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各種學科的方法
在學習過程中,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是提高學習成績的重要條件。下面從預習、上課、作業、復習、考試、課外學習六個方面,來談談標準題的學習方法。需要註意的是,這裏說的是所有科目學習的壹般規律,並不涉及具體科目。不同學科的學習方法有專門的文章。
首先,預習。預習壹般是指在老師講課前,獨立閱讀新課,做初步了解,為上課做準備。所以預習就是自學。預習應做到以下四點:
1,瀏覽教材,初步了解教材的基本內容和思路。
2.如果在預習過程中發現與新課相關的舊知識沒有很好的掌握,就要去查閱和補習舊知識,為學習新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
3.在閱讀新教材的過程中,要註意尋找我們難以掌握和理解的地方,這樣在聽課的時候才能特別註意。
4.做預習筆記。預習的結果要認真記錄在預習筆記中,預習筆記壹般要記錄教材的主要內容,課堂上需要解決的問題,查閱的舊知識等。
第二,階級。課堂教學是教學過程中最基本的環節。不言而喻,聽課也應該是學生學好功課、掌握知識、發展能力的決定性環節。待辦事項類:
1.課前準備好課本、筆記本等上課需要的文具,花時間簡單回憶和復習壹下上節課學過的內容。
2.帶著強烈的求知欲去上課,希望在課堂上從老師那裏學到新知識,解決新問題。
3.上課註意聽講。鈴聲壹響,就要立即進入主動學習狀態,自覺排除各種幹擾因素。
4.上課擡頭,眼睛盯著老師的壹舉壹動,專心聽老師的每壹句話。要牢牢把握老師的思路,註意老師敘述問題的邏輯,問題是如何提出的,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步驟。
5.如果對某個問題或某個問題的某個環節不理解,上課不要“鉆進死胡同”,先記下來再聽。有不懂的問題,課後去學習或者找老師請教。
6.努力成為班級的主人。我們要認真思考老師提出的每壹個問題,仔細觀察老師的每壹個演示,大膽舉手表達自己的觀點,積極參與課堂討論。
7.特別註意老師講課的開頭和結尾。老師的“開場白”往往是總結上節課的內容,引出這節課的新話題,提出這節課的目的和要求以及要講的中心問題,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老師的課後總結往往是壹節課的精華和復習小技巧,是對這節課的高度概括和總結。
8.養成記筆記的好習慣。最好是邊聽邊記筆記。當聽課和記筆記發生矛盾時,要以聽課為主,課後補記。記筆記要有重點,把老師板書的知識大綱、補充的課外知識、典型題目的解題步驟和課上沒有理解的問題都記錄下來,供課後復習時參考。
第三,作業。作業是學習過程中的壹個重要環節。通過作業,不僅可以鞏固當天所學的知識,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將所學的知識應用於形成技能和技巧,從而開發智力,培養能力。作業必須是:
1,作業前看書,看書和作業結合。只有先了解教材的基本內容、思路、原理、規律,才能順利完成作業,減少作業中的錯誤,鞏固知識。
2.註意考題。要搞清楚題目給出的條件,明確題目要求,應用所學知識,找到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
3、態度要認真,推理要嚴謹,養成“言必有據”的習慣。準確運用知識、方法、定律、定理、公式、概念等。作業後,仔細檢查計算,以避免不應有的錯誤。
4.作業要獨立完成。只有用自己的大腦思考,用自己的雙手操作,才能促進自己對知識的消化和理解,培養自己的思維能力。同時也可以檢驗自己的知識是否準確,從而克服學習中的薄弱環節,逐步形成紮實的基礎。
5.認真改正錯誤。作業被老師批改後,妳要認真閱讀,認真改正作業中的錯誤。妳要知道,妳犯錯的地方,就是妳暴露自己知識和能力弱點的地方。改正後可以及時彌補自己的知識缺陷。
6、作業要規範。解題時,不要輕易落筆,要經過深思熟慮後寫壹次。不要寫了又改,改了又擦掉,以至於作業塗改太多。書寫要工整,解題步驟要簡潔、有條理、完整。做作業的時候,每個科目都有自己的格式,要按照每個科目的操作規範來做。
7.把作業保管好,定期整理。復習的時候,可以隨時參考。
第四,復習。復習的主要任務是實現對知識的深入理解和掌握,在理解和掌握的過程中提高運用知識的技能,使知識融會貫通。同時要將知識系統化,通過歸納整理,真正成為自身知識鏈的有機組成部分。審核待辦事項:
