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簡單的邏輯——筆記摘要

簡單的邏輯——筆記摘要

狹義的邏輯,既指思維規律,也指研究思維規律的學科,即邏輯學;廣義的邏輯是指規律,包括思維規律和客觀規律。

簡而言之,邏輯體現了我們的思維。

那麽如何才能有邏輯、有思想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呢?

看完這本書,我總結如下:

1.專心思考,對周圍的事物保持敏感。

很多時候我們總是想當然。當我們遇到類似的事情時,我們認為現在發生的事情只是以前發生的事情的簡單重復,卻忽略了兩者之間的細微差別,這就容易造成誤解。

2.確認事實。

如果能親身體驗,可以自己獲取第壹手資料。如果沒有條件獲得第壹手資料,就要嚴格審查獲得的間接信息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在此基礎上確認事物的真實性。

3.語言要忠實地表達客觀事物的本來面貌。

不要想當然地認為妳沒有直接表達出來的東西,妳的聽眾會理解。在交流中確定對方的信息差距,補充背景知識,解釋名詞是非常重要的。

5.說完整的句子。

可能有很多人和我壹樣,習慣了壹半說壹半。說出結論:“我討厭那個老師”,結束對話。這時候聽話的人可能會疑惑:“妳為什麽討厭它?老師做錯了什麽?”這樣不完整的話會讓對方很不開心,沒有人喜歡說壹半的人。

6.不要把主觀意見當成客觀事實。

比如那個人身高180cm。這是壹個基於客觀事實的命題,只能是真或假。但是如果妳說男的真的很帥,這個命題就是主客觀結合,然後妳需要證明是真是假。證據可以是:周圍人說他帥或者符合帥的特征:高鼻梁/白皮膚等等。

7.避免使用雙重否定。

比如“我不嫌棄她”這句話就很迂回,表達不夠感人。可以直接用肯定句:“我喜歡她”。

8.避免使用含糊不清的語言。

妳可能經常說,“去給我拿那本書來。”這讓有書的人很頭疼?哪本書?如果妳只是指出:“架子上有藍色外殼的簡單邏輯”,那就簡單多了。還有多義詞,比如“善良”。每個人對“善良”的定義都不壹樣,但是當妳提到這個詞的時候,妳可以先在壹個範圍內定義:“在我看來,善良就是對別人真誠,愛幫助別人,有愛心。”

9.避免閃爍其詞。委婉表達時,註意不要遺漏信息。

10.專註於真相。書中說:真理有兩種基本形式,壹種是本體論的真理(關於存在的真理),壹種是邏輯的真理(關於命題的真理)。邏輯真理需要我們在本體論真理的基礎上尋找和論證。

今天就來說說邏輯上的道理。以下是邏輯漏洞的說明性示例。

(1)否定前者。

A→B,因為-A,所以-B。

如果小明在跑,那麽他在動。

小明沒有跑步。

所以他沒動。

這個結論很荒謬。小明沒跑,所以沒動。所以他不能走路,打滾,或者跳舞?結論只能說可能是對的。

②.肯定後者。

A→B,因為B,所以a。

如果小明在跑,那麽他在動。

小明在動,

所以他在逃跑。

結論不成立。正如1所說。

(3).項不是GAI(對於三段論)

每個m都是p。

每個s都是m,

所以,每壹個S都是壹個P(P大項,M中項,S小項)。

例:幾個壞孩子是XX學校的。

小明是壹個壞男孩。

所以,小明是XX學校的。

這個結論不成立,但是如果所有的壞孩子都是XX學校的,這個結論是成立的。

4.偷換概念

M-P

S-M

標準普爾

這個三段論很好,

但是

M-P

S-Q

標準普爾

是錯誤的。

5.搶話題

命題A是另壹個命題B的前提,然後,過程反過來,首字母A成為結論,首字母B成為前提。

教室裏所有的人都在看書。

小明在教室裏。

所以,小明在看書。

問題是小明在讀書的結論是以所有人都在讀書為前提的!沒有爭論,只是陳述我們知道的事實。

6.錯誤的假設

假設不能自相矛盾。

⑦故意歪曲辯證過程。

8誤用傳統。

不要用“以前是這樣的”來論證現在必須按照以前的來做。"

⑨以暴制暴。

兩個錯誤的命題都得不到正確的結論,我們卻常常糾結於錯誤的命題。他們錯了。我們應該以錯誤的行動報復對方,這只會讓歷史錯誤重演,而不是得出正確的結論。

主治醫生。民主謬誤

民主謬誤這個詞的解釋是,如果大多數人認為命題X是正確的,那麽我們就可以斷定X是正確的。

這個錯誤很常見,我經常說“大多數人都這麽說”來說服別人。但是大多數人說的真的是真的嗎?大多數人都說“男人是水泥做的”,但這個事實是真的嗎?不完全是。

當情感戰勝理智時,我們需要小心。

11.不是給人看的。

“在論證中,我們要關註的是論證本身,而不是提出論證的人。”

因為人往往比較主觀,有時候面對不喜歡的人,那麽他說的壹切都是錯的。當妳和這個人爭論的時候,妳可能會陷入錯誤的待人接物的原則,導致妳的論點理由不充分。最後妳贏的可能是妳擾亂觀眾視聽的能力,而不是妳的觀點。

這個時候,我們往往要多問自己壹個問題:“我真的在演示這個嗎?”而不是努力去贏?"

