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武隆白馬山:山“仙紅”為農旅融合鋪路

武隆白馬山:山“仙紅”為農旅融合鋪路

重慶市武隆區位於重慶市東南部,武陵山脈和大樓山脈在此縱橫伸展。“七山壹水兩田”是這裏的真實寫照,傳統農業在這裏已經很難有所作為。

既然是“七分山”,不如靠山吃山。山少,發展農業基礎薄弱,但武隆的生態資源十分豐富,白馬山孕育的“仙紅”茶就是其中的瑰寶。

宮茶園。武隆旅遊公司供圖

“貢茶仙紅”是孕育好山茶的天賜景觀。

白馬山產茶歷史悠久,西周時成為“貢茶”。據史料記載,晚唐五代人毛文熙曾在《茶經》中描述。在過去,福州有三種茶被視為佳品和貢茶,即華斌茶、白馬茶和涪陵茶。可見,白馬茶在唐代就名揚天下了。

如今,華斌茶已經消失,白馬天池茶種植面積近5000畝。“仙紅”系列有機紅茶多次獲得國內茶博會金獎,遠銷東南亞、歐美。

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賦予白馬山“仙紅”茶獨特的品質。白馬山天池茶區海拔1300米,位於重慶武隆T型小氣候區。這座山陡峭地矗立在烏江之上,幾乎是垂直的。烏江暖流直沖崖頂,熱度不減,與崖頂寒流交替。頻繁的突然溫差使得這裏生產的茶葉內含物更加豐富,呈現出獨特的香氣。

仙紅富含氨基酸、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成分,並含有茶氨酸、茶黃素、茶紅素、茶堿、茶多酚等紅茶特有的功能成分。其中,茶黃素含量達到0.8%,茶紅素含量達到6.5%,茶湯香甜,色澤紅艷,回味悠長。先後獲得國家有機食品認證、重慶三峽杯紅茶金獎、第二屆國際茶博會“品鑒茶”、重慶外事禮品。

目前,白馬山有5000畝現代化茶園,形成規模化生產加工。2065438+2007年4月,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國有獨資企業重慶武隆旅遊有限公司設立的全資子公司重慶馳鳴農業有限公司出現,標誌著白馬山“仙紅”茶走上了品牌發展的康莊大道。大有產品力的“仙紅”茶品牌早已打響,但武隆人的眼光不止於此。

宮茶園采茶。武隆旅遊公司供圖

“錯位擴張”與農旅融合的新途徑

自1993發現芙蓉洞以來,武隆歷屆政府壹直堅定不移地發展旅遊產業,使武隆成為壹張可以代表重慶旅遊的靚麗名片。仙女山大草原、天生三橋、龍水峽地裂、芙蓉河、印象武隆享譽海內外。然而,隨著國內外旅遊市場的不斷發展,武隆的旅遊市場將進壹步發生變化。

“深耕仙山,錯位擴張白馬山。”武隆區委區政府為未來十年繪制了新的藍圖。白馬山旅遊度假區應運而生,東臨武隆中心城,南接貴州省道真縣,西接南川區,北靠烏江,與仙女山國家旅遊度假區、仙女山國家森林公園隔烏江相望。開發以茶文化、愛情文化為主題的養生度假村。

白馬山旅遊度假區在規劃之初就想出了壹條“旅遊+茶文化體驗”的新路。整合茶資源,提升茶景觀,開發茶產品,演繹茶文化,延伸武隆旅遊產業產業鏈。

琴臺茶寮。武隆旅遊公司供圖

以天池坪為核心,將度假區內的宮茶園、現代觀光茶園、水晶茶廠、琴臺茶室等景點串聯起來,形成壹顆明珠,最大限度地整合了茶葉原料資源,為茶產品提供了有力保障,也為遊客帶來了不壹樣的旅遊體驗。

琴臺茶寮是景區的標誌性建築,也是茶文化的核心和精神高地。長約90米,寬約60米,可以鳥瞰茶山。還有茶藝、茶德、茶道、茶理、茶感、茶理、茶道講解、茶藝表演,可以為遊客提供觀光後的休閑品茶、體驗茶文化。

“仙紅”茶。武隆旅遊公司供圖

水晶茶廠占地面積1.375平方米,建築面積241.2平方米。配有兩條自動制茶生產線和手工制茶設備。集基地建設、茶葉加工、銷售、研發於壹體,開發了10多種有機紅茶,品牌為“仙女紅茶”。產品通過了國家有機茶認證機構的認證,最好的紅茶市場價已經賣到3萬元/斤。

作為度假區的連鎖之壹,這裏的茶產業正在變革升級,景區也在有序推進。據度假區相關負責人介紹,未來,白馬山旅遊度假區將繼續依托現有的旅遊資源和茶產業優勢,在壹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基礎上,實現茶產業、茶產品、茶文化旅遊三位壹體,建立政府引導、企業創新、農民參與的三級協調發展機制,實現景區提質升級、企業增效、群眾增收的良好局面。

“仙紅”原茶。武隆旅遊公司供圖

  • 上一篇:壹個人重度抑郁,還可以自救嗎?
  • 下一篇:如何在實現企業發展願景中塑造良好形象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