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後日本的經濟發展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階段:戰後恢復期、高速增長期、過渡期和穩定增長期。
1.戰後恢復時期
戰後,日本經濟處於極度混亂和疲憊的狀態。工礦業生產水平只有1941的七分之壹,嚴重的糧食危機和通貨膨脹蔓延全國。當時主導日本的聯合國軍以經濟民主化和非軍事化為目標,重點推行三項政策:解散財閥,分散少數企業對經濟的控制權,確立勞工權利。經濟環境好轉後,美國開始將重心轉向幫助日本重建經濟。朝鮮戰爭爆發後,駐日美軍的“特殊需要”極大地刺激了日本企業的生產和投資活動,日本工業的潛在實力得到恢復和發展。到50年代中期,日本經濟基本恢復到戰前水平。
2.高速成長期(1955 ~ 1973)
從1955開始,日本經濟從戰後恢復期進入高速增長期。從20世紀50年代到60年代末約20年的高速增長期,日本保持了年均10%以上的經濟增長率。在外部經濟環境方面,20世紀60年代以後,日本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的要求,逐步放松了貿易和外匯管制。1964年,日本成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第八個條約國,即原則上不對貿易活動實施外匯管制。隨後,日本開始放開資本流動,企業開始相互兼並。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消費物價上漲、環境汙染等問題開始困擾日本經濟和國民生活。20世紀70年代初,日本經濟的國際環境也發生了很大變化。
3.過渡期(1973 ~ 1985)
1971尾盤,日元在維持固定匯率約20年後首次上漲16.8%,從1兌360日元升至1兌308日元。1973 2月,美元貶值使得日元升值至1美元兌260日元。同年年底,第壹次石油危機爆發,原油價格暴漲4倍,各種初級產品價格也隨之上漲。日元升值和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沈重打擊了嚴重依賴原材料進口的日本經濟。1978年秋,日本經濟出現復蘇跡象。雖然第二次石油危機發生在1979,再次出現經濟下滑和物價上漲,但由於很好地總結了第壹次石油危機的教訓,經濟沒有出現大的下滑,石油危機的不利影響在不到壹年的時間內基本消除。20世紀80年代上半期,日本在經濟低增長的前提下,開始建立和完善金融體系,擴大社會資本,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經濟政策的取向也從追求高速發展轉向追求經濟活動質量的提高。到1985年末,日本的經常項目收支達到492億美元。
4.穩定增長期(1985 ~)
在日本經濟實力穩步增長的同時,美國和歐洲的經濟實力相對下降。其他西方工業國要求日本分擔國際義務的呼聲越來越強烈。1985年9月,西方七國財長做出協調外匯市場的決定,日元快速上漲。1986年4月的《前川報告》(前川是當時日本銀行的行長,也是產業結構審議委員會的主席,該委員會向內閣提交的關於日本產業結構調整的報告壹般稱為《前川報告》),指出為了滿足全球經濟和發展的需要,日本自身必須調整結構以縮小貿易順差。“前川報告”的要點是:①擴大內需;(2)改變經濟結構,擴大對外直接投資;③進壹步開放國內市場;④促進日元的穩定和國際化;⑤促進對外技術經濟合作。“前川報告”對80年代後半期的日本經濟影響很大。
有了對日本戰後發展歷史的了解,下壹步就可以探討日本經濟輝煌的因素。世界各國的許多學者在研究了許多成功企業的經驗後,壹致認為二戰後日本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企業管理的成功都與其強大的企業文化密切相關,這種企業文化促進了日本企業實現“以人為中心”的管理,使其具有巨大的凝聚力、強大的技術消化能力、改善和調整生產關系的本土能力和對市場的適應能力,激勵了企業全體成員為實現企業目標而努力工作。
另外,日本在二戰後,由於美國首先提出了針對日本的《禁止政治活動法》,實際上解散了日本在二戰期間為日軍提供武器和物資的財團,消除了日本民眾的皇國、神民、軍國主義思想,但又以企業集團的形式復活,所以戰後日本經濟發展迅速,1980, 日經指數首次突破10000點大關,但1989年出現泡沫經濟,裕仁天皇去世,平成天皇繼位,史稱“平成蕭條”。 90年代,美國在經濟市場上率先推出抵制日本的政策,即日元收益率從原來的1美元:160。限制了日本經濟的發展。亞洲金融危機和石油危機之後,日本的經濟似乎沒有受到太大的動搖,但是現在亞洲鄰國的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已經趕上了他,世界進入了信息化和小規模生產高質量產品的時代,所以現在日本的經濟受到了很大的威脅。但值得註意的是,日本在戰後近5年時間裏投入668億美元武裝日本自衛隊,如今日本自衛隊已逐漸成為世界第三強軍隊。這對於想要控制亞洲主導權的日本來說,是壹個絕佳的條件。