12.壓制理性。

強行讓對方接受自己的觀點,用粗暴的言語,溫柔的感情,權威的身份,通過壓制對方的理性思考,只能取得暫時的勝利。

我以前遇到過論證證據不足的人,他們總是說:“我是妳媽,我說的都是對的。妳得聽我的,巴拉拉。”“用身份來壓制孩子,能證明真相嗎?

13.濫用專家意見

這年頭專家真的是人們心目中的神了。只要專家說,' XX有益健康',這個產品肯定會暢銷,就像書上說的“王教授說A方案好,李教授說A方案好,張教授說A方案好,我們就應該接受A方案。”

原因是什麽?項目A的好理由是什麽?即使他們是這方面的專家,如果他們說是,會有好處嗎?世界上那麽多專家,我們應該信服的是他是如何論證的,而不是他的結論。

還需要註意的是,壹個以音樂出名的專家,在環境問題上的言論是沒有權威力量的。

14.質量量化

質量無法量化。如果質量可以完美地用數量來表示,那麽數量和質量之間界限的基礎就完全消失了。

對這句話的理解是,當我們量化壹個事物時,考慮到它的範圍極廣,要量化它是極其困難的。通過量化來論證這個東西的變化是比較困難的。不要為了準確理解而輕易量化壹個詞。

不需要量化的東西,更不用說強加的量化了,比如善良值多少錢,值多少錢,根本就是扯淡。

15.論英雄的起源

很多用人單位有壹種偏見,認為所有專科畢業生都不被錄取,差學校=窮人,這不壹定對。考察背景很重要,但是能不能多了解壹下學生的個人成長,素質,專業技能?

16.停止分析

我們通常可以把壹個東西拆開來分析清楚,但是不能把分解的部分組合起來。簡而言之,我們註重事物的表象,而忽略了事物的本質。這些部分是如何相互作用,形成壹個整體的?這個問題是我們需要深入研究的。

17.簡單化

我們通常會犯以部分代替整體的錯誤。當我們了解壹個人,知道他的優點,我們就認為這就是他。當我們知道他的缺點時,往往心理不平衡,所以不要把問題簡單化。

18.分類誤差

就像我們圖書館的書分類錯誤壹樣,會造成幾年都找不到的情況。我們對事物的分類呢?如果壹開始就懶洋洋地給事物分類,也會讓我們長期陷入錯誤的思維:比如我們認為“天牛”是牛。

19.迷惑人們

特點是:1。會直接訴諸情感而不是理智。它提供的信息與要提出的論點無關。

20.取笑它。

當我們無法證明壹個命題是否正確的時候,我們就會掩飾自己能力的不足:這是壹個不值得討論的問題,並且試圖壹笑置之,但這不利於我們的邏輯思維。

21.用眼淚蓋住它

故意忽略或低估眼前的問題,把重點放在與論點無關的問題上,錯誤地引導聽眾的情緒,以此來論證問題。比如:現在的情感大咖們。

22.無法反駁不是證明。

我不能證明妳錯,不代表妳的觀點就是對的。

例如:

答:宇宙中還有其他生物。

妳有什麽證據嗎?

答:我沒有。妳有證據證明宇宙中沒有其他生物嗎?

我也沒有。

a:那我是對的。

23.困境陷阱

對我來說,“兩難陷阱”其實就是去壹個地攤買壹個手抓餅。攤主問妳:“妳要加雞蛋還是裏脊肉?”其實我也不想補充什麽,但是因為目前面臨兩個選擇,我左右為難,被迫選擇雞蛋還是裏脊肉,但是買了之後又後悔了:“我就想買個蛋糕。”

24.依次討論前因後果。

這種謬論讓我想起了最近異常火爆的錦鯉魚事件的轉發。很多人說轉發錦鯉魚很有用。壹旦轉發,她就意識到自己想要什麽了。錦鯉真的管用嗎?其實不是的。只是錦鯉魚事件剛好發生在另壹個事件之前,就下結論說兩者之間壹定有因果關系是不理智的。我們要給這些事件加壹個詞——也許。然後用更多的信息來判斷:“我之前為我的願望所做的努力有效果嗎?我來得正好嗎?”

25.情感誤導

“當我們選擇性地忽略壹些與我們的信念相沖突的重要信息時,我們就犯了誤導的謬誤。”

很多時候,我們很容易陷入情感的誤導,以為自己心裏誰好,那麽這個人哪裏都好,忽略了他身上可能存在的其他問題,結果就是對事實的扭曲。

26.功利誤導

“效果不能單獨決定壹項行為的價值。當我們只關註壹種方法對預期結果的作用,而不考慮其他方面時,我們就犯了功利主義的誤導謬誤。”

當我們的目光只盯著結果的時候,我們可能會在過程中偷工減料,我們可能會成功,但這樣的成功往往只是曇花壹現。

27.避免下結論。

如果我們直接從無效證據跳到結論,論證就不是必然的了。

針對這句話,我的理解是:論證結論時,不要減少過程,弱化前提,否則結論就不充分。

28.簡化推理。

“通過對復雜現實的簡單扭曲來達到簡單化的目的,也是不合邏輯的。過於簡單化的結果往往是扭曲現實。”

當妳想講道理的時候,不要告訴聽眾妳想聽的,而要告訴他們真相。雖然觀眾可能壹時接受不了,但時間久了,就會認清現實。

  • 上一篇:披薩小貼士
  • 下一篇:從壹千萬到壹千萬的數字成語?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