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最早由亞裏士多德建構,稱之為“第壹哲學”和“第壹科學”。
形而上學的主要問題包括:世界的起源是什麽,靈魂是否存在,自由意誌,因果關系等等。
形而上學立場
形而上學是壹種古老的思辨哲學,是唯心主義的基礎。以黑格爾為起點的近代哲學開始後,西方開始普遍質疑形而上學,開始開辟新的道路,進行反對傳統的革命,普遍提高科學哲學,於是形而上學在19世紀逐漸在西方衰落。
上世紀80年代,臺灣省出版了《現代玄學中的飲酒祭祀:懷特海》壹書,介紹了阿爾弗雷德·諾斯·懷特海及其哲學思想。
該書指出,“形而上學”在20世紀的西方已經逐漸衰落。最近英語世界的許多相關研究進壹步表明,雖然不能說“形而上學”已經被忽視,但從整體上來說,與它以前在西方哲學傳統中的重要性相比,說它處於相對衰落的狀態應該是誇張的。
該文件在導言中指出,“對當代關於形而上學及其批評的辯論的調查導致壹個結論,即存在壹種為它們之間不可分割的關系辯護的普遍趨勢”,進壹步分析表明,在這些辯論中,絕大多數辯論參與者認為,任何對形而上學的回應,無論多麽有力或激進,都必然落入形而上學傳統。
當代占主導地位的觀點是,批評實際上仍然與形而上學聯系在壹起,甚至最終將回到形而上學的形式。這種觀點證實了壹個典型模式的持久性,即形而上學與其批判之間的循環關系。
比如《斯坦福哲學百科全書》的形而上學條目介紹中提到,現在很多哲學問題都被認為是形而上學問題(或者至少是部分形而上學問題),與“原初理性”或者“不可改變的事物”無關,比如“自由意誌或者道德問題”,新的問題不斷進入形而上學的研究範圍。
從哲學期刊上出現的玄學論文可以看出,玄學的研究是壹個有趣的話題。
這也可以從哈佛大學哲學系的23位教授那裏得到(2020年7月。從研究方向可以發現,五人的研究包括形而上學,八人的研究包括形而上學中的認識論,但只有五人的研究包括語言哲學/分析哲學(批判形而上學的學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