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針被稱作是中國的四大發明之壹。目前常用的指南針是壹個放在豎直尖軸上的小磁針,在地磁場的作用下它的壹端大致指向南方,另壹端大致指向北方。指南針既能指南又能指北,為何叫指南針不叫指北針?
妳完全可以叫它指北針,指北針和指南針都是壹回事,只不過絕大多數人習慣了叫它指南針。從中國的歷史淵源上講,叫它“指南針”更符合中國的傳統文化。
中國地處北半球,把房子建成門朝南,壹年四季陽光都可以照進來,南方自然而然就有了壹種優勢。若是某個裝置能夠借助地磁場指示出方向,用“北”給這個裝置命名就不如用“南”給它命名好。中國的神話傳說中最早出現的能夠辨識方向的工具就叫指南車。相傳黃帝和蚩尤大戰時,蚩尤噴出了濃霧,將黃帝的大軍困住。黃帝制造出壹輛指南車,車上的木偶會壹直指著南方。靠著指南車,黃帝大軍沖出了濃霧,最後戰勝了蚩尤。
指南車和指南針不壹樣,常用的指南針兩端都能指方向,故有人會問為什麽叫指南針而不叫指北針。而指南車上的木偶卻是伸出胳膊來指方向,伸胳膊指方向的時候不會壹只手指南另壹只手指北。傳說中的指南車也能為後來指南針的命名起到了指引作用。
東漢時期的王充在《論衡》中寫有“司南之杓,投之於地,其柢指南”。根據這句話,上個世紀國內有人制造出司南的模型,壹只用磁石打磨的勺子放在銅盤上,勺子的柄會指向南方。勺子只有壹個柄,並且只有柄能夠清晰地指示方向,故這樣的裝置叫司南。
當壹只小磁針的兩端都能夠指示方向的時候,南北兩方都登上了臺面。南還是比北的資格老,更容易贏得命名權。可平等的觀念也逐步有了深入,北也有了爭奪命名權的權利,所以今天才會有壹些人問“為什麽不叫指北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