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民居的建築形式是潮汕傳統文化的縮影,最能體現潮汕地域特色和時代特征。傳統潮汕民居的基本建築單元是“商陸根”(也叫跑獅)、“四角金”、“悍馬拖車”,其裝飾有兩個特點:壹是裝飾種類多,主要有金漆木雕、石雕、灰塑、瓷嵌、彩畫等。第壹,它的裝飾部分範圍很廣,如石材和木材部分,門窗扇,墻壁的屋頂,外墻的屋檐。明安裏的主體建築以“裕盛家廟”及其後庫為中心,由八個“黃金四分”對稱折疊而成,故俗稱“九龍土主”。整個建築群外觀呈方形,四周有圍墻,有龍虎門、長廊、照壁、池塘(也叫“水池”)、花壇、廣場綠地、通道。主體建築群“九龍土主”布局適宜,空間變化神韻錯落有致。以院落相隔,長廊相連,形成外閉內開,采用擡梁、硬頂、敞開式的庭院式建築群。它是典型的潮汕民間祠堂建築,既體現了中國古代建築的傳統風格,又具有潮汕民居建築的鮮明特色。整個建築群就像壹件大型的精美工藝品,讓我們從各個景點欣賞吧!
明安裏龍虎門是典型的潮汕民居中腹式石門建築,體現了潮汕民居的建築風格和氣派,富麗莊重,顯示了中國傳統禮儀的規範。中間是中國書協現任主席沈鵬先生題寫的“明安裏”匾額,兩側是“明泰鴻圖大展,九龍功夫星”;中國美術家協會原黨組書記王琦題寫的對聯,是壹篇精辟導遊詞的序言。門樓頂部和門樓屋頂用潮汕地區特有的鑲瓷工藝裝飾。這個華麗的門面具體體現了潮汕地區人們的文化取向。
作品簡介:從左邊通道出來,來到壹條筆直的走廊,只見照壁上刻著歷代九十八位狀元墨寶。狀元是古代科舉“學官”的傑出代表。他能把椽子等眾多名家聚集在壹處,各領風騷,實在難得。此外,影印準確,刻工細膩,使觀者站在碑上,置身碑廊,猶如行走在書法史的長廊中,使人感受到中國書法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遠流長,從而獲得美的享受。這要歸功於設計者吳先生的獨創性,他打破了在墻上塑造麒麟等吉祥動物的潮汕傳統。難怪北京故宮博物院書畫鑒賞家單國強先生感嘆:“這可謂是神州大地的創造,所以大大提高了潮汕民居的文化品位和藝術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