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貿易產業鏈反映了加工貿易企業通過深加工結轉、外發加工和原材料、零部件國內供應,從單壹企業加工轉變為多企業生產聯合體深加工,並逐步形成深度關聯、相互支撐的產業集群,進而不斷實現增值的過程。這個過程包括R&D設計、加工生產、運輸倉儲、物流配送、市場營銷和售後服務。對於壹個國家來說,國內加工貿易所剩加工環節越多、產業鏈越長,國內增值率(以下簡稱“增值率”)越高,對國民經濟發展越有利。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投資環境的日益完善,加工貿易逐漸呈現出產業鏈不斷延伸、增值率不斷提高的趨勢。然而,由於壹些政策和體制障礙,實現這壹趨勢的過程仍然面臨許多困難。
壹,加工貿易產業鏈中的增值率和“微笑曲線”
在加工貿易產業鏈的環節分布上,可以用“微笑曲線”(如圖1)來分析。這個理論描述了在曲線的左端(產業鏈的上遊),隨著R&D和設計的投入,產品的增值收益逐漸上升;在曲線的右端(產業鏈的下遊),隨著品牌運營和銷售渠道的建立,產品的增值收入也大幅增加;而以成品組裝和低端產品為主的制造業是“汗多錢少”,技術含量低,產品附加值少,市場競爭激烈,容易被成本更低的同行取代。我國絕大多數加工貿易企業顯然都是這種情況。
這種向上的曲線與微笑時的口型非常相似,所以被稱為“微笑曲線”。加工貿易產業鏈中的“微笑曲線”實際上是“增值率(附加值)曲線”,即通過新產品開發、品牌創意、營銷渠道和運營能力來提高技術、制造和規模的增值水平,即滲透到“微笑曲線”的兩端可以創造更多的價值。
處於“微笑曲線”的底端,中國加工貿易產品的增值率始終較低,而外商控制的上下遊產業鏈的增值收益往往是國內加工貿易企業的十幾倍甚至上百倍。比如,中國出口的每張DVD只要39美元,卻要向外國公司平均支付19.7美元。占成本70%的機芯、解碼器等關鍵部件都要進口,出口產品貼上外商持有的商標。這不是特例。從壹雙鞋到壹張CD,從壹件襯衫到壹棵聖誕樹,幾乎所有中國加工貿易的出口產品都在講述這樣壹個分銷故事。更嚴重的是,“微笑曲線”還在變陡(如圖2所示)。
中國加工貿易的“微笑曲線”底部日益加深,反映出中國勞動力在與發達國家的技術交流中相對價格(即貿易條件)越來越處於劣勢。比如2001到2005年,中國加工貿易的增加值率依次為56.8%、45%、47%、46%、52%。數據顯示,中國加工貿易增加值率上下波動。加工貿易產出的擴大並沒有帶來增值收益的增加,中國正在陷入加工貿易的“微笑貧困”陷阱。2005年,在國際國內能源、原材料價格普遍上漲的情況下,中國加工貿易前200名商品中有近三分之壹出口量增價降。
二、中國加工貿易產業鏈增值率面臨的主要問題
1980年,我國加工貿易進出口總額僅為1.6億美元,2005年增加到69051億美元,增長了41.2倍,占全年進出口總額(1421.2億美元)的48.6%。加工貿易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出口方式,對中國國民經濟的發展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但由於我國加工貿易國內產業鏈短、附加值率低,相關負面效應也十分突出。
(壹)國內加工貿易配套能力不足,缺乏長遠發展潛力
我國加工貿易產能主要集中在低端制造業,零部件和原材料過度依賴進口,國內配套能力不足。唯壹配套的產品多為外資企業。據調查,蘇州的加工貿易主要依靠臺灣和香港的加工組裝產業轉移。經過十幾年的快速發展,2005年加工貿易進出口總額已達1073億美元,占全國的15.5%。但目前蘇州加工貿易的主要優勢更多體現在產品總量(價值)上。例如,2005年蘇州* *出口筆記本電腦1597萬臺,價值109億美元,約占全球貿易額的1/4。然而,這些“蘇州制造”的筆記本電腦幾乎都是代工生產的。裝配零配件主要由跨國集團采購和調配,國內企業難以進入料件配套體系,加工貿易企業產業鏈自主延伸能力弱,利潤控制能力差,增值收益極低。事實上,我國東部沿海地區加工貿易發展起來的產業大多存在類似問題。