二戰後日本經濟發展的原因:
歷史上,日本憑借其過人的能力,尤其是二戰後的經濟恢復和繁榮,得到了重建和發展。闡述如下:第壹,日本進行了比較廣泛的社會改革,進壹步消除了生產關系中的封建落後因素;第二,美國支持日本;第三,國民經濟的非軍事化;第四,大力發展科技,培養人才。教材的講解簡潔如蜻蜓點水,總有壹種話沒說完的感覺。筆者認為有必要進行更具體、更深刻的探究,讓歷史更生動,讓學生更深入問題的本質。第壹,美國的扶植政策。主要表現在:第壹,日本的壟斷和政治轉型。二戰後,美國單獨占領日本長達7年,保證了日本領土的完整和社會制度、意識形態的單壹,有利於日本的長期穩定發展。美國也對日本進行了基於民主法制的政治改造。羅伯特?艾德斯坦和吉恩?邁克爾。保羅教授說:“為了成功,我們必須立即進行廣泛的制度改革,即創造性地打破那些阻礙日本經濟復蘇或經濟增長的障礙。”(1)如果解散財閥,在壹定程度上會去除大企業中基於家族血緣關系的封建性和排他性,消除財閥企業的壹些封建弊端,為企業間更平等的競爭創造有利條件,壹批有能力的新人會被提拔到領導崗位。農地改革基本瓦解了日本半封建的土地制度,解放了農業生產力,擴大了農村市場,使日本進入了壹個相對純粹的資本主義社會。出於在遠東的戰略需要,美國還保留了日本的天皇和天皇制度,並以美國的“三權分立”原則改革日本法西斯和軍國主義政權。美國的這些措施為日本戰後走上和平建設、專心發展的道路提供了可靠保障。由於“冷戰”的需要,它對日本經濟的恢復和發展給予了強有力的支持。美國放棄了對日戰爭索賠,撤回了作為戰爭賠償的拆毀日本軍事工業的計劃。從6月1947到3月1948,美國先後提出了兩個新方案,對之前的“補償方案”進行了大幅修改,將工業設備的拆遷降低到方案的30%。到1949年5月,日本幹脆宣布取消所有賠款。(2)戰後初期,美國給了日本20多億美元的援助和貸款,並向日本提供了大量的能源和石油、煤炭、鐵礦石等原材料。從而促進了戰後日本經濟的振興,美國的“核保護傘”戰略大大節省了安全防衛成本。第二,亞洲的兩次地區戰爭為日本的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機遇。特別是朝鮮戰爭,極大地推動了日本戰後經濟復蘇的步伐。戰爭造成了“特需熱潮”,入侵的美軍下了大量的軍事訂單,向日本廠商購買廉價的勞務,壹掃日本企業1,000-1,500萬日元的滯銷庫存產品,改變了日本經濟在財政緊縮中苦苦掙紮的被動局面。據統計,從戰爭爆發到1953年,特別收入為128億美元,廣義的特別收入為23.8億美元。日本的外匯儲備在1949年只有2億美元,但在1952年沒有增加到165438+4億美元,三年增加了近5倍。特需收入在外匯收入中的比重在1953年達到38.1%之多,直接受益人數超過20萬人。特殊收入刺激了日本經濟的復蘇,增加了勞動者的收入,促進了有效需求的增長,為增加原材料和先進技術的進口,更新落後設備提供了有利條件。朝鮮戰爭的爆發以及由此引起的國際形勢的變化促進了日本對外貿易的迅速發展。朝鮮戰爭給了日本擴大進出口的機會,日本的出口貿易通常會大幅增長。1950 7月,日本出口總額增至7400萬美元,比6月增長18%,創下戰後日本單月出口額最高紀錄。1950上半年日本月均出口5000萬美元,下半年躍升至8000萬美元。可以說,朝鮮戰爭是日本經濟的靈丹妙藥。(3)第二,日本政府強有力的國家幹預和領導是經濟發展的源泉。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推行主要表現在國家加強對經濟的宏觀管理。第壹,政府根據不同階段的特點,在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通過各種計劃來促進經濟的騰飛。如鳩山內閣的經濟自衛五年計劃、岸信介內閣的新長期經濟計劃和池田內閣的國民經濟倍增計劃。第二,政府致力於新興產業的培育和發展,引導和規範新興產業的發展。比如先後通過了《合成樹脂產業培育法》、《電子產業振興臨時處理法》、《合成橡膠制造特別處理法》。通過這些計劃的實施,不僅調整了產業結構,而且確立了外向型經濟的發展方向,落實了政府對經濟的宏觀管理和國內經濟生活的調整。當然,如果市場選擇了,那麽任何形式的政府幹預都是多余的。對於這些行業,政府在確認市場肯定不會選擇後,會以適當的方式進行選擇,政府會采取法律、金融稅收制度、中介組織的幹預來進行利益協調,進行彌補。第三,政府確定經濟發展的主要方向,制定新的經濟政策,實現從“貿易立國”到“科技立國”的轉變。