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緬甸豎琴”說什麽?如何評價?

“緬甸豎琴”說什麽?如何評價?

二戰末期,盟軍在東南亞的反攻使日軍崩潰,小部分日軍退入緬甸。整個戰敗逃跑的過程都是有條不紊的進行著,絲毫沒有混亂的跡象。為了鼓舞士氣,來自音樂學院的隊長還帶領大家唱歌。而且在這個團隊裏,還有壹個在音樂方面頗有天賦的兵水刀。他能用緬甸豎琴演奏國內外美妙的音樂。當然,在這個簡單聰明的水島手裏,豎琴的作用不僅僅是這些,在探路的時候還可以用來發信號。直到他們在緬甸成功進村,這部戰爭題材的電影沒有揭示任何與戰爭相似的東西,沒有殘酷、恐懼和血腥的氣息,也沒有通常意義上的戰敗者的痛苦和迷茫,而這群日本士兵也沒有表現出我們通常印象中所謂的武士道精神。相反,他們看起來更像是壹群健康樂觀的普通日本農民,懷著生還和安全回家的希望,在緬甸的叢林中漫無目的地掙紮。當他們與那個村子的當地人和睦相處時,英國軍隊包圍了他們。這壹次,音樂的作用達到了壹個不可思議的極致——在那首耳熟能詳的英國民歌中,對立的雙方沒有交火,而是壹個接壹個地合唱,最後人們放下了武器...原來戰爭已經在三天前結束了。在這裏,投降者沒有沮喪和痛苦,勝利者沒有歡呼。大家和平地走到了壹起。

看到這裏,雖然那些簡單有趣的場景已經有效的留住了觀者繼續觀看的欲望,但還是讓人產生了疑惑。它到底是關於什麽的?就這樣?就在這個時候,轉折開始了:英軍包圍了另壹支小股日軍,水島奉命勸降。然而,在英軍指揮官給出的三十分鐘時間裏,他盡了最大努力卻未能達到目的。英軍發起進攻,堅守武士道精神的日軍全部陣亡,未能及時撤離的水島也身受重傷。幸好壹個和尚救了他壹命。病愈後,水島偷了和尚的衣服,剃了頭發,裝成和尚,向木洞進發,在那裏他會遇到戰俘營裏的戰友。壹路上,他像苦行僧壹樣赤腳行走,吃了不少苦。同時,因為這個和尚的身份,他得到了普通人和摩拜單車的無私幫助,但真正震撼他的並不是這些,而是途中在荒野中裸露身體的日本兵。就這樣,他幾經周折到達木洞,在戰俘營見到了戰友。然而,在偶然看到英國醫院裏牧師和醫護人員為死去的日本士兵唱安魂曲的場景後,他改變了主意,決定將沿途看到的日軍屍體全部埋葬,讓他們安息。

特別值得壹提的是在大河灘上埋葬死者的場景。在挖洞的過程中,水道挖出了壹顆罕見的緬甸紅寶石。壹個受他啟發幫他埋葬死者的緬甸人說,這塊紅寶石可能是死者的靈魂。然後他帶著這顆有靈魂意義的緬甸紅寶石回到木洞,放在骨灰盒裏,用日本傳統的方式用白布包裹起來,在壹個為陣亡英軍士兵舉行的葬禮儀式上,靜靜地存放在骨灰存放處。從來不知道他生死的戰友們,總是盼望著他的歸來,然後壹起回到祖國,在廢墟上重建家園。終於,在他們即將被遣送回國的時候,水島帶著只會說“水島,跟我們回家吧”的鸚鵡,在戰俘營外用緬甸豎琴彈奏了壹曲,與戰友們告別,然後再次踏上了安頓逝者靈魂的道路。這部黑白電影是日本導演市川昆的作品。我以前對這位偉大的導演壹無所知。他和黑澤明基本上是同時代的人。有資料稱,他與黑澤明、木下惠介、小林正樹並稱“日本電影四騎士”。市川昆於今年2月3日在東京去世,享年92歲,身後留下多達75部電影。這首《緬甸豎琴》是他的成名作,曾獲威尼斯電影節特別獎。

從表面上看,這部電影的主題似乎是音樂。在這個並不復雜的故事裏,音樂的力量甚至可以改變人的命運,在結構上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支撐作用。但細想之下會發現,在音樂這條線索的兩邊,都是生與死的主題。所以這部電影從壹開始就省略或隱藏了戰爭本身的很多特征,在更廣闊的層面上審視戰爭中具有破壞力的人。壹方面是在戰爭中幸存下來的普通士兵渴望回家重新開始生活,另壹方面是水島堅持不懈的信念,決定留下來安頓那些死去的人的靈魂。面對新生的強烈欲望和安頓死者的執著,構成了壹股看似方向相反,但實質上註定在精神層面完全融合的力量。普通人在戰爭中變成了野獸和機器。當戰爭結束後,他們需要被恢復為可以開始新生活的普通人。所以,這部電影總是透露著普通人特有的日常樂觀。他們沒有在失敗中精神崩潰,而是努力活下來,回歸日常生活,期待回國重建家園。戰爭可以把壹切都變成廢墟,但唯壹不能被摧毀的可能是人類的靈魂,而需要被安頓的,是那些為死亡而生的人的靈魂,尤其是死者的靈魂。只有逝者的靈魂得到安頓,才能在廢墟上重生壹個新的世界,讓幸存的人安心開始新的生活。

