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媽媽教育女兒,爸爸哭。夫妻在教育孩子時應該如何分工?

媽媽教育女兒,爸爸哭。夫妻在教育孩子時應該如何分工?

#育兒圖片挑戰#

無意中刷到壹個視頻:

壹位母親教育女兒,女兒哭得很傷心。她父親默默地在床上轉過身,沒有看妻子和女兒。母親教育完女兒後,父親把女兒抱在懷裏,壹臉心疼。令母親驚訝的是,父親竟然哭了。

隨著社會的進步,許多父母越來越關心孩子的教育。那麽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父母應該如何分工呢?

老話說:壹個打,壹個護,老了就再也不上路了。這句話的意思是父母應該團結起來教育孩子。不要唱“紅臉”“白臉”。

李玫瑾教授說:

李玫瑾教授的意思是,父親應該是理性和善良的,是孩子心靈的向導,讓孩子有壹個開放的心靈。媽媽要嚴格,要堅定,要舍得讓孩子受苦,要對孩子嚴格。

其實中國傳統的家庭教育方式是“嚴父慈母”,所以才有“慈母常敗子”的說法。

之前看過壹部電視劇《虎媽貓爸》。電視劇裏的小女孩是被患有“公主病”的爺爺奶奶帶大的,聲音很憤怒。為了改變自己的壞習慣,她媽媽沒有和家裏其他人意見相左。家裏人都覺得孩子還小,母親對她太嚴格。

劇中的父親是那種經常受不了母親教育方式的“紅臉”父親。是典型的“嚴母慈父”教育方式。

有人認為《虎媽虎爸》中的教育方式不可取。他們認為“嚴母慈父”的教育方式,父母不同意,會讓孩子陷入混亂和尷尬,不知道誰對誰錯,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有問題,影響孩子的自信心和自我判斷能力。父母不壹致的做法導致孩子失去了做事的參考標準,使孩子特別依賴喜歡唱“紅臉”的父親,對母親不滿,影響親子感情。

有人認為“嚴母慈父”和“嚴父中慈母”都不可取。因為,長此以往,孩子會變得優柔寡斷,自信滿滿。父母意見不合會導致夫妻矛盾,對孩子成長不利,孩子會自責。是他們自己的錯誤導致了父母之間的不和。

沒有主見和自信的孩子,辨別能力差,容易受他人影響,覺得每個人都有道理,在社會上往往扮演“好人”的角色。

也有人認為“嚴父慈母”“嚴父慈母”的教育方式會讓孩子變得“虛偽”“雙面”。面對刺耳的白臉,孩子什麽也不敢說,有理由爭辯。面對好說話的紅臉,孩子很囂張,哭鬧不止。

長此以往,孩子的性格會染上作弊和見風使舵的壞習慣,會在背後搞事。

眾所周知,我們不應該盲目溺愛孩子。父母雙方都溺愛孩子,扮演著“紅臉”的角色,這對他們來說無疑是壹場災難。

比如孩子在哭的時候,家長來安慰他,是為了讓孩子快點不哭。然後,孩子會認為,在他遇到麻煩的時候,他可以通過哭鬧來達到目的,這無形中助長了他的脾氣。

如果父母雙方都扮演“紅臉”的角色,孩子很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認為自己是對的,沒有是非觀。即使有,也會認為做錯了也不是什麽大事,還會繼續犯錯。

但是,如果父母雙方都扮演“白臉”的角色,孩子能治好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孩子很可能會自暴自棄,覺得自己沒用,沒有自信,不喜歡與人交往,變得孤僻,覺得家裏沒有愛和溫暖。

有人說,為人父母難。孩子最好的教育選擇是什麽?這就是李玫瑾教授提倡的“嚴母慈父”的教育模式。

這裏的“嚴母慈父”是指父母要團結在前面,對教育的態度要嚴厲。父親態度和藹,告訴孩子母親是對的,進行心理疏導。

事實證明,良好的父女關系會影響她以後的生活。

而且,每個由母親帶大的孩子,都是依賴母親的。即使母親很嚴厲,孩子也不會和母親產生心理上的隔閡。

夫妻雙方都教育孩子不要有分歧,尤其是在孩子面前。其中壹方不要說話,或者離開“事故”現場冷靜壹下,等對方發完脾氣,再心平氣和地溝通,以免影響夫妻感情。

父母的家庭教育觀念是壹致的,更有利於孩子的成長。即使有差異,在孩子面前也要保持相同的觀念。

都說女兒是“小棉襖”,是父親的“小情人”。現在對比壹下,媽媽教育女兒,女兒哭爸爸心疼流淚的爸爸,可愛嗎?

雖然他很心疼女兒,但他沒有責怪妻子,幹涉妻子對孩子的教育。而是等著她教育女兒,抱著心疼的心情安慰她。其實他是壹個值得稱道的父親!

  • 上一篇:如何用60分鐘講解汽車基礎知識?
  • 下一篇:學前教育畢業論文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