(二)中國加工貿易長期處於產業鏈的低端,缺乏可持續的利潤空間。
中國加工貿易發展迅速,主要集中在勞動密集型行業,包括紡織、服裝、鞋、家具、機電產品等。近年來,它在電子產品和IT領域異軍突起。新興產業雖然是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但國內加工企業只從事勞動密集型環節。這種模式可能會存在很長時間,但盈利能力難以持續。挑戰來自於“賤糧傷農”效應,即具有國際比較成本優勢的產業往往是供給充足甚至過剩的產業,壹般以“三低”(低成本、低價格、低檔次)保持競爭優勢。雖然價格競爭力強,但如果貿易增量不增加甚至減少,產品的增值率就會越來越低,而且會因為有低價傾銷產品的嫌疑而招致貿易制裁。而且加工企業不掌握最終的海外銷售渠道,難以了解瞬息萬變的市場和產品需求,導致新產品R&D和設計能力喪失,指導模糊。在產業鏈上下遊環節的對立壓縮下,加工企業被迫在優勢環節上精益求精,或者幹脆搞“拿來主義”,上遊企業提供什麽(樣品)就生產什麽,而不是研發。這種生產方式必然導致產業環節邊緣化,增值率降低。同時,由於沒有最終的銷售渠道,我們無法掌握產品的定價權。出口規模越大,往往意味著買方訂單越大,買方議價能力越強,增值率越低。如此惡性循環,企業可以不斷擴大產能規模,但產業鏈上的環節固化,增值率的空間被壓縮。
(三)加工貿易增值率很低,大量利潤外流。
在整個加工貿易的R&D、設計、制造、物流、銷售、服務等構成的產業鏈中,我國企業往往從事零部件或原輔材料的初加工、組裝、裝配等勞動密集型環節,產業鏈中的技術含量較低,導致增值率提升不大。據統計,在來料加工中,目前我國企業只能賺取出口總收入的5%左右,大部分增值產品由外方獲得;在飼料加工中,由於外方控制了原料采購、成品銷售等產業鏈關鍵環節,便於利用轉移價格等手段大量虧損利潤。比如壹個中國制造的芭比娃娃,國內加工貿易企業只拿35美分,而美國等國外企業拿20美元。
(四)加工貿易產業鏈短,對相關產業帶動作用弱。
現階段,我國加工貿易最突出的表現是“兩頭在外”和“大進大出”。“兩頭在外”的加工貿易模式必然導致原材料大量進口,給國內相關原材料產業發展帶來負面影響;在“大進口大出口”模式下,由於外商控制了核心技術和銷售渠道,我國只參與簡單的加工環節,導致我國加工貿易的真正經營主體是外商而非國內經營者,從而使我國原有的工業基礎無法充分發揮作用,加工貿易的輻射能力和集聚效應沒有得到充分釋放。而且目前很多加工貿易還處於“壹進壹出、單壹流程”的發展階段,普遍缺乏帶動性強的龍頭企業和配套合作企業,產品加工程度不深,對產業升級和產品替代作用不顯著。同時,外國投資者為了長期保持技術優勢,獲取高額利潤,往往采取濫用知識產權保護、挑起國內企業價格戰等措施,阻礙或割裂了國內產業鏈的形成,延緩了加工貿易對我國產業發展的帶動作用。
三、影響加工貿易產業鏈延伸和增值率提高的主要因素
中央“十壹五”規劃提出“繼續發展加工貿易,著力提升產業層次和加工深度,增強國內配套能力,促進國內產業升級”。然而,目前我國加工貿易產業鏈的延伸和增值率的提高受到諸多因素的制約。
