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高蹺不會倒,是因為踩高蹺的演員掌握了踩高蹺時的重心和平衡,他們的雙腳不停地走動,是為了調整重心落在腳上,才不會摔倒,同時也是經過日積月累的訓練才能做到的。
蹺藝術在壹些農村冬閑時,仍有組織排練的。在京城各處遊園會、廟會中時有可見。據古籍中記載,古代的高蹺皆屬木制,在刨好的木棒中部做壹支撐點,以便放腳,然後再用繩索縛於腿部。表演者腳踩高蹺,可以作舞劍、劈叉、跳凳、過桌子、扭秧歌等動作。
今人所用的高蹺,多為木質,表演有雙蹺、單蹺之分。雙蹺多綁紮在小腿上,以便展示技藝;單蹺則以雙手持木蹺的頂端,便於上下,動態風趣。其表演又有“文蹺”、“武蹺”之分,文蹺重扮象與扭逗,武蹺則強調個人技巧與絕招,各地高蹺,都已形成鮮明的地域風格與民族色彩。
高蹺會:
以前,每到農歷正月,壹隊隊高蹺會,在腰鼓、小鐋鑼、大小釵的打擊樂中穿街而過。壹撥兒高蹺人數不定,壹般十幾人。身量高的踩低蹺,身量矮的踩高蹺。表演者是傳統戲裝打扮。由開路棍打頭兒,隨之便出現肖恩、白蛇、唐僧、醜婆、姜子牙等藝術形象。
由於詼諧有趣、粗獷喜人、聲情並茂、時有樂哏,壹向為人們所喜愛。高蹺會壹般由群眾自發串連組織起來的。正月十壹、十二開始踩街,寓意告知人們在眾多的民間花會中,掛個號。正月十五正式上街,壹直到十八方告結束。
在過會時,沿途的大商號在門前設八仙桌,擺上茶水、點心,放鞭炮道辛苦,表示慰勞。高蹺隊在此稍做逗留,或表演答謝。高蹺的隊列在街頭行進中,壹般采用壹字長蛇陣的單列,在繁華擁擠地段采用雙人並列隊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