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林紓是引進西方現代文學的第壹人。鄭振鐸(1924.5438+01.11)寫道:“壹方面,我自然非常感謝林琴南先生,因為他為我們介紹了許多重要的世界名著,但另壹方面,很遺憾,他的大部分勞動都浪費了。只有這六七十種比較有名,其中哈格德和柯南道爾的二等小說就有27種,所以在這156種中,重要的作品只占不到三分之壹,其他都是二三流作品,沒必要翻譯。”【1】從文學史的角度來看,鄭振鐸的不朽名作有伊索、莎士比亞、笛福、菲爾丁、斯威夫特、司各特、蘭姆、狄更斯、歐文、孟德斯鳩、大仲馬、巴爾紮克、雨果、易蔔生、塞萬提斯、托爾斯泰、德夫研二郎等的作品。胡適的《中國文學五十年》寫道:“林紓用古文翻譯小說的實驗,終於有了很大的成果。文言文沒寫過小說。林紓翻譯了100多種文言小說,使得很多向他學習的人也翻譯了很多文言小說。古漢語沒什麽搞笑的味道。林紓其實已經把歐文和狄更斯的作品翻譯成了古文。古文不夠長,寫不出愛情。林紓竟然用古文翻譯了《茶花女》、《嘉蔭傳》等書。自司馬遷以來,古文應用從未有過如此巨大的成就。”[2]魯迅承認林紓用古文翻譯的外國小說確實不錯,很受歡迎;魯迅還指出,林紓翻譯了“已經很有名的”小說,如司各特、狄更斯、笛福、斯威夫特、歐文、德福·魯花,以及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和易蔔生的《根岡熱爾》。胡適、魯迅和鄭振鐸對林紓的譯作都有不同的稱謂,他們的譯作壹般都有不同的內涵。他們都壹致否定了哈格德和柯南道爾。[3]或許,我無需在此列舉1925年《北京日報副刊》要求“青年人必須讀書”所表現出的巨大差異。
譯林對經典名著的翻譯
海外名著的譯名和譯作名著是兩個容易糾纏和混淆的概念。壹部文學名著的概念壹直縈繞著新文學派,但林紓對名著的看法不同,商務印書館更傾向於當下流行的暢銷書。林紓的翻譯經歷可分為三個時期:清末(1898-1912)、民國初年(1912-1965438)、革新時期(17)。林紓翻譯西方文學(主要是小說)的豐富經驗,確立了自己的名著觀,這種名著觀主要是基於對中國古典詩文觀的類比和改編。林紓的《撒克遜劫後英雄傳》寫道:“西文古已有之,我在法蘭西認識大仲馬父子,在英國和中國認識,而哈格德先生和施思先生的書在繪畫上尤其不同。盡管有中西語言的差異,盡管想私,卻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對於這些西方名著,林紓的思想往往沾染了中國古典的道德化色彩。林紓、王壽昌譯的《茶花女在巴黎的遺作》可列為文學巨著,而林紓的《呂叔蘭傳》則寫道:“我曾譯《茶花女遺作》哭過三次,以為天下女子氣質強於文人,而那些文人必是龐龍和。”的事是激烈的,也就是龍和畢的事是頡利和周的事。如果頡利和周殺了龍,畢和龍,畢不後悔,那麽雅夢殺了馬可,馬可後悔嗎?所以我說:天下必如龍,競爭者足以爭標。我也覺得雖然世界上女性的氣質不如馬克,但是反對馬克的人很少。“應該說,林紓保守的名著觀已經偏離了文學史的標準,與西方文學的認知模式相去甚遠。林紓恪守中國古典詩歌的觀念,小心翼翼地維護著中國傳統文學的邊界。
從譜系學的角度來看,文學名著在時間和地域上必然包含壹個相對共同的閱讀群體。林的上述譯著首先是晚清時期的暢銷作品。毫無疑問,林紓的古文翻譯具有不可忽視的價值和藝術力量,譯者和讀者都將其視為嚴肅作品,盡管這偏離了文學史名著(歐化)的標準。1929-37商務印書館世界圖書館收錄了《茶花女的遺產》《余生的壹塊肉》《搶劫後的撒克遜英雄簡介》《魯濱遜漂流記》《俠客傳奇》等六部名著。於是在新文學最終勝利後,林紓翻譯的壹些西方文言小說奠定了中國現代名著的地位。
林紓、魏毅翻譯的英國詩人《邊塞閑談》(1904)、《賊史》(1905)、《張掌記》(1907)、《余生壹塊肉的故事》(1908)。更重要的是,這些“林翻譯小說”已被普遍接受,並獲得了更多的好評。值得指出的是,《鹽邊煙雨》和《張章錄》是散文作品,不是小說。斯科特的歷史小說《艾凡赫》在英國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周作人的《魯迅與晚清文壇》寫道:“茶花女翻譯得還不錯,但我們看完之後所推崇的,其實是《撒克遜英雄傳》,本來就是壹部傑作,翻譯得相當辛苦,而且說當時隱含了撒克遜遺民與諾曼人對峙的局面, 於是[4]林紓在《撒克遜人搶劫後的英雄人物簡介》中寫道:“壹談到英國作家,我就宣揚德國的分裂,以為我們國家的歷史是可以移動的。 顧思的話很精彩,我聽不懂。”接著,林紓列舉了《劫後撒克遜英雄略》的四大類八個顯著特征,尤其是敘事藝術之美(如伏筆、筍子、變調、脈渡):壹是敘事中人物、時間、情節的巧妙編織;第二,人物的語言行為恰當地表明了他的身份;第三,人物多樣化,各有變化;第四,懸疑手法(即文學幻想)。[5]林紓並沒有忽視晚清的閱讀傾向和特殊的時間感,借用翻譯小說的反諷意識,類似周作人所說的“言外之意”。比如,在《戈斯與王霸的對話》第壹章中,林紓引申出“亡國”、“為奴”、“勝國留老”等詞語,凸顯了對民族/國家命運的深深焦慮和悲哀,這是晚清普遍的意識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