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用壹句話來概括內容,我們就來討論互聯網時代社交工具的普及給群體在面對利益相關事件時的形成、擴大和反應帶來的變化。書中重點講述了社交媒體對社會發展的好處,而壞處可以認為是畫筆。
看完全書,作為壹個對社交媒體壹知半解的笨學生,可以說收獲了很多知識。作者通過大量的實驗和例子來闡述自己的觀點,並不難理解。
接下來我會整理章節重點(用我認為更好理解的方式通俗的介紹)和自己的壹些想法。(表達不是很好,但是感覺幹貨滿滿的。)
這篇論文講述了2006年紐約壹名男子丟失手機的故事,但撿到手機的人拒絕歸還。而是在網上發布消息,建立bbs交流平臺,引起社會關註,讓警方自下而上有效參與,最終找到手機。群體壹旦形成,想要控制他們就沒那麽簡單了。
社交能力是我們的核心能力之壹,它幾乎出現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有原因也有後果。社會不僅是個體成員的產物,也是群體構成的產物。個人與群體的集權關系、群體內個人的集體關系和群體間的集體關系構成了壹個復雜的網絡。新技術使新團體的形成成為可能。
本章的主要觀點是,社交工具的普及降低了分享、合作和集體行為的成本,操作難度也降低了。(這個觀點是貫穿全書的主要論點,可以說是全書的作用。在接下來的章節中,作者描述了* * *享受/合作/集體行為發生的具體變化,以及這些行為成本和操作難度下降背後的邏輯。)
首先,群體是復雜的,群體絕不等於壹個又壹個個體的總和。當群體規模擴大時,群體的復雜程度也會相應增加。群體的復雜性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個體意見難以統壹;組織成本高,組織難度大;很難找到壹個團體。
上述群體的復雜性容易導致“制度困境”。“制度困境”是指機構越大,協調其運作的成本越高。當管理組織成員的成本高於個人對組織的價值時,組織的發展就會陷入困境。
社會化工具運作模式有利於解決制度困境。社交工具為用戶提供了壹個輸出信息、創造自身價值的平臺,但降低了管理和協調這些輸出的成本。
在傳統群體中,通常會有壹種“先集中,後分享”的模式,但現在社交媒體的使用,讓用戶可以基於* * *享受而聚集在壹起,“先集中,後分享”。
與傳統媒體相比,社交媒體具有以下特點:
1,社交媒體信息更及時。(面對突發事件,傳統媒體到達事發現場的流程和時間與用戶在社交工具上直接上傳事故現場的區別)
2.社交媒體的受眾更小,更精準。(用戶可以根據自己感興趣的標簽有選擇地上傳和瀏覽)
3.社交媒體提供的信息可以發揮更廣泛的作用(例如,面對災難性事件,及時傳遞現場信息可以幫助救援)。
4.社交媒體的發展歷史比傳統媒體短得多,社交工具的特點是廣泛的業余性。這在壹定程度上也意味著更少的管理和限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可以在傳統媒體上看到,但是新聞可以通過社交媒體呈現)
在這壹章中,作者的思路大致如下:
傳統媒體從業者往往會把“有新聞價值的事件”和“媒體有義務報道的事件”混為壹談。比如,我們可能不會關註哪個國家的領導人在過生日,但我們可能會更關註壹些貼近我們生活、容易討論、需要反思的社會問題。
筆者認為,專業媒體從業者與自媒體在信息傳遞和新聞發布能力上的差異,不是斷層,而是“緩坡”
由於社會觀念和經濟發展水平的原因,社交媒體對社會的影響是壹個長期的過程。新技術的出現需要壹個合適的社會環境來使其更好的發展。)
互聯網時代,媒體的稀缺性不復存在,媒體行業大規模業余化,人人都可以成為自媒體。
社交工具的出現創造了壹個新的生態系統,而不是給傳統媒體引入壹個“競爭對手”。
在互聯網出現之前,媒體壹般可以分為:
1,廣播媒體:單向信息傳遞(廣播、電視、雜誌報紙,有壹定受眾)
2.溝通媒介:雙向互動溝通(電話和傳真側重於1v1的溝通,是互動的)。
互聯網時代,社交工具讓上述分類不再適用。這壹階段的媒體革命將對稱參與(互動)與業余制作(廣播)結合起來。
1.用戶生產的內容出現(ugc)
(1)互動局限在自己的社交圈,科研沒有受眾。(2)互動性和交流性比較強。
2.相對高質量的專業制作內容,獨立於用戶制作的內容(pgc)
(1)交互性受到限制。(2)關註的用戶多,播放效果好。
網絡實現了將“播”的功能與互動性結合的技術,但互動性的高低與媒體本身的受眾規模是有關系的。壹個有影響力的IP很難在1v1與關註它的用戶互動。
傳統媒體先過濾,再發布。印刷出版前,要對信息進行篩選。在信息時代,發布內容的成本已經崩潰,發布信息變成了壹件非常容易的事情,但是過濾這些混雜的信息卻變成了壹件非常難做的事情。發布第壹,過濾最後。互聯網時代,信息爆炸,有價值的不是信息,而是關註。
在這壹章中,我認為值得註意的是,雖然我們在互聯網上發布的所有信息都是公開的,但這些公開發布的信息並沒有受眾。對於我們普通用戶來說,社交媒體仍然是我們社交圈鞏固和補充現實世界的壹部分,重在互動而非傳播。(絕大多數自媒體影響力不足,屬於冪律分布的長尾部分。)
在這壹章中,作者以維基百科為例來說明互聯網環境下協作生產模式的運作。這表明互聯網/社交媒體使陌生人之間的互利成為可能。
1 .維基百科是什麽?