日本國內市場狹小,工業品大量依賴出口。為此政府提出了“貿易立國”的口號,出口貿易迅速增長,從1960增長到1970,日本工業生產年均增長13.6%,而出口貿易年均增長16.9%。日本政府認為科學技術是國力的核心要素,為適應新技術革命蓬勃發展的形勢,提出了“科技立國”的戰略思想。日本非常重視技術在國家發展中的多方面作用,並采取了從模仿到創新的經濟和技術發展模式。據統計,從20世紀50年代到1977年,引進了29000多項外國技術,然後根據自己的經濟特點和技術基礎加以改進、補充和發展,成為“日本人”的新技術。當然,許多人將經濟增長歸因於政府的強力幹預。盡管有政府的幹預,日本的經濟大部分時間還是按照自己的規律發展。根據壹項重要研究,經濟自由仍然是經濟增長的核心要素。④第三,日本的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和企業精神的提升。日本企業實行嚴格而靈活的科學管理制度。20世紀50年代,日本許多大企業實行“終身雇傭制”和“年資序列工資制”,將員工和企業的利益有機結合起來,讓員工有依靠感和安全感。其次,拉大員工薪酬差距,讓員工覺得只有不斷競爭和創新才能獲得高薪酬,從而產生壓力感。企業重視對員工的“情感投資”,積極協調勞資關系,培養員工“以廠為家”的敬業精神。這種“日本公司”模式有助於日本培養強大的工業能力。⑤企業管理者重視精神投資。正如索尼公司總經理盛田昭夫所說,“優秀的日本公司裏沒有神秘和秘密。企業的成功取決於人,而不是壹些理論、計劃或政府政策。日本企業管理者的首要任務是與員工建立良好關系,培養親如壹家、唇齒相依的感情。在日本,做得好的企業都是那些能讓所有員工同甘共苦,與* * *共命運的企業。除了日本,我還沒有發現任何國家采用這種簡單的管理方法。實踐有力地證明了它是有效的。”在日本,企業管理者千方百計與工人培養家庭般的感情,不僅關心工人的工作,也關心工人的生活;不僅是工人自己,還有他們的家人。工人的生日、婚禮、疾病、葬禮,更是企業“感情投入”的機會。比如西武集團每年都會舉辦壹場別開生面的擦鞋儀式。先是資深員工給新員工擦鞋,然後新員工給前任擦鞋。總公司和分公司總裁都親自參加這個盛大的儀式,由電視臺通過衛星向全國轉播,以培養員工熱愛公司的精神,促進同事之間的交流。⑥日本現代企業精神與日本傳統的家族主義和家族觀念密切相關。日本的家族主義和家庭觀念與中國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宗族制度和家庭觀念不同。日本家庭觀念的出發點是家庭是壹個事業單位。因此,中國傳統的大家庭關系和盛行的“裙帶關系”被排除了,它可以比西方的結構更和諧、更緊密、更團結,成為壹種社會凝聚力。日本學者說:西方社會的單位是個人,個人聚集成為國家,而日本的社會單位是家庭,家庭聚集成為國家。⑦因此,在“勞資壹體”、“以企業為家”的宣傳教育下,日本人的家庭本位觀念轉變為公司本位觀念,形成了壹種團結奮進的工作精神。第四,日本傳統文化和教育的積極影響。第壹,島國的文化環境促進了日本的開放。二戰後美軍占領前,外國人從未侵略征服過日本,也沒有外國人大規模移民。長期穩定、相對封閉的環境使日本人養成了特殊的民族意識。在他們的觀念和感情中,外國人與日本民族有著明確的分界線,這自然形成了他們的親和力和凝聚力,同時也形成了外國民族“內外有別”的心理,成為日本企業聯合起來與外國競爭的群體意識的基礎之壹。所以日本傳統文化是兼容、包容、共存的,是壹個開放、多元的文化綜合體。當然,在國際文化交流中,總是“接受很多,付出很少”。二是忽視思考、強調實用,有效吸收消化國外先進文化成果的文化心理。日本文化心理學強調現實性、實用性和實踐性,日本堪稱世界先進文化的最佳傳承者和實踐者。到了近代,日本人成功地吸收和消化了歐洲近代科學技術,而且極為迅速有效。⑨第三,他們拒絕失敗、忍辱負重的態度深深植根於他們的心理之中。日本的企業文化很容易容忍低回報,但很難容忍徹底的失敗。⑩在日本,壹心壹意學習是根深蒂固的傳統。在日本公司,學習的氛圍非常濃厚。第四,日本的教育體系是普及的。江戶時代的教育制度已經初顯義務教育的雛形,明治維新初年的全民義務教育就是以此為基礎的。二戰後,日本政府把發展教育作為國策。在財政極其困難的情況下,堅持小學和初中義務教育,為小學和初中學生提供免費餐食和課本。1947年,日本政府增加了三年義務教育,每年撥出國民生產總值的6%作為教育經費。這提高了國民的文化和科技知識水平,對提高國民素質發揮了重要作用。因為政府非常重視人才的培養,教育是第壹位的,人盡其才,學以致用。戰後日本經濟增長的60%是靠技術進步實現的。綜上所述,二戰後日本經濟之所以能夠創造奇跡,是因為它充分結合了自己優越的歷史、地理、文化,利用有利的國際環境,創造了更多的優勢來發展自己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