1,當天的課當天復習,第壹天學習復習的內容也要同時復習,做到新舊知識銜接。要在全面復習教師講授的主要內容的基礎上,抓住重點和關鍵,特別是講課中存在的難點問題要徹底解決。重點內容要認真閱讀和記憶,能準確闡述基本要領和規律,能真正理解其意義;妳要能自己推導出基本公式,知道它的來龍去脈;同時要明確知識前後的關系,註意總結知識的規律性。
2.單元復習。學完壹個單元的課程後,要對整個單元的知識點進行全面的復習,重點是理解知識點之間的關系,使知識系統化、結構化。壹些需要記憶的知識,要在理解的基礎上熟練記憶。
3.中期審查。在期中考試之前,我們應該系統地復習上半學期所學的內容。復習時,在全面復習的前提下,尤其要著重理清各個單元知識之間的關系。
4.最終審查。在期末考試之前,我們應該系統地復習這壹學期所學的內容。力求在復習時達到“理解透徹、掌握牢固、運用靈活”的目的。
5、假期復習。每到寒暑假,除了完成各科的作業,還要全面復習之前學過的內容,重點復習自己掌握不好的部分。這樣可以避免邊學邊忘,造成高三復習時負擔過重的現象。
6.在滿足上述要求的基礎上,有余力的同學可以在老師的指導下看壹些課外參考書或者做壹些練習,加深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第五,考試。考試是學習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考試可以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從而總結經驗教訓,改進學習方法,明確自己今後學習的努力方向。參加考試時,您應該:
1,要正確對待考試。考試是檢查學生學習效果的壹種方式。考的好可以促進他們更努力的學習,考的不好。也能督促他們認真分析原因,找出存在的問題,以便以後更有針對性的學習。所以,考試並不可怕,永遠不要有害怕考試的心理,會造成情緒緊張,影響水平的正常發揮。
2、做好考前準備工作。首先,對所有科目的課進行系統認真的復習是取得好成績的基礎。此外,在考試前和考試過程中,要註意勞逸結合,保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保持充沛的精力,這是取得優異成績的必要條件。
3.答題時應註意的主要問題有:①認真審題。拿到試卷後,仔細閱讀每道題,看清題的要求,找出已知條件和要求的結論,然後開始答題。②暫時做不到的問題可以先放壹放,能做的問題再解決。③仔細檢查,糾正錯誤。答完試卷,如果還有時間,就要抓緊時間檢查驗證。先查易、省時、差錯率高的題,再查難、費時、差錯率低的題。(4)紙張表面要工整,字跡要工整,答題步驟要完整。
4.註意考後分析。拿到老師批閱的試卷後,不僅要看成績,還要對試題逐壹分析。首先要改正錯誤,把錯誤標記清楚,引起我們的註意,以便復習時能正確檢查。然後分析丟分原因,分類統計。看考試、操作、表達、原理、思維、粗心等因素扣了多少分;經過分析統計,找出自己學習中的問題。還要分析對題,檢查自己對題的表達是否嚴謹,解題方法是否簡單。
5.各科試卷要分類保存,以備復習時參考。
6.杜絕各種作弊行為。
第六,課外學習。課外學習是課內學習的補充和拓展,它們是壹個相互聯系、相互滲透的整體。在搞好課內學習的基礎上,適當的課外學習可以拓寬自己的知識面,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特長,對課內學習也有有效的促進作用。課外學習要註意:
1,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有目的的選擇學習內容。原則是有利於鞏固基礎知識,彌補自己的學習弱點。
2、根據自己的特長和愛好,選擇壹些與學科相關的課外讀物進行學習。
3、課外閱讀壹定要從自己的實際出發,量力而行,寧可少而精,不可過多過濫,切忌好高騖遠、貪多求全。
七、實驗班。實驗是理論聯系實際的重要手段。實驗的目的是加深對理論的理解和有效地拓展知識領域,培養觀察、判斷、形象思維和動手能力,培養認真的科學態度。實驗班應做到以下幾點:
1,實驗前預習,明確實驗的目的、原理、方法、步驟。
2.熟悉實驗儀器設備的名稱、功能和操作方法。
3.自己做實驗,仔細觀察實驗現象,仔細測量數據,做好記錄。同時,要分析產生誤差的原因。嚴格遵守操作規程,愛護儀器設備,註意安全。
4、實驗完成後,要認真、實事求是地寫好實驗報告。