壹個基於互聯網的開放百科平臺,用戶可以在這裏修改自己的內容。
與傳統的百科全書相比,維基百科可以與時俱進,知識庫中的條目數量會不斷擴大。
2.2 .維基百科的特點
(1)用戶既可以是條目的讀者,也可以是條目的貢獻者(角色可以改變)。
(2)拋磚引玉的效果。比如有人創造了壹個壹句話的詞條,只是簡單描述了壹個專業術語,但人們可以不斷豐富這個詞條,使其更加科學,與時俱進。人們更願意完善已經被難倒的東西,而不是從零開始做壹些事情。
(3)自發分工。修改條目的用戶不壹定是專家。他們有的創建新詞條,有的完善詞條,有的負責修改糾正錯別字,有的可以讓抽象的語言更容易理解。......
3.為什麽人們想為維基百科做貢獻
(1)用戶可以在編輯詞條的同時獲得大腦的鍛煉(輸出知識是鞏固知識的壹種方式,比如我現在正在編寫這個筆記,整理壹些我在閱讀時學到的點),滿足用戶的虛榮心,在詞條上留下“來過這裏”的痕跡。
(2)大腦的某些部分願意做壹些不明智但對社會有意義的事情。當許多用戶與維基百科條目相關,並不斷更新和更正它們時,那些想要破壞它們的人所傳播的惡意也會變得無法實現(因為它很快就會被其他用戶更正)
4 .維基百科的自我保護機制(過濾錯誤/惡意信息)
維基百科采用先發布後過濾的機制,難免會遇到壹些惡意破壞維基社區秩序的用戶。
壹方面,正如我在第三點中總結的,被少數人破壞後,社區中大多數打算維護社會秩序的用戶都會出來更新。
另壹方面,當社會環境被破壞時,社會化的問題可以通過技術手段來解決。
在這壹章中,作者還特別提到了“冪律分布”在社會交往中的體現。維基百科上的壹個詞條可能有上百人投稿,詞條可能被修改了上千次,但真正起到建設性作用的只有壹兩個用戶,他們修改的最多。大部分用戶只修改過壹次,出於冪律分布的長尾。
本章主要闡述了社交媒體打破了信息的地方性局限,以及集體應對需要面對的壁壘。
第壹個方面打破了信息的局部限制。互聯網讓信息的接受者同時成為信息的傳播者。所以信息的受眾規模擴大了,因為網絡傳播而打破了地域的局限。
第二個方面是打破集體應對需要面對的障礙。在互聯網時代,人們可以更容易地找到觀點和意見相近的人,信息傳播的即時性也保證了集體行動的組織更加高效。從而改變公眾對與其自身利益相關的事件的反應的強度、範圍和持續時間。
在營銷人員和廣告主常說的“病毒式傳播/口碑營銷”中,受眾接受信息的可能性、受眾與潛在受眾建立聯系的可能性、受眾總規模這三個要素中,只要有壹個要素的值增加,傳播內容的影響力就會大大增加。
社交工具的應用可以使人與人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這樣壹來,受眾規模也擴大了,信息的影響力也提高了。同時,面對壹些我們普通人關註的事件,大家都會結合自己的觀點,表達自己的態度,從而引起社會的關註。有關部門也會回應,出於群體壓力做公關。(比如上海某大學因為沒有空調,學生普遍感覺太熱,條件不好。他們去知乎提問,在微博和微信官方賬號指出學校不提供空調宿舍不利於學生身心訴求,以至於面對這些網上信息,學校不得不承諾安裝空調。)
本章延續了上壹章對集體行為的探索,主要講述了社交工具加快了群體的行動速度,擴大了影響,群體行為的爆發比以前更加不可預測。
首先,由於社交媒體的廣泛使用,熱情高的人可以說服熱情低的人參加自己的組織,增強他們共同行動的動力。
在這壹章中,作者還通過幾起群體性事件闡述了“即時通訊工具”在集體行為中的及時聯系和臨時組織作用。說到im,它讓群體聚集後組織行動的過程更加便捷。同時,在這項技術的支持下,用戶可以臨時開展活動,因此群體性事件的發生更加難以預測。(網絡聚集群眾罷工,政府很難提前知曉,將事件遏制在搖籃裏。)