(壹)人力資本的供給非常匱乏。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特別是在資本要素可以自由流動的情況下,壹個國家在國際產業分工中能做什麽,主要不是取決於金融(實物)資本的豐富程度,而是取決於人力資本的差異(體現為知識和技能的豐富程度而不是人口的多少),因為金融(實物)資本可以引進,但人口的流動受到移民的限制。因此,無論根據國際分工的比較優勢原理還是加工貿易的“微笑曲線”原理,我們都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人力資本豐富的國家可以做產業鏈中增值率高的高端零部件,而像中國這樣人力資本嚴重不足的國家只能做產業鏈中增值率低的低端零部件。由於我國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普及率很低,人力資本的供給非常匱乏,沒有受過良好教育的簡單技能型勞動力(人力資源)可以大量供給,因此在國際分工產業鏈的高端(上遊R&D)和中端(上遊技術開發、設計和下遊營銷)領域缺乏比較優勢和競爭力;即使在低端零部件的中間加工制造環節,中國的勞動生產率也只有日本的4.1%,美國的4.4%,德國的5.6%,韓國的9.8%,工業增加值率也只有26%左右,而發達國家是40%-50%。
(二)國內產品的競爭優勢不足
首先,國內產品質量不穩定。國內很多企業管理水平和生產工藝還比較落後,導致產品質量不穩定,不能滿足加工貿易企業的要求。其次,我國大多數企業的國際營銷渠道不暢,使得我國很多產品的國際知名度很低。而我國從事加工貿易的企業大多在開發設計中確定了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供應商,開發設計多在海外進行,而國外設計師對我國國內產品知之甚少,因此指定加工貿易企業使用國外生產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同時,許多國內產品存在價格高、交貨延遲、缺乏運輸保障等缺陷,削弱了其在加工貿易中的國內配套能力。
(三)缺乏核心專利技術和自主品牌
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的數據,中國99%的企業沒有自己的專利,只有40%的企業擁有商標,中國只有十分之三的企業擁有核心技術的自主知識產權。很多企業“有制造但沒有創造,有知識但沒有產權”;在中國的發明專利申請中,82%來自國外,技術含量高;來自中國的申請占18%,技術含量低。“82%∶18%”凸顯了加工貿易產業鏈延伸的困難。然而,當壹些擁有自主品牌的國內企業“借船”進入國際市場或陷入經營困境時,往往會選擇以優良產能換取國外代工訂單的“便捷”方式。此後,自主品牌通常會被外國投資者“冷藏”。只有當國內企業站穩腳跟,努力使自主品牌能夠獨立進入國際市場時,才發現取締國外品牌的深謀遠慮早已被新的市場遺忘,產業鏈的向下延伸路徑被堵死。產業鏈上遊的技術壁壘,產業鏈下遊的商標管制,讓國內加工企業只能在夾縫中生存,增值率成了外商專門做的壹雙“小鞋”。國內企業既不能“赤腳”進入國際市場,又很難穿著“小鞋”戰戰兢兢。比如高昂的專利費和不斷攀升的技術壁壘,讓中國的DVD、手機、數碼相機等產業曇花壹現,很快就淹沒在增值率大幅下降的漩渦中,生死兩茫茫。
政策制約
近年來,在加工貿易政策調整中,各部門往往更多地關註如何防止不法企業利用加工貿易政策“走私”“騙取退稅”,而較少關註如何鼓勵加工貿易延伸國內產業鏈、提高增值率,從而提高對國民經濟的貢獻這壹根本政策目標。
1.冷漠政策促進無根產業。我國現行政策對加工貿易的技術水平沒有區別對待,而是對簡單加工貿易和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產品的加工貿易不加區別地給予優惠,這不能很好地體現國家產業政策的精神,也不利於我國加工貿易向延長產業鏈、提高附加值率和技術含量的方向發展。客觀上也鼓勵外商以“大進大出”、“快進快出”的方式進行“短、平、快”的無根加工。
2.深加工結轉存在效率障礙。由於實物監管困難,利用國內采購延伸加工貿易產業鏈、提高增值率在理論上是有支持的,但現實中存在諸多政策和操作上的約束。比如,目前我國深加工結轉主要是從手工到手工,效率低下,尤其不適合零部件種類繁多、購銷渠道復雜的加工貿易。