留下來當和尚,繼續定居死靈水島。雖然在思想上可能沒有達到開悟的地步,但在精神上其實很符合壹個和尚的角色,也就是佛教意義上的亡靈。這確實和緬甸是佛教國家的背景以及日本的佛教傳統密切相關。水島,壹開始是當兵的,可能不是佛教徒,但最後開始安頓死者靈魂的時候,比壹般意義上的佛教徒還要純潔虔誠。通過這樣壹個過程,他開始以壹種近乎自我犧牲的方式超越自己,超越環境,超越時代,超越命運。在那顆接近大悲天憫人的心中,沒有什麽是無法忍受的。不過,即便如此,他還是壹個世俗意義上的真誠的人,這壹點從他留給戰友的信的內容就可以知道。正是這種對人的深厚感情和相應的責任感,使他具有非凡的同情心和堅定的信念,他的信念和行動本身就具有壹種感人至深、啟迪人心的力量。生存和死亡,在他這裏達到了融合,而他就像壹個亮點,在那裏生與死交融發光。

市川昆的鏡頭語言非常簡單自然,剪輯簡潔、平和、不拖沓。尤其是在那些大場面的表演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們視野的獨特性。比如開篇部分從空中俯瞰山野的場景,只是輔以戰爭的音效,沒有具體的戰爭場景,具有某種象征意義——讓地球山野像壹張巨大的、有些扭曲的臉,讓人感覺確實是大自然本身的景觀現實,沒有明顯的人為添加和修飾。戰爭的事實確實給這個巨大的背景帶來了很多變化,但不會永遠持續下去。似乎這個背景可以在壹瞬間恢復到原來的樣子,而在恢復的過程中,這裏發生過的很多事件的痕跡都被淹沒了,給人壹種空曠混亂的原始感覺,壹切都回到了零起點。再比如水島在山谷中發現多具日軍腐敗屍體被鷹反復吞食的場景。在那種長遠的視角下,微小的身體像被肢解的玩偶壹樣堆積在那裏,與天空中飛翔的雄鷹形成了壹種悲涼的對應。死亡的場景應該是可怕的,但在這裏市川昆並沒有強調這壹點,而是更多地強調了已經成為物質的人體微不足道卻又可憐的壹面。此時此刻,人類的身體和其他物種的身體沒有任何區別,但它確實包含著巨大的焦慮和痛苦。在人們眼裏,即使已經成為物質的人,也還是需要安定下來,否則逝者的靈魂可能會被拖垮,找不到寄托的地方。還有水島在大川部埋葬死者的場景。平靜而灰暗的河水似乎是生與死的分界線。他想盡辦法把死去的人埋在這裏,是為了讓對岸還活著的人安心,同時也讓這邊所有死去的人安心。此外,生者和死者都是時間流中不同的組成部分。靈魂安頓下來後,這無盡的時間之流才能更寬廣更深刻地流向遠方...在這個場景中,市川昆采用了廣角視界,整個畫面始終呈現在那種孤獨而遙遠的氛圍中。當緬甸紅寶石的特定鏡頭出現時,雖然沒有耀眼的光彩,但卻讓之前深邃渾濁的畫面中所隱含的力量匯聚在這個亮點上,效果可以在壹瞬間讓人過目不忘。另外壹些小場景也拍的很精彩。比如在那個小村子裏,壹群日本兵載歌載舞把汽車彈藥弄到安全的地方,特別讓人想起日本民間節日裏的壹些祭祀慶典。後來英軍在緬甸寺廟舉行的遇難者下葬儀式上,仙境般的鏡頭和音效的結合也很有功夫。透過各種場景的流動和變化,妳會發現,其實在市川昆眼裏,人說到底就是普通意義上的人。即使經過戰爭的洗禮,他們也沒有變高,也沒有變小。天地間,他們是那麽的脆弱,卻也有自己獨特的力量。他們的生命如此短暫。同時,他們對生與死的理解,對靈魂的關註,讓他們的生命歷程即使很短,也顯得有很多。

  • 上一篇:有哪些描寫人才的句子?
  • 下一篇:文化優勢在市場上有哪些表現?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