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公共管理;社會化;人;非政府組織
壹、推進我國公共管理社會化的必要性
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和和諧社會的構建對我國公共事務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強管理服務只能促進公共管理的社會化,這已經成為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1)管理社會化是全球性的。
發展的需要。隨著世界經濟壹體化的加劇,全球化趨勢如虹。在追求傳統單壹行政目標的同時,各國更加註重政府的服務質量,強化公共責任,提高社會滿意度。傳統的垂直剛性組織管理結構已經難以適應全球化的發展要求。公共管理必須社會化、服務化,提高工作效率,突出公共管理的服務功能。(2)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中國正處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型和完善的關鍵時期。傳統經濟體制下政治、經濟、文化的高度統壹管理,嚴重束縛了市場經濟的發展。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需要更多的獨立地位,同時自主決策,承擔風險。在市場經濟環境下,政府的首要任務是實施宏觀調控,提高公共部門的服務水平。從全社會出發,根據公共部門管理的發展,重新定位政府職能,建立新的管理模式。(3)是中國行政體制創新的需要。長期以來,與世界其他國家相比,我國公共管理部門存在組織隊伍龐大、執行效率低等問題。改革開放以來雖然有很多創新,但這些創新大多是在原有的管理框架內進行的,沒有真正涉及政府與社會、機構與公民的關系,也較少涉及政府職能、行為、服務質量、工作效率等方面的創新。沒有有效的監督機制和科學的管理規則,壹旦管理中處理突發問題的能力嚴重不足,這些都需要改革行政體制,建立新的管理機制和模式。
第二,公共管理社會化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1)公民精神缺失,公眾參與管理不足。在我國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下,政府的公共管理職能正在發生變化,從傳統的“大政府小社會”向“小政府大社會”轉變,壹些原本屬於政府的職權轉移到社會,這就要求組織和公民具有強烈的公共管理參與精神,但目前我國的公共利益和公共精神還存在壹些不足。另壹方面,隨著我國經濟政治體制的不斷創新,社會組織和公民參與公共管理的方式越來越多,但在很多地方仍存在政府管理權力過度集中、公眾參與嚴重不足的問題。(2)民間社會組織發展面臨諸多困難。社會第三方部門作為非政府組織,是公共管理社會化的重要基礎,具有政府和企業法人都無法替代的重要作用。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民間社會組織仍處於初級發展階段,數量少、組織素質低、作用有限。世界上其他國家也有龐大的NGO體系。在法國,每萬人有超過65,438+000個非政府組織,在美國,有超過60個非政府組織,甚至在巴西,也有近20個非政府組織。在中國,每萬人的NGO數量只有幾位數。同時,非政府組織在發展中也受到諸多制約,這也阻礙了國家公共管理的社會化進程。
第三,培育和發展公共管理社會化力量的策略研究
(1)積極培育公共精神。公共精神是公共管理社會化的精神基礎,是人們參與公共管理的壹種共同意識和綜合素質。民眾公共精神的培養需要構建完善的科學體系:壹是完善教育體系,真正培養具有獨立人格的現代公民;其次,加強公共管理的輿論引導,形成全民參與的濃厚氛圍;再次,政府在完善民眾參與的法律法規的同時,發揮統壹指揮功能,發揮示範作用。(2)引導人民群眾有序參與公共管理。首先,政府需要加快經濟和政治體制改革,建立完善的公民參與管理機制;第二,完善行政信息公開制度,保障公民的知情權;第三,動員各種社會力量,增強公民參與管理的積極性,構建多元化的參與途徑;第四,完善公民參與管理的法律制度,讓民眾依法參與。(3)積極培育非政府組織。首先,我們需要創新非政府組織的登記制度。目前,我國法律對非政府組織的註冊有非常嚴格的準入規定。這些規定雖然可以使非政府組織更有利於政府管理,但卻極大地制約了非政府組織的成長,已經難以適應當前社會發展的需要。其次,創新競爭和監督機制,促進非政府組織的健康發展。在放寬非政府組織的登記制度後,政府需要加強監管職能以確保其有效發揮,同時為非政府組織設立競爭機制以促進其參與熱情和不斷創新。最後,優化激勵機制,保證非政府組織的長遠發展,需要政府和國家投入更多的激勵和支持力量,為其提供更多的精神動力和物質支持。
參加考試,貢獻力量
【1】曾俊榮。政策工具選擇與中國公共管理社會化[J].理論探討。2008 (3): 133 ~ 136
[2]冷樹清。中國社會轉型時期的公共* * *管理實踐[J].湖南社會科學. 2009 (5): 61 ~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