此外,即時通訊工具還可以在群體行為過程中進行實時協調。壹方面,當組織成員遇到困難時,其他成員可以互相通知給予幫助;另壹方面,組織可以在社交平臺上享受和傳播行動過程中的實施。
本章首先提出社交媒體有利於產生更多的社會資本。社會資本是人們在社會結構中所處的位置所帶來的資源。
在這壹章中,作者還指出,互聯網不是壹個單獨的網絡空間,而是對現實生活的補充,嵌入在人們的現實生活中。
以meet為例
當用戶足夠多的時候,我們可以根據“親和力”和“接近度”對用戶進行分類。
當壹個群體的偏好更小時,找到對方的人關系會更牢固。
聚群比較容易,散群卻比以前難了。所以,當壹個動機不良的群體形成後,對群體成員的傷害,對社會的不良影響也很難出手。(恐怖組織/節食組織/邪教/傳銷...)
小世界網絡如下
小世界網絡:小群體聯系緊密,大網絡聯系松散。小世界網絡還可以過濾和強化信息(比如妳的社交圈關註的是同壹個事件,妳了解到與這個事件相關的信息的概率就越大)。
社交媒體具有同時擴張和依賴小世界的特點。壹方面使小網絡中的成員交流更加緊密,另壹方面增加了不同小群體之間接觸的可能性。
社交軟件不會把我們介紹給我們可能認識的人,而是給我們機會去接觸那些人並介紹我們自己。
作者在前壹章提到的社會資本可以分為組合資本和橋接資本。前者是同質群體內部信任的加深(排他性),後者是指不同群體之間聯系的加強。
筆者也相信,有結構漏洞的人會比壹直生活在同壹個圈子裏的人更有創造力。結構性漏洞指的是朋友圈廣,認識很多不同種類的朋友的人。
首先,作者以meetup網站為例,說明meetup社區的建立是用戶自己的選擇,並非出於商業分析。Meetup只是給用戶提供了壹個平臺,興趣群和小牛的建立都是用戶行為的副產品。在這種模式下,試錯陳本具有更高的價值和更低的成本。(運營商不需要研究市場,分析什麽樣的社區更受歡迎,而是通過用戶的自主建立,看什麽樣的群體更有吸引力,什麽樣的群體有長尾市場。)
作者以Linux為例,通過開源運動的成功與失敗來說明,大部分開源運動都以失敗告終,只有少數(冪律分布的真相)最終成功,但是開源運動的失敗是很低成本的。失敗的成本降低了,人們更願意去探索和嘗試新事物。
在這壹章中,作者還提到了“適應性景觀”這個詞。健身景觀是指對於任何壹個問題和目標,都存在大面積的可能性,而只有少數有價值的場地等待被發現。開源運動對失敗的容忍讓人們更有能力發現和構建有價值的改進。
主要觀點:
1,資訊* * *,降低了開源運動的對錯成本卻沒有降低其失敗的可能性。
2.由於失敗/試錯的成本較低,開源運動及其類似形式的合作更有可能被探索並實現價值。(“群眾的智慧”又容易讓人頓悟)
在這壹章中,作者認為社交工具的成功應用需要以下三點。
1.值得信賴的承諾(用戶為什麽要使用,使用這種社交化學品有什麽好處?)
對於社交工具來說,它們的受眾不是個人,而是群體。因此,需要通過承諾來說服多個個體加入其中。可以先從壹些小群體入手,讓這些人先從社交工具中獲得價值,再擴大受眾。(比如livejournal的初期用戶基本都是高中生.....)
2.有效的工具
對於不同的群體,我們需要使用不同的社交工具。工具需要與其支持的群體交互模式相關。小群體更註重群體之間的緊密聯系和互動,而大群體更適合做壹些發揮“群眾智慧”的工作(比如前面提到的Linux和wiki的例子)
3.用戶認可的協議(用戶使用這個工具能得到什麽?期間應遵循哪些規則)
所有的群體都逃脫不了“社會困境”,群體價值的創造離不開對群體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