3.傳統的監管理念形成了政策瓶頸。無論是高端產業還是傳統產業,產業鏈中R&D、設計、營銷、後續服務的增值潛力最大,因此也是國際分工中各國競爭的焦點。而我國傳統的監管觀念認為,監管對象應該是有形的物資,從事加工貿易的企業應該有生產能力。在這種看似合理的理論基礎上制定的加工貿易產業政策,已經嚴重不適應當前產業鏈環節外包的發展趨勢,制約了加工貿易的轉型升級。例如,已經成為我國東南沿海地區主導產業的IT和IC產業,對產業鏈上遊的集成電路設計和軟件開發行業以及中下遊的維護和測試行業有著強烈的需求,但現有的限制性規定打破了上下遊企業之間的關鍵環節。
4.出口退稅政策的逆向激勵。在加工貿易領域,出口退稅政策存在很多不協調、不配合的地方,使得我國錯失了每年數千億美元的配套產品出口機會。第壹,現行稅制增加了來料加工的稅負。加工企業在出口產品時只收取加工費,其國內采購不視為出口,不能享受出口退稅政策,國內供應商積極性不高。二是部門間政策措施不協調。目前,海關將出口到加工區、保稅區、保稅物流中心的加工貿易貨物作為實際出口核銷,但稅務機關只同意出口加工區、保稅物流中心退稅,阻礙了加工貿易產業鏈向倉儲、運輸等國內相關行業延伸,抑制了增值率的提高。對於深加工結轉業務,海關手工核銷時視同實際出口,但稅務機關必須實際出口後才能給予退稅,客觀上導致企業采取“境外壹日遊(保稅物流中心)”的方式,犧牲物流成本換取出口退稅,增值收益被無端浪費。第三,進口材料和零部件存在“超國民待遇”現象。加工貿易企業進口料件可免征關稅和進口環節稅,國內采購料件只能享受部分退稅(17%和13%退稅)。在這種情況下,許多原本使用國產材料的企業也轉向了進口材料。第四,R&D投資不享受出口退稅。
四、我國加工貿易產業鏈延伸和增值率提高的對策。
十六屆三中全會要求“繼續發展加工貿易,吸引跨國公司向我國轉移技術水平更高、附加值含量更大的加工制造環節和R&D機構,引導加工貿易轉型升級”。針對上述問題,政府可以考慮采取以下措施,促進加工貿易產業鏈的延伸,從整體上提高加工貿易的增值率,充分發揮加工貿易對相關產業的帶動作用,從而實現加工貿易的轉型升級。
(壹)改善制度環境,促進加工貿易發展
加工貿易國內產業鏈的延伸與制度成本和風險環境的概率成正比。因此,在采取措施促進加工貿易產業鏈延伸、提高增值率的同時,要不斷改善制度環境。
1,提高監管效率。為了加快加工貿易產業鏈中零部件和原材料的傳遞速度,縮短加工貿易企業的生產周期,增強其國際競爭力,需要我國有關部門大幅提高對加工貿易企業的監管效率,實行多部門聯網監管。
2.完善兩區功能。推動各類特殊監管區域的功能整合和政策疊加。充分發揮保稅區的倉儲功能,給予保稅區倉庫交付的產品出口退稅資格;盡快在出口加工區疊加保稅物流功能,支持兩區建立區域分撥中心和采購中心;打破加工貿易R&D、維修等行業遇到的政策瓶頸,促進產業鏈延伸,提高兩地實際吸引力。
3.加強職業培訓。政府和企業應逐步建立有利於技術工人成長的機制,教育部門應加大力度培養更多的技術工人,稅務部門應給予企業勞動培訓費免稅優惠,以盡快扭轉中國低層次白領過剩和技術工人短缺的局面,努力建設壹支能夠提高中國制造業水平的技術工人隊伍。
4.明確產業方向。根據我國產業結構調整的需要和國際產業發展方向,調整和細化加工貿易產業指導目錄、商品和企業分類目錄,取消對從事簡單加工貿易企業的部分優惠政策,鼓勵國內企業進入國際產業鏈中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環節,促進加工貿易產業結構由“三低”向高加工程度演進升級。
5.實現技術跨越。逐步建立適應加工貿易發展的科研開發網絡體系,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重大技術,從根本上提高制造業技術水平。通過市場競爭培育中國品牌,加快發展產業關聯性強、帶動性強、市場空間大的重點產業;培育市場潛力大、產品附加值高的新興產業,推動我國加工貿易轉型升級。
