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農歷正月初壹(公歷2月3日)。春節的習俗是吃年糕、餃子、湯圓、肉丸、全魚、酒、蘋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茶和菜肴。伴隨著許多活動,如撣灰塵,洗被褥,準備年貨,貼春聯,貼年畫(鐘馗,門神),貼包餃子剪紙,貼窗花,貼福字,點蠟燭,生火,放鞭炮,給壓歲錢,走親戚,送年貨,逛祖墳,逛花市,生社火等等,極為過癮。
元宵節——農歷正月十五(陽歷17二月)。正月是農歷的第壹個月。古人稱之為“曉”,十五是壹年中第壹個月圓之夜,所以正月十五叫元宵節。也被稱為農歷正月,元宵節或元宵節,它是春節後的第壹個重要節日。中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所以全國各地過元宵節的習俗各不相同,其中吃元宵、賞燈、舞龍舞獅是幾個重要的民俗。
端午節——農歷五月初五(公歷6月6日)。這壹天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艾草、艾葉、熏白術、白芷、喝雄黃酒、紮白鎖子、做香槽、貼五毒、貼符、放黃煙籽、吃十二紅。
中國情人節——農歷七月初七(公歷8月6日)。七夕是中國最浪漫的傳統節日之壹,也是過去女孩子最重要的壹天。這天晚上,婦女們穿上針針為福祿壽祈福的活動,到了第七天,儀式虔誠而隆重,擺滿了鮮花、水果和針線,各種家具和用具精致小巧,讓人愛不釋手。
中秋節——農歷八月十五(公歷九月12)。中秋節祭月是中國壹個非常古老的習俗。賞月習俗來源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松的享樂。“民俗拜月”已成為人們對團聚、娛樂和幸福的渴望,他們按月發送他們的感情。擺壹個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
重陽節——農歷九月初九(公歷65438+10月5日)。重陽節有爬山的習俗。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爬山遠眺,可以達到放松身心、健身祛病的目的。還有與登高相關的習俗,如賞菊、作詩、插山茱萸、吃重陽糕等。
註:公歷日期按照2011年。因為中國的傳統節日習慣上是按照農歷來計算的,所以每年的公歷日期都會有壹些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