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到新聞網頁了解MP3圖片視頻百科的幫助設置。
首頁自然文化地理歷史生活社會藝術人物經濟科學體育編輯詞條晉侯蘇編鐘目錄[隱藏]
制造年份
種類
最後壹次出現
仙藏地
損失背景
曲折的經歷
國寶的內涵
國寶價值
同類國寶的制造年份
種類
最後壹次出現
仙藏地
損失背景
曲折的經歷
國寶的內涵
國寶價值
類似國寶
名字
晉侯蘇敲響了鐘。
[編輯本段]制造年份
在西周厲王時期(公元前9世紀中葉)。
[編輯此段落]類別
青銅編鐘記錄了中國青銅時代的文明。青銅器是中國最重要的歷史文物之壹。編鐘是古代成群的青銅打擊樂器。壹系列的青銅鐘或黃銅按鈕鐘掛在木架上,用木槌演奏,產生優美的音樂。不同時代時鐘的形狀和大小不同,數量也不同。
[編輯此段]最後壹次出現
這套編鐘***16件,其中14件是上海博物館1992年從香港壹家古玩店買回的,另外兩件是後來出土的。
[編輯此段]現在的西藏
上海博物館
[編輯本段]背景損失
金猴墓地位於曲村-天馬遺址的中心,發現於20世紀90年代。當時,少數不法之徒懷著貪婪的邪念,默默念叨著“要想發財,就去盜掘古墓,壹夜成百萬戶”,徹夜不眠,四處搜尋,盜掘古墓。壹時間,坑坑窪窪,盜洞遍地,許多古墓被洗劫壹空,仁人誌士無不哀嘆痛心。
[編輯本段]曲折經歷
侯馬市曲沃縣有壹個小村莊,叫作曲家村。在20世紀90年代之前,這個小村莊不為人知。誰也沒想到,九朝的19晉侯和他們的妻子,已經在這個小村莊的地下沈睡了2000多年。今天,19晉公夫婦墓的發現,證明了它是兩千年前晉國最早的都城。
目前這個墓地還沒有完全搞清楚,還會繼續挖掘。但就我們所發現的,晉侯夫婦墓出土的青銅器上的銘文,都有晉侯的名字,而這些名字中,有壹部分可以對應史書所列的晉侯的名字。據古書記載,蘇是晉國第八位王子,史稱賢公。他勇猛善戰,深得周王賞識。蘇在編鐘中詳細記錄了千年前的戰鬥始末,為後人提供了珍貴的史料。
然而,當考古學家小心翼翼地揭開這些墓葬時,他們發現有8座晉侯墓被盜,遺骸散落在墓底。在考古學家感嘆這些失落的寶藏的同時,這個不起眼的小村莊迅速“出名”,許多文物走私者聞風而動,高價購買這些被盜的珍貴文物,村莊迅速致富,被稱為“小香港”。晉代某侯的墓地裏埋藏著壹套精美的編鐘,有16件。不幸的是,其中壹部分被盜墓賊盜走,在正式考古發掘之前就被留在了香港。
北大的壹位老教授回憶說,當時他們在考古上真的是擡著頭。當地盜墓賊裝備的不是洛陽鏟這種傳統工具,而是沖鋒槍、炸藥和越野車。堅固的墳墓都被炸藥炸毀了。他回到北大後,同事們都勸他不要再去了,免得他把命搭上。這種情況在戰火紛飛、土匪橫行的年代我們或許可以理解,但我們的考古學家遇到這些盜墓賊也不過是十年前的事。可想而知當時當地政府有多腐敗。直到幾年前,侯馬市抓了壹批盜墓賊,槍斃了幾個,當地壹些政府官員也涉案,才終於有了起色。
在香港漂泊數年後,國寶成功回歸中國,要感謝壹個人——上海博物館館長馬承遠,他在上海博物館工作了近半個世紀,擔任博物館工作14年。受家庭影響,馬成元從小就對青銅器和古文字有著特殊的興趣。早年在大夏大學學歷史。民國成立後,進入上海博物館。從此,他與中國文物,尤其是青銅器結下了不解之緣。
