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壁畫每個洞窟的年代不壹樣,所以風格不是很壹致。
十六國與北魏的文體
早期敦煌壁畫
十六國和北魏時期的石窟壁畫(如275、254、257窟)感情強烈,人物明顯誇張,線條強烈,表情有汙跡,還有用赭石紅和散花裝飾基底的形式,都明顯具有外國或新疆的繪畫風格。
西魏風格
(249洞,285洞等。)正在吸收傳統形式,將更多的生活情節和形象融入佛教壁畫的創作中。通常這壹時期的壁畫都是用白粉鋪成,繪有蒼勁別致的線描,著色明亮。總的來說,似乎傳統繪畫風格在敦煌佛教藝術中得到了進壹步的發展。
北周風格
(第290窟,第428窟,第299窟等。)通常是本生燈和佛教故事的大型漫畫,都是用線條流暢、造型簡單生動的素描和敦煌壁畫。
色彩淡雅,雖然有些皮膚略顯立體暈染,仍有西洋畫的遺風,但總體上從意象到藝術風格,都成了韓傳統繪畫的面貌。
唐朝風格
題材非常豐富,大致可以概括為:凈土偽裝,變故事畫,佛、菩薩等形象,供養人。《凈土》的構圖變相地利用了建築物的透視來營造空間的深刻印象,復雜豐富的畫面依然十分緊湊完整,是繪畫藝術發展的重要突破,被後人長期模仿、臨摹和流傳。改故事畫以零號洞和335號洞的圖像為代表。內容豐富多變,場景和劇情真的很有意思。繪畫和雕塑中的佛、菩薩形象是唐代佛教藝術中的重要創造。這些形象所表現出來的動作和表情比上壹代更加多樣化,坐、站、走、飛都有很多生動的姿勢。特別是唐代的菩薩形象,是古代藝術中理想與現實成功結合的重要範例,唐代食客的壁畫細致描繪了上層社會生活的基本內容。第130窟盛唐時樂廷貴夫婦王的食客是極好的佳作,還有著名的張壹超夫婦行旅圖。
五代北宋前期的文體
由於歷史原因,敦煌藝術從上壹個高潮開始衰落,但密畫壁畫和中原新畫風仍保存至今。北宋的窯洞大多是由前代的窯洞改建而成,宋代的壁畫上往往貼滿了唐代或北魏的壁畫。上壹代洞窟入口兩側往往畫有北宋五代食客,食客往往體型極大,如真人甚至比真人還大。當時山水人物的構圖技巧和繪畫水平,在《第98窟工度大變》壹書和第61窟大比例五臺山圖中有所表現。
敦煌彩塑
敦煌彩塑藝術風格的發展演變可分為三個時期。(1)發展期,包括十六國、北魏、西魏和北周四個時期,歷時180年。早期洞穴有三種形狀:1。禪宗洞窟,主龕有雕像;2.正方形或長方形的寺廟和洞穴,雕像放在主要的壁龕或南北墻壁上的成排壁龕中;3中央柱洞,雕像放在長方形柱周圍的壁龕裏。(2)鼎盛時期,包括隋唐,歷時300余年。洞穴多為方形寺廟,以佛為中心的群像壹般排列在正面的大龕裏。(3)衰落期,包括五代、宋朝、西夏、回紇、元朝,歷時460余年。繼承了晚唐中央佛壇的造型,將雕像放在中央佛壇上。敦煌彩塑是以莫高窟為中心的敦煌地區約577個洞穴中留下的佛教藝術品的主要部分。這些彩繪雕像包括30多米高的巨像和10多厘米的小雕像,占3000多具屍體。雖然經歷了1000多年,但保存完好。敦煌彩塑的主要形象是各種佛像,如釋迦牟尼、彌勒佛、藥師、三世佛、七世佛等。其次是菩薩造像,如觀音、大勢、菩薩供養;還有弟子、天王、力士和天妃。因為石窟是在礫巖上開鑿的,不能雕刻,所以用傳統的泥塑方法來雕刻。主要形式有:圓形雕塑——完全立體的雕像,可以從四面八方欣賞,不依附於任何背景。主要用來表示佛、菩薩、天王。浮動塑料-是在壹個平面上創造壹個凸起的形象。如雕像的衣服,飄帶和人字形披肩的背面和屋檐。影塑——大多是“模制”,然後貼在墻上,塗上顏色。主要有千佛、飛天等。由於雕像的地位不同,洞穴中雕像的布局也不同。主要包括:1。獨立,是指獨立設計制作的單個雕像,與其他雕像沒有聯系。二、向心式,以坐在中間的佛為中心,弟子菩薩、天王、力士對稱排列在兩側。兩者之間是尊卑關系,是彩塑中最常見的組合方式。3.多中心風格,其中幾組雕像被放置在洞穴中。四、並列式,主要指形狀壹致,按縱橫等距排列的影塑千佛圖等。敦煌彩塑最突出的藝術特點是整個洞窟的造像和壁畫相互結合,相互融合,相映成趣,相得益彰。壁龕和祭壇上的彩色雕塑與四壁的繪畫相呼應,相得益彰,既達到了整個洞穴藝術的統壹和諧,又襯托了雕像在洞穴中的主體地位。另壹個特點是色彩鮮艷,姿勢各異。石像在洞內重復,便於千人壹面。而古代雕塑家以其豐富的想象力,將同壹個偶像塑造成形形色色、精神各異、個性特征各異的形象,充滿了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和欣賞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