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裏,我主要嘗試回答如何系統地學習古建築的設計原理。(強烈建議妳先排除審美、風水、文化等因素。畢竟如果單純從這幾個方面去分析古建築的文章,感覺就好像什麽都學過了卻什麽都記不住...妳可以試著從技術和空間層面去理解古建築,然後試著從技術層面去反思美學形成的根本原因。)
首先,潘對的教材《中國建築史》有壹個大致的了解。
此後,林的《論中國傳統建築的幾個特征》可以列為研究設計原理的第壹個綱領。雖然梁思成和林都寫過《論中國傳統建築的幾個特征》,但更註重在宏觀層面上梳理中國建築史,對設計談得較少。但林對設計的敏感,使他在林版《論中國傳統建築的幾個特征》中,切入了更微妙的部分,更多談的是設計原理,屬於微觀層面。
之後可以梳理壹下木結構的構造邏輯,推薦張士卿的《從建設性思維的角度看古代建築結構的類型和演變》。要把握原理,首先要分清邏輯。從建造邏輯來看,木結構可分為兩類,即分層邏輯的井幹建築和連續框架邏輯的鬥穿建築——無柱井幹建築,所有屋面荷載均可視為疊梁門;而穿桶樓(初級穿桶)沒有梁,橫向構件只起連接作用,所有質量直接從柱傳遞到地面。而後世提出的吊梁式、插梁式、廳式、廳式等概念,都可以看作是井幹與鬥渡的疊加狀態。
因為井幹型和穿鬥型屬於原始木結構,而井幹型因其局限性較差,工藝相對簡單,在後面的研究中暫不討論。從水桶結構入手,更容易理解木材的力學性能,木材的加工方法,構圖方法以及木結構建築面臨的幾個具體問題。註意理解跨鬥建築中四角或歇山頂的簡單方法,從對角框的處理中明確防水(腐蝕)、相交、整體性等基本問題,也深刻理解跨鬥建築中同壹高度的兩根橫梁碰撞時如何穿、如何打(聚)、如何避讓的原理。這裏推薦東南大學朱光亞編著的《福建傳統木匠技藝研究》,了解木材的基本性質和加工方法以及施工中遇到的壹些具體問題。重慶大學的碩士論文《渝東南土家民居及其傳統工藝研究》(不是唯壹的,重慶大學那些年做了很多關於土家民居的碩士論文)可以作為了解建築適應性的補充。了解了木結構建築的基本原理和木結構建築基本類型的局限性之後,再去看傳統的大木結構建築就會容易很多。
之後,妳可以試著讀讀《建築法式》,從兩卷《大木左》和圖片中了解什麽是套路練習,但要時刻保持警惕。建築方法是壹本用來規範工程造價的書。裏面提到的處理方法都是當時的通行做法,不是標準做法。雖然對不同深度的椽子進行了細分,畫出了不同的邊樣,但是並沒有討論在什麽情況下應該配什麽樣的屋架,其中的選擇是壹個設計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