20世紀50年代中期,馬成元和他的同事們到處收集文物。有壹次,我來到上海冶煉廠堆放的廢金屬現場,發現了壹件與水壺相連的神器。我仔細壹看,原來是壹件罕見的青銅器。經過他的研究,這是壹個漢代的蒸餾器,不僅可以蒸餾葡萄酒,還可以提取花露或蒸餾出壹種藥物的有效成分。這表明在公元2世紀左右,中國已經掌握了蒸餾技術。在多年的實踐中,馬成元練就了壹雙鑒別文物的“火眼金睛”。不知為國家挽回了多少文物!僅在香港,就有300多件珍貴文物,包括青銅器、石雕、玉器、印章、陶瓷等。經過他的手,包括金代蘇鼎和金代蘇編鐘。
香港有壹條古玩街。馬成元每次去香港都會去看看。有壹次,在美國朋友範先生的陪同下,他去古玩街,在壹家小店的櫥窗裏看到壹個三腳架。他的眼睛亮了。拿出來壹看,雖然表面有不少土銹,但從銹跡斑斑的銘文上,依稀可辨“晉侯”二字。上海博收藏的青銅寶鼎不少,但眼前這壹件可不是壹般的東西。他反復看著,似乎有點愛不釋手。但那時候,馬承遠的港幣快用完了。範先生壹看,以為是不尋常的文物,就問店主有沒有美國的信用卡。刷卡成功後,他買下了三腳架,交給馬成元,捐給了上海博物館。他們回到上海,清洗除銹後,鼎身現出43字銘文。這件西周中期(11世紀末期——10世紀末期)的鼎,是晉襄公為了軍事成就而送給部下的。其碑文記載晉國公命其追擊來犯之敵,戰後為此賜其壹整套兵器及十友、彈殼。西周時期鑄銘文的青銅器以前基本沒有發現,這個鼎成為當時唯壹發現的西周中期有長銘文的青銅器,非常珍貴。
又是壹天,也是在這條古玩街,馬承遠和香港朋友在壹家古玩店看到壹件古玩,不禁心痛不已。他們拿出來仔細觀看——這不就是春秋時期吳王和夫差用的嗎?福查在位的22年間,代代相傳的遺物只有20多件,大部分都是刀劍等兵器,像這樣的禮器是從來沒有過的。這個時候馬成元沒有錢,他會照顧古董商不要轉手,過幾天會把錢匯過去買。但是,回到上海後,還是壹時半會兒籌不到這麽多錢。馬承源氣得,無奈之下告訴了香港工商大亨何鴻燊。何先生慷慨相助,為尚波買下了它。後來發現器物上有12的銘文。原來這件器物是吳王夫差用諸侯贈的銅器為時所鑄。
1992來自香港中文大學張廣玉教授的消息,香港文物市場有壹套14編鐘,編鐘上的銘文是鑿出來的。這是個特例,當地壹些博物館和藏家不敢輕易出售,認為有偽造嫌疑。當1994的照片和銘文傳到上海後,馬承遠根據自己多年研究青銅器的經驗和僅有的資料,決定搶救回來,回上海用壹大筆錢從香港買回流放的晉侯編鐘。馬成元說,“我馬上告訴這家古董店,‘不要把這個14的鐘給別人看,因為我們已經看過了。古董店有這個規定。在妳給別人看了之後,在妳拋棄了它之後,妳只能給第二個人看。“我會和同事商量,這個鐘是個很棒的東西,我們得趕緊送回去。大概送了十二三箱,裝在大箱子裏,裝回去,裝在上海博物館。打開壹看,果然是壹口很早的晉侯墓編鐘。”從那時起,金公爵和公爵夫人敲響的鐘成為上海博物館的珍寶。
上海出土的商周青銅器雖然很少,但上海博物館收藏的商周青銅器無論從數量還是質量上來說,都是享譽國內外的。這些藏品不僅有內地的,還有香港等地的。僅上海博物館新館建成前後,就有數百件文物從香港回流,其中不乏對國家重點工程——夏商周斷代工程有很大幫助的重物。