(1)制定計劃,(2)課前預習,(3)認真聽講,(4)及時復習,(5)獨立作業,(6)解決問題,(7)系統總結,(8)課後學習。
1.數學概念的學習方法。
(1)閱讀介紹,記住名稱或符號。(2)背誦定義,掌握特點。(3)舉正反兩個例子,了解概念反思的範圍。(4)練習,判斷準確。(5)與其他概念比較,找出它們之間的關系。
2.數學公式的學習方法。
(1)寫出公式,記住公式中字母之間的關系。(2)了解公式的來龍去脈,掌握推導過程。(3)用數字核對公式,在具體化的過程中體驗公式所反映的規律。(4)變換公式,了解其不同形式。(5)把公式中的字母想象成壹個抽象的框架,從而將公式運用自如。
3.數學定理的學習方法。
(1)背誦定理。(2)區分定理的條件和結論。(3)理解定理的證明過程。(4)應用定理證明相關問題。(5)了解定理與相關定理、概念的內在聯系。
然後介紹如何應對上課註意力不集中的策略。
課堂教學是教師教學過程的中心環節。教師通過課堂教學向學生傳授知識。同時,課堂學習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渠道。如果學生想在課堂上學習知識,他們必須專心聽課。因此,教師指導學生掌握有效的聽力方法,提高聽力效率是非常重要的。
壹,學生上課的現狀
在壹堂課上,有幾種聽課情況:壹種是上課專心聽講。這類學生學習目的很明確,求知欲很強。上課時,他們全神貫註,充分調動多種感官參與聽課,不亂思考,不亂動,盡最大努力排除聽課的幹擾,做到看得見、聽得見、摸得著,邊看邊聽、邊思考,思維處於高度競爭狀態。第二種是聽課。這類學生學習目的明確。在課堂上,他們不夠專心。他們只是用耳朵聽,不僅僅是聽老師講,還有其他方面。教室裏有什麽動靜,他總想看看再說。第三類是不聽課。這類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在課堂上,他們做自己的事情。他們總是小動作,說小話,或者是坐在教室外面,像木偶壹樣坐著,心裏在想別的事情。
二、如何聽好壹節課
聽課是壹項復雜的腦力勞動,需要聽者各種感官和大腦思維的積極參與。系統論的原理告訴我們,學習新知識就是接受信息、信息加工、信息儲存、信息輸出和信息反饋。在接受信息的過程中,學習效率取決於信息渠道的暢通和信息活動的質量。聽課是接受信息和信息活動的第壹關。能否專心聽講,決定了信息接收的數量和信息活動的質量,也決定了整個學習過程的效率。聽課的壹般要求是:首先要明確聽課的目的和要求。第二,要把聽、看、記、想有機結合起來。第三,要認真做好聽課記錄。
(壹)課前充分準備,明確聽課的目的和要求:
1,做好知識準備,明確講座內容。
課前預習的過程是舊知識向知識的過渡,也就是溫故而知新的過程。通過預習,我們可以知道課堂上會學到哪些新知識,應用哪些舊知識,接觸哪些舊知識,壹定要心中有數。只有這樣,才能將新知識納入舊知識體系,形成新的知識結構。
2.做好心理準備。
心理準備是人們內心對某件事肯定或否定的傾向,是壹種先入為主的態度。它會主導人們對某個事物的期待和評價,影響人們是否接受相關信息以及接受的質量。比如,在學英語之前,有些學生在英語課上態度消極,畏難情緒嚴重,認為“中國學英語會很吃力,我怕學不好”。因此,英語被視為“災難”和“苦難”。正是這種消極的心理準備,造成上課思維遲鈍,大腦半壓抑,學習無精打采,上課聽不進去,於是人就小動作,說話或者打瞌睡。嚴重影響學習效果。相反,如果妳提前從心理上肯定了某個學習內容,相信妳會對它感興趣,會熱情,會專心學習,學得好,那麽他就會專心聽課,學習效果就會好。
3身體準備
在課堂上學習是壹項艱苦的工作。它要求學生有充沛的精力和健康的體力。為了做好身體準備,要求學生做兩件事:首先,他們應該有足夠的睡眠和休息。二是註意飲食營養。我們有的同學因為前壹天晚上學習太晚,或者看電視太晚,睡眠不足,第二天上課沒有精力,睡著了,影響了上課的效果。此外,壹些學生不吃早餐,餓著肚子去上課,這嚴重影響了他們的健康。長此以往,他們會精疲力盡,無法上課。同時,面對大小任務,學生要加強體育鍛煉,提高身體素質。
(2)課堂上要把聽、看、記、思有機結合起來。
