分,但城市是現代城市,農村是現代農村。傳統社會和現代社會在城市和農村之間沒有實質性的區別。城市和農村的區別,只是現代化的各種要素在空間排列上的區別。換句話說,“全球成都”就是“全球現代化”,現代化作為核心要素,體現為城鄉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的協調發展。

“全球成都”概念的主要內容

“全球成都”概念的形成經歷了壹個不斷醞釀和發展的過程。2003年8月,成都市第十次黨代會提出了“加快城鎮化是新世紀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由之路”的戰略任務。次年2月,市委正式作出“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推進城鄉壹體化”的戰略部署。城鄉壹體化是“以城鄉壹體化整體推進城市化”的簡稱三年來,成都市總結出以“三個集中”為核心推進城鄉壹體化的基本方法,即在有條件的地區,積極推進集中發展地區產業集中、城鎮農民集中、土地規模經營集中。短短三年,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取得巨大成就:產業集中度達到60%,20個集中區發展初具規模;27萬農民居住在城鎮和新型農村社區,農民向城鎮集中形成梯度趨勢;土地規模經營互利效應日益增強,流轉土地近654.38+0.6萬畝;農民人均純收入近6000元,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從2002年的2.7倍縮小到2.6倍。農村中小學標準化建設全面完成,城鄉教育均衡發展格局初步形成;公共* * *金融陽光普照農村,社保醫保實現城鄉全覆蓋;城鄉規劃壹盤棋,交通、水務、城鎮壹體化合並,建立城鄉對接的管理體制,推進基層民主政治建設。

成都獲批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後,經過充分論證,提出了到2017的目標任務。其主要指標是:產業集中度達到80%,城鎮化率達到70%,土地規模經營率達到75%;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萬億元,人均收入8.2萬元,全口徑財政收入突破3000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10%以上,城鄉居民收入比縮小到2:1。在實驗區建設目標的價值取向上,成都市領導班子保持了清醒的頭腦,誓將實驗區打造成最大的利民惠民工程,讓實驗區建設成果惠及廣大城鄉居民。這樣,“全域成都”的概念就應運而生,這就要求各級決策者在制定規劃、部署工作、評價指標、權衡利弊時,要把工作的更多突破放在統籌城鄉發展的“短板”上。不消除“短板”,統籌推進城鄉壹體化的城鎮化,實現上述指標是不可想象的。目前,“全球成都”的概念主要體現在這幾個方面:

首先是城鄉規劃的“全域覆蓋”。成都特別註重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城市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的有機銜接。按照國際旅遊樞紐城市、西南地區科技、金融、商貿中心、交通通信樞紐和新型工業基地的未來發展定位,規劃建立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城市格局,即“1特大城市、8個中等城市、30個重點鎮、60個新城、6000個鎮”,產業布局堅持“壹城壹鎮, 三圈六廊”,即中部地區特大城市發展現代服務業,近郊區發展現代工業,遠郊區發展現代農業,然後軌道交通、高速公路、城市快速通道形成各具特色的產業發展區,成為推進城鄉壹體化進程的主要載體。

然後就是城鄉交通的“全球暢通”。位於成都平原中心地帶的成都,路網四通八達,但還遠遠不能滿足城市化特別是城鄉發展的需要,主要表現為城際、區際、縣域高速大容量交通滯後。根據“全域成都”概念形成的交通理念,成都交通應重點建設“五網”,即軌道交通網、市域快速路網、市域快速路網、中心城區快速路網和新城路網。在中心城區與外圍八大城市之間,形成由軌道交通、快速路、城市免費快速路和四車道以上主幹道組成的快速、大容量、多式聯運的交通走廊;30個小城市和60個新城通過4車道以上的主幹道與區域內的中等城市相連。壹般設計時速60-100公裏,多為雙向六車道。13城市快速路兩年內開工建設。這些硬件,再加上城鄉客運管理體制軟件的改革,實現城鄉客運壹體化,拉近城鄉距離,進壹步深化壹體化。