上海博物館收藏金代蘇中編鐘時,北京大學考古系和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對山西省翼城縣和曲沃縣交界處的曲村-天馬遺址進行了搶救性發掘,獲得了十幾件青銅器,其中有兩件金代蘇中的銘文,與上海世博會收藏的14編鐘壹模壹樣。仔細研究了壹下,原來是壹套完整的,14。
[編輯本段]國寶內涵
據碑文記載,鐘的主人是蘇,所以這套16重聯的青銅編鐘在晉代時被命名為蘇鐘。這套編鐘到達上海後,經過專業技術人員的精心清洗和除銹,得到了300多字的銘文。鐘上的銘文刻在每口鐘的正面,銘文可以連在壹起,表達壹個完整的敘事。
根據形狀和銘文,這是壹套西周厲王時代(公元前9世紀中葉)的編鐘。這組鐘大小不壹,大的高52厘米,小的高22厘米,都是雍鐘。鐘上刻有***355字的正體字,後兩個鐘是兩行11字。銘文是用利器刻的,刀痕非常明顯。
鐘上的銘文為學術界長期討論的“壹月四時月相說”作出了明確的結論。基於此,可以看出《史記·金世家》對晉國的記載有很大的疏漏。銘文還詳細記錄了周厲王親征東夷的未知史實。完整地記錄了周厲王三十三年(公元前846年)正月初八,晉襄公和蘇聯奉命伐夷的全過程。整個戰鬥過程由周厲王親自下令,作戰計劃和進攻方向等軍事部署非常具體。可見這套編鐘是為慶祝李王親征東夷的功績而鑄,但這壹史實並未被記載。
在夏商周斷代工程中,晉侯時期的蘇鐘成為周厲王時期的標準青銅器。對於蘇中所屬的具體皇族,學術界看法不壹。根據晉侯墓葬含碳樣品的碳14年齡測定,蘇卒於公元前830年至公元前798年之間,這與《史記·晉世家》所記載的第八代晉侯卒於16年,即公元前812年是壹致的。編鐘“蘇”的主人是晉代第八任侯:晉獻侯“姬”。蘇中《才王三十年……》的記載顯然是指周宣王之前的周厲王。蘇中的碑文描述了三十三年,年輕的“蘇”的兒子,後來成為的“姬”,與合作討伐其他反叛的王子。
據《史記·周本紀》記載,周厲王後期,天下大亂。周厲王三十七年,中國人民大規模暴動,李王逃亡。後來西周皇族稱號改為* * *和元年。晉代蘇中的碑文證明了《史記》記載的這段歷史的真實性。
[編輯本段]國寶價值
這件青銅重器大約有3000年的歷史,就歷史和藝術價值而言,它是壹件國寶。然而就是這麽壹件寶貝,很多人誤以為是贗品,四處遊蕩...幸運的是,它因為壹位老人對寶藏的洞察,得以重見陽光,恢復昔日風采。
準確的造型才能保證準確的旋律,這在今天是不容易做到的。合理的金屬成分比例,標準的形狀和尺寸,以及工藝上的特殊處理,使編鐘達到了驚人的音響效果,所以說晉侯編鐘是蘇,真是稀世珍寶。
晉侯墓地出土的文物是山西進入文明時代的直接物證。它們不僅種類繁多,而且工藝精湛,件件精美,基本上代表了周朝最高的技術和藝術水平。但晉侯墓地的考古價值並不完全在此。其最大的價值在於,從之子謝父起,至成其兄止的九個晉代都已被發現,與史書記載的金氏家族完全壹致。要知道,司馬遷寫《史記》的時候,距離這些晉朝皇帝生活的時間大約是1000年,在他之前並沒有正式的、系統的歷史專著可供參考。精確到這種程度,真的令人佩服。