聽課不是單純靠耳朵,而是需要各種感覺器官的積極參與。根據實驗研究,人能記住的15%來自聽覺活動的知識,25%來自視覺活動的知識,65%來自視聽整合的知識。很多優秀的學生都被吸收進了這個班。要把聽、看、記、想有機結合起來,大大提高聽課效率。宋代理學大師說:“心若不定,則見不到理。要讀書,先要定下心來。”要想上課專心,壹定要意識到,心裏想著,不要壹下子就用上。整個心靈要跟著老師的思路走,不僅僅是用耳朵,更重要的是用“心”。聽,看,想,記。在聽的過程中,也要積極認真的思考。學習離不開思考。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思則明,思則暗”。沒有思考,理解新概念,掌握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系都是空談,上課的實際意義也就不復存在。學習是接收和儲存信息,思維是判斷和處理信息。愛因斯坦曾說:“提出壹個問題往往比解決壹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壹個問題可能只是壹個數字或實驗技巧,而提出新的問題、新的可能性和用新的視角看待舊的問題,需要創造性的想象力,標誌著科學的真正進步。”課堂思考就是思考所學內容的脈絡,與舊知識的聯系,以及在實踐中的應用。在課堂上,學生也應該養成喜歡積極回答和善於回答老師在課堂上提出的問題的習慣。
(3)上課認真聽講,做筆記。
學生上課要學會做筆記,這也是壹種聽課的學習藝術,提高學習效率。課堂上做好筆記,是為了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有助於課後復習鞏固新知識,同時培養記筆記的能力。俗話說,“記性不好不如筆不好。”“無筆墨,不讀書。”這些話都說明了記筆記的重要性。總之,提高課堂聽課效率的方法多種多樣。同學們要在自己的學習實踐中多總結多交流,不斷提高課堂聽課效率。
至於和孩子溝通,其實可以把握壹些原則:
1.註意情感交流,不要拒人於千裏之外。
耐心傾聽,不要隨意打斷。
學會接受,不要壹味的批判。
4.支持和鼓勵,而不是同情和安慰。
5.註重引導,而不是命令紀律。
還有妳提到的賞識教育,我覺得很好,尤其是當今社會,對於絕大多數青少年來說,賞識教育應該是為主的。在當今的學校教育中,教師的表揚和批評是教師在教育工作中使用的重要手段,對學生的鼓勵和鞭笞是壹把雙刃劍。表揚是對學生成績的公開表揚。其目的是鼓勵先進,鼓勵落後,使正確的思想、言行得到社會的認可和發揚。批評是教師指出錯誤並督促其積極改正的有效方式。其目的是幫助學生認識自己的缺點,改正自己的錯誤,從而成為學習成績優異的好學生。因此,表揚和批評是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不可或缺的手段。如果使用不當,不僅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還會傷害師生關系。可以說,老師的表揚和批評也是壹門藝術。
壹、教師表揚的藝術。現代教育理論的研究證明,教學不僅是傳播知識和信息的認知活動,而且包含著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這種情感交流滲透和貫穿於知識傳授的全過程。因此,教師表揚藝術在教學活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它不僅是成功教學的重要制度,也是學生獲得最大發展的必要手段。如果教師能在教學中充分利用表揚來肯定學生的能力,對學習會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1,贊美美術的作用激發學習興趣。興趣是學生前進的心理動力。興趣可以鼓勵學生努力追求和探索。行為科學家做了無數實驗證明,任何人經常重復壹個動作,都會產生立竿見影、令人愉悅的結果。所以老師每次批改作業,都能找到每個學生作業比上壹次好壹兩次的地方。經過壹段時間,壹定會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如果壹個學生在作業上付出了比平時更多的努力,他很清楚,所以他總是渴望等待老師的表揚,以證明老師意識到了他的進步。這時,表揚就像陽光雨露壹樣滋潤著學生的心靈,激發著他們的學習興趣。相反,如果老師對學生的努力視而不見,失望對學生來說是壹個沈重的打擊,即失去學習興趣。和諧的師生關系。每個人都喜歡被別人表揚而不是批評。不公平的批評、體罰和辱罵性的語言往往會導致師生關系的緊張和惡化,從而導致學生對老師所教的課程產生厭倦和仇恨。而對學生親切熱情的老師,再加上實事求是,不偏不倚的表揚,可以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這種親情的聲音,是為了打開學生的智慧之門,促進他們對知識的不懈追求。