還有城鄉社會公共服務的“全球平衡”。成都在政府調控社會事業的範圍內,下大力氣盡快彌補歷史遺留的“短板”,全力推進全民社會福利。截至目前,成都已建立起覆蓋城鄉和社會失業、救助、養老、低保的醫療保障體系。例如,在城鎮,以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為主體,以補充醫療保險、失地農民醫療保險、農民工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少兒醫療互助基金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為補充,兼顧不同層次醫療需求的醫療保障體系,從而使成都成為全國首個實現醫療保險制度全覆蓋的省會城市。全市已完成192個鄉鎮公共衛生院、1072個村衛生站、45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標準化建設,從服務設施上確保農民“小病留在村,大病留在鎮”。教育公平是社會起點公平的象征。成都努力構建城鄉均衡的公共教育體系,明確要求“成都”九年義務教育延長至12年。硬件設施方面,465,438+00所農村中小學已全面標準化。優化城鄉教育資源配置,應更加註重“軟件”建設,大力推動教育資源在“成都”流動,特別是引導優質教育資源向薄弱學校和薄弱地區流動。為實現教師的區域流動,應將教師管理權限收回到區(市)、縣教育行政部門,實行“無學籍管理”。教師全部由單位人員轉為系統人員,統壹聘任,統壹管理人事工資,統壹調配教師,實行“同城同酬”,千方百計縮小城鄉教育差距。

“全域成都”概念的應用價值

成都平原是中國西部自然條件優越、經濟相對發達的先行區,為“全域成都”概念的應用提供了良好的實踐基礎。但是城鄉分割遺留下來的問題還是和全國壹樣,工業和農業之間,城市和農村之間,市民和農民之間在各個方面都有巨大的反差。“全域成都”概念的提出,為成都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確立了正確的思路,對指導實踐具有重要的實踐價值。

壹是將現代都市圈的概念從過去的主城區擴展到成都12400平方公裏的整個區域,從而大大提高了城鄉規劃的質量。“全域成都”概念要求實行城鄉無差別政策,在編制各類規劃時實現城鄉全覆蓋,在檢驗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發展成就時實行城鄉無差別標準。但要努力彌補城鄉二元社會結構形成的巨大差異。為了便於分類指導,使公共財政更好地向相對薄弱的地方傾斜,成都將所轄各區(市)縣劃分為中心城區、近郊區、遠郊三個圈層。這是為了讓市場充分發揮作用,同時在市場力量不夠充分的地方,會得到政府強有力的調控支持。此外,成都大力支持打破區(市)縣之間的行政區劃,依托產業鏈或城市交通幹線開展深度合作,實現全域範圍內的功能分區,為未來形成城鄉壹體的新型城市管理體系奠定基礎。

二是將成都城市化發展定位為新的城鄉形態,著力為成都市場要素無障礙流動創造條件。統籌城鄉發展,需要突破城鄉分割的牢籠,但這不是壹朝壹夕的事情。設立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就是要充分利用先行先試的力量,為全國探索普遍經驗。如何讓土地、人才、資本等關鍵要素在城鄉之間自由流動,是壹個現實問題。要解決這壹問題,展示實驗區的真正意義和魅力,需要我們不斷解放思想,突破重重障礙。“全域成都”概念作為思考城鄉關系的積極思考成果,將為解決這壹難題,進而制定壹系列全新的城鄉發展繁榮政策措施提供科學的思維方法。

三是促使政府調控資源向“全域成都”低水平傾斜,全面增強統籌城鄉發展的可持續力。向成都地區全體居民平等提供政府的社會公共服務是“全域成都”的重要內容。農村社會事業和社會公共服務的歷史欠賬很多,只有政府才能擔負起盡快彌補歷史欠賬的責任。為城鄉居民提供基本的社會保障和醫療、義務教育等均等化的公共服務,讓社會發展的成果全民共享,是構建和諧社會的要義之壹,絕不能重蹈以犧牲農村衰落來換取城市繁榮的老路。

總之,“全域成都”的概念是壹個很好的命題,是成都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結合自身市場條件形成的城鄉統籌發展的總體規劃。用“全局”思維聚焦城鄉總體規劃的範圍是很有創意的,可以包含非常豐富的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內容,各地要在實踐中進壹步豐富和完善其內涵。

  • 上一篇:如何拓寬企業融資渠道
  • 下一篇:宇宙中的十二個星座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