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以智能化浪潮為標誌的第四次工業革命,照亮了人類的現代化進程,推動了高科技產業和國際化城市的發展。重慶要在“十四五”期間開啟新壹輪發展,就要進壹步高度重視工業革命和現代化中的壹些戰略性、趨勢性因素,為重慶高質量發展做好規劃、打好基礎。
工業革命之火,從英國燃起,催生了壹系列強國,也引發了人類壹系列的現代變革。第壹次工業革命(蒸化)、第二次工業革命(電氣化)、第三次工業革命(信息化)、第四次工業革命(智能化)接力推動了經濟、社會、文化和城市面貌的更新。今天,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工業國,但還不是最大的工業強國。雖然中國在工業規模和門類上均居世界第壹,但在技術實力和科技創新方面,中國與美國、日本、德國等工業強國仍有較大差距。中國還面臨著被卡在光刻機、芯片、吊艙、光刻膠、核心工業軟件等領域的窘境。
與此同時,我國常年貨物貿易第壹,服務貿易第二,但中西部地區出口(特別是中西部地區的高新技術產品)仍然較少,服務貿易逆差較大(特別是旅遊、留學、購物、醫療、老年保健等境外消費造成的逆差),這說明國內產業結構和區域發展格局亟待調整。
另外,我們即將進入“第二個百年”的征程,明年將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根據哈佛學者齊夫提出的齊夫定律,如果未來20年長三角都市圈人口達到2.5-3億(包括上海、南京、杭州、蘇州、無錫、常州、合肥、寧波六大都市圈),人口將是第四大都市圈的4倍。也就是說,如果未來成渝是中國的“第四極”,成渝及重慶都市圈總人口將達到6000-7000萬的量級,成渝兩個極核城市的規模經濟將成倍增長,城市管理面臨的困難和挑戰也將成倍增加,迫切需要在“十五”時及早謀劃。
本系列文章將從戰略、結構、區域三個維度為重慶做好“十四五”規劃提出壹些建議。這篇文章是壹篇戰略文章。
我國在“十三五”規劃中制定了壹系列指標,其中2065438+2009年國內生產總值99.09億元,常住人口城鎮化率60.60%,戶籍人口城鎮化率44.38%,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3.3件,已提前完成“十四五”目標。2019年,我國全社會勞動生產率為11.5萬元/人,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為53.9%,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強度為2.23%,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9.5%,接近“十三五”規劃設定的目標,2020年要再接再厲完成。
這些重要指標的進展讓我們對“十三五”時期目標任務的順利實現充滿信心。制定壹個科學的“十四五”規劃,最需要把握我國從“十四五”到“十六五”期間的總趨勢和主要任務,即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第二個百年第壹階段的目標任務是:從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鬥十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具體來說:
1.中國的經濟實力和科技實力將大幅躍升,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
2.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的權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基本建立,各方面制度完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實現。
3.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的高度,國家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中華文化影響更加廣泛深入。
4.人民生活更加富裕,中等收入群體比重明顯提高,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明顯縮小,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基本實現,全體人民邁出了邁向富裕的堅實步伐。
5.現代社會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會充滿活力,和諧有序。
6.生態環境得到根本改善,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
這是從經濟現代化、治理現代化、文化現代化、民生現代化、生態現代化等方面論述2020-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發展目標。“十四五”計劃階段是為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奠定基礎。在“十四五”規劃中,也要註重提高經濟、治理、文化、民生、生態的現代化水平。
在經濟現代化方面,要註重新壹代人工智能和下壹代互聯網的應用,促進城市群和都市圈的發展和城市的有機更新。在治理現代化方面,要以黨建引領、重心轉移、科技賦能、法治保障為重點,不斷提高治理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水平。在文化現代化方面,要堅持* *的理想信念、價值觀念和道德觀念,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民生方面,進壹步做好應對人口老齡化和鼓勵生育二胎工作,大力提高人均收入和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在生態現代化方面,圍繞美麗中國建設,突出綠色發展,科技支撐,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目前各地都在進行“十四五”的研究和規劃,其中最重要的是總體戰略。重慶要借鑒壹些發達城市和姐妹省市的壹些好的做法,做好“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理念賦能城市建設,內陸地區的開放發展水平在“雙循環”的大背景下躍升。高質量發展、現代化發展、融合發展將區域經濟不斷推向高端,數字經濟將打通生產價值鏈、服務價值鏈等重大發展機遇和紅利,發揮戰略主動性搶占相關領域發展前沿,進壹步推動重慶向高端發展。