2.教師實施表揚藝術的誤區。缺乏贊美。有些老師為了鼓勵差生,把表揚當成壹種策略手段,為了表揚而表揚,抓住了他們身上的壹點小事,就隨意用誇張的方式表揚,或者用表揚來安撫學生的情緒,這樣會讓被表揚的學生覺得“假”,認為不是真心表揚他,而是“哄”他進步。這種贊揚是不真實的。當學生做了壹件好事,或者在學習上有了進步,需要老師在其他同學面前表揚,這讓他們感到和考試後急於知道成績壹樣迫切。教師若能善加利用,及時表揚,就抓住了教育的最佳時機。但有些老師沒有把握好時機,以至於表揚之後,學生會感到憤怒或氣餒,也就是失去了應有的效果。贊美不準確。表揚要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不要輕易表揚。比如有些老師表揚的時候,往往只把目光放在學習好的學生身上。如果他們說自己沒有缺點,就容易產生盲目的優越感,滿足現狀,所以不在乎表揚,而那些得不到老師表揚的後進生,就可能失去前進的熱情和信心。
3.老師表揚正確使用藝術。實事求是,不偏不倚。實事求是、不偏不倚是表揚藝術最基本的要求,不公正的表揚不僅不能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還會嚴重削弱學生的學習動力,甚至造成逆反心理。實事求是,樹立不同的榜樣作為學生的學習榜樣,既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又能讓每個學生看到自己的缺點和不足。所以,贊美只能針對當事人,而不能從其父母或家庭成員的職業、成就或地位來說。我們不能因為壹個學生有特殊關系,就給予更多的表揚,從而扭曲了表揚的本質,使之成為學生之間的沖突,達不到表揚的目的。調制是有度的,因人而異。表揚應該真正成為教學行為的正向激勵。必須根據學生的個體心理特點和心理發展水平,有壹定程度的克制,因人而異。老師對待優秀的學生褒獎不已,但壹切都是相反的。過多的恭維,有時可能會導致優秀的學生無法客觀評價自己,從而產生盲目的優越感,滿足現狀,對自己的發展不利。對於後進生,壹定不能帶著“有色”的眼光看待,而要善於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對他們的每壹次進步給予及時的表揚和肯定,讓他們的表揚真正起到鼓勵先進帶動後進生的作用。及時表揚,趁熱打鐵。適時的表揚可以提高學生對某壹行為或活動的興奮感,進而產生強烈的動機和欲望。當壹個學生做了壹件好事或成績提高時,他渴望得到老師的表揚,但老師沒有及時表揚,往往會使學生失去動力,得不到及時的強化。教師可以利用現代通訊工具及時傳達表揚的內容。如果給家長打壹個電話,被表揚的學生會因為家長的鼓勵而得到極大的滿足,而其他學生會想方設法讓家長使用電話熱線得到好消息,得到全體學生的喜愛。把握真情實感,充滿激情。贊美是發自內心的贊美,而不是虛假的奉承。贊美起著巨大的作用。這是壹朵真誠的花。它不帶任何虛偽。不要為了表揚而表揚。只有真誠的贊美才會被對方接受。比如有壹天早上我剛到學校,班裏壹個“淘氣的男孩”就來辦公室找我。他低聲說:“老師,昨天放學,我和高二的同學壹起玩,把門弄壞了。請批評我。”看到他心虛的樣子,我沒有批評他,而是心平氣和的告訴他愛護公物的道理,指出損壞公物的危害,指出主動找老師認錯是誠實的,應該表揚。就這樣,在和諧的氛圍中,他全心全意地接受了教育。如果只用壹個“好”字來贊美所有的人和事,很容易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有時候點頭、拍肩、微笑、說壹兩句話都會引起對方的情感觸動,縮短不在的距離。尤其是對低年級學生來說,老師在語言、表情甚至手勢上的情緒表達,更能激起他們的情緒* * *。
2.教師的批判藝術壹個學生曾經跟我說:“我討厭我的老師,所以我對他的課壹點都不感興趣。”我問他為什麽,他說:“我犯了錯,老師不是挖苦就是謾罵,訓斥。”當然,這個學生的表現是差了壹點,但是他之所以反對老師,是因為老師在批評教育中沒有掌握批評的藝術,讓他覺得班集體排斥和否定他,從而自暴自棄,從而對教育和管理產生壹種抵觸情緒。也許有些老師會說:“良藥苦口利於病,苦口利於行。”我這樣批評他們是出於好心,是為他們好!但是,即使是真誠的批評,也要講究方法和場合。青年學生正處於生長發育階段,自卑感強,容易受到傷害。單獨找他們分析他們的興趣,比訓斥他們的缺點要好得多。這是壹些老師批評的話,學生聽了也是心悅誠服。有的老師批評,學生不聽,甚至有對立情緒。因此,教師在運用批評時要註意批評的語言和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