(二)提高加工貿易物料的國產化率。
從企業利潤最大化的目標出發,加工貿易企業還是希望通過料件的國產化來降低成本,提高市場競爭力,為了提高國內料件的配套出口,相關政策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調整:
1,確定科學的產業政策。長期以來,國內上遊產業(包括機械、電子、化工等基礎產業)落後的生產發展壹直沒有得到解決,而國家的價格、投資、稅收、貸款等政策幾乎都是向下遊最終產品產業傾斜。因此,不從根本上扭轉制造業低端化趨勢,很難實現加工貿易物料的進口替代。
2.打開相關政策的瓶頸。積極研究解決不適合鼓勵加工貿易產品國產化率的政策措施,盡快解決加工貿易企業使用國產原材料和零部件的深加工結轉和退稅問題,對使用國產料件代替進口料件的加工貿易減免部分稅收,以鼓勵加工貿易企業國內采購的積極性。
3.加大資金支持力度。為使國內企業生產的料件在質量、規格、成本等方面滿足加工貿易出口的要求,國家應提供資金支持國內企業開發試制新產品或向用戶提供試制產品;鼓勵建立民間“風險融資”機制,通過減免稅鼓勵企業設立“風險基金”,投資高風險的新產品開發和試制項目。
4.建立供求信息網絡。國家要落實扶持政策,對加工貿易中可供選擇的替代產品,建立國內料件信息數據庫和信息網絡,及時公布產品的質量標準、規格、價格和供應渠道;同時,通過各種渠道對國內材料生產企業在海外進行宣傳和展示。
(3)鼓勵國內企業與跨國公司合作。
亞洲“四小龍”的成功經驗表明,以國內企業為主體的供應商群體是加工貿易避免“飛地效應”、實現轉型升級的重要保障。因此,應在現有產業的基礎上,促進國內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融入加工貿易的配套體系。可以采取如下具體措施:
1,實行所得稅優惠。凡為加工貿易提供配套服務(包括信息、科技投資等服務)的內資企業,達到其銷售額的壹定比例(如30%或40%),其企業所得稅可予以減免。
2.建立相關的評估體系。建立國內企業為跨國公司和外商投資企業提供加工設施的通報和評估制度,主要是對地方政府的壹種政策導向,在我國現行制度下有其發揮作用的有效空間。
3.營造公平規範的環境。有效解決國內企業特別是中小民營企業融資能力不足、國際市場信息和人才缺乏、關鍵零部件生產技術缺乏、技術和產品更新能力缺乏等具體困難。在這方面,政府提供公平的競爭環境,創造規範的投資環境,比優惠政策競爭更重要。
(四)註意學習國外先進經驗。
新加坡有利用加工貿易實現國內工業化的成功經驗。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新加坡引進了加工貿易。當時新加坡已經提出了很多要不要發展制造業的問題。後來經過對新加坡的探索,找到了利用和發展加工貿易實現工業化的途徑。當時新加坡有港口優勢,靠近印尼、馬來西亞等自然資源豐富的國家。利用這些優勢,可以引進外資發展加工貿易,擴大出口,促進經濟增長。為此,新加坡人在中間加工領域大做文章,使加工貿易從兩頭大、中間小的狀態逐漸演變為兩頭大的格局,將外來產業逐漸轉化為植根於本地的產業,延長了產業鏈,提高了增值率。由此,新加坡經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實現了工業化的夢想,實現了強國富民的目標。上述經驗值得國內深入研究和借鑒。當然,中國是壹個發展中大國,有著不同於小國的特點。少數跨國公司能夠取得實質性經濟發展的經驗不能完全照搬到中國,我們也要有選擇地學習和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