建議十五期間重慶建設國際國內雙循環樞紐、以人為中心的高質量城市、高質量發展高地、現代化高地、區域壹體化高地、數字經濟高地(“壹樞紐壹城四高地”)。
首先是成為國際國內雙循環樞紐。7月21日,最高領導人在企業家論壇講話中指出:“要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周期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周期相互促進的發展新格局。”與此同時,青島、蘇州等國內城市提出要積極融入國內循環,成為重要的“中轉站”。“十五”期間,重慶融入雙循環,服務雙循環。重點是促進自身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進壹步推進雙向對外開放,建設自己的大工廠、大市場、大實驗室,成為歐亞大陸資源和要素聚集和流動的主要樞紐。
二是成為以人為中心的高品質城市。近年來,“以人為本”成為推動城市建設的熱潮。比如2019165438年10月,最高領導人指出“人民的城市是人民建設的,人民的城市是為了人民。在城市建設中,要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合理安排生產、生活和生態空間,努力拓展公共空間,讓老百姓有休閑、健身、娛樂的場所,讓城市成為老百姓安居樂業的天堂。”那麽,十五期間,重慶要發揮好“高品質城市”的作用,以人民為中心,不斷提升城市功能品質,促進產業轉型升級,進壹步提升城市整體風貌、人居環境、交通建設、商業環境、旅遊環境、購物環境。
再次,要成為高質量發展高地。“十四五”時期,我國正處於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關鍵時期,人們對美好生活有了更多期待。應對這些情況,最重要的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目前已有多個省市進行了相關規劃,特別是在《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試驗示範區的意見》中,將“高質量發展高地”作為深圳的首要戰略定位。那麽重慶也要通過打造“高質量發展高地”來提升城市能級,這需要進壹步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做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創新驅動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構建和完善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
再次,要成為現代化高地,在經濟、民生、創新、開放、文化、生態六個方面進壹步突破。在全國範圍內,江蘇把“開啟基本實現現代化的新征程”作為當前和今後壹個時期的發展主線,中央、國務院《長三角區域壹體化發展規劃綱要》也把“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作為長三角的重要戰略定位。那麽,重慶應結合發達地區的經驗,在以下幾個方面率先實現現代化突破:
經濟上,重點是打造增長極。在重慶“十四五”發展中,要進壹步發揮兩江新區和重慶高新區的增長極作用,進壹步強化經濟發展的雙輪驅動和多點支撐。民生方面,重點是加強公共服務,實現教育、醫療、養老等公共資源的優質均衡,建立全面可持續的社會保障體系。在創新方面,重點是建設科技中心,在前沿和關鍵領域科技產業發展取得實質性進展,全面提升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和應用水平。在開放方面,重點是推進開放升級,依托“壹帶壹路”和長江經濟帶、西部陸海新通道,打造國內外雙向開放的樞紐和跳板。文化方面,重點是建設城市文明,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高水平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和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在生態方面,重點是實現可持續發展,打造安全高效的生產空間、舒適宜居的生活空間、碧水藍天的生態空間。
再次,要成為區域壹體化的高地。重慶作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核心城市之壹,要向長三角、粵港澳、京津冀學習,處理好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協同發展、壹區兩群協同發展、重慶主都市圈高質量發展三個層面的關系。要聚焦重慶主都市區高質量發展,繼續打造世界級山水城市、世界級產業集群、世界級人才和創新高地;做好壹區兩群特別是渝東北、渝東南的協同發展,促進其與重慶都市圈重要功能區的互聯互動;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協調發展,重點是實現成渝區域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的“兩個繁榮”和“兩個提升”格局,培育世界級產業鏈、價值鏈、創新鏈和供應鏈,提升區域合作水平。
最後,要成為數字經濟的高地。當前,數字經濟正在成為經濟發展的巨大動能。2019年,中國數字經濟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增加值35.8萬億元,占GDP比重36.2%,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67.7%。以數字經濟為“壹號工程”,成立了浙江省數字經濟學會,出版了《解碼數字新浙商I》,展現了浙江省數字經濟與民營經濟的相互促進,數字化與新商機的相互發展,產學研中便捷暢通的轉化渠道。
在發展數字經濟方面,重慶可以借鑒紐約矽港、東倫敦科技城、波士頓海濱創新區、首爾數字媒體城、杭州西部科技創新走廊、合肥巢湖科技創新走廊、無錫太湖灣科技創新帶的好經驗,打造兩江四岸的創新帶。連接兩江協同創新區、重慶高新區、李佳智慧園、仙桃數據谷、江北口金融科技港等重慶科技資源密集區,將兩江交匯為代表的“匯聚智慧”與四岸為代表的“互聯互通”相結合,做好新型基礎設施的軟環境和硬條件建設,著力打造數字創新的源頭和數字經濟的探索區、數字企業和技術的孵化區。這壹特色有助於重慶未來成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目前已有北京懷柔、上海張江、合肥、深圳四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