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業革命大大提高了生產力,鞏固了資本主義國家的統治。
工業革命引起了社會結構的巨大變化,使社會分裂成兩個對立的階級——工業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
工業革命也促進了現代城市的興起。
工業革命極大地加強了世界各地的聯系,改變了世界的面貌,最終確立了資產階級對世界的統治。
率先完成工業革命的英國很快成為世界霸主,奴役當地人民,加劇當地的貧窮落後,東方從屬於西方。
同時,他們也客觀地傳播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模式,猛烈地沖擊著舊的觀念和制度。
第二次工業革命
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影響可以從四個方面來描述:
首先,電力、煤炭等新能源的大規模應用,直接推動了重工業的大踏步前進,使大型工廠能夠方便、廉價地獲得持續有效的電力供應,從而使大規模工業生產成為可能,也為後續的經濟壟斷奠定了基礎。
其次,內燃機的發明解決了長期困擾人類的動力不足問題。內燃機的發明促進了發動機的出現,發動機的發明解決了交通運輸的問題,促進了汽車、遠洋輪船、飛機的快速發展,使人類的足跡遍布世界各地,各地區的文化貿易交流更加便利。
第三,通訊工具的發明。自從19的70年代美國貝爾發明了電話,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就不局限於面對面的交談了。
最後,化學工業的迅速發展。炸藥的發明極大地推動了軍事工業的進步,並最終導致了第壹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從煤、塑料和人造纖維中提取的各種化合物已投入實際生活。
上述四大發明對第二次工業革命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人類開始通過科學研究獲得純知識,然後反過來促進理論的應用。
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特點不同於第壹次工業革命:
(1)絕大多數發明家是科研人員,人才素質高於以工人和技術人員為主的英國工業革命時期;
(2)自然科學的新發現多應用於工業,科研成果保質保量;第壹次工業革命大多是生產經驗和技術改進的總結;
(3)從壹開始就呈現多元化態勢,各國相互促進,以美國和德國最多;第壹次工業革命主要集中在英國,之後發展到其他國家;
④重點發展重工業、電力工業和能源工業;第壹次起步於棉紡織業;
⑤它開始於大多數國家還沒有完成第壹次工業革命的時候,形成了兩個產業的交集。
(3)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新特點:
①科學技術在推動生產力發展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科學技術向直接生產力轉化的速度在加快,科學技術對社會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和經濟增長的貢獻越來越大。
②規模、深度、影響都遠超前兩次。科學技術緊密結合,相互促進,各個領域相互促進。
(4)靈感:
①政治變革是科學技術發展的前提,科學技術解放了生產力,所以要大膽改革生產關系中不適應生產力的各個方面;
(2)科學技術是第壹生產力,要大力發展科學技術;
③在大力發展科學技術的同時,發展市場經濟,籌集發展科學技術所需的資金,培養高素質的人才。
2.與三次科技革命相關的問題
(1)三次工業革命的科技條件和社會原因。
現代自然科學的形成為工業革命提供了條件。蓬勃發展的工場手工業為工業革命積累了大量的生產技術知識和骨幹;不斷擴大的市場迫切需要生產方式的變革;以電學理論及其應用為代表的科學技術新突破,為第二次工業革命提供了條件。機械工業的深入發展需要更先進的電力、交通和通訊手段;以相對論為代表的科學理論取得重大突破;科技發展有了更好的物質技術基礎;二戰期間和戰後對科學技術的迫切需求促成了第三次科技革命。
(2)三次工業革命中最具代表性的創新標誌。
(1)計算機的發明和使用;②電力的廣泛應用;③以原子能技術、航天技術、電子技術為代表的壹系列高科技應用。
(3)三次工業革命對世界發展的影響是壹樣的。
(壹)極大地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帶來了產業布局的新變化。
(2)兩者都引起了社會關系的巨大變化:第壹次導致現代社會出現了兩個對立的階級,即工業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開始了城市化的進程。第二次,壟斷組織產生,並與國家權力相結合。從自由資本主義到壟斷資本主義的轉變。第三次,加強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提高第三產業比重。
(3)對世界格局有重大影響;第壹次確立了資本主義對世界的統治,殖民擴張使東方從屬於西方。第二次,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和殖民體系最終形成,世界成為壹個不可分割的整體。第三次,推動了國際經濟格局的調整,世界各國經濟相互依存,聯系日益緊密。
(4)後兩次工業革命對東亞的影響。
第二次:日本兩次工業革命交叉,壟斷組織出現,成為亞洲強國,其他東方國家淪為殖民地半殖民地,列強加緊向各國資本輸出。
第三次: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改革開放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韓國積極發展高科技產業,成為世界經濟發展最快的地區。東亞國家的經濟發展尤為引人註目,為世界經濟註入了新的活力,但機遇與挑戰並存。
(5)第三次科技革命與前兩次的最大區別。
科學技術對生產的推動作用越來越大,科學技術轉化為直接生產力的速度越來越快。
(6)美國在第二次和第三次科技革命中領先的原因及其對美國政治和經濟的影響。
美國在第二次科技革命中領先壹步。因為:①工業資產階級在內戰中的勝利為工業革命的發展提供了政治保障。(2)西部開發擴大了對商品的需求。(3)歐洲剩余資本。④歐亞移民帶來了先進的科學技術。愛迪生、福特、萊特、貝爾等人的許多發明在電力、交通和電信領域引領了美國。
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領先壹步的原因有:①20世紀初,原子和電子理論有了重大突破。(2)壹戰後,美國逐漸掌握了世界經濟霸權,二戰也沒有對美國造成影響,因此具備了進行科技革命的堅實物質基礎。二戰中打贏戰爭的迫切需要使其政府和資本家重視科技投入。第二次世界大戰推動美國首先突破了原子能的應用,發明了電子計算機。⑤戰後西歐國家的復蘇和新興國家的發展,客觀上為美國提供了廣闊的市場。
* * *同樣的影響:①極大地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19年末,美國工業產值世界第壹。從二戰到70年代初,世界經濟格局以美國為中心。(2)導致了生產關系的調整。19世紀後期,美國產生了生產和資本高度集中的壟斷組織。二戰後,國家壟斷資本日益加強。③上層建築的變化。19世紀後期,美國進入帝國主義階段,被稱為信任帝國主義。二戰後向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過渡。為美國爭奪世界創造了條件。19年底,20世紀初,美國把侵略的矛頭從拉美指向了亞太地區。二戰後,美國稱霸資本主義世界,企圖在世界上建立霸權。