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苗族比較有名的東西都有些什麽啊?

苗族比較有名的東西都有些什麽啊?

苗族歷史悠久,是我國人口較多的少數民族之壹,主要分布在貴州、湖南、雲南、四川、廣西、湖北、海南等省區。貴州的苗族***360多萬人,占全國苗族人口的壹半以上,以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最為集中。 人們通常把世界民族分為兩大經濟文化類型,壹類是農耕民族的田園文化,另壹類是遊牧民族的“馬背上文化”。然而卻常常忽視第三種文化類型的存在,那就是介於兩者之間“既耕且遊”的民族。苗族由於政治、經濟等種種原因,歷來有不斷遷徙的習俗,以遷徙求生存,求發展。但苗族又與遊牧民族不同,他們以農耕為業,遷到壹個地方,總要在那裏駐足壹段時間,男耕女織,養精蓄銳,然後再告別舊的家園,又遷到另壹個地方,去建設壹個新的家園。他們從黃河流域遷到長江流域,遍布湘、鄂、川、黔、滇、桂各省區,還渡海到達海南,甚至越過國境進入東南亞。幾百萬人在大地上流動,這確實是壹大壯舉。?

盡管他們越走越遠,越走越分散,但文化傳統並不曾丟失。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它由母文化演繹成多種子文化,形成了壹個龐大而復雜的文化系統。拿服飾來說,如果其他民族以某種服飾作標識的話,那麽,苗族是以多種服飾來做文化符號的。《中國苗族服飾圖誌》就列有173種。每逢節日,裙角飄動,銀飾丁當,蔚為壯觀。這些不同的“亞族群”符號,產生於特定的文化生態環境,有與之相對應的不同的方言土語,有不盡相同的文化習俗、宗教信仰及群體組合。可能是由於長期遷徙、融合的原因,苗族的語言特別復雜,分為三大方言、七個次方言、十八種土語,但都同屬於苗瑤語族苗語支。在貴州的民族節日中,苗族節日約占總數的60%以上,這是地域分散、習俗不壹的結果。“跳花”壹類節日集會最為普遍,內容大同小異,都是青年男女的社交活動,但時間、形式、稱呼就不同,有的叫“跳場”、“跳月”、“跳洞”、“跳年”;有的叫“玩花坡”、“坐花場”、“跳花場”;有的叫“蘆笙節”、“爬山節”、“趕秋坡”;有的則叫“姊妹節”、“鬧沖”等等。苗族過苗年,貴陽、黃平、松桃等地過“四月八”,清水江流域則過龍舟節,黔東南苗族在鼓社節祭祖,此外還有迎雷節、鬥牛節、祭樹節、殺魚節、招龍節等等。

苗族歌舞豐富多彩。歌有古歌、遊方歌、飛歌、酒歌、喪歌、祭祀歌諸種,以古歌、飛歌最具特色。苗族樂器蘆笙、嗩吶、木鼓、筒、姊妹簫、木葉等別有韻味。舞蹈最有代表性的是蘆笙舞,包括蘆笙排舞,蘆笙圓舞、蘆笙四方舞、蘆笙導舞、蘆笙群舞、蘆笙莽筒舞、蘆笙鼓舞等。這些舞種歷史悠久,傳承性強,普及面大,參加的人多,保留了許多原始、古樸的特征,如註重節奏感,強調步伐整齊,群體性極強。成百上千的人在壹起跳,動作卻驚人的壹致,表現出壹種排山倒海的氣勢。苗族競技性的舞蹈,有蘆笙雙人舞、連環套吹蘆笙舞、滾山珠等。苗族文化有巨大的歷史穿透力。苗族古歌,以詩的語言世代傳承,把幾千年的歷史串聯起來,從原始走到現代。六枝梭戛的苗族,至今保持著近乎原始的社會結構、生態環境、古老工藝和文化習俗,引起國內外的關註,在那裏建立了亞洲第壹個文化生態博物館。

雷山西江的“千家苗寨”,苗家吊腳樓層層疊疊,氣勢恢弘,還有古老的“鼓社”組織,神秘之門還沒有真正打開。

  • 上一篇:紅薯丸子的做法是什麽?
  • 下一篇:警察會用qq辦案嗎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