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產階級”(或稱“中產階級”、“中產階級”、“中等收入階層”)是指介於富人階層(或上層階級)和窮人階層(或下層階級)之間的社會群體。必須強調的是,“中產階級”並不是完全按照收入和資產來劃分的。其基本特征是,他們主要依靠自己的努力和專業特長獲得收入,贏得社會地位。
在歐洲文藝復興和工業革命時期,“中產階級”主要包括新興的商人、經理、個體農民、手工業者、專業人士(律師、會計師)、醫生、教師等。從中國社會階層的分布來看,“中產階級”主要包括守法的企業家、企業高級職員、科學研究人員、技術專家、大學教師、醫生和律師。
在人類文明史上,“中產階級”呈現出由弱變強的趨勢。在文藝復興、工業革命和市場經濟興起之前,傳統社會主要表現為兩頭大中間小的“啞鈴社會”,即社會壹端是少數有權有勢的人,另壹端是勞動群眾,人數少,地位低,影響力小。隨著文藝復興、工業革命和市場經濟的興起,“中產階級”的隊伍逐漸壯大,他們對社會的影響也越來越大。社會逐漸演變成兩頭小中間大的“橄欖社會”。“啞鈴社會”因為上層階級和下層階級的尖銳對立而充滿戰爭和社會動蕩,但在“橄欖社會”之後,相當壹部分下層階級上升為“中產階級”,上層階級在整個社會中的比例變小,所以社會變得相對穩定。
“中產階級”往往在社會變革或改革中扮演著非常積極和重要的角色。例如,在國內外著名的宗教改革、文藝復興、思想啟蒙、工業革命、商業革命、光榮革命、明治維新、戊戌變法和五四運動中,“中產階級”都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李瑟娥·左軍的《以人為本》。
為什麽“中產階級”能在社會變革中發揮關鍵作用?主要原因有:壹是“中產階級”對只能依靠特權獲取財富的傳統社會強烈不滿,具有推動社會變革的內在動力;第二,“中產階級”擁有知識和專業特長,他們對依靠個人努力和專業特長就能實現成功公平競爭的現代社會充滿向往,因此會積極參與新社會、新制度的設計和建設;第三,“中產階級”傾向於改革和進步,不太傾向於采取對社會造成巨大損害的暴力行動。他們是天生的“改革派”。
相對而言,下層階級往往因為貧窮而缺乏專業知識和教育知識。他們對上流社會的奢華生活和優越的社會地位充滿了嫉妒、怨恨和向往。因此,他們壹般傾向於采取暴力行動推翻上層階級的統治,為自己奪取統治權,進而重新建立壹個兩極分化的“啞鈴社會”。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社會歷史生動地證明了這壹點。
在中國改革開放的新時期,隨著改革的深入和經濟社會的發展,貧困階層的比例越來越小,“中產階級”日益壯大,改革的內在動力越來越強。然而,在改革爭論中,壹些人采取簡單的社會二分法,煽動社會弱勢群體攻擊包括中產階級在內的所有其他群體,混淆了中產階級與權貴腐敗分子的本質區別,這將對市場化改革、現代市場經濟法治建設和社會進步產生不利影響,對此我們應高度警惕。
“中產階級”中確實有壹部分人先富起來,但只要他們主要是靠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致富的,就應該充分肯定和鼓勵這種財富,因為這是社會進步的重要動力。如果這種富裕遭到排斥和無差別攻擊,那麽就不可能建立現代市場經濟和小康社會。當然,對於通過非法和敲詐手段致富的“中產階級”應該嚴厲限制和打擊。
總之,要正確認識“中產階級”在改革中的重要作用,鼓勵“中產階級”合法致富和發展,使之成為改革的中堅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