晉代的蘇中是媒體報道最多的。就壹批文物來說,這套編鐘鑄造於3000年前,頗具傳奇色彩。首先,它的銘文不是像其他周青銅器壹樣鑄造,而是雕刻,甚至被盜到香港。也被當成假貨沒人買。然後很偶然的被上海博物館回購,交易方式是郵購。然後,由夏商周斷代的政府工程隊專家,從“王三十年”銘文等佐證,準確推算出從* * *和元年算起的37年。最後,這套編鐘中未被盜走的兩把鐘昀呈也在金猴的墓地中被找到,終於與在港流浪的14兄弟重聚。
曲村-天馬晉侯墓地的青銅器
在1992-2000年期間,先後6次發掘了9組19晉侯夫婦墓,出土了大量的青銅器、玉器、原始瓷器等。九組墓葬有序地再現了晉侯完整的世系聯系。多數學者認為,這九組晉侯夫婦墓是從西周初年晉侯先父到春秋初年晉侯,九世父子相繼。
晉侯墓地出土數百件青銅禮器,展現了晉國作為西周諸侯國的獨特文化風貌。首先,在青銅鼎制中,九晉墓表現出西周鼎制的逐步完善。
晉侯墓地中的青銅器以其特有的飛禽走獸展示了晉國夏夷融合的文化習俗。出土的站立鳥像為高冠鳳形,背部有壹個小小的站立鳥形蓋鈕,尾部像樹幹壹樣向下彎曲,與腳形成三點支撐;豬雕像,身體為站立的豬形,腹部中空,背上有環狀的抓手蓋,獠牙、耳朵、脊柱剛毛、翹尾盡顯野性與不羈;大小不壹的兔子雕像,閉著耳朵爬行,四條腿蜷曲著,背上壹個敞開的長頸雕像與空心的肚子相連。
晉侯墓地青銅器的紋飾有繁有簡。除波浪紋、重環紋、豎林紋外,還有西周時期常見的畸形龍紋、獸面紋。它像壹個有龍耳和扁鳥腳的方盒子壹樣復雜,身上布滿復雜多變的紋飾。在眾多的青銅器中,有相當多的銘文。這些珍貴的碑刻具有考證經典、補充歷史的作用。其中有六個歷史上沒有記載的晉侯名字,壹批有研究價值的西周名字,以及多種以前少見的歷法,特別是《晉侯蘇中》,記載了三十三年在親自指揮下,率兵參加征伐東夷之戰,西周時期晉國輔佐、勤王的歷史。
這套鐘保存完好,古銅色光澤的鐘身保留了優美迷人的原聲。除少數邊鼓音不明顯的大型永鈴外,大部分都能分別在正鼓和邊鼓中奏出與標準音壹致的三度音程和兩個音。全套鐘包含渾厚深沈的低音,鏗鏘圓潤的中音,清脆明亮的高音,豐富的色彩可以調配,具有相當的表現力。它的音域從C2到7,跨越五個八度,可以演奏完整的五音、六音甚至七音音樂。中央音域有二十五個音,可以在宮中旋轉,奏出古今中外的各種音樂。鐘及其框的裝飾取人、獸、龍、花、幾何形狀等多種題材,采用圓雕、浮雕、凹版雕刻、雕繪、線描等多種技法。結合精致的布局和精妙的刻畫,達到了極佳的美化效果。整個編鐘,宏觀上雄偉莊嚴,微觀上精致華麗,是壹件能讓人欣賞的藝術傑作。
無獨有偶,1981年,在擂鼓墩二號墓中又發掘出壹套36只編鐘。經專家鑒定,二號墓編鐘與曾侯乙編鐘屬同壹體系,音色、旋律與曾侯乙編鐘相同,其中八口大鐘與曾侯乙編鐘旋律完全壹致。鐘體大小交接處有壹個明顯的空位,剛好被二號墓出土的八口大鐘填滿..從編鐘的音高分析,二號墓出土的28個小編鐘與8個大編鐘不同,正好填補了曾侯乙編鐘的高音區,將曾侯乙編鐘的音域從5個8度擴大到6個8度以上。因此,二號墓的編鐘被稱為曾侯乙編鐘的“姊妹鐘”。除去兩套音樂鐘,總共有100件,100件編鐘可以拆分組合,是壹個完整而宏偉的編鐘系列。
從這些古代樂器直接和間接保存下來的聲學,我們很容易從具有經典價值的鐘卿音樂碑文中,知道早在2400年前中國古代音樂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